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杜鹃岭逸事>第二十四章 辅助队员

第二十四章 辅助队员

作品名称:杜鹃岭逸事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21-06-17 19:28:28      字数:4308

  煤矿的日子过得快,第二年说来就来了。肖如坤恰好又遇上了一个机会。燕城矿务局的安检室在矿务局的矿山救护队组建完成之后,要求各个矿井也要相应建立辅助矿山救护队,杜鹃岭矿安检室需要有人负责辅助矿山救护队,协助矿务局救护队做好基层矿井的相应工作。矿安检站正在考虑从采掘队队干中抽调人员,但矿长认为生产不能影响,队干难找。这时肖如坤因在井下处理冒顶受伤而住进了医院,但他不敢回家,也不能让父母知道。肖如坤得到消息后,在安监站老曾站长的推荐下再一次到矿部参加了矿安监站辅助矿山救护队负责人的考试。
  矿井辅助救护队专职管理人员的招人条件是由矿务局制订的,要求也很高,年龄要在三十五岁以下、井下采掘工龄或者井龄五年、中专(高中)以上文化。面试中还要讲十分钟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主要也是测试一下能否为新工人在安全培训中负责讲安全课。这个条件一划,除了技术人员,杜鹃岭矿的采掘工中就几乎没有人达到这样的要求,而且还要通过矿安监处的文化及安全知识的考试。虽然招录的仅仅是矿辅助救护队的工作人员,而且依然是采掘工性质,也要下井进行安全检查等日常工作。但比采掘队还是好很多,至少不要去拼出勤、拼体力挣计件工资了。肖如坤能参加考试,要感谢两位马上就面临退岗的两位矿班子领导。一个是李金焰矿长年龄了,一个是矿安检站的老曾站长。因为原来的要求是中专以上文化,但老曾站长提出高中文化也可以。他了解有些素质不错的人员并不是中专生,但矿井采掘工作经验要更丰富。因为辅助救护队也要在现场参加抢险,采掘工出身的人可能更有应变的能力。矿长李金焰同意这个观点。
  考试分上午理论和下午演讲两场进行。上午理论考试结束后,杜鹃岭矿的安检站主持考试的副站长告诉肖如坤,报名入选的人员中,除了中专生,采掘工中只有肖如坤一个人通过了上午的理论考试,如果没有其它黑马出现,就可以基本确定肖如坤入选前三名了,另外两人是中专生。肖如坤对这个由副站长透露的信息并不在意,他感到参加这类考试已经失败太多次了,心想无非再失败一次而已。矿安监处的工程师询问肖如坤为什么采掘工素质都得这么差,为什么会这样,肖如坤告诉他“不能说采掘工的素质就差,矿上的采掘工实际的情况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一个采掘工上班这么辛苦,体能消耗这么大,下班睡觉休息都来不及,谁还会去解什么方程、证明什么韦达定理。”“那你怎么就会呢?“我曾经读过一年高中,只是还能记得这些初浅的数学常识而已。”
  在矿安检站下午演讲考试中,肖如坤是最后一个试讲,杜鹃岭矿长李金焰恰好抽空到考点来走走,肖如坤的安全观念的演讲很快吸引了他。但矿长叫不出肖如坤的名字。只是面熟而已。因为肖如坤找他谈过调动的事情。“我在杜鹃矿干采掘工作有十年了,期间也没有参加过什么专业培训,都是平时的观察和思考,若有观点有错误之处,请评委们批评指正。”
  “从我们杜鹃岭矿的特点看,我们的井下条件有几个劣势不能不重视。一是采掘生产的点面多,多到几十个,且分散、大概率上就更容易发生事故;要尽力调整,缩小点面,大力推行集中生产;二是杜鹃岭矿的薄煤层、立槽煤、复采煤层和边角煤以及独眼开采的煤层多,这更是发生事故的突出问题。这四种煤层,开展的条件都很差,特别是不少工作面残采,也就是独眼、还是长距离独眼,这不仅是工人违章,更开采技术上的考虑不周、甚至就是违章。三是现场支护质量需要改进和提升。我们的事故占大半的主要是顶板事故,无论是采煤还是掘进,都主要是空顶和支护质量差的原因。一有压力,支护就出问题,支护往往就没起应有的作用。四是对采掘工人的培训方式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差。不少工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化,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甚至听不懂,你在培训中你给他讲什么岩石硬度、巷道弯度坡度、通风阻力,他一听就先睡着了,这样的培训肯定培训起不了太大作用。我们应该用现场加强支护质量的操作示范、安全小故事、安全知识图解等形式进行培训。五是我们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还要进一步提高。为什么矿井在周六和周日常常发生事故?因为周六和周日往往是违章的高峰。这两天下井的管理人员反而特别少,有安排下井的人员所用的时间也特别短一些、巡查所走的点面也少许多。六是我们的管理文件的制订,我在文书那看过许多。一些文件唯上不只为实,形式主义成分多。上级文件可以写成官样文章,因为上级文件往往是宏观的、全局性,但基层矿井管理文件一定要是针对性。生产、技术、安全、甚至后勤和各机关部门的文件,都要形成安全的全力。比如不能出现在安全方面处罚了款,在超产加价方面又拿了回来。矿井有事故,机关及后勤也都能毫毛不损,这肯定不对,要有责任连带。七是小夜班、大夜班发生事故多;为什么?主要是工人疲劳、休息不好,除了体力的因素外,还很大程度上是不少工人参与赌博,有的连赌几天,怎么休息得好?怎么不发生事故?要大力开展家庭和班队安全文化活动,发动家庭子女都加入职工安全教育中来;”此时评委发现矿长也到场在听,立即就示意肖如坤暂停演讲。安检站的副站长还站起身对肖如坤说“你简直是胆大包天了,不想在矿上混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屁都敢放!”。副站长显然是想为矿长说话,但李金焰矿长反而挥手制止了他的话。矿长说“这位年轻人讲得太好了,直点我们的痛处。让他继续说!”肖如坤面对矿长,将双手向两边一展,表示已经说完了。李矿长走上讲台说“今天这个招聘会我认为办得很好,我们通过这个招聘发现人才就在我们的身边,是我们眼力不好。不过他还年轻,我们相信他在这个岗位会努力工作、会干得十分出色。我看矿劳工就不用再组织什么会议再议定了,现在我就宣布将他调入矿安监室,参照矿务局矿山救护队长的企业副科级待遇的规定精神,聘上的人员相应享矿井副股长的待遇,协助股长抓好辅助矿山救护队的筹建工作。”
  在确定肖如坤调到安检室的当天,矿劳工股就要求工区和采煤队通知肖如坤到矿安监室上班。肖如坤是早上接到通知的,他下午就要到矿部安监室报到了,他特意从老工区的小路走下来。前苏联歌曲《小路》是肖如坤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它歌词中的“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带我通向迷雾地远方——”所展示的优美旋律和深邃的意境,深深地打动着肖如坤。
  肖如坤常常回忆起自己走过的一条让矿区的子弟们神牵梦绕的小路。这条小路是另一个矿区的,它伴随肖如坤走过了快乐而艰难的少年时代。肖如坤是从三年级开始就要天天走矿区的山路上学的。这条路就是东南省的老矿区四号井与五号井工区之间的山路。走山路是矿工子弟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因为早上你只有早早的起来,才能在学校上课之前赶到三、四公里之远的小学课堂。这条上路先要走过一座小桥,这座小桥要跨过两山之间的沟壑,桥下的溪水是黑色的,因为水是从远处的矸子山上下来的,而矸子山的矸石中本身就有许多掘进煤混在其中。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从矸石中将煤冲了出来,因为不断有新的矸石从井下提升上来卡在矸子山上,因此矸子山下的这条溪水在雨季几乎都是黑色的,它在五号井混入一条从大瑶工区流出的小河,然后再向前两公里多,并入一条从双洋公社下来的大河。这条大河属于闽江上流的一条支流,就叫双洋河。虽然有矿井水的污染,水的色泽不好看,但水质还是没有什么毒性,因为河中的生活的鱼有不少。这条上学的路是由一块块小条石和方石修筑而成的石子路。路的两边都是高大的松林和柯树。除了平日路上落满了松针,到了秋天,还有一种果实也落在路边,它也叫椎子,是一种包含着淀粉的果子。学生们早上从这条路下到山岭的坡底,到了傍晚放学了,才能从山岭下上来。这时的困难并不是路程,而是小学生们个个都已经饥肠辘辘了,几乎没有力气在沿着早上的山路再走上来。但是此地时山岭上就有一种会叫的寒号鸟开始发声了,小同学们虽然都听惯了这种叫声,但总还是加快了回家的步子。
  肖如坤在小学的任课老师主要有两位,一位是长相漂亮、身材挺拔、气质优雅的女兵团战士,她是长汀来的女知青,名叫钟希华。钟老师善良娴静、性格温和,尤其是爱护和尊重学生,钟希华在做人做事和人的性格养成方面给孩子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而另一位是退伍军人雷战林。雷老师是江西人。雷老师则是一个性格火爆的退伍军人。但他很有才华,教学也认真且执着。尤其是京剧唱得很好,京胡也拉得很专业。
  当时的学校教育,主要以学农为主。学生们地种的地瓜地有一大片,就在五号井小学新开垦的学农基地——红旗山上,那里有种了近十亩地瓜的黄土地。在施肥的时候,就要将五号井工区的公用厕所全部清空,然后将肥料挑上红旗山垦区。雷老师在这些工作中,都是一马当先的。当时小学生是两个人抬一桶肥料。两位老师则是用一付担子挑,雷老师几次要求女知青钟老师换用小桶挑就可以了,但学校劳动工具仓库中的挑子中就没有小桶。钟老师也同样坚持用大担子挑着。在劳动休息时,小学女教员钟希华告诉杜传书,她在当兵团战士之前,是乡下的知青挑肥送粪这活也经常要干的。那时候,常常要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或者谷子等走几十里山路。学校这样的学农劳动已经是很轻松的了。钟老师与我们这些才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聊天。她借用《红灯记》中的台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说得好。并告诉我们——人生其实也就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而这条路要如何走,也是要靠自己的。不论是大家将来当兵、当工人,现在我们都无法预知。父母也会一年年老去,老师也一样,真正能帮助自己的,就是知识和能力。因此大家首先都是要用功读好书,学好知识和本领。钟老师的话语重心长。但是在当年肖如坤这些矿区小学生也才十岁左右,还没有人能听懂,也没有当回事。
  但肖如坤以后的艰苦的煤矿人生应验了她的话。肖如坤十八岁那年就到杜鹃岭煤矿招工,当了一名采煤工人。肖如坤近四十年的艰难的煤矿人生真正开始了。后来从老矿区招工到杜鹃岭煤矿的矿山子弟中,有人因工伤牺牲、残疾;有人因为受不了采掘工作的艰辛辞职而走。但肖如坤一直默默坚持着,认定自己的人生之路。
  他遇到星期天或者休息日,就常常从山顶上的采煤工区走下来到杜鹃岭矿部,或者再花六角钱坐车到城里,到燕城市区的图片馆看上一天的书。回到杜鹃岭煤矿,再从井口边的一条小路再花半个小时走回采煤工区。走在这条通向采煤工区的小路上,肖如坤在这条小路上走了十年,终于领悟了小学老师钟希华老师当年说的那番话语的深刻含意。
  肖如坤边走边想着自己的心事,刚刚才到杜鹃岭矿的主井口边上,矿安监站的老曾突然从附近的矿井调度室冲出来,跑到他的面前,他拉住肖如坤的手说“出事了、又出事了”肖如坤见状立即就猜到肯定是井下出事故了。“老曾你慢点说,是在什么地点?出了什么事情?有多少人?”肖如坤边问就边快步走到矿灯房取了矿灯,向调度借了矿帽,连鞋都都没换,就与老曾一同向主井巷道跑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