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作品名称:龙凤隐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08-29 22:41:42 字数:3049
却说侗族朋友向基叔等六人介绍侗族人民的生活情况,基叔虽然没什么言语,但他却认真地倾听着大家的谈话,他需要记住这些东西。
谈话又转向了风雨桥:“你们这地方颇看重风雨桥吧?”马车老板想起今天路上经过的几座风雨桥,这么问。
“你是说那风雨桥吧,那是我们侗族人的生命之桥。侗族的先人说过,侗族是属于水的民族,从古至今,侗家人总是把自己的寨子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像这双江,左右两边都有河,河上都建有风雨桥。”
“还有呢,我们侗族每一个人都相信,世上每一个人,从阴间来到阳间,都要走过一座自己的生命桥。如果没有这座生命桥,就会失去前行的道路,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因此,每年的除夕那一天,侗家人都要祭祀自己的生命桥。他们带上从自己穿过的衣服上抽出的一绺棉线,还要带上一小包茶叶和一点盐巴,安放在属于自己的那一座桥下(自己选定的一座风雨桥,一般就在寨子附近),这座桥被侗家人亲切地称为自己生命的‘暖桥’。所以一到除夕那天,寨子里的人都要到风雨桥上祭桥,好热闹哪!”
一位看起来年过花甲的老人说了这么一番颇有意思的话。马车老板心想,这大概也像我们汉族人每到除夕要敬所有的神灵一样。于是又问道:“你们侗族人相信神灵吗?”
“有呢,萨玛就是侗族人心中至高无上的神,我们都把它称作‘伟大的祖母’。在我们侗家人的传说里,她是一位美丽、勇敢的女性。她在哪里呢?你们只要抬头看看,就会看到她屹立于山巅,行走在流云里,庇护着这一方美丽而神奇的山水,关爱着她善良纯朴的子民。在我们侗乡,每个村寨都有一个专门祭祀萨玛的祭坛,就是‘堂萨’,这是侗寨最神圣的地方,只能在祭祀时间才能进去。‘未建房屋,先建鼓楼;未建寨门,先设萨坛’,每逢重大事件,人们都要举行‘祭萨’活动,祈求保佑、赐福。”
这一下大家明白了,那风雨桥是侗族人个人的内心对自己的个人人生的崇拜,或者说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而“萨玛”则是侗族人心中共同的保护神。
“你们侗族的年轻人是怎样表达爱情的呢?”环儿可以说是十足的人间情种,老是往那一方面想。
“问得好!这男女爱情之事,大凡只要有男女在一起,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过我们侗族人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行歌坐月’你们听说过吗?侗族的男女青年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加入‘行歌坐月’的队伍,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琴,弹的主要是二弦琴(又叫牛腿琴)、琵琶和胡琴,他们串巷走寨,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某一姑娘家里,或者在鼓楼等公共场所里,纺着纱,绣着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自己的如意情侣。这种寻找情侣的方式就叫着‘行歌坐月’。”
侗族大叔的解说使环儿和三妹子听得入迷,对侗族青年的谈恋爱方式不仅是感到新奇,几乎是羡慕!想我汉族虽然文明博大精深,但在婚姻方面的束缚未免太多,什么“男女有序内外有别”,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三从四德贞洁之名”,甚至还有什么女子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愚蠢说法,等等等等,这一切所谓的“妇德”和“规矩”,严格地束缚着男女青年们,使他们在爱情方面几乎没有半点自由。想到这里,环儿和三妹子对侗族男女青年们的羡慕就更加强烈。
“听说你们侗族人还有到别的侗寨集体做客的风俗?”马车老板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位大叔,听说过‘外嘿’吗?‘外嘿’就是一个村寨集体出动,到另一个寨子去集体做客。就像今天,溪口的‘嘎老’歌唱队来这里举行对歌比赛,知道什么叫‘嘎老’吗?‘嘎老’就是‘大歌’,很多人一起唱歌叫‘大歌’。今天溪口的大歌队来我们双江,正是利用苦酒节来双江集体做客。”
“说来好笑,我们侗族还有唱‘拦路歌’的风俗呢。”
“什么叫‘拦路歌’?我们倒没听说过。”
“打个比方,今天溪口嘎老队来我们双江做客,我们双江为了使迎接得更加隆重,在寨子的大门外面用板凳、木柴、竹杆、绳子等杂物在路上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姑娘们拦住客方的后生(也可以由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要唱出各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这样,一方唱‘拦路歌’,一方唱‘开路歌’,越唱越来劲,那情景好热闹哟!”一席话说得大家大笑起来。
“今天上午溪口的客人刚来时,整整闹了一两个时辰,要是那些管事的不盯着叫唤,几乎闹个没完。”
不远处传来一阵鼓声,接着就听到许多人的应答声,鼓楼大厅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说:“开餐了,都到下面的鼓楼餐厅吃晚饭!”
基叔等六位从龙标来的汉族客人似乎对侗族朋友的故事还没听够,都看着刚才讲故事的几位侗族朋友,只见那位年长一些的站了起来说道:“吃晚饭去,今天晚餐开得早,吃了晚饭好看嘎老比赛。”说完作了一个手势,于是大家走出了鼓楼大厅。
鼓楼餐厅在最里侧的一座鼓楼旁边。如果说世间奇特的事物多,那么这侗寨的鼓楼餐厅也够奇特。原来这餐厅成一长长的走廊型式,可以摆两排餐桌,长长的餐桌一张接着一张,摆成长长的两排,人坐在每一排餐桌的两边。侗族人把它叫着“长桌宴”。按照主人的要求,客人都坐在同一边,而主人都坐在客人的对面,这样,恰好一个主人对着一个客人,而且也许是有意安排,客人所对着的都是男的对男的,女的对女的,甚至连年龄也相仿。
环儿和三妹子的对面都是年轻的漂亮姑娘,仿佛是有意让她们比一比美丽。基叔和马车老板的对面都是五十多岁的男子,看样子他们还颇有学问,一派老学究模样。七哥五哥的对面都是二三十岁的后生。从这阵势看起来,好戏马上就要来了。
现在开始有人在桌子上摆上碗筷,酒杯。接着酒也上来了,酒是用一个酒罐子盛着,一阵阵浓郁的香味从酒罐内直扑入每个人的鼻子。
“好香哪!这是什么酒?这么香?”无拘无束的环儿赞叹道。本来么,这环儿从前在后宫时什么天下名酒没喝过?那各种各样的宫廷御酒还不是她杨玉环的寻常饮料?不是有“贵妃醉酒”的名画在普天之下流传么?只是今天的心情特别好,她也就觉得这酒特别的香。
“你们这里不是有喝‘苦酒’的习惯吗?不知那苦酒是什么味道?”基叔对那‘苦酒’还有点不明白,于是提出了这个问题。
对面的老先生笑笑说道:“说起来那‘苦酒’并不是味道很苦,其实,那苦酒就是麦子酒,将大麦或小麦煮熟,加烧酒曲沤制而成,喝起来很甜,稍微有一点苦味,但你仔细品赏,这酒的味道大半在那一点苦味上。你们看,这酒罐里盛的就是‘苦酒’呢,你们先试一口,看它苦还是不苦?”
听了老先生的话,环儿和三妹子都笑起来,老先生以为是笑他说得有趣,也笑起来,其实环儿和三妹子是笑上午他们刚来时,有位侗族姑娘讲的关于‘苦酒节’的故事,那故事跟刚才老先生讲的竟然毫无关系,不过那故事也讲得真的动人。
说话间,已经上来几道菜,主人一方的“把壶官”(酒席上负责筛酒的人)将那花瓷酒杯筛满酒。这时有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大声说:“双江的父老乡亲们,溪口的‘嘎老’歌唱队兄弟姐妹们,各族同胞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侗族的苦酒节,现在就让我们共同喝一杯‘苦酒’吧!”说完,所有的人一齐站起举杯,“把壶官”邀请道:“来来来,感谢各位客人远道而来,共同庆祝我们侗族的‘苦酒节’,大家干一杯!”于是大家一饮而尽。
酒喝下肚,基叔等六位都在杯子里留了一小口,细细品味那酒是不是苦,开始真的有点苦味,可你细细咀嚼一下,那苦味渐渐变成一种非常特殊的香味,越细细品赏,它越是香气浓郁,明白了,原来这“苦酒”的特殊味道就在这苦味。
接着酒杯又已经晒满,不过现在“把壶官”没有急于邀大家喝酒,他开始劝大家吃菜:“来来来,大家吃菜,这是‘烧鱼’,这是‘腌鱼’,这是‘腌肉’,这是‘牛瘪肉’,这是‘白蘸肉’,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