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十五、之十六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2-04 20:15:11 字数:4228
我眼里的老子之十五
我相信,当你了解了李耳老仙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体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道”的妙用后。你一定想知道该如何做一位善于行道的人士。你一定想知道,一个得道者该是个什么样子。我曾经为一个词汇痴迷了很久,那就是“道骨仙风”。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位有智慧、有内涵、有修养的长者的神采、气场。我一个人在早春的旷野里,驰骋着对“仙风道骨”的想象,到最后想得天昏地暗(黄昏了)也只是有个惚恍的轮廓而已:面目清瘦,神态飘逸,超凡脱俗,如果是在古代,还要再加上峨冠博带也不为过。我万般无奈,又只好回到家里,捧起书本,再来请教李耳老仙。他仍然一定是用神秘莫测的神情告诉我:“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代善于行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高深得无法看透啊。完了,听他这语气像是得不到答案了呀。我并不罢休,仍然要追问,老先生似乎非常难为情地接着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因为无法看透,(你要非问不可的话,)所以(只有)勉强对他做些形容和描述。你看看,这一勉强,就很难做到准确了呢,可是,我仍然想让老仙来描述一番。
其一:“豫兮若冬涉川。”这位得道者小心翼翼、谨慎稳重的样子,就像冬天踏冰过河。正可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个“豫”字,有的学者说是古代的一种野兽的名字,这种野兽性好迟疑。我翻找了一些其他辞书,没有找到这种解说。以我的理解,“豫”字在此处解释为动作慢、谨慎为好,而不能说成犹豫不决。这是李耳老仙想说明得道者对做事的态度。稳重、谨慎而不冒失。冬天踏冰过河如果不小心谨慎,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因重心不稳而摔跤;二是踏进冰薄处掉进冰洞。所以,得道者外表好像迟疑不决,但绝不是懦弱无主见者,他只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而小心谨慎罢了。行道者为何如此谨慎呢?是怕背离大道呀。
其二:“犹兮,若畏四邻。”这里的“犹”字,可以理解为警惕戒备的样子。警觉戒备呀像害怕周围的邻居。“若畏四邻”,不说明他的胆子太小,而是说明他的戒备性强,时时刻刻都觉得四邻在监督着自己。所以行道者始终警惕戒备,把自己放在一个四邻监督围攻的氛围中,就是要自觉杜绝一切私心杂念呀。
其三:“俨兮其若客。”“俨”字在这里是庄重、恭敬的样子。一个“俨”字,道出了仪表的谦恭得体。恭敬庄重呀,像是在做宾客。一个人到一个贵宾如云、高朋满座的场所去做客,你就会时时提醒自己,言谈举止要得体,注意礼节,不能有失体面。这样的庄庄重重,自我约束,是要去净一切妄作呀。李耳老仙,我实话告诉你,你可不要生气,你的要求也太高了一点,得道者时时处处都要保持做客一样的举止,真是不容易啊。
其四:“涣兮其若凌释。”“涣”字此处作散开、流散讲。凌释,河冰融化。融和可亲呀,像河冰融化。说明得道者像融化的河冰,使自己融入到自然的虚无之中,保持一种随和融洽的状态。
其五:“敦兮其若朴。”这句话要弄清两个关键字的含义。“敦”字,在这里可理解为厚道,“朴”字为未经雕琢的原木。行道者厚道本真如天然的原木。不加雕琢,本本真真,如天然素木。行道者,不奸猾,不取巧,不伪装,做最本真、质朴的自己。当今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不好找了吧?
其六:“旷兮其若谷。”“旷”字是开阔旷达的意思。“谷”字当然是指山谷了。空旷开阔呀像山壑空谷。是指行道者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大而无外的虚无境界。这种境界是多么的浩渺幽远啊。足以容纳整个宇宙。你看《西游记》里的孙猴子,法号“悟空”,是不是也在追求一种觉悟后的虚无境界呢?空,也是释家的一种修道境界。行文到此,我突然想起一个成语来,叫做“虚怀若谷”,是指一个人的胸怀深而且广阔。似乎与李耳老仙的此句话意思相近。
其七:“混兮其若浊。”这句话里的“混”字,为浑朴、浑厚的意思,“浊”字,为浊水、浊流。行道者浑厚质朴啊像江河的浊流。行道者外表示人以昏昧愚钝,犹如浑浊的河水,不知其深浅。大智若愚呀。到此,行道者完全进入了一种恍恍惚惚、幽幽冥冥的浑然状态。
李耳老先生从这七个方面的一番“强之为容”,让行道者的举止行为、精神境界,在我们面前形象丰满起来了。而这样一个行道者,从字面上看,不就是犹犹豫豫、傻乎乎的形象吗?和我们凡俗之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别急,区别就在下面。行道者自有他的真本事。细细想来,人家是装傻,我本人可是真傻呢。
紧接着,老先生又以问话的形式,表达了行道者的自行自止、自动自发的能力。“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够让浊流安静而慢慢使它清澈起来,谁能够在安静中让它动起来而慢慢显示生机,生生不息?一般人是做不到如此的,那谁有这种能力呢?在李耳老仙那里,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是行道者。唯有行道者才具备这种自行自止、自动自发的能力。
李耳老先生最后还是给出了这样的原则和结论。即:“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敝而(不)新成。”“盈”字的内涵是满。“敝”字的含义是旧的,固有的。这里先澄清一下版本的问题。有的版本把这句话的最后几个字说成“敝而新成”,有的版本说成是“弊不新成”,有的版本说成“敝而不新成”。第三种和第二种说法的内涵差不多,故合并同类项,不再单独讨论第三种说法。“而”和“不”一字之差,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敝而新成”是说去故更新,“弊不新成”是说保持原貌,不被异化。就我个人的一孔之见来讲,铁定赞成“弊不新成”之说。保持此道的人,不贪求满盈,不贪求满盈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自然原本的自我,而不被世事的发展变化所异化。试想想,行道者总是不好大喜功,不追求极端,时时事事留有余地,把握好度,不超出极限,所以就不会出现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故而得以始终保持原貌。
这一章,李耳老仙专门描述和赞颂得道之人。他谨慎稳重,却又心存戒惧;他庄重而又涣散,朴实而又虚旷;他如愚而实不愚;他能居静守柔而又能由之生动出强;他坚持戒满守缺的原则,所以能不被异化淘汰。
到这里,总还感觉有些东西要说,可是也不能过分追求圆满呀,还是留一些欠缺吧,也留一个日后填充弥补的机会。
我眼里的老子之十六
外面突然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好好的天气一下就天昏地暗起来,在昨日的温暖里开放的安静的花儿,也被突然而至的暴虐的大风揉搓得东零西碎。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呀。我从大风的东扯西拽中逃回家,一面听着外面狂风的吼叫,一面突然想起了李耳老仙的“致虚极,守静笃”的章句来。大自然的纷扰如此之多,人内心的纷扰也正像这大自然,林林总总,千变万化,要保持心灵的安静,静而不躁,该是何等地艰难呀!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上一章李耳老仙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给我们描述了行道者的举止形态及做事的原则,这一章,他老人家又要告诫我们致虚守静、知常守道、安常处顺的原则了。
我们不妨来看看。
“致虚极,守静笃。”内心达到极度的空明无欲,坚持彻底的清静无为。让自己的内心像一张洁净的白纸,不被世俗所污染。让内心像一泓清澈的秋水,不被世俗所搅扰,不浮躁,不折腾。鄙人理解,这种境界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而是一种释家所说的觉悟后的超脱,是一种修行后的悟空,是一种清虚和寂静的状态。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作”,是指生长活动。“并作”一起生长的意思。“观复”,指观察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蓬勃生长,我来观察其循环往返的规律。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要观察万物并作的规律,就首先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如果你做不到内心空明无欲,清净无为,为世俗所搅扰、左右,你怎么能够心平气和地观察到万物生长,循环往复的真正规律呢?因此,只有你彻底摒弃物欲,守住心灵的清净,才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假象所迷,才可以做到不戴着有色眼镜看事物,才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洞察到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芸芸”,众多的样子。尽管万物纷繁众多,但是各自都要回归到他们的本来状态。是呀,我们用肉眼看着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五光十色,纷繁复杂,但是,他们都在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繁育、运行,他们循环往复,最终都要回复到自己的本来状态。透过表面光怪陆离的现象看本质,他们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特性,各自都与众不同。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回归到本来状态就是静,这种静就是重归本性。重归本性才是万物的常规,把握了这种规律是能够看清事物。认识不到这种规律,肆意妄为就会招致祸害。浮世喧嚣,最后终要归于平静,因为静为躁君。有人批评李耳老先生的辩证法的不彻底性。说他认为动是相对的,静是绝对的,动只是在静中的动,静主宰着动。这是不是有些说过了?愚以为,李耳老先生所说的“静”,是说的万物归根后的一种安静的状态。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万物,才最能体现它的本性。能够体现本性,才说明是正常的。能够认识到这种正常状态就是了解了事物;不能认识万物的正常状态,就无法认清万物的本质;不能把握万物本质的任意妄为,则会招致灾祸。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里边先解释几个字的含义。“容”,包容、宽容。“公”,公正、公允。“王”,根据此处的语境,对“王”字可有几种理解:一种理解为“王道”,一种理解为“全”字的缺坏所误;一种理解为“旺”或“望”。我本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即:王道。至于李耳老仙的本义为何,我们没法探究了,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圆其说。“天”,自然的代称。“殆”,危险。李耳老仙,我在这里只能依据我的一孔之见,试着说说你这句话的含义了,如有冒犯或不敬之处,万望海涵。认识了万物正常状态才能够无所不包,包容才能公正无私,大公无私才符合王道,符合王道才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生不会遇到危险。至于第二种理解和第三种理解,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体而言,李耳老仙从两个层面阐述了他的观点:先是要求要保持极度清虚宁静的心态;接着要求以此心态来悉心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情状,于纷繁多样中分辨他们的根本,认识他们的本性,明了他们的规律。这一个层面是心理的层面。下一个层面就是外在和应用的层面,阐述不掌握规律,胡作非为,就会招致祸殃;而掌握了规律,按照规律作为,才能包容、公道,才能顺应天意,保持长久,终身没有危险。
不知常,妄作凶。一路走来,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挫折,犯过一些错误,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不知常的结果。前车之鉴,可以示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