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风簾翠幕柳耆卿>第二十九章 大美杭州(一、二)

第二十九章 大美杭州(一、二)

作品名称:风簾翠幕柳耆卿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1-02-22 15:00:48      字数:4018

  一
  历经旅途磨难、心灵痛苦斗争不已的柳三变终于来到杭州。
  在杭州这温柔之乡,除刚到之时有些窘迫外,一切都很顺利。柳三变初到杭州,意外地吃了几个闭门羹,让本就内心失意的他,心里很不舒服。
  他先是到州衙走动干谒,干谒是历代文人推销自己的手段,却被以各种理由婉拒,他对此并未真的往心里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又不是没有经历过。他心里不平的是自己怎么这样倒霉,可说是命途乖舛,来得真不是时候。
  此时的杭州城正上演着驱赶文人的闹剧,历来人文荟粹、锦绣之乡的杭州竟然嫌外地来杭的游学之士太多,视文人为祸害。官府给这些外来士人扣上行为不检、聚众雌黃、干扰政令、设局骗民等等罪名,官府发檄文限期离境。
  杭州学府中大多数学生不是浙江本地人,来自全国各地。官府的檄文一颁,他们就成群结队地走出校门,抬着孔圣人的牌位到闹市中集会,作文章祭告孔圣人:“斯文将丧,鸣呼天乎!吏议逐客,呜呼人乎!乘桴浮海,呜呼圣乎!遯世无闷,呜呼士乎!敢告。”也有人上书东京汴梁,叹息“我今束书归天涯,不惜一去惜国家。”闹得沸沸扬扬,惊动了朝廷,杭州知州遭到朝廷训斥,学官免职,这一事件才慢慢平复下来。
  柳三变心想,自己也是个文人,而且是个名声不佳的文人,受此冷遇也不为怪。他并未往深里想,哪怕他想破脑子,
  二是在到杭州找到客栈安顿下来后,按照酥娘告知的地址,来到杭州名妓楚楚所在的桂香阁,却吃了闭门羹。楚楚前不久刚刚他也不会想到,正是临轩放黜这件事继续影响到他。接待了一个假柳七,被众人嘲笑一番,正在气头上,听说又是柳七来访,不问青红皂白向门上人道:“什么柳七柳八的,赶紧滚!”
  柳三变并不在乎他人态度,无所谓,他只是有些困惑,难道自己不打着奉旨填词的旗号就真的没人认了?难道离开汴京就活不成了?真是怪哉!
  他还真的不知道,原来杭州知州接到大内来人传话,柳三变如到杭州,半年之内官府之人不得与他交往,但要保证他的安全。他不久前在山东道上险遭不测,到了杭州不能再次发生类似事情。
  搞得知州莫名其妙,这比驱赶文人的事还费解,又要让柳三变吃闭门羹,又要时刻留心他的一举一动,暗中还要在他困难之时予以帮助。
  柳三变到了杭州,寓居杭州西湖边上,在京城时“奉旨填词”,走到哪里都有人卖他面子。可到了杭州却遭到冷落,原本想到州府那里递首词结识个把官吏,便于在杭州立足,连大门都没能进去。且不说州府那里吃了几次闭门羹,碰了壁,就连去一些高档的歌楼都遭到白眼。
  如果说遇到这样的挫折就穷愁潦倒了,那就不是那个傲骨英风的柳三变了,越是如此反倒让他更一门心思的要干出一番名烁千古的事业来。柳三变心中的不快激起胸中的豪气,以我柳三变的名气,居然敢有歌女不买账的,这真是闻所未闻,我还就不信这个邪了。其实他并不知道,不是他的词在杭州不受欢迎,而是临轩放黜这件事带来的一系列不堪后果,州府那里对他闭门不纳,大的歌楼不明所以只能看官府眼色。其实他的词在杭州受追捧的程度较汴京更甚,因为杭州人总体的欣赏水平更高过汴京。
  柳三变心想你们如此待我,就冲这个,我就偏要在杭州城闯出一片新天地,造成更大的气势,让你杭州城的万千歌女见识见识柳七风采,届时盖过汴京的风头也未可知。  
  二
  这一天他正在白堤上闲逛,口中吟着白居易那首《钱塘湖春早》的诗,咀嚼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慨叹“争”、“啄”这两个字用得实在恰到好处。
  他正在沉思着如何再写首咏杭州的词,压倒几年前写下的那首《望海潮·东南形胜》,要让这杭州官府上下看一看柳七风采。
  沉吟之中感觉有人在跟着自己,他故作不知,又走了一段路,猛地站住回头,却吓了后面那人一跳。
  那人尖声叫道:“你走得好好的,干嘛停下来?”
  柳三变道:“我正要问你,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
  那人嘻嘻一笑:“原来你早就发现了,斗胆问一句,你是否就是汴京来的柳七柳三变柳兄?”
  见到柳三变点头,那人又道:“在下姓朱,名儒林,就住在这西湖边吴山脚下。我正有一事相求,来,咱们到船上说话。”说罢招手叫来一只蓬船。
  二人上到船上,系着兰花围裙的船姑摇开橹,小船荡荡悠悠地划向三潭印月。
  朱儒林问道:“西湖好不好?”柳三变由衷地慨叹:“好!”
  “好在哪儿?”朱儒林又接着问。
  柳三变笑着道:“你是杭城人,该我问你才是,怎么反过来让我一个外乡人来解说?”
  朱儒林露出两颗大牙笑道:“我问你自有问你的道理,一是我要看看外来人对杭州的直观印象,二是考考你的观察力。说白了吧,我对于你是不是真的柳三变还有些怀疑。前些时杭州城第一等的歌女楚楚,就被一个假柳七又骗钱又骗色,成了笑谈,身价大跌。那可不单是一个歌女的事,简直是整个杭州人的耻辱,还好,那个假柳七被一帮小青年揍了个半死,也算给杭州人挽回点儿颜面。我可不能步楚楚后尘,丢不起那人。”
  柳三变这才明白那天去楚楚那里为什么吃了闭门羹,道:“今天是你找的我,不是我去找你,这还假得了?”
  朱儒林道:“你若是使三十六计之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给我下个套呢?”
  柳三变听了,心道这人还有两把刷子,三十六计背得滚瓜烂熟,无奈道:“好、好,我也说不过你。我是与不是柳三变,最后由你说了算。你且听了,这西湖胜景可用几句话来概括: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全似着色山水。独东边无山,乃有鳞鳞万瓦,屋宇联脊,此天生地设好处也。”
  朱儒林咧嘴笑着连连点头:“说得倒也中肯,反应也很快,的确是出口成章。不过还是有点儿俗,我已有几分信了。”
  柳三变笑道:“连你这等人都看出俗来了?”
  “嘿,你不要小看人,我是何等人?我也是诗书世家,只是到了我这儿,不愿呕心沥血地求取功名,这才经商。再者说,这杭州乃洞天福地,风流渊薮,受这文化熏陶最多,百多年来潜移默化,哪怕你是个樵哥、渔家女,也多会吟诗弄月,又何况我哉。”
  柳三变正要答话,忽听船尾搖橹的船姑唱道: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栏绿水绕吟廊,花枝
  惊堕绣衣裳。或定或搖江上柳,为鸾为凤
  月中篁,为谁掩抑锁云窗。”
  朱儒林还待说话,柳三变赶忙用手止住。
  听这舟女歌声和船橹的搅水声,在这水天一色的湖中间,柳三变的心胸豁然开朗,对朱儒林道:“你刚才说的确实不错,此女子虽然衣衫素朴,面有风霜之色,可是刚刚唱的那首《浣溪沙》,那词可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之味,绝不是我在汴京每日听的带着脂粉味的词曲。女子唱得也是自得其乐,流畅自然,没有一丝拿捏作态。这杭州西湖果然是景美人美。你刚才说我虽描摹不错,但有些俗,问我还有何高雅些的吗?一会儿我再为你填首词,到时你再看。”
  柳三变挪到船尾,问那女子:“船娘刚才所唱《浣溪沙》是何人填词?”
  船娘道:“拙夫所为。”见客人又待问,接着道:“客官不必问那么多,拙夫只是这西湖边一樵夫。倒是客官一听便知词牌是浣溪沙,必是此中行家。”
  柳三变微微一笑算是回答,又问:“你姓什么?”船娘答道:“康字头,吕字脚。”柳三变笑道:“问个姓氏也要猜个字谜,那么你是姓唐喽?”船娘一笑:“小妾非姓唐,拙夫乃姓唐耳。”
  一旁的朱儒林听他二人对话,不禁哈哈大笑,“巧妻常伴拙夫眠,看来你平日定是自栩‘巧妻’了!”
  柳三变回到原来座位,对朱儒林道:“你看这杭州盛景,丹青水墨,仿佛蓬莱仙境,山川气势,雄压十三州,青蛾美女荡画舸,曼歌红粉倚朱楼。真应了唐人诗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百姓襦温袴暖,安居乐业,都市富庶繁华,这杭州知州治理有方也。我今填首《瑞鹧鸪》词,你且听了。”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
  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
  稳,归去难留。
  (吴会:此处指杭州;雄压十三州:盖五
  代及宋时,两浙均辖十四州,谓杭州雄压其他
  十三州也;元侯:汉时首功而封侯者谓之元侯,
  此处指杭州知州;襦温袴暖:襦音如,短衣;
  袴同裤。谓地方官施行善政。)
  朱儒林边听边摇头晃脑,连道:“这才有大家风范,你是三变兄再无可怀疑了。这首《瑞鹧鸪》和你早先作的那首《望海潮》可谓珠联璧合,称为姊妹篇亦可。”
  柳三变笑道:“你连那首《望海潮》也知道?”朱儒林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杭州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游船在西湖上荡了近一个时辰,柳三变已经心中有数,知是朱儒林有求于他,且是假朱之名为一个倾慕的女子写首词。
  这时小船来到断桥旁,柳三变反问朱儒林道:“何为断桥?我们现在正要从桥下穿过,这桥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朱儒林道:“这座断桥可是有名,‘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本名宝祐桥,自唐时开始呼为断桥,源于唐人诗句‘断桥荒草合’得名,又说也以孤山路至此到头而得名。这是断桥得名的第一种说法,意思是路到了桥这儿就断了,慢慢的就将这桥名简化成断桥了。第二种说法是,今人因雪后的断桥,一边的雪已化尽,另一边还是皑皑白雪,远望如断两截,称为断桥,倒是有些诗意,此种说法颇受文人喜爱。第三种说法,有一首《竹枝词》道:‘阿姐住近段家桥’,而称‘段桥’,久而久之段桥就演变成断桥了,这个就有点儿开玩笑了。”
  朱儒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连柳三变都不禁佩服此人脑筋灵活、口齿伶俐。这还没完,朱儒林又道:“你若不想坐船逛西湖,步行出了钱塘门循湖而行,上了白沙堤,第一座桥即为断桥,界于前后湖之间。水光潋滟,桥影倒浸如玉腰金背。凡去孤山探梅,莫不屐履由此经过,若值冬春雪絮未消,那真个是好景致。葛岭一带,楼台高下,如铺琼砌玉,晶莹朗彻,不啻玉山上行。较之长安的灞桥风雪,反觉诗思更胜。”
  柳三变暗暗惊诧,想不到西湖边一个偶遇的不起眼的人,身上还真有几分文气,也就对他刮目相看。朱儒林看出柳三变的心思,一笑道:“我无非借他人笔墨卖弄也。”
  朱儒林付了船钱,二人便弃舟登岸。
  桥旁有个小酒肆,颇雅致,素屏风上不知何人所笔,书词一首,正是柳三变那首《雨霖铃》。朱儒林道:“你看看你的名气有多大,人还未到,词已先行。只是这‘多情自古伤离别’,与眼前西湖胜景有点儿不搭界。不过嘛,许仙白娘子的传说倒是配得上这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