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二十五、之二十六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2-15 22:30:59 字数:4470
我眼里的老子之二十五
跟随李耳老仙的步伐,我在一路揣摩思考中,蹒跚行至第二十五章。这一章是继第一章提出“道”的名字;第四章描述和赞颂“道”的虚空、深远、幽隐但却作用无穷,“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的特性;第十四章描述了“道”无形、无声、无影,看是玄妙却又实际存在,且依据道行,能治今知古;第二十一章描述“道”虽然恍恍惚惚,但里面却有形象、有实物、有精气,万物都从他那里开始,从它那里可以看到万物最初的样子,这些章节之后,李耳老仙继续对“道”从正面进行的描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李耳老仙写作他这篇著作的时候,是成竹在胸,一挥而就呢;还是对它提出的宇宙本体的“道”,每天苦思冥想,有了一些心得就写出来,所以才形成了这部五千言日记体的著作呢?这一幼稚问题,提出来,供思考。有的学者就会不屑地瞪着我说:真是幼稚得可以,明明是李耳老先生过关时留下的急奏章,哪里还有什么冥思苦想的时间呢?可《道德经》的写作过程,毕竟是一个传说,当时真实的情况究竟怎样,谁又知道呢?望方家恕我无知妄想,望仙界的老人家知道了我这幼稚的猜测而息怒。下面我们对这一章来进行一下浅显的解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里的“物”,不是指实体的物质,而是指“一种东西”。“混成”,许多人理解为浑然而成,也有人理解为宇宙在混沌状态时就已生成。我感觉这第二种理解似乎更恰当,也是蛮可以自圆其说的。这句话可解释为:有一种东西在宇宙尚属混沌状态时就已经生成,它产生的时间在天地之前。按照中国的神话传说,它生成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宇宙混沌洪荒时代。这是说的道的产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寂兮廖兮,用来形容“道”的状态。寂,为寂静,廖,为空阔悠远。寂兮廖兮,那就是既听不到也看不到的意思,也就是无声亦无形。这四个字是讲道之形。这里,我们不妨将李耳老仙在前边的诸章里对“道”状态的描述罗列一下,以便更加清晰。在第四章里他用了“渊兮、湛兮”等词汇来形容;在第十四章里他用了“绳绳兮、惚恍”等词汇来形容;在第二十一章里他用了“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等词汇来形容。这些形容词,大体都在描述“道”为一种若有若无、深远、寂静、幽隐、绵长不绝的东西。因为它深远,所以看不见,因为它寂静,所以听不到,因为它若有若无,所以摸不着。因为它绵长不绝,所以又实际存在着。
独立而不改,是说“道”独立存在永不改变,也就是说“道”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既不会被同化,也不会被异化,它永远都是它自己。
周行而不殆,是说“道”周而复始运行而不停息。这就是说道的运动是绝对的,永远不会停滞。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十个字是讲道之行。
可以为天地母,是说“道”能够藉此成为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讲道之用。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李耳老仙上面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个东西进行了一番描述。然后他说: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它,给它取个字叫做道,勉强称它做大。是呀,李耳老仙给它描述的世界本体取了个字叫做“道”,可是如何给人们树立起“道”的概念呢?李耳老仙似乎很为难,怎么说呢?反正这道可以称之为大吧,无边无际。李耳老仙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形容词来描述“道”的特征,应该说他自己对“道”也还没有一个可以十分肯定恰切的定义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里的“逝”引申为看不见、无影无踪的意思。这里的“反”即“返”,可解释为回到本初的状态。这一句话是李耳老仙对“道”特性的阐释。大就是看不见,看不见就是遥远,遥远就是回到了它的本初状态。也就是回到“寂兮廖兮”的状态。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域中”,这里指时空中、宇宙中。这句话从字面来看理解比较简单。可解释为:所以道可称之为大,天可称之为大,地可称之为大,人也可称之为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占据了其中一个。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家是从“人”的角度,来观察看待宇宙的。在他看来,这个宇宙中,道、天、地、人最重要,所以都可以称之为大。道固然大,因为它是天地之母体。天地也大,因为人居于天地间,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人离开天地就无法存活。那么,为什么说人也大呢?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是最有智慧的,人可以观察总结道体和天地运行的规律,没有人,这个天地间就失去了活性和灵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也称其为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李耳老仙的这一句话揭示了宇宙间万物运动的总法则。这个法则如前所述,还是从人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总结规律的。它是从四大中的人开始,按照事物间的紧密联系,逐级论述运动的法则和规律。对这句话我们重点要弄清两个词,一为“法”、一为“自然”。这里的“法”为效仿、取法、遵循的意思。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识到的大自然、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要把“自”和“然”分开理解。“自”自身,“然”本来。这个“自然”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自然”这一概念是李耳老人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人法地。即人要遵循地的规律。为什么人要按照地的法则发展变化呢?因为人生活在地上,不可能违背地的规律而生存,故曰人法地。
地法天。即地要遵循天体的规律。地为天之覆,它本身也是一个天体,所以它也要按照天体的规则运行,故曰地法天。
天法道。即天要遵循道的规律。道为天地母,所以,天体的运行不可能脱离道的总规律而乱窜。故曰天法道。
道法自然。即道按照自身规律运行。道为天地万物的母体,道外无物,所以道只能自在自为,道的规律就是自己生成的。故曰道法自然。
行文至此,窃以为这大道统揽世界,应该比西方宗教的上帝主宰世界要客观进步多了吧。老聃,真乃东方智者也。
我眼里的老子之二十六
还是别逗了,外面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天气一热,肝阳上亢,人就容易引发急躁,如果再不时有车辆和机器弄出的噪音干扰,内心那个急躁哟,就更不好平静,哪里还好做到“心静自然凉”呢?我尽管想说服自己坐下来,保持平心静气来研读李耳老仙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这一章节,然而待细细研读起这一段文字来,心里又是一番折腾,反复查阅学者们对此章的解读,又让我内心“颇不宁静”起来。内中缘由,且让我说给你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八个字的句子里,出现了“重”和“轻”、“静”和“躁”两组对立的概念,并且老仙肯定地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据此,古今都有人认为这里李耳老仙是在讲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和“轻”是一对矛盾;“静”和“躁”是一对矛盾。这两对矛盾里,“重”和“静”都是各自矛盾的主要方面,“轻”和“躁”都是各自矛盾的次要方面,当然,他们还认为,这里的“静”就是“静止”,这里的“躁”就是“运动”,并据此批判李耳老人家的辩证法有问题,把矛盾的主要方面讲颠倒了。因为我们信奉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此,动才是事物的主导因素。而李耳老人家却说“静为躁君”,这不就是弄反了吗?对这种看法,我感觉是在给我们的先哲下套了。首先,我们别把他老人家的语言复杂化。我认为李耳老人家所说的“重”和“轻”的内涵是行为的“持重”和“轻浮”,“静”和“躁”的内涵是心态的“清静”和“急躁”。他论述的主要是人生修养。重则寡欲自重,轻则纵欲自轻,这是从修身的层面而论;静则清静无为,躁则急功近利,这是从治国的层面而论。其次,我们千万别站在现实的制高点上,去回望历史,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古人。李耳老人家谈论的就是如何修身立道,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依据牵强附会的一鳞半爪,去把我们做好的模子套在他的身上,进而再加以批判,显出我们今人的高明来。当然,我这话没有指责谁的意思,只是一种个人观点和意愿的诉求而已。如果我们能止于这个谈论修身治国的层面。那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八个字的意思就好理解了。前四个字是说修身须以持重为根本,毋以轻浮为根本。也就是说持重可以主宰轻浮,因为它是根。后四个字是讲治国须以清净为君而毋以急躁为君。也就是说清净可以主宰急躁,因为它是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这句话里的“辎重”就是行李车的意思,也就是比较重大的行李。这里可引申为稳重、持重。也就是说,这一句话是在前边那八个字的基础上递进而来的。有的人把它从字面意思理解为“所以君子整天行路,不离载重的辎车”或“因此君子作竟日游都要备齐辎重相随”,这样解释好像和前边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不搭调。我个人觉得,不能单纯从字面理解,应该引申一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因此圣人始终的行为,都离不开持重”呢?我感觉这样的话,也能和前边的八个字的涵义相吻合了。愿和老粉们商榷。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里的“荣”是华美的意思,“观”,破音字,作为建筑物的观,譬如,道观,而非观看的观。“燕处”,像自由停歇在自己住处的燕子,安闲的样子。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虽然有华美的物质享受,却能够泰然处之。”也就是说圣人能够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说到这里,想多说两句。对“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这句话,不是就有人理解为君子竟日旅游要备齐辎重行李吗?所以,在“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句话,他也就顺着上一句的意思,接着做出解释了。他说“荣观”是繁华的旅游景点,“燕处”当然就是燕子搭的窝了。那么这句话按照他的理解就可以解释为,这样,虽然遇到喧闹拥挤的旅游景点难找休息处所,我们也能像燕子一样有个窝,超然于喧嚣拥挤之外呀。哈哈,因为我们带着车马行李装备呢。到这里,让我突然想到了现在的有钱人外出旅游自带的房车来!窃以为,这样的解释,似乎离李耳老人家的本意更远吧?
“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奈何”,为什么的意思;“万乘之王”,兵车万辆的君王。“以身”,亲身;这里的“本”也是“根”的意思,有的版本就写作“轻则失根”。这句话也不难理解,可以解释为:为什么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君王,却用轻率急躁的行为来治理国家呢?主观轻率就会丧失根本,急躁冒进就会失去控制。这里不得不说是李耳老人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发出的绝望而无奈的慨叹呀!那些君王们呀,哪能自知修身涵养的重要,却犯下不知自重的错误。盲目武断,好大喜功,为所欲为,不知道让民众休养生息,轻躁妄为,胡乱折腾,因此,失去了执政的根基和禁忌,所以他们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斯言诚然。这段话对今天的执政者同样有警示作用。毫无作为的懒政不行,胡折腾的乱政也行不通,只有顺势而为,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去施政,才能取得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