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十三、之十四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2-02 11:02:35 字数:3680
我眼里的老子之十三
一位朋友说要跟着我的节奏熟悉一下《老子》,我登时感到双倍的羞愧。一是久违了李耳老先生,我对我的一曝十寒而羞愧,二是不能及时满足朋友的需要,我对我的懒散懈怠而羞愧。这不,离上次和他老人家神交又有许多日子了。这些天实在是因为自身的事情太多太多。虽然我也从《小窗幽记》和《菜根谭》里,读到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句子,但是,自己对一些事情还是太在意,达不到这种自在超脱无我的境界。这就应了李耳老先生的一句箴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这表现还是说明对自身太在乎了。以后也要学会看淡世事,超然物外呢。不过要做到宠辱不惊也实在不易,你看看《儒林外史》里那个范进,一听说自己中举了,竟然被功名得中冲昏头脑,天旋地转,不知所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典型例子。
上一章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李耳老先生讲的是他的物质追求观,一个人对物质不要追求奢华和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到头来往往不得善终。这一章据本人看来,他是要谈他的精神追求观了。所以一个人的追求,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在物质上粗茶淡饭,在精神上寡欲清心。用范仲淹老先生的话来讲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看重心中的忧虑如同看重自身。是呀,没有经过很好修身养性的庸常人,很难跳出这种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看重心中的忧虑如同看重自身一样重要的藩篱。古人今人,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概莫能外。大公无私的寥若晨星,公而忘私的也屈指可数。所以,李耳老先生本章开篇就申明了讨论的主题。因为人们“贵大患若身”,所以才“宠辱若惊”,如果能够把自身利益置之度外,那么就不会“宠辱若惊”了。国人不是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说吗?不考虑自己了,把自身置之度外了,不就等同于事不关己了吗?怎么还会患得患失?怎么还会受宠受辱皆惊喜或惊惧呢?因此,宠辱若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贵大患若身”。
那么何为“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呢?李耳老先生为了让你对他的论述明白无误,就有了下面的进一步阐述。“何谓宠辱?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叫做宠辱呢?得宠是因为你身居人下,是靠你的上级或主人恩赐给你的,所以你得宠就会感到惊喜,失宠或受辱也就会感到惊惧,这就是所谓的“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呢?我们之所以患得患失,是因为我们有自身,如果没有自身,还用得着患得患失吗?人们往往说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没有任何私心私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需要何等的自身修为呀!是呀,能够做到不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无我利物,就成了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这一层意思解释透了,是为了给他论述的后续做准备,接着,李耳老先生就给出了结论。“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所谓天下者,即江山社稷也。这句话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就是:所以,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也的确,你只有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身体一样珍贵,这天下才能够放心地交付给你,让你来治理,你只有爱天下像爱惜你自己的身体一样,这天下才可以托付给你,让你来主宰。对于这个结论,今人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上面的解释是本人的理解,还有如下解释。其一:能以贵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寄交给他;爱护自身思想去治理天下的,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其二: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么你只配寄身于天下做个普通人而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那么就可以把天下事托付给你,让你去治理天下。当然还有一些具体语句解释的不同,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李耳老先生的智慧高就高在,要以天下为己任,不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最终会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以无我的策略达到利我的结果,自身得到了天下。古今同理啊!
我眼里的老子之十四
今日是戊戌狗年的正月初三,所以要先给李耳老先生拜个晚年,祝你在仙界新春愉快。同时,我也不得不埋怨你,在大家都在走亲访友的佳日里,你害得我不得不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反复琢磨你玄之又玄的哲理诗文。探究体味着你无影、无声、无形,不明不暗,无头无尾的道体。
“道”到底长什么模样呢?如果要想问个究竟的话,李耳老头这次一定会这样告诉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用现在的话就是说,看它看不见,叫做无影;听它听不到,叫做无声;摸它摸不着,叫做无形。既无影,又无声,更无形,因此这三者的形象没法弄清楚,所以只能混为一体。
这里,你李耳老同志弄了三个比较玄乎的字儿,“夷”“希”“微”。就这三个字,弄得我可谓一头雾水,半夜还在查资料,五更既醒又思考,连家里人都说我神经兮兮了呢。
先来说说这个“夷”字。最正常的解释就是“平坦无阻”,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老子他说》里就是这样解释的。辞海的解释为“无形象”。还有的专家干脆就解释为“无色”,可是翻遍各种字典都没有见这种说法,企图想找到一个这样的引申义,也以失败告终。在网上百度一下,又找到了“远”“无形”的解释。我觉得以上解释都有一定道理,可是我感觉用在这里还都有一些不妥。我根据这些解释反复思考,感觉这个“夷”字,就是看却看不到的一种视觉结果,因为它“远”,或因为它“无色”,或因为它“平坦无阻”,或因为它“无形”,故而你在视觉上感到它无影无踪。不是它不存在,而是你用肉眼无法看到它无边际的形状和它无处不在的踪影。
再来说说“希”字。正常的解释为“少”的意思。这里可以引申为无声,不是绝对无声,而是我们的听觉无法听到的归于静谧的大声,是我们的耳朵无法听到的一种听觉结果。
那么“微”字,正常的解释为“细小”。这里可以引申为“无形”。不是没有,而是它太细小、精微,你根本就摸不着它的一种触觉结果。
你看这个“道”,我们用我们凡俗之人的目光、听力、触觉,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啊。
假如你听到这里对李耳老人家解释的“道”完全明白了,那你就真的算是聪明人了。我可是望着这几句话出神了好久,反反复复读了又读,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终于还是不得不感叹,老先生描绘的“道”实在抽象得可以。假如李耳老君用询问的眼神望着你说,明白了吗?我不知道你会点头还是摇头,而我只会挠着头,苦苦地笑。心里还是疑问不绝,还会用追问的目光望着李老君,你的“道”究竟长啥样呀?此时,他看着不解的你,会很耐心地捋捋他的白胡须接着告诉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皦”,清晰、光明之意。“昧”,阴暗之意。“绳绳(min)”,此处为绵延、纷芸不绝之意。(也有人理解为绳子的,我干脆把这种解释拉出去直接毙了。)“名”,此处为描述之意。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它的上面不明亮,下面不阴暗,它纷芸不绝无法描述,返本归根又空不见物。你看看这个道体,与普通的物体是不一样的,普通的物体受光部分因反光而明亮,背光部分因遮光而阴暗,李耳老人家所描述的道体却不因受光而明亮,不因背光而阴暗,人家的“道”体就是如此有个性。到此为止吧,这还能指望他老先生再如何解说下去呢?他上面这样说了一通之后,又说回去了,“复归于无物”嘛,一言以蔽之,他的“道体”就是我们用肉身无法感知到的了呢!
你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李耳老君只能既有些神秘又无可奈何地这样对你解说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就是没有形状的状,没有物象的象,这就叫恍恍惚惚,似有似无,亦真亦幻。你在前面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面,在后面跟着他见不到他的背影。他老人家解说到这个份上,你该无话可问了吧?有吗?有呀;没有吗?没有呀。色色本无色,空空亦非空呢。
唉,绕来绕去,绕得头都大了,真可谓惚恍了呢。如果到这里你还是觉得没有对李耳老先生的“道”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的话,是不免内心生出一些失望来的。不过,你可千万不能失望,要静心地去体味它,理解它,进而掌握它。如果你对我的说法一脸无所谓的话,李耳老先生会来给你一个大大的鼓励呢。不信你不动心。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此处之“有”,不同于第一章中“有”“无”之“有”,此处的“有”是指有形的事物。该句话我们可理解为:用掌握的自古既有的道,来驾驭当今的万事万物,能够了解天地自何而始,这就是道的准则呀。
一旦你掌握了这个自古就有、客观存在的“道”,既可以驾驭当今的万有,还可以了解这个宇宙初始的奥秘,难道你还会无动于衷吗?李耳老人家啊,不管别人如何,反正我是愿意守着这样一个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既不可思议,而又为万物根源的道体,用它来处理万事万物,得到以简驭繁的妙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