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女人当自强
作品名称:铁路魂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1-08-26 17:07:18 字数:4172
吃着工友们匀给她们的一块块馍馍,自尊心很强的刘大嫂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方面恨站区队长的不近人情:自己的男人干活出苦力,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拖了男人的后退。这大冷的天,男人们干那么重的活,本来就不够吃,还要给她们匀着吃,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天,身体准会跨,到那时,谁来养活她们这些女人和孩子。
刘大嫂越想越坐不住,越想越吃不下。就赶忙把奶奶和另外三个女人叫到跟前,认真地说:“我们可不能这样等着饿死,要想办法自己养活自己。”
“我们咋养活自己呀!啥又干不了。”奶奶疑惑地看着她。
“就是,我们孩子还小,工地上也不要我们。”另外三个年轻媳妇也以同样的表情看着刘大嫂。
“这样吧,从年龄上说,我都比你们大,当然是你们的大嫂。我的名字叫刘玉兰,男人叫高玉堂,你们以后就叫我刘大嫂,或者叫刘嫂也行。”刘大嫂看了看大家,继续说:“如果你们要认我这个大嫂,就听我安排,为咱们的男人减轻负担。如果不认我这个大嫂,就自个顾自个,互不来往。”
“大嫂说的哪里话,你就是我们的亲嫂子,你说吧,我第一个听你的。”奶奶抢先表态。
“对,我们都听你的。”其她人纷纷表态,听从安排。
“那好,我们先认识一下。”刘大嫂又一次看了看大家,对着一个年轻媳妇问:“你叫陈翠翠吧。你男人叫?”
那女人赶忙答道:“是,我叫陈翠翠,开封的。我男人叫梁刚刚。”
刘大嫂又问另一个年轻媳妇:“你叫张什么来着?”
“我叫张秋香,新乡的,我男人叫严军军。”
还没等张秋香说完,一旁的最后一个年轻媳妇赶紧说话了。“我叫杨…….”
“你叫杨改凤,洛阳的,你男人叫魏建成,对吧。”刘大嫂抢先接过了她的话。
“对,对。”杨改凤惊喜地答道。但她马上又疑惑道:“不过,大嫂咋知道的。”
“你们那么恩爱地相互叫着对方的名字,你问问她们几个谁不知道?”一句话说的这位年轻媳妇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现在说正事。我是想乘着咱们男人在工地上干活的时间,先解决咱们住的地方。”高大嫂像是在说一件重大决定似的,凑近了一点继续说:“昨晚我听我家男人说了,马大哥和安民兄弟几个人都已经去山沟里找了,紧挨着一家农户旁边有几个山洞,可以住人。我的意思是咱们再去看看,如果可以,就先收拾收拾,等男人收工回来就搬过去。要不,今晚给哪里住呀。”
“大嫂说的对,我也有这个想法,要等到男人回来,怕来不及了。”奶奶首先赞同。
“大嫂,我们听你的,你说咋干就咋干。”其她几个女人也表示赞同。
“不过,咱还得留一个人在家看孩子。”刘大嫂看了一眼杨改凤,继续说:“改凤妹子,你就留在家里吧,你孩子小,也离不开你。”
“可是我……”张改凤还想说什么,高大嫂急忙打断她。“我知道你想一块干,可看孩子也很重要,咱们五家算起来共有六个孩子,这也不是好活,责任很大。”
“放心吧,我保证把孩子看好。”张改凤信心满满地说。
“不过你放心,我的两个孩子懂事了,我让他们帮着你。”说着,她站起来。“说干就干吧,咱们现在就走。”
于是,四个女人,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小路,向山沟里走去。
冬天的山里,一切都是枯黄的、颓败的,所有的树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所有的山坡上只剩下衰败的枯草。几个女人都没有山上的生活体验。但看着这些秘密的树枝和厚厚的衰草,猛然想到:这山里也一定有不少野鸡野兔野果子野菜啥的吧!即使现在没有,熬过冬天,也一定有吧!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靠山吃山了。
几个女人这么想着,浑身也有劲了,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半个小时的功夫,她们终于爬上了男人们说的那户人家的山洞前。
顾不得松口气,她们急忙挨个地看了看山洞。
说是山洞,其实就是山体岩石形成的自然洞穴,也就是几块巨大的石头歪七竖八地斜插在山中形成的鞠躬形岩洞,洞口大,里面小,太阳晒不着,雨水淋不上,如果要住人,还真是不错的地方。
刘大嫂满意地说:“看来这几个山洞收拾收拾,完全可以住人。”
“是的,住在这里,我看很不错。”奶奶也很满意地说。
“不过,有点小,不一定能住下。”陈翠翠和张秋香同时担心。
“我看没问题,咱们先收拾出来再说。要真住不下,就让男人们住集体宿舍,我们和孩子们住。”刘大嫂笑着说。
正说话间,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从旁边的破屋子里走出来。看着她们几个叽叽喳喳的说话声,上前问道:“你们是干啥的?”
“老伯您好,我们正要进屋问候您呢!”刘大搜赶紧上前,恭敬地问道:“这是您家山洞吧!”
“是的,是我家的山洞。”老人指着山洞说:“我的父亲最初就是住在这山洞里,后来在旁边盖了房子,这山洞就废弃了。你们是?”
“我们是山下修铁路的家属,没地方住,想住在这几个山洞里,您看行吗?老伯。”刘大嫂赶紧说。
“行呀,昨天傍晚就有几个男人看过,你们是一起的吧!”老人疑惑地问道。
“是的,我们是一起的,他们都是我们的男人。”刘大嫂说。
“可是,这么冷的天,你们咋住?”老人仍在疑惑。
“放心吧,老伯,我们收拾收拾,凑合住吧。这可真要谢谢您了。”刘大嫂转身又对奶奶她们说:“咱们说干就干吧!”
见几个年轻媳妇情绪高涨,雷厉风行的样子,老人赶紧从屋里拿出了打扫卫生的铁锨、扫把以及能用上的工具。一边帮忙,一边说:“你们看院里的木料、石头这些东西,能用上就用吧。不过,还是等你们家男人有时间干吧,这些可都是体力活。”
刘大嫂笑着答道:“没事,看我们是女人,可都是受苦人,男人能干的活,我们照样能干。”
就这样,在老人的帮助下,几个女人,不但打扫干净了山洞的角角落落,还用老人家的一大堆木棍、石头,把两个畅开口的山洞,以木栅栏的形状围得严严实实,并在老人的指导下,用院里一些不很规则的木板捆扎成床,平展地铺在山洞里。老人听说她们没有被褥,又主动把儿女们以前的被褥拿出来,铺在床上,并一再说:“虽然很旧,但可以遮风当寒。”
老人的举动,让几个女人心里暖暖的,一个劲说:“大伯,真的太谢谢您了,我们这是遇上大好人了。”
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深山沟这么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竟会有这么善良的老人,不但解决了她们的住宿难题,还倾其所有,全力帮助。这不由得让她们想更多地关注老人,了解他的情况。
老人叫潘振山,屋里还有个老伴,因前阵子走路摔倒崴了脚,现在炕上躺着。
老两口共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十岁时上山砍柴不幸坠崖身亡,二儿子二十岁那年被抓了壮丁,至今没有消息,唯一的女儿也在去年上山干活时被土匪抢去糟蹋后自缢身亡,现在就剩下两位孤寡老人相依为命了。
刘大嫂她们原以为只有像她们这些逃荒的人生活窘迫,命运多舛,没想到山里人的日子过得也是胆战心惊,栖栖遑遑。看来在兵荒马乱、灾难重重的年代,老百姓的日子都是苦不堪言。
如此一想,她们更加感到老人的亲切,也在心里产生了帮助和照顾老人的想法。
走的时候,几个女人专门到老人的屋里看了躺在床上的老大娘。一个60岁朝上的小脚老太太。也许是缺少营养的原因吧,整个人瘦的皮包骨头似的,脸上的皱纹刀刻般纵深而凌乱。见她们进来,老人艰难地做起来,笑着又是让座,又是问好。刘大嫂热情地上前拉着老人的胳膊说:“大娘,您的腿不要紧吧!”说着,揭开被子看老人受伤的左腿。
“就那样了,已经快半年了,还是走不了路。”老人指着受伤的腿说。
看到屋里凌乱的样子,几个女人一起动手收拾起来。有的打扫卫生,有的整理物件,有的在锅灶前烧水。之后,刘大嫂专门给老人用热水洗了脚。看到老人头发凌乱的样子,又用热水给老人洗了头。然后,又和几个奶奶一起,把该洗的脏衣服、破烂不堪的旧被子,又是洗又是缝的收拾完毕,才安慰了两位老人一阵,有说有笑地出门下山。
潘振山老人就一直看着她们拐过了山的背后,才回到了屋里。
女人们的举动,让晚上下班回来的几个男人大为震惊。爷爷从早上干活时就盘算着晚上住宿问题咋解决,他已经和高宝堂、狗蛋、马大哥以及另外几个男人说好了,中午下班后先到山洞里看看,尽可能地腾出地方,晚上就搬过去。可谁知早上干活时,候队长分配的工作,是让他们几个到10里外的小站上拉枕木,下午才能回来。这样就打乱了爷爷的计划,只好等到晚上再说。
可令爷爷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几个女人竟用一天时间把山洞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都已经搬了进去,并对五家人的住宿做了合理安排。
这让几个男人打心眼里佩服这几个女人,并感到心里无比的温暖。同时又感到愧对自己的女人:几个大老爷们,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让女人们出面。这样想着,就更加觉得自己的女人果真不简单。
当晚,按照女人们的安排,她们和几个孩子住在山上,男人们都住在集体宿舍,这样就都有了住的地方,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被褥不够用。都是逃荒出来的,很少有人带上被褥,即使像爷爷那样的被褥,也差点被丢在了路上。因此,五个家庭只有三家人各带一床被子,有好几家晚上御寒只能靠身上穿的破旧棉袄。面对这样的难题,爷爷和刘宝堂以及马大哥在未上山前又去找了一趟候队长,回答他们的还是住宿被褥自行解决,施工队不承担这些。
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随着几个女人和孩子,来到了山上。虽然两个山洞不是很大,但收拾得还算干净,加上院中老人的帮助,每个山洞里都用不规则的木板当床铺着用。只是洞口用木棍直立捆扎的篱笆墙不很严实,坐在洞里不时有呼呼的山风吹来。
看到这种情景,几个男人一商量,准备再找些东西加固加固。
他们先到山下工地上找了些木料、铁丝和破旧的牛毛毡,又到山上砍了些树枝,除了院里的老人又帮助了一些烧炕取暖的麦秸外,和老人家相聚不远的山坡上几户人家也热情的伸手援助,拿了些破门板、旧被褥什么的。这样他们就在窑洞的旁边,搭了一间茅草屋,而且用几家援助来的柴禾绑成帘子贴在篱笆墙上,既遮风挡雨,又取暖御寒。
为此,爷爷他们一个劲地说:“用了这些柴禾,你们就没法烧炕了,我们也过意不去。”
“没事的,我们在屋里,总比你们住在窑洞里暖和吧。”潘振山老人边看他们干活边说。
“真是太感谢您了,老伯。”刘玉兰大嫂急忙插话。“这个山洞里的所有东西,都是老伯家的,没有老伯和大伙的帮助,我们真就没地方住了。”
“快别这么说,都是出门人,不容易,只要你们不嫌弃就随便用吧。”老人依然乐呵呵地说。几个邻居大叔们也急忙附和。
之后,在潘老伯的坚持下,几个女人和孩子在他家里吃了晚饭,虽然是很简单的稀饭和蒸土豆,再加上男人们省下的黑面馒头,总算能填饱肚子。
临时住宿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虽然很艰难,男人们还不能和自家女人孩子们住一起,但和他们逃荒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相比,已经是很好的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