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如何经营好一个家>第010章:放牛娃当干部

第010章:放牛娃当干部

作品名称:如何经营好一个家      作者:满庭芳香      发布时间:2021-03-31 11:42:37      字数:4324

  “强儿,你勤快点,多扯一背兜猪草,再去扳一背兜厚皮菜,今天晚上煮面。”我最喜欢吃面了!听妈妈说要煮面,我很兴奋。
  每天去扯猪草,都约几个小伙伴一起。和我同龄的小伙伴很多,几乎每一家人都有一个小孩,喜欢和我们结伴的有金妹,玉儿,苏妹,桂儿和明娃这些小伙伴。
  和我走得最近的是金妹,他比我大几岁,本来应该叫他哥哥,他很随和,因此我们都叫对方的小名:“强儿,你家的杏子要熟了,记得给我摘几个我帮你扯草。”
  我们家有好几种水果,最先成熟的是杏子,杏子吃了吃枇杷,接下来是桃子,我家有白花桃,柑橘,梨子和核桃。小伙伴们想吃我的水果会来找我。为了表示帮过我,我会给他摘水果;聪明的苏妹姐姐,她先给我扯两把猪草,再来扯自己的,其他的小伙伴也会效仿,一人帮我扯一把猪草。所以我比别人先把背兜扯满,再去帮他们扯,苏妹姐姐建议:“我们相互帮忙,把每一个人的背兜都扯满。”
  背兜都扯满了,接下来才是玩耍,这样回家去每人都不会被大人骂!人人都背个背兜,扯一背兜猪草回去;只有金妹哥哥他是跟着来玩耍的,不背背篼也不扯猪草,不知道他的爸妈为什么不打他?
  由于小麦分得少,每次煮面都要添加大量的蔬菜,一次只煮一个小把子面,就是走了人户打反回来的;留着舍不得吃,煮面的时候,全家人都围着锅灶看着妈妈煮面。她先调好七个碗的调料,调料有辣椒酱,猪油和花椒粉。她先把厚皮菜或蔬菜煮好,每个碗里先挑蔬菜,一般蔬菜都有大半碗;因为一个小把子面最多半斤左右,要煮七碗面。面煮好了,最先给阿公挑,分好以后,阿公的这一碗任何人都不要去端。因为阿公一般都睡了,他先吃过晚饭了,明天早上再端给他。
  不只是麦子分得少,换面也是很困难,要到县城里才换得到面;也不是想换就换,人多还要等。
  还有就是打米也很困难,听妈妈给我说过:“玉米,大麦用石磨磨成粉,谷子用对窝捣米很麻烦,再没有钱也要打米吃。”所以从小我就没见过父亲用对窝捣过米,我跟着妈妈到隆兴去打过米。
  妈妈挑着谷子,我跟着她去长见识,她说了好久:“强儿,你听话点,我带你去看打米。”自从有了打米机,减轻了父亲的负担,之前一直是他用对窝捣米。
  经常听妈妈说打米机如何如何的先进,不只是我很羡慕想见一下。连父亲也一样,他一生中都没有见过打米机。
  这天高高兴兴地跟着妈妈到了隆兴打米厂,打米的人排成一条从龙的队伍。我跟着妈妈,她没有走到前面去,我也不敢到前面去看,心想轮到妈妈打米就可以看打米机了。
  结果这一次没有打成米,从中午一直等到午饭过后,前面一个人打完了,后面就往前面挪动。没有打成米,是因为一个小孩爬到变压器上去了。被高压电击烧伤了,手脚都烧断了,样子很可怕!所有的人都围过去看热闹,打米机也停止了打米。
  眼看天快要黑了,前面还有好多挑谷子,妈妈跟邻居陈幺婶商量:“看样子是打不成了,只有挑到张家湾去打,你去不去?”
  陈幺婶回答:“当然要去,总不得挑回去。”不只是她要去,我们队有几个人都要去。有一个人打到米了,她就是刘昌兰大姐,妈妈对刘昌兰说:“我们要到张家湾去打米,你帮我把强儿带回去。”
  妈妈吩咐我:“你跟到兰姐姐回去,这里到张家湾还有几里路,天黑了看不到走路。”
  兰姐姐是河对面院子的人,我跟着她到了田坝里,就找得到回去了。回到家里天都快黑了,一直等到吃过晚饭。妈妈都没有回来,等她回来了,我也醒了,是她跟爸爸说话吵醒我的:“张家湾打米的也多得很!还好没有停电打到了。”
  当时我没有去过张家湾,也不知道在哪里有好远?直到我长大了才知道,从隆兴到张家湾是越走越远,打到米了,从张家湾回来有十七八里路。
  换面,打米这么麻烦!生产队开大会,队长发言说:“我们要把经济搞起来,不只是养公猪,要从多方面发展,徐开金为我们生产队争取了一台搅面的机器,请他为我们讲解。”
  “社员同志们,我们有了搅面的机器,就不用跑那么远去换面了,不只是换面方便,还能赚钱搞活经济。等有钱了我们去把打米,打粉机都买回来。”全体社员都很兴奋!我们先有了搅面,打米,打粉的机器,走到别人的前面赚到了钱,富裕起来了,谁不高兴?
  最后队长打总结:“办面厂先要学技术,办厂学技术的任务就交给徐开金。”大家的期盼中,二哥在集风区去学了一段时间,如何做面。
  面厂就办在公猪圈旁边,对面是生产队的晒坝和粮仓。修了一间房子和敞棚,安装了一个用牛推的石磨;还有一个先进的罗柜,石磨和罗柜主要是打面粉。面厂生产了,大小人都来围观看热闹。
  二哥和李方平在面厂做面,早就把麦子在河里洗干净了,晒干再磨面粉。用牛推磨代替动力,推磨的牛还要跟它戴个眼镜,是用竹篾片编织的眼罩。
  面粉磨出来后,再拿到罗柜里去筛面粉,罗柜是一个长方形的柜子,有点像轿子,轿子有两个抬杆;罗柜也有两个扶手杆杆,下面有两个脚踏板用来带动罗筛的拉杆,罗柜内部设计为木条带动罗筛,筛去麦麸皮。
  面粉磨出来后,用簸箕将面粉簸到罗筛里,开始筛面粉了。手扶罗柜的两根扶杆,脚踩踏板,左右脚伦换的踩打,筛面粉也叫打罗柜。大家都很稀奇!争着去踩打,就连我也上去踩过。
  面粉打好了,再打开罗柜出面,罗柜的内部设计,一头用来打罗筛。一头设计有个门,把门打开就从哪里出面粉。用扫帚把面粉扫出来。
  合面粉的工作是最累的!面好不好吃,全靠面粉合得好,合好面粉才做面。做面皮得有劲,全部是人力用手搅机器,面晒干了就可以换面,周边几个队的人都来换面。
  最令妈妈骄傲的是,二哥当了会计还会做面。这一天二哥拿面回来了:“爸爸,今天晚上煮面,这是我亲手做的,多过了几道皮煮出来不得浑汤,面也好吃些。”
  几个哥哥都只读了三年书,三哥也只读到六册就回来放牛了;交不起学费,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妈妈说:“没有钱交学费,学习成绩都好的很,尤其是三哥还是学习委员,他很勤快,就是话有点少。”
  三哥和姐姐两个人都会自己找门路,赚钱自己开支买衣服,这也是妈妈的承诺:“只要是自己想办法赚到的钱就由自己安排,你想跟家里买点油盐也得自愿。”
  挣钱的门路有捡蝉売儿,挖麻芋儿,香附子;扯艾草,薄荷,月母子草很多种中药材,都能卖成钱。最麻烦的就是香附子,这种植物一般长在土埂上和草坪里;挖出来还要晒干,再用火来烧,烧掉植物的根和叶,烧过以后再用筛子筛去灰尘,剩下的才是香附子的果实。每回筛过香附子后,他们脸上都脏得看不见原样。
  三哥和姐姐每一回烧香附子,我都在旁边看热闹,姐姐吼我:“走开点,不要围那么拢,免得火烧到,身上弄脏了妈妈要骂我。”
  三哥很勤快,要放牛也要割牛草,他最会捡野生食用菌,还要下河去摸鱼。每年涨大水后,上游水库里和堰塘里要翻水,会跑出好多鱼儿到下面的河里来;他们会邀约上几个人。
  带上打鱼的工具,有锄头,粪箕和盆子;选一个潭水凼,挖一条沟,把河水引开,再用盆子把潭水凼里的水舀干,水少了就可以捉鱼。捉回来的鱼也是给阿公熬鱼汤,每一回去打鱼,我都要跟着去,玩水不会挨骂。
  生产队在每一块土地边种上豇豆,四季豆成熟了,派人去采摘;再分派到每家每户,每一回生产队分玉米棒子,豇豆等食物,都要把帐记好年底好结算,记账的任务是会计和记工员的。
  “开友,你去帮我把帐记好,我今天没有空。”二哥没有空,就叫三哥去记账。一般都是按人头分配,每家每户分了多少斤,这种小事三哥做得了,他把账记得很清楚。
  后来记工员生病了,就做不了记工分的工作,向队长辞职:“队长,我这段时间身体不适,你另外找一个记工员。”
  队长很头痛,找一个文化程度高的来记工分,有点困难!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读过书,保管员向队长推荐:“徐家屋那个老三,每回分菜,他都能把账记好,叫他去当记工员。”
  生产队开大会,研究决定选三哥当记工员,记工员的工作也不是好复杂。每天下午记工员拿一个账本,到工地上去点名记账:“陈老二,今天做了半天还是一天?李尚明,文得云做了好多。”
  点名的目的是要搞清楚,今天做了半天还是一天,当着所有的社员点名记工分。大家相互监督,免得做了半天的冒充一天,工分记清楚,月底还要报账。也是当着所有的社员,报一个月有多少工分,记工员把工作量记好,再把账目交给会计,会计再来分配粮食和超支。
  三哥只有十二三岁,做不来活路,只有放牛,牵着牛去记工分,我们家的放牛娃,又当记工员了。
  妈妈去赶场,我跟着去了几次。也不像二哥说的:“城里大得很,一个不小心就会走失了。”
  难道说妈妈没有带我走那么远?感觉走过几次以后就熟悉了,也就是那么几条街。
  “强儿,你要学到赶场,我给你准备一挑柴,卖了就拿去打尖(吃饭)”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挑柴,是柏树皮,有12斤,做了一根小扁担。
  “强儿,你挑起柴先走,我慢慢地来追你。”妈妈知道我挑着柴走不赢她,所以让我先走,她忙完家务活就来。
  从我们家里一出门就是爬山,我兴高采烈的挑着柴出门;以前妈妈挑着100多斤柴,好像很轻松!今天我才挑10来斤柴,还没有爬上山就大汗淋漓。好不容易爬上山顶,放下柴火,打算休息一下。
  还没有放下来,来了一位大叔,他问我:“小娃儿,你一个人去赶场啊?”
  “我妈妈也要去,她在后面。”我以为他要买柴才跟我打招呼。
  他对我说:“小娃儿,你岁数太小了,挑到这么吃力,我帮你挑一间。”
  大叔帮我挑着柴,像拿着一根扁担一样的轻松。他在前面走,我就跟着他,走着走着我要放小跑才追得上他。
  路过幺姨娘家屋后的红梁子,都已经挑了10多里路了,我以为他要放下让我挑了!谁知道他继续挑着往前走。心里在想,如果他能够帮我挑下陡石梯就好了。
  陡石梯听名字就知道很陡!也叫三百梯,这是过去的大路,全部用石板铺成的一条羊肠小道。也就是民国时期挑夫走的大道,这条大道从中江县一至通到德阳县,也要路过金鱼行。
  大叔帮我把柴挑下了陡石梯,到了梨儿园才把柴放下来:“小娃儿,你在这里等你妈妈,我先走了。”
  “大爷,拿慰你!(谢谢)”这是我们从小感谢帮助过你的一句口头语。
  那位大爷走了,我就挑着柴继续往前走,走到沈家坝子,妈妈赶上了我:“强儿,你挑累到没有?”
  我告诉妈妈:“有一个大爷,他帮我从十队上一直挑到梨儿园。”
  “那你拿慰人家没有?”妈妈从小就教我:要懂得尊卑老幼!别人给你东西,帮助过你要跟别人说,拿慰你。
  到了南家河坝,妈妈把我的柴放到她的柴上面,帮我挑着走,我就跟着走。
  我的柴最好卖,买到了最高的价格6分5厘一斤,合计卖到了7毛8分钱。等妈妈的柴卖了以后,妈妈带我去转街买东西:“我们把东西买好再去吃饭,吃了就回去。”
  心里在想妈妈说过:“你挑的柴卖了,我们就拿去吃饭,”
  今天肯定要去端一份烧腊肉,我听到那个厨师在喊:“烧腊肉,三毛钱一份。”
  妈妈把东西买好以后,就带我去吃饭:“强儿,你把扁担拿到,我去买票。”她从皮包里拿出粮票和人民币,排着长队等着买饭票。
  买到了饭票,她去端来了两碗面,我很想喊妈妈去端一份烧腊肉;看到她端了两碗面,也是我最喜欢吃的,就没有问她吃饱再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