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举家迁移大竜沟经历农家生产生活
作品名称:穷与富 作者:鑫波 发布时间:2021-03-30 10:39:58 字数:3149
第24章举家迁移大竜沟经历农家生产生活
按照国家政策“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发展农村、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县上根据这一精神,将县城一部分家庭中没有职业、没有房屋的居民,全家迁移到农村生活,让他们去农村发展农村、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曾经的解放军六十二军退伍军人二伯父也受到了造反派的批斗、冲击。因他是军人性格,豪爽耿直,不服对他的批斗与造反派头头对着干,随后就失去了市管会的一份工作,没有了职业。他家门前的小杂货摊子和连环画摊子也不能摆了,这时一切商品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购销商品的活动,否则就是投机倒把违反政策的事情,是国家政策打击的行为。自此,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一九六九年七月的一天,二伯父接到了人民居委会的通知:你们一家要在两个月内,自己挑选农村哪个地方你们喜欢,就迁移到那里去生活。
经过仔细打听、了解,前往大竜大队实地查看后与村子干部商议并解决好了暂时居住的房屋。别人介绍的另外几个村子就不再考虑了。最后他们直接确定了迁移地方,即茶埠公社大竜大队,感到那里距离县城也就三四小时路程不是太远,村子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环境相当好。
于是在居委会和城关镇办理好相关手续,做了一些充分的搬家准备,决定了搬家的时间。
深秋的一天上午八点,早晨的气温凉飕飕的,岷县县城在灰色云层不太明亮的太阳照耀下,天色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都高兴不起来。
我早早就起床了,简单吃了一些早点。回想昨天晚上疾病困扰中的父亲对我委托说,你一定要代表我亲自去大竜沟送送你二伯父一家,看看那地方的具体情况。我赶紧答应说你不说我也要去送送他们去看看那地方。
随后告别父亲出了门,一路往二伯父他家走着,内心一直还想着他们一家迁移到大竜沟那地方以后吃、穿、住、行的一些事情。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他家,热心的四婶等人也已经来到。这时只见他家门前雇佣的几辆毛驴车基本已经装好了必需的生活日用品(那个时代生活物资非常匮乏,日用生活物资十分简单)。按照昨天计划我们一同前往大竜沟,去送二伯父一家前往距离县城十五公里县城东北部的茶埠公社大竜大队,送他们一家去过农村生产生活。
这时只见二伯父将租住房钥匙交还房东,双方查看了一下房屋后,向房东告别后我们大家就出发了。
当时我内心在思索,他们一家去农村那地方后人生地不熟的,他们怎么和那里的乡里人交往,全家人怎么生活得下去,我以后怎么再能见到二伯父一家人,他们为啥要迁移去那遥远的茶埠大竜乡下?
那个时代交通非常不方便,公路非常简陋,有些公路上的柏油已遭遇风吹日晒雨淋,几乎没有了柏油,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而且很多地方道路十分窄,一遇到会车,一个车只好退回到路宽地方停车等待,让另外一辆车过去。一到了雨季,省道甘川公路吊湾、杏树崖这一段地方,山体经常出现塌方、掉落石头致人伤亡事件。时不时的这一段道路还会中断,公路段人员立即开始紧急抢修,疏通道路。那时公路上各类大小交通工具几乎没有,比如现在家家户户使用的摩托车(包括电动类摩托)、农用三轮车、客货微型车、家用小汽车、大型货车客车等交通工具路上根本没有,有时可以发现一半辆墨绿色解放牌货车慢慢吞吞在公路上行走。人们在县内出行时,多远都直接步行,百货公司和供销社商店卖的自行车数量也极少,只有极个别人托人走后门才能买到自行车,也才能拥有一辆自行车。
一路上,随着毛驴叮叮嗒嗒的蹄声和吱吱呀呀的车轮声,几辆毛驴车出了教场沿洮河向北而行。不一会过了龙望台到了吊湾,接着到了杏树崖。我是第一次坐驴车出远门,坐在驴车上向左右观望,只见这一带地方右边是高耸的山脉,左边悬崖峭壁下流淌着的洮河水,坐在驴车上内心感觉这一段道路十分凶险(不像现在这个地方是平展宽阔的等级公路和龙望台隧道)。
在毛驴叮嗒叮嗒的蹄声中不一会大家来到了公社所在地沟门大队,不一会只见两边高耸的大山,山中间纳纳河与耳阳河在沟门大队交汇后一路向北流入洮河,之后我们一行右拐转弯向东一路行去,开始进入茶马(茶埠—马坞)县级公路。这条路更加难走,坑洼、高低不平,直接是沙土路面,上坡下坡、一高一低道路极不平整。沿着茶马公路向东走了十多华里后到了吉拉大队,只见这一带沿路小河对面的大山越来越高,蓝天白云下满目郁郁葱葱松树为主的树木向山峦两边蜿蜒,山下清澈的小河一路向北流去。
又过了一会,我们一行就来到了大竜大队。
那时候信息闭塞,那地方的很多人没有去过县城,不知道县城和城里人是什么样子。我们刚刚来到这地方,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立即围拢过来,睁着明亮好奇的眼神望着城里来的我们。不一会,不分城乡,小孩子们就玩得热闹起来,互相问这问那说个不停。
大小队干部们热情召呼这些城里来的人们,安排村里大人们帮忙搬东搬西,往暂住屋里安置摆放生活用品。
二伯母往炕上放置被褥,整理一家人简简单单的一些衣物。七十年代的那个时候,不论男女、大人、小孩,穿衣服都是蓝色、灰色、黑色衣裤。在这些衣裤中,干部服即中山装或者军便服是最时髦的衣服,上衣有上下四个口袋,左上衣口袋插两支钢笔,就让人感觉他就是知识分子。那时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家用缝纫机,大部分男士穿的衣服,都是手工做的中式对襟衣服,上衣只有下面两个口袋。女士穿的衣服也是手工做的中式斜襟衣服,纽扣全是手工盘的圆疙瘩扣子,裤子也几乎全部是手工做的大裆裤。
做衣服的材料也全是棉布类布料,像卡其、华达呢等棉布衣料,用它们做的衣服穿不了多少天就会皱皱巴巴的,而且这类衣服洗几次后,肩膀、脊背、屁股、膝盖等部位就落色发白,而且不经穿,几个月后衣服就会出现落色、磨烂、破损的现象。所以那时人人平时穿的衣服都不笔挺、光鲜,而且人们几乎没有换洗、替换的衣裤。大家都戴着头顶被太阳晒得发白的帽子,穿着被太阳晒的肩膀、脊背、屁股、膝盖发白的衣服、裤子,有很多人这些部位还有大大的补丁,也有人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那时一些地方还存在“借衣服”的事情,如有人要去赴宴上席,看到自己的衣服太烂、太破、太旧,在人面前没面子,就会千方百计借衣服打扮打扮去人前体面一回。那时候,几乎很多人没有新衣服穿,更别说有时装了。
大部分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老大穿过的衣服,短了让老二穿,然后老三。人们调侃说:穿一件衣服可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见当时人们生活过得多么艰苦。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是那时候人们的精神寄托。
那个时期确实没有什么好看、笔挺的布料。直到八十年代初才逐渐有了笔挺、结实的锦纶、的确凉、的卡外衣料子,保暖、棉软、艳丽的腈纶内衣料子运动服也陆续来到人们生活当中,人们的穿着才逐渐有所改善。
后来,家用缝纫机在市场上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大部分家庭都自己购买衣服料子,自己动手在缝纫机上做衣服,慢慢地每个人都有了换洗衣服。
那个时候在街道(街道几乎全部是土路,没有混凝土水泥路或者沥青路)上只见人们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各忙各的事情,有时候如果偶遇下大雨,一些人会脱下鞋袜双手提着或者夹在胳肢窝里保护起来,将裤子挽高光着两只脚,行走在泥水中匆忙回家。随后赶紧洗去脚上泥水,再穿上保护在胳肢窝里的干爽鞋袜。
过了一会,我来到门前河边左右观看,只见这个小山村背山而居,茶马公路穿村而过。向对面高山望去,只见树木繁茂,郁郁葱葱,高大的松树雄距山巅,山下纳纳河清彻见底。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心想这地方景致确实好。
东西安置好后,与二伯父一家依依惜别,互道珍重后与四婶等人乘坐驴车原路返回。到县城后,天色已接近傍晚。
吃过简单的晚饭,向父亲他们一五一十述说了路途所见所闻和大竜村子里情况、简单的地理位置、山上山下的景致、乡里人们的态度,以及与那里孩子们交流、了解到的一些东西。向他们说了那里大人、小孩们喜欢说的口头语“呱呱吆。我的呱呱。”大家听后,感到十分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