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南向北归>34、离别

34、离别

作品名称:南向北归      作者:尔玛天空      发布时间:2021-12-02 22:27:35      字数:5373

  八月初,京城外国语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到了,一家人欢天喜地。先是在涪城接受朋友三四的祝福,办了几桌酒席。又回到石家沟,请遍亲戚本家,热热闹闹做了升学宴。又先后选定时间,在石泉请勤荣春华和高中老师,在涪城请德馨以前的初中老师,办了谢师宴。一直忙着就到了八月下旬,眼看着德辉就要开学,只得早一点去京城,不至于又给一家人开了空头支票。
  德馨开学时间是八月二十七号。一家人八月二十日出发,从涪城乘飞机到达京城,就在外国语大学附近住下来,陪同德馨熟悉着四周环境。一家四口,以住宿的宾馆为中心,整日思考着去哪里玩儿在哪里吃,在京城足足逗留了一周。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十三陵长城都一一去了,尝了烤鸭爆肚凉糕驴打滚炸酱面。一周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里一趟那儿一趟,把大家累得都想回家。
  “人还真是贱胚子,在家从早忙到黑,总想哪天啥子都不做,好生耍一下。这下出来了,不煮饭不洗衣,一天三顿吃现成,先还觉得好安逸,这才几天嘛,又累得不行,还是以前的日子好。哎,做活路的命,享不来福,耍都耍不住!”彩妞儿说:“你几个倒安逸,合了你们的意。”
  “早就想回去了,东西不好吃,觉也睡不好,睡到不安逸,不如家里的床好。”德辉说。
  “你不是天天吵着要来,才来了又想回,我看以后咋办哦!”德馨笑弟弟:“考上了大学,就要在外面过四年,只怕到时候只晓得哭。”
  “主要是要开学了,耍到不放心。”德辉辩解到:“要是上大学,就不存在了,我肯定过得惯。”
  看着他们斗嘴,我觉得人真的很奇怪,没有的东西整天想方设法去得到,得到后又觉得这不对那不对,总是不满意。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人心真是不可估量,无法把握。在家时,这不如意那不如意,再加上在外遇到不如意不顺心,回家更是看到这也烦那也烦,可真的一离开家,要不了多久,就开始怀念家里的一切,就连厌恶的一切都变得亲切。在外打工的几年,总是从离家那天就开始计算回家的时间。正是因为对家的未来希望,才支撑着一个人在外能扛下任何苦。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永远想着从家里出走,毅然决然抛家离子的人。
  “你们回去了,我一个人在这里,四年的日子还没开始呢。”姐姐叹气道。
  彩妞儿听女儿说得这样心酸,眼睛便开始泛红。为了联系方便,又给女儿重新买了手机电脑。考虑到上了大学会有不少支出,就把升学宴收到的红包礼金,全数给女儿存起来,让她自己安排。又怕她不会计划安排,便一遍又一遍地叮嘱着,注意注意那。
  “妈哎,我姐又不是低能儿,那样没出息!”德辉听得着急:“不用这样教吧,人家是学霸,啥事学不会。”
  “你懂啥!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家单独过,平常看到妈老汉儿做这做那,没自己经手,哪里放得了心!”彩妞儿说:“嫌我话多,过几年,等你上了大学,不管你,一个人过日子才晓得锅儿是铁铸的!”
  “咋没单独过?”德辉说:“从读初中开始,都在住校,一周才回来一次,不是自己过啊。”
  “住校就算自己过啊?每周回来一堆脏衣服,去的时候啥都给你收拾好,你操过啥心?一日三餐,学校都准备好,端起碗就去舀。吃啥喝啥,你操过啥心?你姐离家几千里,吃穿住用都要自己计划安排,一个女娃娃家还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像你不醒事的样子。”彩妞儿说不了两句,又开始为女儿计划这计划那。
  我看着德辉,笑他不理解妈妈,再过两天,学校开学,我们一离开,就把你姐一个人留在京城,无亲无故,况且又是女娃娃,当妈的咋放得了心……
  “也是,女生就是麻烦,要多操心,我们男娃儿就不同,简单得多。”德辉嘟啷着。
  “你以后考上大学也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再过四年,就该你考大学,到时说不定你妈的话比现在还多。”我说。
  “再过四年更年期了,话肯定越来越多,哪个受得了。”德辉盯着彩妞儿,悄声说道。
  “乱说!晓得啥!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心都为了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不体谅当妈的!”我看看母女俩,威胁儿子:“小心收拾你,说话越来越没规矩!”
  德辉回头看看,冲我笑笑,不再开口。为节约开支,坐火车从京城返川。一路上,德辉不停地回味京城的各个景点,感叹故宫的珍宝,长城的雄伟,羡慕姐姐从此生活在祖国的心脏,能感受最新最流行的时尚,可以去听明星们的演唱会,还可以现场去看足球赛篮球赛。
  “光羡慕你姐有啥用?自己努力,一样可以考到京城去。”我鼓励他。
  “我姐可是今年考得最好的,连她自己都说是超常发挥,撞了狗屎运,我莫那运气!”
  “考试哪会是运气,你姐逗你玩的,瓜娃子。有实力的人才考得好,莫实力运气再好,也考不好。”我纠正他:“你姐那是谦虚,你看她平时多用功,从高二开始,成绩一直在上升,一诊二诊三诊都在放进步,最终前进了若干名,全是拼出来的。她想考到京城,目标明确,憋着一口劲儿,不断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你也该想想你的目标,早早定下来,好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京城安逸,能考到京城最好。不过我不学文科,我们同学都说理科不得行才去学文科!女生爱学文科,是她们偷懒怕动脑筋。”
  “你们两个都想跑得天远地远,把我和你老汉儿留到老家,将来老了,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个生疮害病,靠哪个?”彩妞儿想得最现实。
  “我们都只是去读书,又不是在京城不回来!”德辉说:“就是在外头工作,也要管你们嘛!”
  “还有点良心!不亏养你一场!”彩妞儿很高兴。
  “京城多好啊!在这儿读上四五年书,习惯了,再喊回四川,肯定不可能。到京城读书,就等于放手,哪还指望着你们回四川!要回去,还不如就近上大学。跑这么远,人生地不熟,费用也高,真回去就算浪费了。”我实话实说。
  “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娃娃大了,翅膀硬了,都想飞得天远地远,到时老了又都想回来,叶落归根。人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转圈圈儿。”彩妞儿没由来地感叹着:“还不如就在原地,少折腾。”
  “折腾归折腾,同不折腾大不一样。”我问德辉:“把家搬回石家沟,要得不?”
  “搬回去搞啥子?”德辉说:“不安逸,人莫几个,冷秋寡淡的,啥都没得,还不把人闷死。”
  “也是,现在喊我一天呆到石家沟,我也嫌闷得慌。”彩妞儿笑笑,自我解嘲的说:“人是贱胚子。前几年你打工,一个人带着娃,在石家沟过,也不觉得。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总觉得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就是一年!”
  “这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不忘挤兑德辉:“你参观了京城的大学,喊你去涪城的大学读书,你去不去?”
  “京城的霸气!我们那儿的小气!”为了培养儿女读书的兴趣,我曾经带他们到涪城和蓉城周边的大学去过,德辉评价不知从哪儿来的:“涪城的学校看起来新,但是不如京城的舒服,觉得不是大学的样子。”
  “说到点子上了。”我表扬儿子:“大学不是看修得好不好,学校新不新,要看有没有文化,有没有名师。京城大学历史悠久,做学问的氛围浓。看起来旧是旧,也没多少气势,但学校里的老师,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在京城读书,给你上课的说不定就是某个方面的权威。看着不咋样的老头儿老太婆,说不定就是某方面的大家。涪城周边的学校也不错,不过总还是要差些。”
  一路上,一家人就这样絮絮叨叨的闲聊着。彩妞儿总不放心女儿,三番五次给德馨打电话,总觉得走的时候这没交待清楚那样也忘了说。我劝她,让女儿自己去应付,要相信她有这个能力。“要是不给女儿买手机,我看你又咋办?让她自己去,才能锻炼出来,不放手,一直长不大。”
  彩妞儿不理我,只说我心硬,想起啥又开始打电话。两娘母的话也真多,才分开一两天,居然在电话上也能摆上二三十分钟,平常节俭的彩妞儿,一点儿也不心痛电话钱。
  
  35、平常
  
  女儿留在了京城,儿子开学回了县中,拥挤热闹的家里突然安静下来。往日满满当当的家,显得空空荡荡,感觉冷清不舒服。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儿子女儿的床铺,还是原来的样子,但热闹已经远去,只在脑海中闪现,突然间就体会到了空巢老人的涵义,忍不住在心中自嘲。真的老了,变得多愁善感起来,这是以往不曾有过的感受。于是,就更多地去忙工作,防止在家待着影响心情。
  仿佛突然之间,彩妞儿也把生意和金钱看得淡了,更愿意长时间留在石泉。一改每周五下午从涪城出发的习惯,总是上午早早的从涪城的家里出发,买上水果蔬菜、鸡鸭鱼虾,回到石泉,准备好丰盛的饭菜,等儿子回来。我先把彩妞儿送到石泉的家,再开一个小时的车,到石家沟的山林里转转,计划安排好下一周的工作,下午回到石泉时,儿子也就差不多放学到家。茶庄的一切事务,放心的交给了小张。汽修厂的业务大多由立斌决定,我每周去厂里顶多两三次,更多时候在电话上沟通,遇到大一点的事,才去厂里坐坐。
  周末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外出应酬,爱窝在家里陪着儿子。女儿就是明证,总以为时间很多,相处的日子很长,哪知道转眼就长大了,离开家去寻找她自己的世界。儿子现在虽然只是高一,但在学校的时间明显多过家里,再过两年又该高考,说不准又会考到很远的地方,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珍惜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成为我和彩妞儿的共同愿望。即便三人各干各的,无语言行为交流,只要在一个房间里,感觉也是一种满足和舒服。
  我常常无聊的斜躺在床上,隐隐约约感觉到洗衣机窸窸窣窣的声响,客厅里若有若无的电视声音,灶台上断断续续飘出炖煮食物的香味;几声鸟鸣在窗外清风中飘动;手中的书啪的一声落下,全身一惊清醒过来,抬眼越过窗户,山脚郁郁葱葱的各种绿色扑面而来,恍惚中觉得这一切都不真实,仿佛置身在陌生的地方。没有真正适应新的环境,还停留在过去忙碌担心的日子,并没有融入认可自己创造的生活,身心和环境还在两个世界,个体在其间交错穿行。
  彩妞儿比我强,她把石泉作为大本营,好像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街上哪家的东西质优价廉,菜市场的小摊小贩谁最诚实,她都心里有数。陪着她去市场,热情的招呼声,总是一个摊位连一个摊位的响过去。每个周末,彩妞儿就把大把的时光沉浸在厨房里,试验淘来的各种菜谱,想方设法增加儿子营养。傍晚时分,伙同左邻右舍的朋友到广场去跳沙朗,不时会碰见石家沟张家场的熟人。
  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有做药材蔬菜水果生意的,有卖五金修水电或打短工的。山上的土地不用大家长年累月的守着,春耕夏忙一结束,就举家生活在城里,到了时节再回山上忙几天,既管了庄稼也挣了钱。你介绍我,我介绍你,寨子里的人慢慢在石泉城里聚集起来,仿佛把整个寨子搬到了城里。城市生活变成了乡村日子。
  大家生活在城里,时刻操心着山上。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传递着消息。谁家的玉米遭了风灾,谁家养的猪得了猪瘟,大家都清清楚楚。寨子里谁家要娶媳妇,哪家要嫁闺女,要不要随礼,都明明白白。什么时候交新农合,什么时候领退耕还林钱粮。有用急需的信息,总是有序及时地在圈子里流传,从来不会耽误。
  零八年的春节,彩妞儿竟然告诉我,说张家场在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村里把我们一家推荐成了全县的先进,到时要去县上参加表彰大会,代表张家场受表扬的上台领奖。我都四十五了,左看右看都是中年人,如果同城里养尊处优的相比,还有些像老年人,居然还去参加青年大会,真是不可理解。况且我整天只是为温饱操心忙碌,创新创业与我没多少关系,我也没有一心创业发展。长年生活在涪城和石泉,只是偶尔回趟石家沟,怎么就成了张家场的先进?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我都觉得这事有些费解,也不愿意去开什么会。
  彩妞儿正告我:“莫以为你生活在涪城,一切就变了。要记到,你是石家沟的人,户口人身证把你管到在,走齐天下你还是石家沟的!给你评先进,说明人家领导还记得到你,你也确实做了点事,有点成绩。要不然,哪个会理你!”
  确实如此,无论生活在哪里,天南海北跑了多少年,最终还得回到大山,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认可你了解你,才把你当作自己人。这种牢固的联系,并不因为其他各种情况的改变有所弱化,乡村用她固有的传统,陪伴着每一个子民,丰富着内涵。
  “五四青年节那天开会,县上要发奖,到时候你去领奖啊!”彩妞儿说:“书记都给我说了好几回,县上的大领导要发奖。说给我们评的是返乡创业奖,就是在外打工的回家乡创业,做出成绩的,张家场才一个名额,无论如何缺席不得。”
  “我不去,你去!我去了谁安排厂里的事,谁去茶庄守夜?你同书记主任又熟,你去最好。”自从民办教师下放以来,我就自觉减少了同政府的来往,不想参加这种会议。
  “我去是得行,但表扬的不是我,表扬的是你。一个女人家,哪里就办了企业,成名成家的。”
  “名字就是个符号,你就说你是梁立军,哪个晓得真假?死脑筋!喊到梁立军,你往前一站,你就是我,你就是梁立军。我还不信了,哪个喊你下来,喊你莫领奖。”
  “你这个人怪,好多人都想出名,都想走到人面前去,你就这样碍口实羞的,见不得人。”
  “不是这个意思,我当老师那几年,也经常去领奖。你不晓得,麻烦死人。穿啥衣服要给你规定,还要先上台几次,在台上走几个来回,还教你咋个笑,咋个同领导握手,咋个面对机器,要演几回。你以为简单!前前后后要把你折磨好几次,弄得在台上路都走不来了。结果真的领奖了,几下就完了。我去的话,就得耽搁一两天,啥事搞不成。”
  “是不是哦,这个麻烦啊!”彩妞儿笑道,有些不相信:“开个会,上个台,走几步路,接个牌牌,还有这么多名堂啊。你莫说,还真想去开开眼界长点见识。再去问下,到底是评的个人,还是茶庄汽修厂。评的茶庄嘛,我去领天经地义。”
  “最好评的是茶庄,领个牌牌回去挂起也长脸。说不定生意都要好好多,毕竟政府奖不容易。”我笑着说彩妞儿:“不信你就去试下嘛,反正我害怕麻烦,我是不得去。你先把白衬衣黑裤子,还有黑皮鞋准备好,到时莫抓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