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陆子奇传>三十、遥望鄞西平原

三十、遥望鄞西平原

作品名称:陆子奇传      作者:张良芳      发布时间:2021-11-01 18:08:08      字数:3897

  不一会走到塘河边上西泠桥的大桥下,陆子奇说:“我们在这里等一下过路的倒撑航船吧。”
  和兰老师说:“等航船怪心焦的,你说过望春桥就到龙嘘乡了,这一点点路,我们走走去算了。”陆子奇说:“走过去也好。那地方的村庄我都熟悉,去年打日本鬼子时我带领服务队在这后塘河一带住了好几天。我一面走也好一面告诉你那些个村庄叫什么村庄那座桥叫什么桥,以后你到那里去就熟悉了。”于是两人就沿塘河的街面房子前的大石板路向西走去。
  陆子奇和和兰老师俩人一路走一路说着话,和兰老师问:“过了望春到半路庵还有多少路?”陆子奇说:“可能从横河到大碶差不多吧。”
  “哦,那不是很远的。”冯老师说,“我读高小的时候从石碶到古林俞家要走十五里路,我一个钟头多点就走到了。到高桥后塘河这条路没走过。我妈说我小时候跟她到梁山伯庙来过,但是我那时只有四五岁,早就没印象了。”
  陆子奇说,“我是大碶塔峙岙那边的人,在镇海最远走到庄市,庄市在宁波的北面。也就是宁波的北乡,所以原先对西乡没有点印象。刚来时对西乡也一点不熟悉,45年以后我来到鄞西,驻在四明山上,我跟陈爱中和包纯和下到古林来,为避免与国军和警察相撞,专走小路,这就常常经过鄞江、蜃蛟、集仕港一带。后来还从清道乡、龙嘘乡、高桥乡、秀水乡、凤岙乡沿北面一条路走进山里去,从那面走进去比较近,现在我对这些地方已经很熟了。
  “梁山伯庙在后塘河中间姚江边上,到半路庵转弯就是了。半路庵进去一点就是钟村,再进去一点就是邵家渡。渡过姚江就是慈溪范市镇。若不过渡,一直进去再走过去一点就是梁山伯庙了。那梁山伯庙小学,也叫新华小学,就在梁山伯庙旁边,实际上是和庙屋相连的,那小学的房子也就是梁山伯庙的一部分厢房扩大的。现在我们走过去,也就到你要去的学校了。”
  冯老师听了点点头。
  她们又走了一阵,来到一堵黄墙边上,门前匾牌上写着“水月庵”的一座庵前,陆子奇神情激动起来,她地对冯老师说:“这里是去年我们攻打西门时的战场,当时我们县大队长陈爱中带着区警卫队和龙嘘乡的自卫队,就在这里我们打水月庵旁边的碉堡里的日本鬼子,不想日本鬼子在碉堡里顽抗,不肯向我们投降,说:“他们只向国军投降,不向共产党的新四军投降。”于是我们就与守在这里的鬼子展开了战斗。鬼子在碉堡洞里用机枪扫射我们,我们就去炸碉堡,结果我们陆金邦同志牺牲了,陆金邦牺牲后,鬼子还把他的遗体挂在这水月庵旁边的那根柱子上,一个自卫队员陆大恩上去想把陆金邦遗体取回来,结果日本鬼子向他打了一枪也受了伤。”冯老师惊奇地看着那庵墙说:“这么说来这里是鄞西军民英勇抗日的地方。”陆子奇说“是啊,等我们在这里住下来后有空我想再去看看陆金邦烈士家属和受伤的陆大恩同志,看看那些自卫队员们。经过清乡以后,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
  这时陆子奇又指指右面两里路外的隐隐约约的几个村庄说:“这里面有个叫唐家漕和陆家庄的村庄。这里姓陆的村庄有三个,唐家漕后面有个陆家,再往东一点在姚江边上也有个大碶桥陆家,往西十里还有一个村庄叫西陆的,也姓陆。这些个陆家庄是不是从我们青山岙陆家迁过来的?还是我们青山村陆家从这里陆家庄迁过去的?这我就不知道了。因此我对这这地方感到很亲切,我好像回到了我的故乡一样。
  “这里有两个地下党支部,龙嘘乡的自卫大队长张龙回就住在这里。我在来支前时经常往那几个村庄跑,后来警卫战士陆金邦牺牲了,陆金邦才二十二岁,家里还有一个妻子和一个才一岁的孩子。他就是那个陆家庄的人,我当时真感到像牺牲了我自己兄弟一样难过。上个月回来时我还去看过他的家属。”冯老师听了也感慨地为那个牺牲的烈士难过。
  接着她们来到新桥,这里也是沿河的一个小镇,有半里路长那么一条半边街。见沿街也有小杂货店、理发店、大饼油条店和和绱鞋店等店面。
  路过一家有着酒埕和柜台的一家酒店,那柜台旁边的一块直竖的匾牌上写着“周鼎记”三个流体黑漆大字,陆子奇对冯老师说:“这是当地后面东周村一个老板开的酒店,去年我们攻打西门时,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就驻在这家店里。当时何克希司令和谭启龙政委就在这里指挥。”
  “哦,原来这家小店当年还曾是藏龙卧虎之地!”冯老师驻足向里面望了一会说。陆子奇说,“是啊,当时我和陈爱中到这里来,到司令部来请示首长打西门的指示,听我说话口气带点上海腔,问我是不是上海人,我说我从小在上海长大,后来在毛巾厂当童工。谭政委说“哦,小鬼好啊,你还是工人阶级出身,好好好,小鬼,好好干啊!”首长说话很热情亲切我这么大了他还叫我小鬼。如今两位首长带着部队打到山东去了。可惜现在电台联络不上,也不知道他们打到什么地方了?”冯老师说:“李健民和我姐夫也跟着他们呢。我想他们总有一天会打回来的。”
  陆子奇也很有信心地说:“他们肯定能回来。只是时间问题。等他们带着大部队再回来时,我想那时我们一定是彻底翻身了,劳动人民就可当家作主了。”冯老师感叹地说“但愿这一天能快点到来!”
  又走了两里路又见一个大村庄,那个村庄叫芦蓬头,村后有个大寺院,陆子奇说:“这个寺院叫接待寺,听说当年国佛教协会会长圆瑛大法师也在这个寺院当住持,他常在这寺里讲经论道。是个西乡有名的大寺院。”
  “这个芦蓬头村,都姓张,他们的上代太公南宋时从福建过来,它后面的唐家漕、前张、后张都是从这里芦蓬头村繁衍过去的。是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的后代。也可能是血统关系吧,他们的太爷爷誓死要抗金到底赶出金兵统一大宋江山,所以他的后代子孙打日本鬼子也很积极,去年龙嘘乡自卫大队张龙回带着四五百个自卫大队队员,大都是张姓的人。冯老师听了说:“是啊,这是一种民族主义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见前面大塘河上又跨着一口大拱桥,陆子奇说这口桥叫下升桥,这座桥也和前面下升桥一样高大,自然这里也是通过大官船的地方。这地方就叫半路庵。
  她们转头向北老远路就能看到一个乌丛丛的小树林和一堵红墙,陆子奇指着哪里说:“那就是梁山伯庙,你以后要去教书的学校就在梁山伯庙庙旁。这庙就建在姚江边上。梁山伯庙香火很旺,每到农历八月里,四乡八镇的人都到梁山伯庙来朝拜,远致宁波杭州、上海都有人来朝拜,庙里的菩萨还出殿到龙墟乡抬来抬去在各村庄过夜,当地的村人就请来戏班子演戏给菩萨看。当地人就叫过社头了。
  “传说梁山伯是明朝时的鄞县知县,因为他为官清廉,他的任期到了,皇上要调他到钱塘(杭州)去做太守,鄞县百姓知道了都拦路不让他去,求上面让他留在鄞县再做他们的父母官,后来梁山伯因为官勤奋太劳累了,不幸年纪轻轻还没有成家就死了,他死了后,当地百姓就让他在鄞县风景秀丽的姚江边上来安葬。不想在为他建筑坟墓时,挖下土去,竟发现下面也有一穴坟墓,一看那坟碑上刻着‘晋英台义妇之冢’的字样,当地人一查晋代历史,原来这是个晋代时的女侠客,她姓祝,名叫英台,自小习武,长大后交游四方豪杰,专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贫济富的好事。因她长得风流,当地一个叫马文才的富豪子弟想强娶她的为妻,祝英台不从,他就强抢她去成婚,祝英台在花轿里自杀。她死后当地百姓不忘她生前对百姓的恩惠,就把她安葬在姚江边上。现在在安葬梁山伯时竟阴差阳错地与梁山伯的灵柩相遇了,后人见祝英台与梁山伯生前都有没有结婚过,就把他们阴配为夫妻,把梁山伯现祝英台合葬在一起。实际上他们两众年纪相差八百多年。后来人们为纪念他们还在他们的墓旁建了一个庙宇,这就是梁山伯庙的由来。这个故事与后人传说的梁祝故事不同。后人的故事大概是想像出来的。把他们传为封建时代包办婚姻的牺牲者,祝英台后来把花轿抬到梁山伯墓前,撞墓碑而死,死后化为蝴蝶。到现在孰真孰假就弄不清了,真是‘假为真时真也假了’。”和兰老师听了点点头说:“你比我早来这里一年,你竟比我这个西乡人知道的还多呀。”陆子奇说:“讲远了,喔,我们已经快到钟乡长的家了,你看前面就是半路庵了,半路庵后面那个大村庄就是钟士康先生住着的钟村了。”
  说着话她们就来到了半路庵,街面上也有个长长的凉亭,凉停里摆着木莲、凉茶和脆瓜黄金瓜等水果的摊贩,靠亭子右面有几家理发店和小杂货店等小店,在小街中间有着黄色的庙墙和挂着门环的庙门,黄墙上写着一个大大“佛”字,原来这里有个庵堂,“这就是半路庵,也就半路庵地名的由来了。”
  陆子奇说“这个半路庵并没有像样的村庄,只有十几间街面房子,街上开着两家杂货店和一家理发店、鞋店、大饼油条店。别看地方小,可是在这里十天有三个市集,市集一到,从二三十里外的摊贩都挑着鲜咸货到这半路庵的集市上来卖。凉亭里挤得挨肩叠背。因此在后塘河一带也是尽人皆知的地方。有名的不只是这地方的市集,而是在后塘河的人们把它当作了里程碑。因为从西门航船埠头到这条塘河上游的山下庄大约是三十路,而从西门航船埠头到这里正好是十五里,这地方又有一个庵堂,所以人们就叫这地方为半路庵。”
  离开半路庵陆子奇说,“现在我们去钟村吧。看看钟乡长今天在不在。钟士康先生过去在上海一个大学毕业,一生热心乡村教育。十几年前为在乡村废私塾办学校,在他带领下,龙嘘乡那时就办起了十多所小学,当时的国民党鄞县县长陈宝麟还请他去县里当平民教育委员。抗日战初期他还在钟村办了个中学课程的战时补习学校,招收社会上失学青年来这里读书。抗日民主政府曾经叫他当鄞县教育科科长。现在他是龙嘘乡的副乡长。兼后龙嘘乡中心小学校长,我已经有几次与他接触过他是个十分热情又是个十分扑素的人。”,
  冯老师听了陆子奇那样说也高兴起来,这次她来西乡,本来就怀着高兴的情绪,没有想到这会要打交道的校长又是一个像她公公那样的好人。她听了点点头说:“那是再好不过了,我到这里正愁人生地不熟,以后怎么开展工作呢,听你这么一说,这个校长有这样好,我的工作也会好做一些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