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一、之四十二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一、之四十二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1-03 20:30:40      字数:5797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一
  
  看起来,还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不,道家的李耳老同志就有些不能自在了。有人问,他老人家那里出什么问题了?老同志的道经和德经都是好经,可就是有人念不明白,甚至还满脸否定表情地嘲笑他的道,怎么会让他内心好受呢?于是他在自己的“五千言”里专门用一个章节发表谈话,分析和总结不同的人对道的态度,阐述道异常的特性,再次强调“道隐无名”却“无不为”的伟大功用。我自作主张拟定了几个小标题,来对本章节加以划分和强调,不妥之处,请李耳老人家见谅,也请老粉们指正。
  一、你笑是因为你不懂
  这应该就是李耳老同志对那些嘲笑他的人所给予的回怼。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里的上士、中士和下士,不是部队军衔制中军士的等级,不是古代的官阶,也不是佛位中对菩萨的称呼,而是对知识分子的称谓。李耳老同志针对士“闻道”的不同态度,把他们划分为三等,即:上士、中士、下士。那么,老同志的这句话用现代话讲就是:上等素质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践;中等素质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等素质修养的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这样的人)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有道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再高雅的旋律,面对不懂音乐的耳朵就啥也不是。李耳老同志的“道”就好比是“高山流水”乐曲,只有懂音乐的“上士”知音,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才会感觉到它旋律的美妙,才会为领悟它而全身心地投入。那些对高雅的音乐一知半解的“中士”,则漫不经心,可有可无,心血来潮时就来听听,激情消退了,就会不管不顾地把它放到一边。至于根本就不懂音乐的“下士”,面对“高山流水”的“道”,只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他也只能自我作态地哈哈几声了,这所谓的“大笑”与其说是对高雅玄奥的道的嘲笑,不如说是在掩盖自己的无知。是呀,这阳春白雪的“道”,怎么能够和下里巴人的“中士”“下士”为伍呢?所以,李耳老仙也不无幽默地说:“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很有些毛泽东那句“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名言的意味。言外之意,或许是在嘲讽那些“下士”——你配吗?
  现实中这样的三等人,比比皆是,范例不胜枚举。阿里巴巴的“教父”马云,当年创业时一无所有,唯有满脑子宏大愿景。他找来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反复和他们畅谈他的愿景,有的人听后对他的愿景深信不疑,于是就和他一起“勤而行之”;有的人听后对他的愿景将信将疑,于是跟着他弄了一阵子,感到前景渺茫,转身走开了;有的人听后对他的愿景感到是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于是自作聪明地大加嘲笑,根本就不去理睬他。那么,最后的结果是,笃定不移跟着马云干的,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将信将疑和根本不相信他,甚至认为马云是疯子的人错失了成就辉煌事业的机遇。这不正是“上士”和“中士”“下士”的区别吗?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轻蔑真理的,往往是那些无知者。
  二、我的“道”和“德”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理解的
  反过来讲,李耳老同志对有些人不理解他的道,也感到很正常,因为他的“道”和“德”是这样的玄奥高深,有着异常的特质,让太多人触摸不定呢。那么,李耳老同志是怎么来谈论的呢?他先是谈论道的特质说:“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这段话里的“建言”通常的解释是指古语或古谚,也有解释为立言的,还有一位学者为“建言”加了书名号,我查找了许多地方,也没有找到“建言”是一本书籍或文章名称的根据。“昧”是指暗昧、不清晰;“夷”指平坦;“纇”指崎岖、不平坦。那么这句描述道的话可以翻译为:因此古语有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因此,没有真功夫的人,你敢说你能理解和明白不同常态的道吗?
  李耳老仙接着又对他的“德”的特质进行了描述,他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这句话里的“谷”指山谷;“大白”指最白,也有人解释为清白;“辱”是黑的意思,也有人理解为羞辱;“建”通健,有人理解为刚健,有人理解为健全;“偷”指浅薄、不厚道,也有人理解懈怠,甚至理解为奸巧的;“渝”指变污。那么这句话我把它解释为: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洁白的德好像污黑,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完美的德好似浅薄,纯真的德似有杂质。当然有人把“大白若辱”解释为清白好像蒙辱的,把“建德若偷”解释为刚健的德好像疲弱的。当然,各家有各家的理解,所以对李耳老同志该段话的解释,也不尽相同,甚至南辕北辙。德玄如此,这难道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理解的吗?
  最后,李耳老仙用“四大”概括和阐释了大道的无限和超越似乎违反形式逻辑的不与俗同的特质。他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指最方正,也有人说是最大的平面;“隅”指棱角;“大器”指最大的器皿。这句话我给出的解释为: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反而最晚铸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
  也许一谈论起自己的“道”和“德”,李耳老同志的心情立马大好起来。你看他用四字一言、韵律优美的语句,洒脱而得意地描述着他们的特质,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三、最不外炫的道却是最有威力的
  真乃是万变不离其宗呀,李耳老同志谈话最后强调的还是在他所创立的“道”上。他说:“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这句话里的“贷”一般指施与,也有人理解为假借、借贷。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善于孕育万物并且成就万物。这最后的结语也是和本章节首句的照应,以阐明闻道而“勤而行之”的“上士”,必将有不可估量的可喜收获。
  品味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感受到李耳老人家内心那种“曲高和寡”的无奈,以及期待有更多能懂得“道”、理解“道”,进而“勤而行之”,以期合与道“善贷且成”的人呢?
  往往最深邃、内敛、冲虚、含藏看似“无为”的,却是最具威力而“无不为”的。我们不能不好好领会。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十二
  
  我从小对数字过敏,只要看到密密麻麻的数字就头大,所以,我最怕看的就是会计案头上摆放的各类账本。有人问,你上学时数学学的什么?我每每答曰:模糊数学,这绝不是高等数学里的“模糊数学”概念,其实就是满脑子一盆糨子。今天翻开李耳老人家的五千言第四十二章,老先生一上来就整了一串数字。好在乍一看上去并不复杂,所谓一、二、三,这三个数的加减乘除,我还都算得出来。可是,仔细一看,懵圈了,老仙这三个数,可不是关于加减乘除的初级阶段,人家玩的是高层次,直接上升到关于宇宙生成理论这个核心的哲学层面了。细思量,刚看到数字时的那一点自信和窃喜顿时荡然无存,后背也开始有微微汗出。李耳老人家,看起来要想在你这里蒙混过关,那是肯定的一个字:难。可难归难,既然来了,咱也要在老人家的这方思想原野上走一遭呀,极目放眼,驰骋想象,领略一番老人家哲学智慧的无上风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你看,这一、二、三和“道”搞在一块,顿时就变复杂了。也有人会说,是你想复杂了,这简简单单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什么复杂的?也是的,如果不往深处想,也没有什么复杂可言,也许李耳老仙当年就是这么简单地一说,也说不定。可是,你要刨根问底,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了。譬如,道生一,这个一是什么?一生二,二生三,这里的二和三又是什么?正像一加一等于二,这是很简单的,但是如果要问你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呢?估计,你就会说我是没事找事了。可是,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简单了,这是数学家才能做到的事。闲话少叙,还接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吧。道生一,在前边的第三十九章里我已经做过解释和分析,也就是“道”从无极到太极状态的转化,“道生一”是道从“无”到“有”的状态,也就是道的“一体两态”,那就是“一”是道从无极转化为混沌一体的太极,还是“道”。“一生二,二生三”,有人说李耳老仙在描述数量的增加,那就是这个“道一”化生出了二,二又化生出了三。之所以能够化生,是因为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体内的阴阳双方,既统一又斗争,一方在事物体内的矛盾斗争中,最终占住了主导地位,就打破了原来的阴阳平衡,使原来的事物性质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再继续运动变化,内部矛盾双方也继续斗争变化,这样就会有新的事物不断产生,所以说,就会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也有学者说“一生二”里的“二”是指阴和阳,因为,“太极生两仪”呀,“两仪”当然就是阴和阳了。“二生三”里的“三”是阴阳二气相合而产生出的“和气”,也有学者叫“冲气”。也就是说阴气、阳气加和气,就产生万物了。尽管这种说法颇有市场,可谓琳琅满目,然而窃以为,它未免有些穿凿附会之嫌。首先,你如果顺着“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规则,那么,“二”就该生“四”,而不是“二”生“三”;其次,这阴和阳我们不能看作是两种事物,而是一个事物中的正反两个方面,阴和阳同时处在同一个矛盾统一体中。第三,这种阴气和阳气相合而产生的第三者“和气”或“冲气”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不存在,原因在下面解释。因此,我对一、二、三的理解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越生越多而已。这里再说一点,为什么到“三”就说生万物呢?也可以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五生六……这样说下去,一是没完没了,二是没有必要。一般的,按照众经之首《周易》的数理,三就足够多了,三爻就可以独立成卦了,所以,中国的古人一般就拿“三”这个奇数表示多。平时我们知道的俗语里也有很多是用“三”表示多的,如:一而再再而三、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等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负”指在背后;“抱”指在胸前;这里的“冲”指涌摇;“为”是成的意思;“和”是和谐的意思。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万物的背面为阴正面为阳,阴性和阳性的气相互涌摇而形成和谐平衡的状态。也就是说,万物都有它的阴和阳两面,这阴和阳两个方面相互激荡、交融,而使事物形成一种和合平衡的状态。只有“冲气以为和”,事物的状态才能够融洽稳定。因此说,这里的“冲气”不是有些人认为的独立于阴气、阳气的第三种气,而是表示阴阳性质的气相互激荡,交汇融合的过程。而“以为和”也不是形成了新的和谐体,而是经过阴阳气的相互交合,达到了和谐平衡稳定的状态。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你看,上面在谈论道,这就说起了人,因此,有的学者就埋怨后人硬把李耳老仙的五千言分成了八十一章,致使其杂乱无章法,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不再用心思找寻上下文间的内在关系,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每段话支离破碎地加以解释,这样往往割裂了章节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使全文的意涵不能统一。有一位学者在对这一章节进行解说时,强调说,上面在谈论道的功用,接下来老子转移了话题,又改为谈论人事了,可上面谈论的道理和下面要谈的人事之间的关系,他完全没有去理会。其实,在我看来,这八十一章绝大部分还是分的比较合理的,不像有些学者说的零乱而无章法。通观李耳老仙五千言全局,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许多章节一般都分为三个层次,每章节的第一层大体阐述自然之道的体、用特性及规律,从而揭示出所蕴含的哲理。第二层由自然过渡到人事,来说明尊道或悖道的结果。第三个层次就是进行结论性总结,对要顺应道的本质特性加以强调。这也彰显了李耳老人家写下五千言的宗旨,那就是由自然之道,引申出人事之道,从而对统治者阶层的“君王”加以警示或劝诫,以达到“民利百倍”的目的。当然本章也不例外,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这句话里的“恶”为讨厌、厌恶;“孤”为失去父母者;“寡”为失去丈夫者;“榖”通“谷”,指谷物,“不榖”,有学者理解为不吃人饭,那就要么是死人,要么是畜生,我无法苟同,在下的理解“不谷”就是五谷不分,引申为没有知识,孤陋寡闻。王公们称自己为“孤、寡”也就是无依无靠的可怜角色,“不榖”就是孤陋寡闻的笨角色,他们只不过是放低姿态,自我作践一下而已,而不至于拿死人或畜生来辱骂自己。这句话我们可以解释为:人们所厌恶的称呼,就是“孤”“寡”“不榖”,但是王公却用来作为对自己的称呼。是呀,明明人们对这样的称谓都厌恶,为什么王公还这样称呼自己呢?是他们傻吗?真的“不榖”吗?显然不是,十足的笨蛋是做不了“王公”的。他们这样称呼自己,自然有他们的明智之处。因为他们是通达之人,懂得“道”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理,高低、阴阳、贵贱是要中和、平衡的,他们身居高位,能够取自贱的姿态,一是可以均衡身处底层的百姓的情绪,达到和谐稳定的目的,二是也藉此提醒自己,最起码在姿态上要放低身段,不能自我膨胀,高高在上。这称呼上的“处下”也符合“道”的特性。所以,李耳老仙根据王公的称谓,不无感慨地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句话很好明白,可以解释为:所以事物有的看似受损而实为得益,有的看似得益而实为受损。是呀,王公们把自己的称谓自我作践了一番,看似面子上受到了损失,而实际上是在位子上得到了益处。所以,损和益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正像阴和阳一样,阳极而阴,阴极而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也和李耳老仙的另一句名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一样的道理。
  你看,这不是由第一小节的讲述自然之道的功用,过渡到王公通达道行的人事上了吗?所以,这每一节都是相关联的。接下来,李耳老仙就要做结语了。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里的“教”为教导的意思;“强梁者”指勇武者或者强横凶暴者,有的学者说是身强体壮者,我认为此处应为强横凶暴者,“不得其死”是不得善终的意思。“父”,有的人解释为宗旨或准则,但都是化意,没有确切的出处。“父”字的确切含义一是指父亲或父辈,一是在古语里通“甫”,作开始、开端解释,同时,它还有对某种大事业创始者的称呼,如国父、原子弹之父等。此处应作为“甫”的含义。所以这句结语可以解释为:别人教诲我的道理,我也这样去教育人:“强横残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育人的出发点。
  是呀,“强梁者不得其死”!那些凶狠残暴,欺压百姓的统治者及其帮凶,怎么会有善终呢?这是李耳老人家对那些施行高压政治的王公们发出的警告,甚至是愤怒的诅咒!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