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铁路魂>第五十四章:复苏的铁路(一)

第五十四章:复苏的铁路(一)

作品名称:铁路魂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1-11-12 11:28:02      字数:3964

  几乎与恢复高考同时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还有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
  就宝天线这条铁路,刚开始属于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管理,后又属于宝天铁路临时管理处管理以及后来的天州管理分局、铁道部天州铁路局、西京铁路局、宝州铁路分局,短短的三十多年,管理这条线路的上级单位名称更换了一次又一次。但不管怎么更换,坚守在这里的铁路职工却没有变,始终为铁路的发展壮大默默奉献的精神没有变。而且随着机构的不断完善、分工的不断细化、人员的不断增加,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中国铁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正常轨道。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父母亲那一代铁路职工,虽算不上宝天线的元老,但也在宝天线上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一个个步入了不惑之年。
  那一年,父亲当上了车务段石嘴岩车站站长,梁龙龙当上了龙湾站站长,严卫卫当上了柿树坡站站长。至于我的母亲魏山花和苗晓玲大婶以及姑姑王良凤,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休产假就是休哺乳假,虽然保留了公职,但依然干着普通站务员的工作。
  这天,父亲正在组织站区职工召开月度会议,忽然,负责站区内勤工作的女青年小郭走了进来,附在他耳朵小声说:“站长,有你的电话,是李书记的。”
  李书记就是葡萄梁站区的原站长,现在是石嘴岩站区的党支部书记。岁月已经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深深皱纹。五十三四岁的年龄,头发却大多斑白,当年笔直挺拔的腰板也开始微微弯曲。
  这几天李书记正好在段上召开五年一度的党员代表大会,共同商讨未来五年车务段党建重点工作。
  听到传话,父亲给坐在身边的年轻副站长付彪说:“付站长,你主持一下,我去去就来。”说着,起身离开了会场,直奔站长办公室。
  “喂,李书记,有事吗?”他抓起话筒就问。
  “王站长吗?有个事给你通知一下,刚才段劳人科窦建华科长找我,说明天早上一行三人要去站上搞个测评,主要是针对你,请你组织三十多名干部职工待命。另外,今天我这边的会议就结束了,明天陪他们一起到站上。”话筒里传出李书记的声音。
  “测评我的?”父亲疑惑地问道。
  “对,应该是对你的提拔使用。”对方的声音。
  “那好吧,我们正在开会,等一会就落实。”父亲若有所思地答道。
  父亲还想再详细问问测评的事,可一想觉得不妥,就把即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本来召开站区月度会议,李书记是要参加的。但由于走的时候把召开党支部委员会议的相关资料交给了我父亲,让我父亲全权负责。没想会议刚开了一半,李书记的电话就来了。
  参加会议的职工本来就有一部分人是下夜班的,因此,作为一站之长的父亲,尽量在每次会议上,长话短说,有事说事,没事散会,从来不拖泥带水耽误大家时间。
  当父亲回到会议室,各班组长已经汇报完了当月的工作,副主任付彪正在点评。
  他刚一坐下,副主任也正好点评结束。
  “现在请王站长布置下个月工作。”副主任说。
  父亲只用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布置了十一项工作。之后,他对大家说:“通知个事,刚才李书记打电话,说是明天段上劳人科要来站上测评,让组织三十几名职工参加。除了上班职工外,其余干部职工明天能来的都来。”说完,他宣布一声散会。大家便陆续离开了会场。
  深秋的山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而厚重的颜色,远远望去,满山遍野的树叶花草在秋阳地照射下,泛着金灿灿的光芒。奔腾不息的渭河水明显比往日上涨了许多,也浑浊了许多。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李保国书记陪着段劳人科窦建华科长和科员王玉祥来到了石嘴岩车站。父亲和副主任付彪早早就在站台等着。在一阵握手寒暄之后,他们向车站会议室走去。
  路上,窦科长给父亲专门通报了本次测评的目的和人选。这让父亲很有顾虑。他看了看窦科长说:“既然测评我,是不是我应该回避一下。”
  “这个倒不用,你的情况我想不但段上清楚,车站的干部职工也清楚。再说,你参加测评会也不违反文件规定。”窦科长肯定地说。
  他们走进了会议室,三十多名干部职工早已坐在会议室里安静地等着。
  坐静后,李书记向大家介绍了窦科长和干事小王。
  其实,在坐的三十几号人,从昨天父亲宣布有测评的事后,大家已经猜出测评人选了。那就是我的父亲——王良成。
  对石嘴岩站区的每一个人来说,没有不知道我父亲王良成的大名。十几年来,他不但练就了一套过硬的车站值班员业务本领,处理过很多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和故障,也救过很多当地老百姓的生命。
  记得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车站助理值班员。没过一年,又考上了值班员。那时,宝天线正好开通电气化,改变了过去带柄标志扳动道岔的落后办法。道岔扳动采用6502电器集中轨道电路和ZD6电动转辙机设备,值班员坐在操作台上就可以排列进路。按照列车到站出站股道占用情况,按动按钮就可以决定列车进入哪个股道。
  这一半自动化电器操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行车安全。每天通过宝天线的客货列车对数不断增加。
  我的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取了车站值班员,操作上了最先进的电气化铁路设备。后来,段上本想调他到机关调度指挥中心担任主任,可是,由于爷爷刚好停止了工务段段长的职务,父亲提拔的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又重新担任他的值班员职务,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记得有一次,正在值班的父亲刚排好列车进站进路,准备迎接即将进站的一趟客车。忽然,控制台上的显示灯出现了异常,该显示绿灯的却显示了红灯,绿灯显示在了另一股道上。这就意味着开过来的客车要进另一股道,而另一股道正好有车占用。他急忙连按几下按钮不起作用,灯光显示依然不变。这下他急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意味即将进站的列车会走有车占用的股道,那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可怕后果。眼看列车进站的时间不到十分钟,怎么办?父亲的额头渗出了汗珠。凭着以往的经验,应该是电务机械室出了问题。他急忙打电话给电务值班员,告诉他故障现象。电务值班员来到控制台确认后,又急忙跑回机械室查看。又是测量数据,又是翻看电路图,根本没有发现异有常现象。打电话让父亲再按几下按钮,父亲又按了几下,还是不行,眼看客车进站的时间一点点逼近。父亲急忙喊道:“你们再查查,这里还是不行。”这时,刚从区间干活回来的电务工长,跑到机械室,赶紧拿起万用表测量,发现继电器的一个接点接触不良。他以最快的速度更换了继电器,恢复了设备正常使用,才避免了一次翻车掉道的事故发生。此时,距离客车进站的时间只剩下两分钟。
  当客车安全通过了石嘴岩车站的时候,父亲的脸上仍挂着细密的汗珠,整个人像虚脱了似的瘫坐在靠椅上。
  这次险情,不但救了电务职工,更引起了全站干部职工的重视,尤其是电务工区,多次开会,查找漏洞,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而我的父亲,也因这件事,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车站值班员的重要性:不能只懂得操作控制台上的排列进路,还必须懂得电务故障的处理。
  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除了学习值班操作技术以外,经常到电务机械室学习电务轨道电路、信号机显示原理等知识。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电务职工,每次学习,都得到了电务职工的热情帮助。
  不仅如此,他还学习工务知识,从轨距的平衡,轨缝的大小,到道床的稳固程度,再到每一棵道钉、每一个弯道处的内外轨的差距,都认真地学习掌握。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车站值班员的业务技术精湛过硬,电务技术水平和工务技术水平也大大提高。多次在值班中遇到故障,都能准确地判断那是电务故障,哪是工务故障,并指挥他们快速处理。
  渐渐地,父亲在站区职工的心目中就是个行家里手。有时,刚分来的青工,除了请教本部门业务骨干外,还向我父亲学习。他们深切体会到,车站值班员就是个万能工种,只要掌握了车站值班员操作技术,也就掌握了车务、电务和工务的全部知识。
  在业务上是这样,在为人处世上更是深得干部职工的好评。别的不说,单就坐车上车,只要父亲值班,就能给大家很多方便。
  那时候的列车,尽管电气化铁路已经开通运营,车速和列车密度有所增加,但和现在相比还是慢得多,车次也少得多。整个宝天线,一天也开不了几趟列车,不管是客车还是货车,发车间隙都很大。这样,不管是站区职工还是上级领导来站区检查,如果错过了当天的慢火车,就只能等到第二天。为此,常常有职工扒货车上班或检查工作。
  这样,在列车间隙不是很大的山区铁路,只要给车站值班员打个电话说一声,让通知司机在石嘴岩车站稍微停一下,车上车下的职工就会很便利地上下车。当然,这种做法是违反规定的,只能偶然为之,不可天天如此。
  记得有一次,是个寒冷的冬天,半夜时分,正在值班的父亲忽然听到敲门声,探出头一看,是个四十岁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父亲一看就知道是山里的村民,起身开门让他进来,问有什么事。那中年男人说:“师傅,我是附近的村民,媳妇突然病了,肚子疼得不行,麻烦能不能想办法让过路车停一下,不管是向东向西的车都可以,我们要去医院。”
  这样的事,父亲遇到过很多次,有职工也有村民,在白天也有在夜晚。父亲每次都是积极帮忙,与人方便。按他的话说:“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不救,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父亲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情况,并赶紧查看过路的列车。发现正好有一趟开往宝州的货车马上就要路过车站,父亲赶紧拿起电话,告诉了司机情况。
  不一会,列车开过来了,虽然只停了短短的一分钟,却解决了一个家庭的困难。
  后来,父亲得知,那位村妇得的是阑尾炎,这样的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只有活活疼死。
  后来,那位中年男子专门跑到车站,把自己地里产的一大袋土豆给了父亲。“虽然这些不值啥钱,但这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意,希望您收下。”
  从此,每年的秋季,这位中年男人都要背一些土特产给父亲。父亲也常常回赠一些城里的饼干、罐头之类的东西。
  父亲就是在这样的小站上,凭着勤奋和善良,为铁路、为小站、也为附近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赢得了干部职工和老百姓的好评。
  如今,春风吹绿了大地,铁路奔向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要不是爷爷辈们还没有退休,一定会重新走上领导岗位。
  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尽管这些孩子都已经四十四五岁了,但这正是干事业的好时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