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七、之八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1-27 23:33:57 字数:4068
我眼里的老子之七
中国人对天地向来是敬畏的,所以从古至今,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总会把天地放在至尊的地位。说人要讲良心,会说:上要对得住天,下要对得住地;起誓时常会说:上有苍天,下有大地;要表达爱情,也会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无奈和绝望时,往往会喊叫:苍天呀,大地呀。就是在年节时供奉玉皇大帝等众多神灵的花花绿绿的版刻年画楹联上,也会赫然写道:天地神仙,十方万灵等等。所以,我不得不说,天地的概念,自古至今已经根植于中国人的头脑中。这不,李耳老先生的著作第七章,开篇就出现了四个大字:天长地久。列位看官,你看这不还是天和地吗?这天长地久,对我们来说,可是个吉祥词儿。所以人们在祝愿、祝福之类的话语里,经常会说:愿友谊天长地久,愿爱情天长地久之类的话。天长地久的含义也再明白不过,那就是天地长存。所以人们借助于这个词语来表达一种愿望,希望友谊或爱情长存、永在。天地何以能长久呢?紧接着,李耳老先生给出了他的答案。“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李耳老头的这句话又给我们这些后人们带来了一个难题。要从字面意思上看,可以解释为:天地不是自己产生的,所以能够长久存在。如照此解释,道不但化生了天地,而且化生了万物,那么万物也是应该能够长久存在,永不消亡了。显然,我们不能仅从字面来理解。从接下来的几句话里,我们可以推断,“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意思应为:因为他从不考虑自我的生存,所以能够长久存在。也就是说天地没有自己的私念,把自身置之度外。这就是天地的胸怀。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面李耳老先生谈的是天道,这句话推及人道。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能够无私、无为,顺应自然。那么有道之人,也应该效法天地,退身忘己。对这句话,大家又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身先”讲的是自身的自我超越,是讲得道在人之先;“身存”讲的是保持真正的自我。魏源在他的《老子本义》著作里讲到:“是以圣人处柔处,本以先人而后其身也,而人愈贵之;本以利人而外其身也,而人愈不害之。”魏源先生对这两句话的解释近乎儒家之所谓的“忍”和“让”。我个人认为,李耳老仙由天地的无私运行,来推及圣人的行为要“后起身”“外其身”,不把自己的私欲摆在前头,不拿自己的利害作优先考虑,甚至完全把自己置之度外。这样自然能赢得众人的拥戴(身先);自然能完成他的精神生命,体现自身的价值(身存)。这也是老子人道发乎天道的思想主张。这里我又突然想起来范仲淹同志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如果,从整体上把握,他似乎比老子的精神境界低了一些。老子主张“无私”,而他的意涵是先公后私。先考虑天下,然后再考虑自己。不再赘述,这里,我把这句话按照我的理解解释一下:因此有道之人让自身居于人后,反而能够得到大家的推崇,不为自身考虑反而能够保全自己。这样理解,是否能和李耳老先生的本义契合,我也就很难说了。大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见仁见智而已矣。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一句话里出现了两个“私”,前一个“私”,我们可以理解为私念,后一个“私”,我们就不能这样理解了,在这里要引申为人生价值。行文至此,李耳老先生又在为他上面的话作结了。在讲了“是以圣人后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之后,得出结论说:这不是因为他没有私念,反而成就了自己吗?是呀,特别是一个做了单位或组织头头脑脑的人,无论做什么,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假公济私,必然不会让大家待见或拥护,谁会喜欢一个自私或贪婪的人呢?吃公家饭或者集体饭的人,无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应该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要时刻把大家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些呢?当然是要“无私”,没有私欲,就可以超脱,当然也就可以公道,办事公道,大家就会赞成你、拥护你。
纵观本章节,李耳老先生内含的一个热词就是“无私”。先是说天地无私(不自生),故能长久。接着又讲圣人无私(后起身、外其身)故能身先、身存。最后的结论就是因为无私,才成就了自己。
在那个时代,李耳老人家看到,那些个身在高位的人,机会来得最方便,因此,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伸展自己的占有欲。所以老人家才有了要那些达官贵人们去除“私欲”的主张。历史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证明,那些成为大众领袖的伟人们,他们以兴天下为己任,做到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因此,成就了伟业,受到了民众的爱戴。“三民主义”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献身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提出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和建党宗旨,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的劳苦大众,彻底翻身得解放。这都充分说明:“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的道理。这也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啊!
我眼里的老子之八
我沏了一杯茶放在几案上,然后走向阳台向远方眺望,春日明媚的阳光下,一泓清澈的湖水明镜般收入眼帘。我忽然又想起我那篇《我不敢写水》的散文拙作。我不敢写水是源于我对水的理解太肤浅,也是我读了李耳老先生的著作后,感到自己与他老人家所描述歌颂的水的品格相比,相差甚远。于是乎,我对水既心怀爱恋又充满敬畏。我在心里反复吟咏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章句,也产生了想把李耳老先生以水喻上善之人的意涵,以自我的理解方式和大家交流的冲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甚至于有许多人还把“上善若水”作为自己微信或QQ的昵称。也可见大家对这四字的喜爱程度。尽管大家也许都对“上善若水”有了深刻的理解,可是我在这里还是想画蛇添足一下。对这四个字,通常的解释是:上善之人像水。那么“上善”又该如何理解呢?李耳老先生,不管你是否满意,我还是想按照我的理解说出来。“上善”,我认为是最高境界的善。和《大学》章句里的“止于至善”的“至善”应该意思相近。此处“善”字的意涵应为好的行为、品质。我们也可以引申称之为“美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中的“善”字和“上善若水”之中的“善”字含义就不一样了,此处,“善”字的含义应作为“长于”解释。这仍然是我的一孔之见,当然,也有人把它解释为“祥和”之意,我不敢苟同,就暂且固执己见吧。“处众人之所恶”,当然就是低洼潮湿的地方了,有时候还要和污浊恶臭为伍,大概没有人会喜爱这样的地方吧?而水却甘愿置身于人人都讨厌的地方。“故几于道”,这里我们要着意这个“几”字,它是“接近”的意思。啰嗦到这里,让我来解释一下上面整句话的意思。最高境界的善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对他们却无所求,自甘置身于大家都厌恶的地方,所以它同道最接近。
李耳老先生的文章真是言简意赅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只用了这短短十四个字,就总结出了水的三大特性: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絮絮叨叨,无止无休,或者故意把文字篇幅拉长,想显示才能的我辈,的确不能与李耳老先生同日而语呀。言归正传,正是因为水有此三大特性,所以最接近道啊。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李耳老先生,你一气就阐述了七个“善”,且让我把对你这些善的理解写在下面。
“居善地”,有人把“地”理解为“低处”“洼处”,余以为此处应该为“地方”“处所”。“心善渊”的“渊”为深水。“与善仁”的“仁”为友爱。“言善信”的“信”为信用。“政善治”的“治”为管理、处理。“事善能”的“能”为能力、特长。“动善时”的“时”为时机。当然,这七个“三字经”里都有一个“善”字。我统统把它理解为“长于”“擅长”。到此我们就可以把这七个“善”解释一下了,至于是否和李耳老先生的原意一致,那就不敢自以为是了,只求自圆其说而已。居住善于选择处所,心胸善于保持深沉,和人交往善于施加友爱,说话善于讲求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才能,举动善于把握时机。这里我们来看看,李耳老先生的七个“善”,表面看是写水性,实为写人性,写上善之人性。这七个“善”不要说都做到了,就是能有一个做到极致,那也是了不起的圣人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里,重点是弄明白“尤”字的含义,整句话就好理解了。“尤”此处为过失、罪过,也可以理解为灾祸。这句话我们可以解释为:只因为与物无争,所以没有过失。
总之,李耳老先生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该具有这种“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心态与行为。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坚忍负重,居卑忍辱,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叫做“吃亏是福”,我想也能印证这种上善之人的品格吧。
除李耳老先生外,孔丘老夫子也对水有着深刻的思考,以至于用水作喻,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他对如水的时光匆匆流逝的慨叹。此外,在《荀子·宥坐》里,记载了孔子答弟子子贡问水的一段话,不妨摘抄在这里: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这段话里,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解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涉及到了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其中的观点尽管和李耳老先生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这里就供大家参阅吧。至于谁的观点更贴近我的内心,这里就不争论了,因为李耳老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了,“夫唯不争,故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