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第16节 第四个不眠之夜)
作品名称:东游西逛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1-08-10 18:54:17 字数:11857
(接上)武实又问:“有些人知恩图报,而有些人恩将仇报,这是为什么?”王教授思考了一下,说:“中国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意思是在一个人快饿死的关键时刻,你给他一斗米,让他活了下来,他会感恩戴德,把你奉为恩人。可是如果你一直帮助他,他就会养成依赖,把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某天你不再帮助他,他会把你当做仇人。这就是‘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行善需要理性的思维。一味地付出、给予,只会助长他人的贪欲,养出恩将仇报的白眼狼。有句古话,叫‘帮困不帮懒,救急不救穷’,在别人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帮他一把让他渡过难关,他会感激不尽。如果帮懒救穷,只会让对方贪得无厌,更加依赖你。《教父》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当善良没有边界和原则的时候,无理性的善良只会让贪得无厌的人得寸进尺,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这世上,真心未必能换来真心。你的好心给了贪婪无度的人,只会换来失望心寒。你的善意给了不知感恩的人,只会得到翻脸无情。善良不能盲目,要给值得的人。不懂感恩的人,不值得你付出好心。恩将仇报的人,配不上你付出真心。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这就是古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由来。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来说:比如,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武实插嘴道:“你说的没错,人肚子饿了吃什么都香!不过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我是爱喝酒的人,而且越喝越高兴。”王教授怔了一下,笑了,说:“我换个说法。一个人饥寒交迫时,如同手放在冷水里。你突然帮助他,如同把他的手放入温水里,他感到十分温暖。如果你不停地帮助他,如同把他的手从温水里取出,放入热水里。久而久之,他适应了热水的温度。如果对他减少帮助,相当于把他的手放回温水里。此时,他感觉温水是凉的,心里就会不高兴。如果你停止帮助他,相当于把他的手放在冷水里。此时,他感觉是冰水。因此,开始怨恨你。同一杯水温,出现了前后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心理的变化会影响生理感觉,近而影响性情的变化的原因……”武实表示有点明白了,其实还不太明白。又问:“可是人为什么会怨恨恩人?是什么心理在做怪?”王教授说:“俗话说,狗不能喂的太饱,人不能对他太好。你对他第一次施舍时,他可能感激涕零,恨不得跪到你脚下。当你第100次施舍时,他却可能恨不得杀了你,然后站到你的位置,拥有同你一样的资源。有些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拥有,便忘记了珍惜;常常仗着有人偏爱,就有恃无恐;仗着有人包容,就肆无忌惮。这世上,最薄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因此,感情,咱悟不透就不悟。人心,咱看不懂就不看。心里有你的,风吹草动也心疼。心里没你的,坟头草动也不会来看你……”
武实又问:“这种从感恩到仇恨的心理逆转,是怎么形成的?”王教授思考了片刻说:“有人认为:这种人,在意识层面,受伦理道德约束,我感激你;但在潜意识层面,却有一种相反的情感,那就是仇恨。施以援手的人,除了会获得良心的安宁,还会附带道德和地位的优越感。被帮助的人,在意识层面是开心的,因为你解决了他物质的需求。但心灵深处,他却是愤怒的,是嫉妒的,是带有仇恨心理的。因为人天生就有着追求平等,追求卓越的精神渴求。因为被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无能、弱小,卑微不如他人。于是,仇恨油然而生,嫉妒心也持续发酵。这也就有了那句俗语一斗米养恩人,一担米养仇人。穷人接受一斗米的施舍时,内心是快乐远大于仇恨的。可当穷人接受一担米的施舍时,他内心就成了嫉妒大于快乐,仇恨强于感恩。因为每次受助时,穷人潜意识里,就会滋生出一种因卑微而产生的仇恨。与之对抗的,是自己的道德和良知。最后,当潜意识仇恨积累得越来越多,自我道德良知已无法将它压制时,人就变成了白眼狼。仇恨帮助自己的人,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微妙心理。但它被道德和良知压制。它存于潜意识里,平时很难被我们所察觉。人从来都是善恶共同体。只有当你善念远胜于恶念,感恩之心远强于嫉妒之心,恶才不易被激发。我们的良心,才不至于被本性所淹没……这个问题太难准确回答,只能这样粗浅的解释了。”武实也知道此事难以说清楚,就没再问此话题。
过了片刻,武实问王教授:“人的物质欲望好理解,精神欲望包括哪些内涵?”王教授说:“叔本华认为欲望不但产生罪恶,而且会产生痛苦……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欲望的满足总是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而又无所不在的欲求。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就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叔本华提出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认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他却又强调这种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因此世界上唯有人的痛苦最深……”武实问:“为什么说世界上唯有人的痛苦最深?动物就没有痛苦吗?”王教授说:“因为人的欲望最贪婪。”武实表示赞同。
又过了片刻,王教授又说:“叔本华还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武实不解地问:“欲望满足了应该快乐呀,怎么会无聊?”王教授说:“叔本华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是悲观的。他认为欲望满足的快感是短暂的,又因为产生了新的欲望,之后又陷入痛苦和无聊……”
王教授可能看武实还是一脸困惑,接着说:“芸芸众生,执着地活着,追求爱情的甜蜜,婚姻的美满,事业的成功,都是为了寻找灵魂的香味——幸福。然而,幸福是上帝掷到人间的一块最费思量的诱饵,没有得到的时候,它让你魂牵梦绕,一旦得到,又让你感到味道索然。比如把一只鸡放进粮仓,欲望极大地满足了吧,但它会感到痛苦和无聊,不久就会饿死。只有在野地里,不停地找食吃,才乐此不疲。因为找食是受欲望的支配,找食的过程充满希望,找到食吃下去是欲望的满足。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欲望、希望、满足的支配下,当然乐此不疲。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俗话说得好,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就是这个道理。所不同的是人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欲望。欲望的满足也能给人带来幸福。尽管一些欲望的满足是荒谬的、虚无的,但人们在幻影的指引下,照样追逐不停,终其一生。欲望的满足总是有限的,因此人只能有相对的、短暂的幸福。”武实情不自禁地说:“非常有道理!”
武实接着问王教授:“怎样解决个人的精神欲望问题?”王教授说:“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都是人的欲望。因此,威利.詹姆斯也认为,在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在精神欲望追求方面,首先人们要充分享受生命权,生存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追求精神欲望的基础。如果物质欲望满足后,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比起物质欲望,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欲望。比如,享受工作。这关乎工作是否开心,是否觉得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充实感。只要工作这件事变得令人愉悦、充实,压力就会被逐渐化解。通过工作来让自己成长,就会不断发现新的挑战,使得工作意趣盎然,对未来充满信心。还有工作能不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断成长、进步,并能为之感到精神欲望的满足……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能够享受到亲情和友情的温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目的。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全心全力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奋斗、去进取……拥有可以完全自行支配的时间,可以陪伴重要的朋友和家人……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感觉自己正在向目标迈进,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自由的工作方式。比如在咖啡馆、公园、健身房等场所办公,比起上班族要幸福得多……从专注于工作本身的投入感和成就感中去寻找精神满足与自由……辛苦的感觉来自被迫而为,而愉悦则来自于主动想做。只要我们具备调整心态的意识,就可能把他人眼中的辛苦变成我们全新的幸福……短暂的大幸福不如长久且可持续性的小幸福更令人感动。只要能让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不断出现的小幸福,也足以让人好好地生活下去。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体验,它是由日常生活和工作一点一滴不经意的喜悦感堆积而来……从心理上解析来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你能力所在的地方。因此,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强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改变既定的生活模式,去寻求变化,喜欢变化,享受变化。一定会给你带来无数新的邂逅和全新的发现……人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些挑战。可能乐趣多多,利于形成新的刺激,让精神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武实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有道理!人要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就会朝思暮想、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也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如果能做到生存与工作的兴趣合二为一该多好啊!”可现实往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武实思考了片刻又问:“怎么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矛盾问题?”王教授说:“就是要解决人的灵魂欲望问题。现实中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精神的享受,五花八门;可灵魂的安稳,却飘渺无依。即解决人对名利贪婪的欲望和理性自控的问题……就是说人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人之所以心累,在于徘徊;人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人之所以快乐,在于豁达;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有利时,不要不让人;有理时,不要不饶人;有能时,不要嘲笑人。太精明遭人厌;太挑剔遭人嫌;太骄傲遭人弃……人这一辈子:别太真,别太假,别太痴心,别太傻;别太精,别太蠢,别太善良,别太滑。简简单单做人,无愧于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于人。坦坦荡荡的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义的活着,不辜负别人的真心……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耐得住,伤得起,拿得下,放得开,看得准,失得安,活得透,走得畅……有度地控制自身的七情六欲,因为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做到这些不容易呀!需要极大地修炼内心啊!”
武实说:“要做到这些确实难!我们从小受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净化灵魂的教育。现在价值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觉非常不适应,经常在理性与诱惑之间痛苦的摇摆。”王教授说:“其实,谁人不是呢?一半在海水里,一半在火焰中;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灵与肉的挣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理想状态,大多数人做不到。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不错了。现今许多人由于盲目地对名利的攀比,生活压力很大,内心浮躁。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算计、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因此,只有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即用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思维看世界和人生。看透了空和无常的人生本质,才能把现实看淡了。把人情看淡了,烦恼不填;把缘分看淡了,随心聚散;把是非看淡了,计较变浅;把成败看淡了,顺心自然;把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才能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看淡了,不等于全都放下了。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的贪欲,而不是什么事都放下。一个人如果无论什么都放下了,他的人生还怎么能往下活?因此,还应正念要提起,正行要提起,正语要提起,正见要提起,慈悲要提起,道德要提起,善缘要提起,精勤要提起。不把这些提起,人还有灵魂吗?……”
武实情不自禁地称赞道:“好!你这是现实主义的人生观,对人生有具体指导意义。只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我还不太理解,能否解释一下?”王教授思考了片刻说:“怎样面对人生?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人竟然从房子里得到了答案。屋顶说要高瞻远瞩;大床说要敢于梦想;日历说要与时俱进;窗户说要拓宽视野;时钟说要珍惜光阴;台灯说要照亮别人;钱包说要居安思危;地板说要脚踏实地;楼梯说要步步为营;空调说要保持冷静;镜子说要自我反省;墙壁说要面壁思过;马桶说要懂得放下……儒释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武实佩服王教授把如此深奥的道理,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了。
沉默片刻,武实问:“如何修炼内心?”王教授思考了一下说:“这方面古今圣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金玉良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静定归真,学道修道,心性和生命返朴归真。……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大道至简,淳朴自然,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海纳百川,包容涵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贫而乐,富而礼,比贫而谄,富尔骄高尚。……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要走的人留不住,装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欢你的人感动不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世路崎岖,看迷人捷足登山,争名利悬崖无路;佛天悲悯,愿众生回头是岸,早脱离苦海渡慈航。……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人生不能事事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心中无鬼则问心无愧。……人若感知惭愧,就会常斩心中之鬼。……积累,积累,有积就有累。累就累在一个积字上,越积就越累。……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马在松软的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蜜语中易摔跤……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暴力是兽性,爱是人性。……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人若被杂念纠缠,便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不需要阿臾别人来获得存在感;不需要靠贬低别人来获得优越感。……人生在世,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欲望,怎会觉得幸福呢?……世界没有悲剧和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缅于喜剧之中,那它就是悲剧。……勤耕心田,思想才能升华,才能达到白贲、无咎的境界。……名利场上一破帽,你抢我夺他也要,老夫出门沽酒去,仰天长叹哈哈笑。……”
武实的思考跟不上圣贤们的金玉良言,就问王教授:“能不能举几个内心修炼的例子?” 王教授思考了片刻说:“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还有梁武帝问达摩‘我一生当中修了很多的寺庙,剃度了很多的僧人,抄写了很多的经书,有什么样的功德了呢?’梁武帝这个时候肯定是想让达摩夸奖自己,如果是一个阿谀奉承人可能会说“陛下功德无量啊!”可是梁武帝面对着的是达摩,达摩不撒谎。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非常吃惊问‘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达摩回答说‘这只是一些小的修因果的做法,是求福报的做法,这些做法会得到如影随形的福报,但是并不是实际上的功德。’梁武帝又问‘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呢?’达摩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意思是说真正的功德是来自于内修,不是从外界可以求得的,只能是从自己内在的修持才能够得来的。达摩说得对,梁武帝前后四次出家当和尚,大臣们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把国库都给折腾光了,那都是搜刮老百姓的钱。……《六祖坛经》有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正如尼采认为的那样: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还有人认为,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丑陋的作假。而人们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甚至在群体文化中,婚礼葬礼都成了一种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群体的道德意识往往会变成对他人的指责,就像今日的社会,从上至下,不管是政治人物或市井小民,都在振振有辞地指责别人不道德。其实正确的道德观应该回归到个体的自我检视,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人人自我检视,道德自然兴起。……梁武帝吃斋念佛有沽名钓誉之嫌……”武实点头称是。
王教授停顿了片刻继续说:“北宋名相寇准有一篇传世奇文《六悔铭》。全文短短六句话,四十二个字,却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一、官行私曲,失时悔;二、富不俭用,贫时悔;三、艺不少学,过时悔;四、见事不学,用时悔;五、醉发狂言,醒时悔;六、安不将息,病时悔。……东汉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哥哥因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他在总结自己坎坷经历的基础上,写了一段自戒之词,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座右铭一词,就始于此:莫道人之短,莫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武实表示明白了。心中暗想,自己年轻时也做过一些荒唐事,却从来没有反思过,十分惭愧呀。
过了片刻,武实问王教授:“人的灵魂欲望如何体现?”王教授道:“这方面古今圣贤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豪言壮语:‘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信念舍身成仁。’‘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武实又问王教授:“普通人如何体现灵魂欲望?”王教授道:“上士忘名利,中士立名利,下士窃名利。那些说话让人温暖,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的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舍己救人者、做好事不留名者、义工者、志愿者……不断舍弃,不停给予,给人希望、给人方向、给人力量、给人智慧、给人自信、给人快乐;那是付出、奉献、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快乐……。她们的灵魂是快乐的。她们的内心也是舒畅、幸福的。她们的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以及满足中。而且她们幸福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她们真善美的灵魂是不朽的。”
王教授继续说:“幸福其实就是人内心的感觉,就看你怎么想。比如:苏格拉底认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爱因斯坦临终前说,我可惜不能再听一次莫扎特;一贪官临终前说,可惜我还有一种酒没有喝到……欲望满足的过程,有些人认为是痛苦的,而有些人感觉是幸福的……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古人也云:‘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耳。’……如果你不是总是在想自己是否是幸福的时候,你就幸福了……一个人的幸福、痛苦与否,往往还取决于幸福的底线。画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倘若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实在一点,离自己近一点,这样,幸福就在你身旁……”武实点头随和。
王教授继续说:“现代社会里那些经过一定程序使之成为可见的条文,如宪法、各种法律、政策、规定、党纪、各种道德法规、各类公约守则等等。还有那些不成文的东西,它们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通过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写进有关条文,但却渗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和行为之中。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可见,这些约定或俗成的行为规范,概括起来说,最集中地体现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这两个方面。上面说到的限制人类贪欲的方法仅仅是外部的作用,具有被动特性。从根本上来说,真正解决人类贪欲问题是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叔本华认为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伏尔泰的境界更高,他认为每个人都因他未行之善而有罪……。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一句话,叫作‘认识你自己’。只有充分认识了你自己,才能得到灵魂的自由,心房才能成为安乐的净土。只有人和自己内心的问题解决了,你才敢夜深人静时看着镜子中自己的眼睛说:我所含的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生命的闪光和人性的可爱。”
武实不解地问王教授:“产生过生命的闪光具体含义是什么?”王教授说:“这个议题比较宽泛,比如苏格拉底认为交纳赎金以求免于一死,实际是承认自己有罪,这是苟且偷生。而他不承认有罪,甘愿接受法律的裁决。为维护雅典民主制度所制定的法律献身。英勇殉道,是他闪光生命的巅峰。”武实感叹道:“视死如归,义无反顾,舍身取义,确实光辉!可只有伟人才能做到,凡人很难有闪光的生命。”王教授说:“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比如亨利·杜南开创的红十字事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却为此耗尽了自己的资财,沦为老人济贫院的病人。获得了第一个获诺贝尔和平奖,结果他把奖金全部捐出。历史上闪光的人和事例数不胜数。对凡人来说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这也是生命的闪光。”武实问:“什么是永不衰老的事业?”王教授说:“就是让世界上一切生命都能幸福地生活。因为一切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武实有些纳闷,坏人身上也有太阳吗?也许有,不是说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嘛。武实又问王教授:“产生过人性的可爱具体含义是什么?”王教授说:“这个议题更加宽泛,比如苏格拉底临死前想起还欠别人一只鸡,要求弟子代为偿还。清偿他在世唯一的债务,说明他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你说可爱不可爱?”武实赞叹道:“临死前还能想到这些小事,确实可爱!”武实沉默了,武实在思考自己这一辈子有没有产生过生命的闪光?好像没有。有没有产生过人性的可爱?好像仅有一点点。
突然联想起这几天连续看到了好多教堂,武实触景生情地对王教授说:“一路上看到的建筑物和教堂真是宏伟呀,而且结构、造型都是非常复杂的,单说雕塑就美妙绝伦,简直就是艺术品。而且动不动就是成百上千年历史,想不通当时是怎么设计和建造出来的!”王教授也赞叹地说:“是啊!这要有许多学科的知识才行。”武实说:“我们以前受的教育是中世纪的欧洲还是荒蛮之地,真没有想到建造了这么多伟大作品!”王教授语调诙谐地说:“你不知道中国人的毛病嘛,贬低别人才能抬高自己,掩饰自己的落后,动不动抬出老祖宗争光添彩。”王教授推了一下眼镜,继续说:“从一个国家的建筑可以看出文化倾向。如果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博爱、自由、平等;如果最奢华的建筑主要是学校,因为那里存放着是他们的信仰——思想、知识、技术、进取;如果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办公大楼、银行,因为那里也存放着他们的信仰——权力、金钱、傲慢……”王教授的话武实并没有完全理解,宏伟的教堂是以前建造的,现在还有必要这样建吗?因此没有表态。
沉默了片刻,武实说:“一路上看了许多教堂,怎么没见几个牧师,也没有见到几个进教堂的人,不像咱们那里寺庙里和尚与游客零距离接触。”王教授摇头叹息道:“信仰是用来解决人类精神方面的终极问题。因此,信仰一定是唯一的和超功利的。这种严格意义上的信仰,汉民族没有。汉民族的信仰特点是没有定准和非常功利。在寺庙和农村的神龛里,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供着各路神仙,如佛祖及各类佛、观音菩萨及众多菩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妈祖,关公,土地神,雷祖、财神爷、灶王爷……中国有句老话,叫‘信则灵’,其实翻译过来,就是‘灵则信’。可见信与不信,全看有没有用,这叫‘仰而不信’。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人们是不在乎改换门庭的。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多信仰即无信仰,这叫‘信而不仰’。国人进寺庙是为了贿赂佛和菩萨,花钱烧香、求佛求签、寻求保佑、祈求平安、发财、升官、交好运。是为了用金钱图谋更多的好处与利益。刚好咱们那里的和尚正想方设法忙着捞钱呢,寺庙变成了摇钱树,佛成了‘招财佛’,僧不像僧,庙不像庙,成了收敛钱财的交易所。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也不用担心自己没带足够的现金,因为和尚会拿出POSS机,让你刷卡,扫二维码。和尚拿出功德簿让游客签名,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您祈福消灾。和尚成了比较赚钱的职业,方丈们都是富翁。寺庙的收入全靠这些‘大师’忽悠,成为掘金的主力。那些怀揣虔诚的游客跨入这些寺庙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千。在‘大师’语言诱导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落入了和尚的口袋。一些导游领着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用喇叭大声讲解,通常是知识性的内容少,而无聊和迷信性的内容多,与和尚联手蒙游客的钱财。风景区管理部门睁一个眼,闭一只眼,利益共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更有甚者,寺庙被承包出去了,雇了一群假和尚蒙人钱财呢!不跟游客接触能行吗!”武实突然想起和老婆在泰山、孔庙、五台山的遭遇,深有体会地说:“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呀!”
王教授接着说:“教堂里做礼拜的时候牧师和信徒才接触。西方人进教堂是免费的,是为了听布道,忏悔自己的灵魂。听劝导与教诲,是为了灵魂的沟通与升华,净化心灵。教堂是人们向上帝赎罪和感恩的地方,像是纯洁心灵的圣殿。即使有游客参观,里边也是庄重肃静的。导游轻声讲解,人们默默参观,绝无大声喧哗者。”武实问:“教堂收不收香火钱?”王教授接着说:“教堂和寺庙都接受信徒的捐赠,这点没有区别。但至少教堂的做法要矜持的多,从没见过圣母像前摆上一个功德箱。他们的捐款多是在私下,直接给教堂写张支票。捐款主要用于宗教场所的修缮和教会学校、教会医院。西方的教堂有忏悔室。进了教堂之后,就把心灵的东西向神述说。把丑陋和肮脏的东西向神诉说了,他就轻松了,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们总是愁眉苦脸地进去,神情轻松地出来。”武实又问:“牧师不捞钱靠什么生存?”王教授犹豫了一下,说:“可能教会给发工资吧。你听梵蒂冈赚钱的渠道还挺多。”武实说:“除了教会给以外,牧师不想再捞些外快发财吗?”王教授有些含糊地说:“可能教会不容许吧,那样做了人们还能信‘主’吗。洋和尚可能比土和尚文明些吧。”武实心里想:哼!如果洋和尚三天没饭吃,我看他怎么文明!
在无声的沉默中,两个人终于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