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九、之十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1-29 15:17:02 字数:4838
我眼里的老子之九
连续三天阴雨,让人心情郁闷。今天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很好的天气,故而心情也随之转好。于是,在闲暇里沏一杯茶,端坐在几案前(读《老子》我必须端坐),又开始与老子神交。我读着老先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的章句,内心不免生出惭愧和无奈。为什么呢?概因本人一做不到“持而盈之”;二做不到“揣而锐之”;三做不到“金玉满堂”;四做不到“荣华富贵”;五做不到功遂名就。故而内心免不了多了些许“遗憾”。然而静心一想李耳老先生“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存”的话,随之又泰然起来。没有那些功利和富贵,也就没有了那些由此引起的烦恼,这个辩证的道理还是可以让我更阿Q一些的。
这偌大的世间,一些人多有贪得无厌之心,不懂得留有余地,适可而止,而最终的结果免不了物极必反,下场可悲。这也许就是李耳老先生说出这些话,要告诫后人的目的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这里的“持”为执、拿的意思;“盈”为满的意思;“已”为停止的意思。这句话按现在讲就是:一直把物品往容器里放让它溢出来,不如适可而止。是呀,放过了量有什么用处呢?恰到好处,不让它溢出来,不是更稳妥吗?也许世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就是不舍得放手而已。我认为是人们贪得无厌的本性使然。满招损,谦受益。盈而溢出不更是一种损失吗?所以做人做事都要节制有度,适可而止,切不可无休无止,贪得无厌。人要有放下的智慧。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里的“揣”是锤击、敲打的意思;“锐”是尖锐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捶造得尖锐锋利,不能够长久保全。的确,太尖锐太锋利了是容易折断的。正和“木秀于林风必折之”是同样的道理。这给我辈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锋芒太露,要深谙锐必折,利则挫的道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金玉满屋,你是没有办法长久看守的,早晚都是身外之物,会离你而去的。所以民间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因此,对于钱财,不要太当回事,去了别心疼,有了别吝啬,能够正常生活,吃饱穿暖就好,太多了等于浮云,甚至还会惹来灾祸。可是,普天下之人有多少不是在为白花花的银子而奔忙,甚至玩命呢?有多少不是对“金玉满堂”而梦寐以求呢?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里的“遗”是留下的意思;“咎”是凶、灾祸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富贵而骄奢,就给自己带来灾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庸常之人面对名利,没有不醉心,没有不趋之若鹜的。有的人甚至不择手段,往名利圈里挤,而一旦得到富且贵后,往往就会骄奢淫逸起来,哪里还记得孟老夫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箴言呢?而骄奢恰恰就是灾祸的发端。就像李斯,当他做了秦朝的宰相时,真是集富贵功名于一身,多么的显赫不可一世呀,然而最终免不了做了阶下囚。当他临刑时,对他的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出上菜东门,追逐野兔,如何才能办到呢?等到悔悟了,一切也都晚了。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最能悟出贪慕功名富贵的后果,所以当楚国的国王要聘请他去做宰相的时候,他便笑着回答使者说:千金这是大利呀,卿相是尊贵的位置啊。你唯独没有看见在城郊用于祭祀的牛呀,喂养它几年,给它披着纹彩锦绣,待进了太庙用于祭祀,再想做一只无人饲养的孤单小牛,还能办得到吗?所以庄子不睦富贵,拒绝了楚国国王的聘请。
“功遂身退,天之道”。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功业有成便即身退,才合乎自然的法则。是呀,功业完成之后不把持,不据有,不咄咄逼人,不邀功,更不从中谋取利益,做到自我收敛而不膨胀。这就是李耳老先生哲学的智慧啊。
韩信和张良同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人。韩信为大将,张良为军师。韩信作为刘邦的军事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破楚于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可因为不能做到功遂身退,最后落得个被杀身的下场。而张良辅佐刘邦建立霸业后,在刘邦那里淡化功绩,不求加封,借炼丹生病,慢慢放弃各方面的权力,自请告退,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归隐而去,明哲保身,告老还乡。他因为懂得放弃、身退,所以保全了身家性命,得以平安终老。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我的话也不能说的太多了,说多了,超过了度,也会引起关注者的反感的,不如就此打住。
我眼里的老子之十
有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说,读者不同,对哈姆雷特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同。对李耳老君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呼?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呼?明白四达,能无知乎?”也是如此,我不知道能不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老子,但是各家有各家的见解,这是不争的事实呢。一是依据版本不同,内容自然就有出入;二是个人理解有别,只能自圆其说。
坦率讲,我对李耳老人家的著作的理解本来就做不到切中肯綮,所以谈起读后的感悟,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在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看看各家的解说,内心反倒踏实了些,因为我也可以用我的理解说话了,能够自圆其说就好。
李耳老头文章的语言也很讲究变化,本章就一气用了六个设问句,寓答于问,来阐明他关于个人修身养性和参与社会政治的指导原则。前三句回答了如何修身养性的原则,即:形神合一、尚柔和静心。后三句回答了如何参与社会政治治理的原则,那就是要做到无为、守雌和弃智。中国的先哲们都非常重视治国必先修身的重要性。从本章可知道老子先谈修身、然后谈到治国。儒家也莫不如此,《大学》篇里就强调了:“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身”的重要性。可见,修身是治国的基础。“内圣外王”,只有圣贤者,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这里就允许我把学习李耳老先生本章的一点见解写在下面。以便和老粉们共同探讨。或者是供专家大咖们批评时举例。
先来说说修身养性的原则。
第一点:“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对于这个“载”字,有两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是当作“承载”讲,有的学者认为是语气助词,相当于“夫”,无实意。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即为“承载”之意。“营”字,有的人说是营房的意思,有的人说是“营卫”,即肌肤、躯壳的意思。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里,就对营卫进行了专门的医理阐述。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魄”应该是魂魄的意思。我把这句话解释为:承载着躯壳和灵魂的身体能始终使二者合二为一而不分开吗?即要求做到要始终形神合一。可是,作为社会形态下的人,时时刻刻都会受到世事的干扰或魂不守舍,或失魂落魄,甚或灵魂出窍,哪里那么容易做到精神内守呢?然而,你要成为君子、成为圣人,即便不说要“存天理,灭人欲”,也要面对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做到自觉森严壁垒,我心岿然不动呀,唯有练就了这样的硬功夫,才能不为外物所扰,保持形神合一呀。人都有七情六欲,我就很认真地思考了好久,最后不得不背着李耳老君,不争气地偷偷说一句,您老的要求我好像很难做到呀!但是,我也正往你指点的路径上努力呢。
第二点:“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对于这句话里的“专”字,有的人认为是聚集、聚合的意思,我的理解却是“用心”的意思。“致”字,有人理解为归、极,我的理解却是“达到”的意思。我不是研究老子的专家,充其量也就是个老粉,这里如此这般地嘴碎,并不是想标新立异,而是想诚心诚意谈谈我的一孔之见。那么,按照我的理解,该章句既可解释为:用心调理气息,使之柔和,能做到像婴儿那样心无所虑平和自然吗?
是呀,人在心情平静,无所忧虑、无所劳形之时,呼吸的气息是平和柔弱的,是匀称的,就像我,常常需要从一楼把煤气罐或者纯净水瓶扛到五楼,每每都是粗气要喘很久呀,哪里还能谈得上“致柔”呢?太想“专气致柔”,可往往梦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啊。
第三点:“涤除玄览,能无疵呼?”这句话又让我费了一阵子心思,反复揣摩如何理解才是最合理的。为了能弄得清楚明白,下面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说说。“涤”,清洗的意思;“除”,去尘的意思;“玄”,有人说是“道”,我比较倾向于“玄妙”的解释。“览”通“鉴”,此二字古人通用,都指镜子。“疵”,毛病,此处指欲望、杂念。这句话有学者是这样解释的:清除心中的杂念,用道这面神妙的镜子照照自身,能做到一点瑕疵都没有吗?而我的解释却是:洗却玄妙的心镜,能没有杂念吗?哪个更好一些?还是留给在阅读的你评判吧。心无杂尘,方能明澈。要修身养性,就该做到纤尘不染,内心净洁。
到这里,李耳老先生的修身三部曲就都摆在你面前了。一是形神合一;二是心气柔和;三是内心净洁。老先生,我不知道当初你的文章写出来,这三句话的顺序是谁在前谁在后,按照现在的顺序,我觉得三句话倒过来似乎更好使。只要人的心净了,没有杂念了,也就不胡思乱想了,自然心气就柔和平顺了,心气柔顺了,当然就可以保持形神合一,而不灵魂脱壳了。这个顺序的推理,是不是更合乎逻辑一些呢?
一句话,要想按照李耳老君的要求修身养性,就必须先学会放下,先做到心态平衡,必须像释家所言,不住相。悠悠万事,过眼烟云。不在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上面三句话,李老人家给出了个人修身养性的路径,紧接着又回答了如何参与社会政治的指导原则。且让我在下面用一定篇幅来说说。
第一点:“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用现代话讲就是:爱民治国能顺应自然吗?这句话里的“无为”还是像前面我们解释的,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不乱作为,好让百姓休养生息。也就是说,官吏要做知民情、顺民心、合民意的事情,而不能由着官吏的性子胡折腾。绝对不能役使百姓去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弄得民不聊生。
第二点:“天门开阖,能为雌呼?”本句子里的“天门”一词,仍然是各家的注释不一,这里我们就采用高享的注解:“耳为声之门,目为色之门,口为饮食言语之门,鼻为臭之门,而皆无所赋予,故谓之天门也。”这似乎也和后面章节里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句相照应。“开阖”,张开和闭上。“雌”,宁静之意。此句是否可以解释为:耳目口鼻开合张闭之间面对诱惑,能够不为所动吗?这里,我只能说太难做到了。滚滚红尘,芸芸众生,面对如此妖娆的世界,要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何其难也!
第三点:“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句话有人解释为:通晓四方,能认为自己无知吗?而我的理解则为:通晓天下四方的事情,能知而不以为知吗?既然“明白四达”,当然对世事会有高度的认知了,但是,真正的圣人要能做到谦虚谨慎,大智若愚,绝对不会自作聪明。这种境界和郑板桥所谓的“难得糊涂”有区别吗?我个人以为还是有的。我臆想,李耳老人家要表达的,绝对不是让你揣着明白装糊涂。他要表达的是,尽管你方方面面都通晓,但你也不要骄傲自满,要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你看,李耳老先生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他的得道的法门。每一项要真正做到都是难乎其难的。这里我也不免感叹:做人难,做得道之人更难。李老人家呀,寂静的深夜,我多次望着你的这些箴言叹息,我是多么想躬身实践呀,哪怕有一点做得和你的要求接近,我也可以沾沾自喜一番了。
说到这里,我还想节外生枝一下,谈谈儒释道三家在修身养性主张上的异同。三家都主张修身养性,但是路径又有区别。道家主张从人的内部,即肉体、灵魂与外部世界的和谐、顺应自然方面修身养性;儒家则是主张以“礼”等社会规范伦理的外部影响来修身,名为“克己复礼”。是由外而内的。儒家是积极用世的,所以他的修身养性强调的是要符合社会的要求;道家是消极避世的,所以他的修身之道是强调洁身自好,顺应自然。而释家的主张是对这个世界上的事不要太在乎,要超然物外。所以它的养身之道就是超脱。什么都是浮云,该来的就让它来,该去的就让他去,风来竹面,雁过长空,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三家的主张就形成了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的用世哲学。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沉吟着李耳老先生的这句话,我知道又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已经在这里说了太多的话。就是对什么都明白,也要像不明白一样啊,为何要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