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六十九、之七十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2-06 20:52:26 字数:3690
我眼里的老子之六十九
有时候真是拿自己没办法,定好的与李耳老君周末有约,却一度失约两周。不是我移情别恋,实在是杂务事难以脱身,这不还要先考虑填饱这副皮囊嘛!故而直到今天才来赴一个迟到的约会,望老人家谅解。
上一章老人家就以用兵为例,阐明了他的不武、不怒、不与和为下的道用,这一章他仍沿用上章方法,来继续谈他的道用。
你看他开篇就引用了两句用兵者的名言。有人说他引用名言是文抄公,我不敢苟同。所谓文抄公是一种偷偷摸摸的剽窃行为,人家李耳老人家可是大大方方地公开讲是引用的别人的话,即“用兵有言”。这分明是非常严谨的治学之道,咋能和文抄公扯上半毛钱的关系呢?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先说一下这个“敢”字。我们知道有勇敢一词,字典上是两个词义互用的,那么勇和敢组合来用,当然就应该有它的不同之处。勇就是一种豪气,而敢是有胆量,而不一定理智。这里的“主”我见到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主动进攻,这是大众说法,另一种说法是表示主观,那么与之相对的“客”字也就有了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被动防守,另一种说法就是客观。那么随之而来的对这句话的解释也就有两种,一种解释为:我不敢主观作为,而选择客观判断。另一种解释为:我不敢主动出击,而选择守势。根据整段话的意思判断,我个人赞成第二种解释。紧接着是一句和我们平时见惯了的一个词“得寸进尺”相反意思的话,“不敢进寸,而退尺。”其实这句话还是顺着上句话意思上的递进,既有不主动进犯而谨慎防守的内涵,也有以退为进,退是为了更好的进的寓意。那么整句话可以解释为:用兵的人这样说过:“我不敢主动出击,而选择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先开第一枪,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同时不主动侵略别人,不占别人的地盘,就是被迫还击后也马上后退。有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争一尺深陷泥淖。
李耳老君对自己这两句叙述用打比方的方式给出了下边的解释。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这句话里的“行”是行列的意思,“行无行”指有行列就像没有行列。“攘”是伸出、举起的意思。“扔”有人解释为对抗,有人解释为击打,但是汉语字典上与此最相近的也就是抛、投掷等含义。“敌”有人解释为对手,我感觉还是作为敌方理解好些。“执”是拿、持的意思,“兵”指武器、兵器。这句话按照我个人理解可以解释为:这就叫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要抗击却像没有敌人;有兵器执握却像没有兵器。这段话说明什么呢?就是指我有制敌的力量,但却不轻易使用。这说明了李耳老同志是反对战争的,强调不主动发起冲突和对抗,这就是道所体现的谦让、不争的思想。
以上是李耳老先生的主张,那么他面对的现实情况是什么呢?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这句话是李耳老人家一声叹息。为什么这样说呢?灾祸再没有比轻敌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来自道的三件宝贝。这就是他面对当时的轻易发动战争、滥杀多杀,百姓遭殃的现实发出的慨叹。为什么他要说轻敌几乎丧失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呢?因为轻敌就会随意或盲目发动战争,战争就意味着杀戮,这首先丧失了仁慈,战争就要带来物资和人员的损伤,这就是丧失了节俭。轻敌就会主动挑起战争,挑起战争就丧失了“不敢为天下先”之宝。所以轻敌而战是违背道的原则的。
那么,轻敌的结果是什么呢?下面的结论里告诉了答案。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这里的“抗”指相对抗,“兵”士兵,代指军队。“相若”指力量差不多一样。此处的“哀”有人解释为闵、慈,我觉得还是悲愤的解释妥当。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所以相对抗的部队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会取得胜利。这句话牵涉到两个成语,一个是骄兵必败,一个是哀兵必胜。什么是“骄兵”呢?骄横轻矜之部队,也就是李耳老先生说的轻敌的部队。这样的一支不把别人放到眼里的部队,必定会很轻率投入战争,这样一支既轻率又骄傲自大的部队,必定会思想麻痹,考虑不周全,怎么能不失败呢?相反,因受侵略,悲愤而奋起反抗的部队,一定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部队,怎么能不胜利呢?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很多。
有人说这两章是李耳老人家讲道在军事方面的运用。我的看法和这种观点恰好相反。我认为是他借战争来论述道的运用,是在阐述他的谦让、非争、处下的道理。真正的军事著作,不是一味地强调“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的,而是要分析敌我双方情况,抢抓战机。如孙子兵法上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你看,这说的清楚明白,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能进攻则进攻,不能进攻则躲避,这才是指导战争的兵书。
我眼里的老子之七十
愚以为,天底下最难做的事就是让别人懂你。平庸如本人者,“人不我知”也就罢了,何曾想我们的大思想家李耳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也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自己精心准备了一桌简朴而精当的五千言精神大餐,却一时难请到愿意主动赴宴的客人。这让老先生不免心生失落而发出无奈的自许和慨叹。“酒席好摆客难请”,何况他的静虚、退让、不争的饭菜风味,很大程度上不对当时上流社会和统治者的口味,因此,对于阳春白雪又难于一时合胃口的道,又有几人愿意问津呢?所以,李耳老人家苦恼的慨叹也在情理之中。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我说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实行。你看看,李耳老君无奈地叹息道,他的话是如此简便易行,可是却没有人能理解,更少人去实行,这哪能不让他老人家心生冷意呢?他的话到底是否容易知晓呢?要看看两千多年来的各种解释和猜测,说“甚易知”,那真是让后世人尴尬得可以。“大道至简”,也许他的话本来很简单,后世人自己想复杂了,自己把自己带进了深谷。或者本来就复杂,只是李耳老君故意卖了个关子。或者后世人的理解能力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道朴素的本意。既然在这个“甚易知”上出了问题,搁了车,那么“甚易行”就更做不到了。其实,要说“甚易知”也说得过去。如果我们把老君的主张加以简化,其实就是虚静、柔和、慈俭、不争,这些都是本于人性自然的道理,不是甚易知,甚易行吗?《周易·系辞传》有言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按照这种说法,容易了解就会有人亲近,容易实行就会见功效,可是李耳老先生的易知易行的主张,为何“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主要是世人都被名利私欲所蒙蔽,和李耳老同志的主张背道而驰,所以很难理解和接受他的话语,更没人愿意跟从实行。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这句话是说,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对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对不明道之人而言。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李耳老君继续自我陈述道:我说话是有宗旨的,做事是有根据的。正由于人们不了解这个道理,因此也不懂我。宗:世界的本原。言有宗是李耳老君的本体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一切言论必须以世界的本原为宗旨。君: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接受自然规律的主宰。一切言论要有它的本原,一切行动要服从客观规律。这是老聃同志的自然观。
尽管李耳老君在“道”上的言行有宗旨、有根据,但是并不被人们所了解,这也是老人家的痛处。说明世俗之人很难能够理解到道的真谛。这也是曲高和寡,知音难觅呀。因为世俗之人的见识短浅,惑于躁进,迷于荣利,所以对李耳老君的主张并不感兴趣,他的理论得不到理解和重视,当然他本人也就不被懂,不被了解了。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则”这里作“效法”讲。像《周易·系辞传》里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里的“则”就和这里的“则”字同意。“被”这里作“披”讲,“褐”指穷苦人穿的粗布衣服。这句话可以解释为:真正了解我的人少,能够效法我的人就更难能可贵了。因此,圣人就只能身披破袄而怀揣美玉了。也就是说圣人内心里如美玉般的智慧、思想、主张被破棉袄般的外在形象所遮挡,无法让人认识、了解。也说明圣人注重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刘基的《卖柑者言》里的一句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和圣人的情状恰恰相反。既然如此,圣人也只有“才美而不外现”了。
这一章是李耳老君对当时的统治者失望情绪的流露。他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却没有任何人理解和实行。看来,他的那一套治天下的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遗憾的是,他不了解,任何治国主张、方案,都必须适应统治阶层的利益,否则,他们是不会采纳,不会去实行的。于是,李耳老君就有了这一篇感慨之论。这一章是专对掌权者立论的,不是对一般人说的。文中的“我”“吾”等词,可说是对“道”的人格化。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正因为老聃同志考虑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为世人留下了五千言的不朽名著,使大道之学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如果老人家在仙界知道他的大道之学今天的热络,也许会露出宽慰的笑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