第二章 弃旧图新
作品名称:名城碎梦 作者:辛境如水 发布时间:2022-07-13 14:48:05 字数:3582
新的一年开始,严明和王文利抱着涨工资的希望,再次返回冷饮批发部。因为有了去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今年干起活来,俩人都感觉分外得心应手,不出一月时间,他们不仅接上了所有老客户的生意,还为老板挖掘出一批新的客户。
他们努力工作积极表现,为的就是涨工资。但第一个月发工资时,郭老板还是按去年的三百块钱给。考虑到天凉生意淡,俩人当时也没提出异议。当然,他们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利益诉求,王文利说了:“权益是靠自己争取的,让老板主动给你涨工资,相当于让他割自己身上的肉。”
过了些天,找了个合适的机会,他们就当面向郭老板提出涨工资的要求。郭老板一听,仿佛女人听了男人非分无礼的要求,瞬间脸色大变,他说:“没到生意旺季,不挣钱拿啥给你们涨工资?”
俩人听了这话,一时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回应。
看他们不语,郭老板又说:“下个月气温上去了就给你们涨工资。”
俩人一激动,竟忘了问到底涨多少。直到五月份发工资时,他们才知道,原来老板只愿给涨五十块一一这与王文利的期望值相差一半。
“要涨就涨一百;要么就别涨,只要他淡季不给我们放假,全年拉平每月发三百也可以。”王文利私下跟严明商量说。
后来,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郭老板。郭老板只笑着说了一句:“你们想得还挺美?”
“看来,咱们只有等到六月份,趁他生意最忙时,以辞工来逼迫他答应咱们的条件了。这老板也是个没良心的,他也不看今年的送货量增加了多少?”王文利跟严明说。
“万一他不答应,真不要我们干了,咋办?”严明说。
王文利笑道,“他应该不会这么做的——这哪头轻哪头重,人家做老板的不知道吗?我们对路线和业务都熟悉,换个新手怕连地方都找不到!”
说好等到六月份再跟老板摊牌,可王文利是猴性子,五月下旬的一天,他看郭老板心情好,就突然再提涨工资的事。王文利背着严明跟老板谈工资显然是有私心的一一他是多么清楚,涨一个人的工资和同时涨两个人的工资对老板来说那绝对是不一样的。但郭老板也是老江湖,他再次婉言拒绝了王文利,回头还把王文利要给他一个人涨工资的事告诉了严明。
严明听了当然很不高兴,但他表面上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王文利碰了软钉子后,工作中明显便有了情绪,送货磨磨蹭蹭,吊儿郎当;有时候送一趟货,明明很近的路,他出去半天不见回来,一问就用堵车或商店老板不在等各种理由搪塞。
王文利工作中的消极懈怠,让严明大为反感,因为配送部就他两个人在送货,王文利少送一趟,他就得多送一趟。而严明对待工作和工资所表现出来的积极顺从态度,也让王文利深为不满。两个人心中的间隙越来越大。
六月初,西京天气晴好,气温一路走高,冷饮销量也跟着飙升。严明和王文利每天顶着炎炎烈日,忙得昏头转向,却依然跑不过乘专线飞过来的一个个订货单,冷饮销售量几乎天天都在创造新纪录。郭老板是个工作狂,一忙就忘了吃饭,常常把午饭压到两三点吃,还说“忘我工作就不会觉得饿”,仿佛他就是个机器人。郭老板这人最大的优点是擅长做饭——据说他以前就是开饭馆的——每晚下班前,他都会把饭给他们做好才离开。这一点让严明颇为感动。
六月中旬,王文利在领到五月份工资后,要求严明和他以辞工为手段向郭老板施压,逼其涨工资。而严明认为老板的态度早就很明确了,不可能跟他们妥协的。
“暂时先干着,有这份工作总比在农村呆着好。”严明说。
王文利说:“你就这么舍不得这份工作?”
严明说:“各人有各人的家庭情况,各人有各人的打算。”
王文利说:“出门要讲团结,不能个人打个人的小算盘。”
严明说:“讲团结的目的应该是维护大家的利益,而不是说一个人的利益要捆绑他人的利益。这个活虽是你介绍的,但你没权力让我辞工。打个比方说,你给别人说成了一桩婚姻,你有权力决定他们离婚的事吗?”
“你意思是,万一我赌赢了,你只管当老好人跟着沾光?”王文利说。
话说到这个分上,他们之间像沟渠一样深的裂痕,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弥合了。
王文利一天独自跟郭老板说,再不涨工资他真不干了,他已经联系好一份工作,活又轻松,工资还比这高。
郭老板说:“那你就去挣你的高工资去吧!但你要给我时间,等我找好了人,你再走。”
王文利说:“那当然,咱也是通情达理之人。”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还不见郭老板找的人来。就在王文利以为老板找不到人终究会跟他妥协的时候,一大清早,郭老板就带着两个小年轻来了,说是刚找的初中毕业生。严明和王文利心里暗自吃了一惊:看来老板早就铁了心要炒他们的鱿鱼了,只是在等待时机。
“以后,这俩娃就交给你领着,客户怎么跑,货怎么送,你给他们教。”郭老板看着严明说。
严明一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再看王文利,刚才脸上还多少流露出的一丝淡定和得意之色,此刻已被怨气和怒色所代替。
看着王文利提着行李包,黯然消失在街角的背影,严明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郭老板找的那两个暑假工,干了半个多月,一个就被淘汰了。冷饮部又恢复到原来的那种工作状态:辛苦,忙碌,吃饭没时间,下班也没个时间。唯一的改变是,大家的关系比之前融洽多了。
严明的工作乐趣在于,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因为在人的身上,他总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无论是阴暗的或闪光的。
他很欣赏一位姓夏的女老板。夏老板长得不是有多漂亮,但无论从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她总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所有客户中,夏老板是和他交流得最多的一位,言辞中常常流露出友善和同情之心。一天,她突然跟他说:“要不今年秋季开学后,我介绍你到我老公的厂子里去干。”
原来,夏老板的老公开了个食品厂,主做面包,厂里不缺工人,就是缺好销售员。严明怕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夏老板却耐心开导他,她说:“你要相信自己,我估计像你这种有工作经验的人,销得再慢,一个月至少都能挣个五六百,比送冷饮强多了……换别人我还不给他说这话呢。”
严明心想,不过是换个产品而已,不妨去试试,也算是给自己一次上进的机会。于是满口答应夏老板,说等冷饮部放假,他就过去送面包,努力不辜负她的一片好意……
天气转凉之后,严明就离开冷饮部,来到夏老板老公开的食品厂,开始学着推销面包。他买了一辆旧自行车,然后给后座焊了个铁架,大小刚好放一个塑料筐——等以后生意好了,还可以给上面再摞两个箱子。严明刚起步,一次只带一个箱子,装六七十个面包,每天出去走街串巷,看见超市或小商店就进去问老板要不要面包。
食品厂是在西二环内一个叫小细柳的村子里,厂名叫“长兴″,但它并没有像它名字寓意的那样,一直兴旺发达下去。以前最兴盛时期厂里工人多达三四十人,现在只剩十几个人了,厂子的衰落由此可见一斑。
夏老板的老公叫向冰杰,毕业于西京大学,来西京前已经是他们县水利局的科级干部了。多年前,向老板在那场轰轰烈烈的下海经商浪潮的裹挟下,带着一家人来到西京,先在西城墙根下经营一家馒头店和一个小卖铺。后来,小卖部发展成为超市,馒头店发展成为食品厂。向老板无师自通,靠着一股子强劲和一身吃苦精神,硬是将一个作坊式的小厂子,发展成为后来养活四十多号人的私人小企业。
严明未谋面就打心底佩服向老板,来到厂里接触之后,他发现向老板还是一个谦虚、温和、朴实,而又见识多广、充满智慧的人,便愈发敬重他。
“现在是西京房产发展的起步阶段,城市化道路万里长征才迈开第一步——我想说的是,这就意味着有大批农民工要从四面八方涌向西京,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同时带来消费。而民工在食品方面,主要消费三样东西:方便面、啤酒、面包。另外,你知道,西京可是教育大省,高校林立,所以我们的面包还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一一学生。因此,我敢说,在未来十年,面包的销售发展前景绝对是一片大好。”向老板私下曾这样跟严明谈论他们的事业和前途。
万事开头难。好在他还算有点底子,以前很多冷饮老客户都要了他的面包,因此他的生意开局之路走得并不算多艰难,每天上午一箱货,下午一箱货,基本都可以送完。
送了十几天货之后,他才发现,那些人流量大、位置好的超市和小商店,多半都有长兴厂的面包,显然,能卖动面包的好店,早已被其他送货的人先占有了。而厂里有规定,本厂销售人员之间是不允许互相争抢客户的,必须遵循先入为主的原则。看来,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是捡不到果子的,严明想。向老板也曾说:“在别人跑过的市场,一般钓不到大鱼,有小米虾也别嫌弃。”
严明可不满足那些“小米虾″,他又重新规划了业务路线,在兼顾老客户同时,主力发展新客户。他跑到远离厂子的北效、南效一带,专拣其他同事没去过的地方,寻找新的销售店。学校、小区门口以及繁华街道的超市和小商店,是他发展的重点对象;公路边的小卖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的小便利店,他也不放过。捡到篮子的都是菜,那怕别人要十个八个,他从不嫌少。
坚持了一个多月后,他的销售额开始慢慢上升,由原来的平均每天百十个增加到了二百个左右。厂里的工资是按销售额提成的,一个面包挣一毛钱,这就意味着,他一天可以挣到二十多块钱,比在冷饮批发部的收入翻了近一倍。于是他想,看来明年夏天再也不需要回冷饮部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