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回城沐春雨
作品名称:铁路魂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1-11-09 13:54:54 字数:3860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在上沟生产队接受再教育四个年头了。正当我们以自己的努力获得生产队领导和社员们的好评,准备下一次招工回城的时候,也正当我们的弟弟妹妹做好准备,随时等待新一轮下乡政策召唤的时候,中央的一个文件,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改变了所有城里青年学生的命运。
那就是,所有城里的学生不再下乡,所有正在农村插队的知识青年一律回城,出路是:或招工,或考学,或待业。
这无疑是一缕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又无疑是一股暖流,温暖和滋润了无数个中华儿女久已干枯的心田。
如此以来,准备下乡的弟弟妹妹们,又开始走进学校,参加考高中上大学的准备。而我们几个回到城里的知识青年,则面临着招工和考学的选择。
“大家说,我们几个怎么办?”在回来后的第二天,也就是齐聚在我家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还能咋办,等待招工呗。”严亚东第一个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想考学,可是,就我们这水平,咋能考得上。”梁世兰悲观地说。
“我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招工这一条路。”范红艳说。
“永亮,你的意见呢?”我看高永亮半天不说话,便问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是想让大家都考学,对吧!”高永亮笑着怼我。
“难道咱们不想试试吗?”我环视了一下大家。
“啊,你还真有这想法呀!”梁世兰惊讶地说。“不过,我是不行,何况这三年多的下乡时间,以前学的那点知识早忘光了。”
“就是呀,还是收了这条心吧!”大家一起附和。
“不考,怎么知道考不上,考不上大学,还考不上中专吗?”我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我知道,从小到大,他们几个都是我的好朋友,在重大事情上,都听我的。只要我坚持的事,最终都会同意。
“不过,我们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这毕竟不同其他事。”严亚东还在做最后解释。
“不用说了,我是组长,听我的。从明天开始,我们进入备战阶段。在这方面永亮是最优秀的,帮助我们辅导。我就不信,把失去的时间夺不回来?”我最后做出了决定。“我们年龄还不算大,正是学习的好时机,现在如果放弃,那才真是后悔。”
果然,我们的决定得到了各自父母的大力支持,高永亮还专门告诉我们:“以后复习,就去天州我家里,我已经给我妹妹永梅说了,她正好读高二,完全可以请教她,也可以去她们学校请教老师。建国说的对,只要我们努力,即使考不上,也不后悔。”
在我们五个人中,高永亮是学习最好的,当年要不是停止考学,他一定会考上很不错的高中和大学。这一点随他的父亲高小兵。即使当时的学校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但对高永亮来说,并没有把学习放在脑后,按照他的父亲高小兵的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除了白天参加学校各种活动外,空余时间都是在学习文化知识。
再就是范红艳,也是一块学习的好材料,和高永亮一样,理解能力都很强,简单的一个数理化问题,只要老师讲过一遍,他俩准会。这也许是遗传因子在起作用。
下来就是我,虽然没有他们兄妹学习好,但也算说的过去。只是在初中的几门课程中,学得最好的是语文。可以说,高永亮和范红雪在语文方面都不及我。
再下来就是严亚东了,不管哪一门都在中等偏下。至于梁世兰,是我们五个人中学习最差的。在初中的两年中,她基本就没做过作业。为此,高永亮曾说过她,她却不以为然地说:“做作业有啥用,都取消高考了,就是高中也是推荐,推荐不上的都得下农村嘛,何苦费那事?”
就这样,在整个小学和初中,梁世兰是学校各种活动最活跃的一个。不是勤工俭学第一名,就是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力量,按照当时的话说,就是潮流派。
本来她是想通过各种积极表现,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认可,准能推荐上高中,这样就可以不用下乡了,可谁曾想到,在众多的学生中,由于我们的祖父辈都曾被当时的铁路单位免去过领导岗位。虽说没给过处分,但也是政治上的不合格。因此,五个人都被淘汰了下来,成了众多走上农村广阔天地的一员。
本以为这辈子与课本无缘了,好好在农村接受教育,争取早日回城,招工上班。没想到已经走上社会好几年的我们,却意外地迎来了上学的春天,可以最后一搏。
说是在高永亮家住,实际是住在高永梅所在的中学。那个时候,虽然高爷爷已经退休,但毕竟铁路局还是有熟人,加上高永梅所在的学校,也正好举办初高中补习班。我们五个人就顺便进了高中补习班。
说实在的,高中补习班对我们五个人来说,真如攀登一座陡峭的山峰那么艰难。我们不但要学习新的高中新课,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复习初中课程。按照正常的高中班级,每个班学生最多也就五十人,可补习班不同,人数之多高达六七十人,不但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也层次不齐,高中生和初中生几乎各占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校,只能按照高中课程来讲课。往往每节课刚一结束,就有很多学生围着老师提问。害的数学老师还没出门,物理老师就已经等在门口准备上课了。除了各代课老师争分夺秒讲课外,就连我们这些初中生也恨不能把一分钟当两分钟用。
最后,高永亮提出建议:“我看还是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吧。学校下自习后,大家再去我家,让永梅和几个弟弟妹妹给我们辅导辅导,只要完成每天作业,提前复习巩固好初中知识,就能跟上高中课程。”
“我的妈呀,你是不要我的命了吗?我实在受不了了。”梁世兰捂着头说。
“受不了也得受,这是决定我们命运的时候。”我态度坚决。
“还是饶了我俩吧。我也受不了了。尤其是数学函数、物理公式、化学元素,太多了,哪能记得住呀。”严亚东叫苦连天。
“这几门课学起来确实费劲,但只要用功,没有学不会的。”范红艳说。
“我真的不想学了,当年初中我都学不好,哪能学好高中呀。我看我还是等待招工吧。”梁世兰苦着脸。
“那不行,除非努力了没考上。再说了,你能保证招工能考上?”我依然态度坚决。
“考不上铁路还考不上别的单位吗?”梁世兰面露难色。
“什么,你想考别的单位。不是说好了吗,我们是铁路职工的后代,必须干铁路。”我有些生气地说。
看我声音大了,吓得梁世兰吐了一下舌头,低下了头,严亚东也忙把视线投到了书本上。
其实,当时和我们在一个学校的,除了高永梅,还有我的大弟王建军和高永梅一样,也正在上高中二年级。也算是毕业班。虽然没有和高永梅在一个班级,但也算是校友;再就是范红艳的弟弟范红刚,也在高二,只是年龄比我弟弟小了一岁,也是个学习的好材料;还有严亚东的妹妹严亚红,正上高一,学习虽不是出类拔萃,但也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最后一个是梁世兰的弟弟梁世平,和严亚红在一个班,都是高一。至于我们这五个人的其他弟弟妹妹,由于年龄相对小一点,都在各自不同的铁路站区上初中。
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比我们这些刚刚回城的知识青年好,可以免受下乡之苦,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
我之所以态度坚决地让我们五个人都要走考学这条路,除了感同身受的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我们周围有一群现成的老师,可以一对一的辅导。那就是我们五个人的弟弟或妹妹。
开始我没有想到这些弟弟妹妹,怕影响他们的学习,也怕其他几个人不愿意让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教,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失去的学业补回来,光靠高永梅一个不行,必须要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把这些弟弟妹妹也拉进来。
一天,我们把弟弟妹妹叫到一块,说了我们的想法,高兴地他们满口答应:“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其中,梁世平调皮地笑道:“那是不是要举行个拜师仪式,让我们享受一下做老师的幸福感。”
他的话刚说完,姐姐梁世兰不愿意了:“别嘚瑟了,你一个高一学生,能教得了我们?”
“你一个初中生,我还教不了呀。那好,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初三数学几何题。”说着,梁世平就要出题。
“打住打住,我现在不回答问题。”梁世兰赶紧制止。
“好了,既然我们都分了工,那就让我们的弟弟妹妹从今天起,每天晚上教我们这些文化程度低的初中学生吧。”我做了最后决定。
当时已经是深冬时节,距离春节不到两个多月,距离第二年的高考也就只有六七个月了,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既要复习初中课程,又要学完高中课程,没有恒心和毅力,是很难做到的。
于是,我们几乎每天除了上课外,晚上都要学习到零点时分,才能睡觉。
那个时候,学校里有规定,每天晚上10点中正式熄灯查房,如果有继续在教室学习的,都要通报批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求救于高宝堂爷爷,托他的关系,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个小单元平房,供我们晚上学习。
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每天晚上十个人,聚集在不大的房间里,由弟弟妹妹一对一进行辅导。为了检验学习效果,让学习最好的高永梅负责一周出题考试。同时把她在班级老师辅导的重点,结合考试中出现的差错,一起集中讲解,理解消化,真正达到一人不会,大家帮,大家不会共商量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采取发挥各自特长的办法进行学习。就是每个人轮流当一回老师。如在语文方面,高永亮、高永梅和王建军非常优秀,各有特长,高永亮古文学的好,就由他来给我们辅导语文;高永梅语法学的好,就由她讲解语法;王建军作文写得好,就让他讲解作文。还比如,在物理上,高永梅学得好,就让她讲解物理;在数学方面,梁世平学得好,就让他讲数学。
但晚上学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我们男女十个人,不可能住在一起。只有每天晚上学习结束后,由几个男同学送几个女生去高永亮家,剩下的四名男生就住在借租的房间里。同时规定,十个人不管住在哪里,每天早上五点半必须起床,背诵课文、数学物理公式和化学元素等。
时间就是在这种紧张的学习中度过,不知不觉就到了春节。为了不放过一切该利用的时间,我们几个决定春节不回家,吃住在这里。
当我们把这一决定告诉家长,父母亲起先是惊讶,但很快表示支持。只是他们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大年初一这天,各位家长齐聚天州高永亮家,过一个不一样的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