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万历大忽悠>第五十三章:再战朝鲜

第五十三章:再战朝鲜

作品名称:万历大忽悠      作者:周不通      发布时间:2022-04-20 10:00:44      字数:3193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末。
  做梦都想着要缔造太阳帝国的战争狂人丰臣秀吉,翻箱倒柜的,拿出了他的全部老本,从长门岛等地调集十二万之众,其中精锐部队有加藤清正一万二千、小西行长一万四、岛津义弘一万余、黑田长政一万、毛利秀元二万,均由加藤清正统帅,领战船四百余只,再度从釜山分批登陆。
  大明在议和期间,李如松将军的辽东铁骑大多已经撤出朝鲜,辗转到内蒙平乱。留守在朝鲜的一万五千明军,全员镇守在汉城第一道防线,其他战略要地只驻屯了少量部队。
  只是,最前哨的南原防区仍由李如松嫡系杨元领三千辽东精骑驻守。
  南原,成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引爆点。
  驻守汉城的一万多明军,大多是些重步兵和攻城器械,不利于机动作战;而驻守南原的辽东铁骑,正是李如松第一次入朝时最精锐的班底,像钉子一样锲在此地,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最前哨进行运动打击、迂回包抄。
  南原,位于全罗北道,地处险要,东西两边皆被群山环绕,中间则是盆地,易守难攻。而日军一旦占领南原,就可以在此屯兵,并通过海路直达天津、登州、莱州等地,将对明王朝产生巨大威胁。
  在获得日军将从南原发动进攻的情报后,朝鲜李国主迅速向南原增兵五千;遗憾的是,碍于地理位置特殊,援兵和补给迟迟无法到达。所以,南原守卫战在坚持十来天后不得不在杨元的率领下全力突围。
  南原之战,明朝联军因兵力相差悬殊而败北,南原之地尽落敌手;明军和义军暂无多余兵力可以重新夺回南原,只好尽数回援汉城,等待国内增援。
  战报第一时间反馈到大明朝廷。神宗帝眼见退无可退、忍无可忍,随即征调麻贵出征朝鲜。
  麻贵首批六万精兵一入朝,就铺天盖地地扑向南原。
  这次,老天帮了麻贵。
  八月十八日,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去世。
  几乎同日,坊间就传出了讯息,丰臣秀吉系服用了某种有毒的慢性化学物质,最终导致其死亡。碍于当时的医疗和科技程度,丰臣的御医没有办法获取确切的化学成分,加之命已归西,也就不了了之。
  丰臣的小妾淀姬,内心里一直打着个大大的问号。她亲眼所见,丰臣在私宴席间跟沈惟敬互动时服下过半粒仙丹,虽然是与沈惟敬分食,会不会是沈惟敬以死士姿态来找丰臣玉石俱焚?
  而大明那边暗探反馈的消息,又让她左右为难:沈惟敬在刑部大牢里活蹦乱跳的。试想,如果真是沈惟敬所为,那他就是国家的功臣,不至于沦为阶下囚。
  淀姬只是一个小妾,独独受宠于她的主子。丰臣一撒手,连亲子“拾”也没有了依靠。所以淀姬的疑虑,也只能烂在自己肚子里。
  原因很简单:人走茶凉。
  日本自此进入了德川时代。
  德川家康虽然不好战,但是碍于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全面开打,一时半会儿也收不回来;况且西部兵团是丰臣的老班底,重兵压在朝鲜半岛上。既然跟自己不对付,十来万将士如果全部班师回国,肯定会是最不稳定因素,所以借刀杀人,是最好不过的办法。
  德川家康内心很清楚,丰臣秀吉扩张的野心、再次屯兵朝鲜的疯狂举动,正是他做大做强的最好契机,由他统帅的东部兵力,成为他攫取日本最高权力的重要砝码。
  德川家康上台,似乎已经预示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走向。
  虽然战争结束后,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锁国政策。但是,丰臣秀吉的太阳帝国思想,却流传下来了。之后的数百年,甚至今天,日本一直绞尽脑汁试图跻身强国行列,一直念念不忘着对外扩张。
  自麻贵出征,朝鲜战场迅速发生了变化。
  后,神宗帝再次下旨增兵,由猛将邢玠统帅六万将士援朝。不但增调了陆军,还增派了水军。
  明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稷山大捷和蔚山之战,均重创日军,使之不断南撤。明军一鼓作气,以冲天火炮开道,不断收复城池。
  丰臣归西,成为第二次朝鲜战争分水岭,战争的天平迅速倾斜。
  德川家康实质性的不闻不问,使得日军士气低下、军心涣散,屡战屡败。
  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加藤清正竟然怀念起有沈惟敬的日子,十分渴望和明朝再次坐下来谈和。
  麻贵、邢玠等武将均是死硬派,拒绝谈判。并在获悉丰臣归西、日军内乱的情报后,即刻重整旗鼓、水陆并进,展开了全面反扑;日军本无心恋战、节节败退,仓皇撤回了九洲本岛。
  次年四月,明军从战乱纷飞、满目疮痍的朝鲜半岛班师凯旋。
  是日,辞送明朝天军的队伍人潮涌动、盛装群舞、彩练飞扬、旌旗蔽空。麻贵勒马回望,三千里波澜壮阔的土地,寸土为失,依然属我大明藩邦。
  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就此结束。作为大明王朝最后的余晖,天朝将士魂牵异国、埋骨他乡,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倭援朝的战歌。
  纵观万历第二次朝鲜战争,明军虽然取得了全胜,但也暴露出南北军失和、指挥混乱等问题;露梁海战中,明军战舰忙中出错,竟然将火器投掷到了邓子龙将军的战舰上,致使邓子龙当场牺牲,前去支援的李舜臣将军也不幸身亡。
  更为不幸的是,李如松将军在内蒙征战中也同样不幸阵亡、埋骨疆场。
  不过,经露梁海战,以牺牲名将李舜臣、邓子龙的代价大胜日本海军,令日本海陆尽失、元气大伤。日方残余部队不得不溃败本岛,令日本国内怨声哀道,厌战情绪四起。
  万历年间的两次朝鲜战争,奠定了东亚近三百年的和平,也深刻影响了三个国家的进程:日本由于丰臣秀吉暴毙,德川乘机夺势,如愿掌控了日本政局,自此进入了德川幕府时代;朝鲜经过六年多战乱,人口经济严重受损,李朝屡禁不止的党争更使国力长期孱弱;大明王朝经过“三大征”耗尽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国库存积,又因自然灾害导致粮食短缺,最终爆发各地农民起义。
  几乎是在神宗帝最焦头烂额的时间点上,女真人又在辽东崛起,并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
  面对虎视眈眈的后金和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大明王朝在内外交困中拼死挣扎、苟延残喘。
  神宗帝为废长立幼努力了十年,最终功败垂成,耗去他太多的精力和自信;朝鲜战争六年多时间的久拖不决,更是雪上加霜。宋应昌病死狱中,让他无从再去考证沈惟敬是功是过,厂卫那边一直进言一杀了之,长公主却盯着要放人,再加上丰臣死讯成真,令他对一个小小术士,无从下手。
  索性,神宗就将沈惟敬一案束之了高阁。
  这一束,就是三年。
  这一束,可急坏了长公主,眼见神宗越来越喜怒无常,动不动就要了谁谁谁的卿卿小命,生怕父皇哪天迁怒于沈惟敬,拦也拦不住。
  这一束,可愁煞了吴嫦娥,天天黛眉微敛苦相思,妹盼郎归雀不鸣;梦里缠绵成恶梦,闺中眺望守凉榻。
  这一束,可乐坏了卫牢头和三柱子,沈惟敬平时出手大方,日积月累的,竟然稳稳的多了一笔不小的外快。
  这一束,也让沈惟敬深度体验了一番牢狱之旅。
  沈惟敬案属于在审,且一直未定性和定罪,又有长公主的关照,所以在牢房相对自由。
  不像那些重刑犯,自拘捕起,就会给带上粗粗的手铐和更粗的脚镣。那些囚犯,往往会在铁链上会缠上一条毛巾或粗布条,这样平时需要移动的时候,可以提着粗粗的铁链,要不还真是寸步难行。
  所以,平日里但凡有死囚打旁边的走廊过,老远就能听到铁链拖地发出的“呛啷、呛啷”的声响。
  那些新收监进来的,大多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扒在护栅上,看稀奇似的,瞧着那些个蹒跚而过的死囚。
  进进出出、来来去去的看多了,沈惟敬也瞧出了些门道。那些个死囚犯,狱吏会额外照顾些,平时偶尔加个菜什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安定下来,不要过分急躁,平稳渡过最后的时间,只要一拉出去,牢房就算万事大吉。
  沈惟敬发现,在牢房里面,不管是初犯还是从犯,只要是出手阔绰的,受到的待遇就相对优越些;刑部的监室也有“等级”,有钱的只需花五十吊,就可以住进有床铺的大间;再花五十吊,甚至连铁链都可以去掉;花二十吊,可以地下打铺,想睡高铺又得多花十吊;吃饭吃菜也都有价钱;总之只要有钱,要什么有什么;而没有钱的,一旦进了牢房,那就如同进了地狱,受尽虐待、折磨,自不必说。
  沈惟敬这回算是彻底领悟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前《狱中杂记》提及的“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读来一知半解,而今亲眼所见,豁然贯通,识尽滋味。
  可见,这小小牢房,也逃不过世俗规则;如果不是身处其中,常人根本想象不到它的无情与残酷。要想生存就不能忽视潜规则的存在,而且只能顺其而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