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宋徽宗时期的经济状况(第二部分)
作品名称:抢来的皇位 作者:柴瑞林 发布时间:2020-11-11 13:08:28 字数:6941
许多人就当十钱提出严厉批评。
监察御史沈畸言:“臣闻小钱之便于民间也久矣,……谁为当十之议?不知事有召祸,法有起奸,游手之民,一朝鼓铸,无故有数倍之息,何惮而不为?虽日斩之,其势不可遏也。往往鼓铸,不独闾巷细民,而多出于富民、士大夫之家,未期岁,而东南之小钱尽矣。钱轻则物重,物重则贫下之民愈困,此盗贼之所由起也。夫使民嗷嗷然,日望朝廷改法,此岂经久计哉?”五月丁酉,左正言詹丕远进对,论当十钱之弊。”
宋徽宗说:“彗星告诫我大宋也!”宋徽宗又曰:“京失!京失!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听此等人语言,不为国家久长计。”
当十钱贬值,实际上不仅损害普通百姓的利益,对积钱巨万的豪富和政府来说,均有巨大损失。所以,从崇宁五年二月直到十月,政府一直在调整当十钱的行用,但并没有痛下决心全部废除之。
宋徽宗说:“朕要再观察一下……”
正是宋徽宗政府的迁延和政策的漏洞,加上一些官吏也容纵私铸,所以私钱还是泛滥成灾,有些人还私铸小钱。为此,政府对管理不善的官吏进行了处罚。
崇宁五年(1106)十二月壬戌,以容纵私铸、苏州市肆所用皆私铸小钱,中大夫、龙图阁待制、知苏州蹇序辰落职提举洞霄宫。辛未,臣僚上言:“访闻得两浙盗铸之奸,因州县容纵,不严禁戢,间有告获,又置不问。部使者怀私观望,不时举发,以至私钱盈积,散流民间,延袤江、淮,充满畿甸。”
诏转运使孙虞丁、判官胡璞、提点刑狱马等并放罢。
由于朝廷对私钱纳官换小钱规定的时限短促,立法又严,“监司、知县、佐官、民间为见指挥紧急,虽欲赴官纳换小钱,然已限满,不敢将出,致有抛弃江河,无所顾藉。”
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宋徽宗还是想到了蔡京。宋徽宗对他的贴身侍臣说:“蔡京是狼是虎,还可以镇定大宋的局面,还是为他恢复宰相的职务吧!”于是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恢复铸造、流通当十钱。
宋徽宗请复相的蔡京全家在他的宫殿吃饭时,问很显苍老的蔡京说:“对卿的罢相卿现在还有想不通的吗?”宋徽宗表情尴尬地为蔡京敬酒一杯,他知道自己那时候用了赵挺之和刘逵接任蔡京的钱币职责,蔡京怀恨在心,今天借请他全家到自己宫里用餐,也是对他的变相的赔情道歉。
蔡京急忙接过皇帝的敬酒,诚惶诚恐地为皇帝敬酒一杯,表现出苦涩的神情说:“陛下,对下臣的罢相,下臣知道,一个是当时关于下臣为大宋钱币改革不得法,引起一片反映,正当彗星出现……”蔡京的话说到这里,打住了。
宋徽宗看着蔡京的脸说:“朕看到卿近来面色苍暗,情绪不怎么….”说到这里宋徽宗很难过,自己呷了一口酒,接下来为蔡京夹起了一筷子菜肴,“卿罢相以后,我们的来往并没有间断,而朕心中总是不安啊!”
蔡京端起面前的碟子,慌忙接过宋徽宗夹过来的菜肴说:“陛下不用多虑,下臣知道陛下是为了保护下臣,不是为了保护下臣,怎么会每一次之后,蔡京还会在陛下的面前复相!”蔡京立起来,为宋徽宗敬酒。蔡京话虽是这么说,心中的鼓点却不是这么打。他要把宋徽宗对他那时候的不重用和在朝廷造成的影响赎回来,并且变本加厉。他要借着一次禁铸钱币运动,把强烈反对过他的人一棒子打死,比如赵挺之、刘逵等等!
宋徽宗说:“卿说得不错,卿是知恩图报的忠臣。这一次复相以后卿的任务更大。”
“是啊,陛下,要不下臣的颜面如此沧桑,只因心在大宋的事业上。下臣的‘当十钱’陛下知道,下臣的主张是为了改变大宋政府的经济状况才咬紧牙关做下去,忍受了心术不正的,不三不四人的强烈反对。”蔡京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几乎是泪流满面。
宋徽宗说:“难为了卿的衷心为宋!”
那一天饭后,宋徽宗和蔡京决定了关于钱币眼目下要作的事情,其实是蔡京提意的:二月命淮南、两浙私铸钱限一季送缴官府。限满不送依私钱法治罪,所收到私钱运到京畿钱监,改铸御书当十钱。又在真州增设一钱监,以本路所收到的不合标准钱和诸司当二见钱,改铸当十钱。宋徽宗用大宋皇帝的大手托起来了大宋的复相蔡京的躯体,呈现在大宋朝野的臣民的面前,蔡京自然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蔡京在执行的过程中,对大宋的臣民们挟天子以令诸侯,加强了对私铸的惩处,其中就有轰动一时、影响很大的章盗铸钱案,即苏州钱狱。
实际上是复相的蔡京对当时反对他的赵挺之、刘逵等人的打击报复。宋徽宗把他曾经寄托厚望的几个人已经丢到了脑后,他们成了他的牺牲品。
这次案件,暗含很多政治因素,如蔡京对赵挺之、刘逵的打击报复,但盗铸当十钱现象之猛烈也是不争的事实。下面一则资料同样可以说明问题。
大观丁亥(大观元年,1107),家祖(王萃)守九江,夜登庾楼,远望大江中灯焰明灭。坐客以为渔火。家祖曰:“不然,是必为奸者。”遣吏往捕之,顷刻而至,乃舟中盗铸钱。其模如火甲状,每出炉则就水中蘸而取之焉。
蔡京一手发动的章盗铸钱案的审理和最终的判决,株连甚广,虽说有极大的政治斗争成分在里面,但就当时实际情形而言,这一案件的确也起到了杀鸡儆猴的目的,对于抑制私铸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除了章盗铸钱案以外,在禁绝私铸和私钱方面,蔡京还借助宋徽宗强有力的君权作后盾,从大观元年正月到七月连续发布诏令,除了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外,对私钱所有者采取纳换、逾期严惩等办法;对缉查私钱不力的州县官吏采取惩处等手段,禁绝私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它并不能改变当十钱与实际价值不等的问题。
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虽可以短期内奏效,然而潜在矛盾、私铸现象仍然存在。
宋徽宗心中有书法、绘画、诗词、打球,一边看着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奇花异石,珍禽异兽,一边享用着从各地精选来的采阴“补阴”,生产出来不少的子女。把这一档子关乎大宋存亡的大事渐渐淡忘。可是事情的严重性,朝野上下的反映,不得不使他再度注重天象的传说和帝王的实际行动了。
大观三年(1109)六月,蔡京第二次罢相,钱法又有变动。即把禁行区扩大为河北缘边州军县和沿海的县一级。九月,诏广南东路英、连等六州铸钱院只铸夹锡钱和小平钱,不再铸大钱。
大观四年(1110)正月,宋徽宗下诏减少当十钱的铸造量。
宋徽宗对入相的张商英说:“大宋的钱币铸造至始至终是个大问题,这一下就把希望寄托到卿的身上了。”
看得出来,宋徽宗是真心实意说这番话的。也就是大观四年六月,张商英入相的时候。七月己未,张商英趁机请求罢铸当十钱,改铸小平钱。
然而,执行力度并不大。
张商英进谏,宋徽宗按照张商英的提意,于政和元年五月,正式下诏改当十钱为当三。
当十改为当三,对大多数货币持有者来说,是一种掠夺。张商英根据当十钱铸盗在无法禁止的情况中,在宋徽宗的批示下改为当三钱。定下来以后,开始保密,决定抓紧时间向朝野通报。一天京师凌晨,派几位大臣突然骑上马,走出京师东华门在巷道里连连高呼“改当十钱为当三钱了!改当十钱为当三钱了!请周知。改当十钱为当三钱了!改当十钱为当三钱了!请周知。”一会儿时间,所有人全都知道了这一改变。一下给存当十钱太多的富人,来了个措手不及。
宋徽宗在宣布大钱贬值以后,又接受张商英进谏,接连下诏,强调“务要小平钱与当三钱轻重均一,无自区别”,对于“私相交易,买物支给当三,卖物须纳小平钱”者,要“重行典宪”。改当三之令在民间受到了一定的抵制。“奸邪之在内者,密唱其说曰:‘不久必复旧,可蓄以待也。’奸邪之在外者,晓民以掠美曰:‘当三则亏汝,当七则折中矣。’是以小民听而和之,令出五十日而犹未大孚也。”
大钱改为当三以后,仍只限于京畿、京东西及河北、河东诸路,称为当三钱,当三钱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则自无私铸之利矣”。迄北宋灭亡,未再有大的改变。
宋徽宗与张商英的关系,在宋徽宗刚即位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了。宋徽宗是一风流天子,凡事都讲究个体面风光美丽。他看到整个朝廷的宫殿都基本可以看过眼,只有一处宫殿破旧,想到把这一处简单修补一下,粉饰装潢一下,也花不了几个钱。这么以来看起来一定和别的宫室很协调了,何乐而不为呢!
开始宰相张商英曾多次劝阻,宋徽宗作为皇帝,连这一点自由都没有,心中有点生气,就对施工的的监工说:“这一处宫殿确实破旧,与宫廷的其它建筑不协调,难道我们大宋朝中拿不出这一点银子修补一下吗?朕的意思卿听懂了吗?卿带人员现在开始施工,随时注意宰相张商英的行踪,他如果过来了,马上停工,等他走后再开始。”这样以来修缮这一处地方,淅淅沥沥,做做停停,用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按宋徽宗的意愿完工,谈何容易。这一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宋徽宗刚即位的时候,最有意思的是张商英到现在还不知道,大宋朝廷的内部真有不透风的墙。这一真实的故事,体现出了对朝廷衷心不二的宰相张商英的朴素公正的形象,也反映出才即位时候单纯爱美的青年皇帝的可爱形象。
现在他们在这不同凡响的岗位上,却君是君,臣是臣,一丝不苟地为大宋江山的钱币改革贡献精神和力量。有几次,在下面谈事情的时候,看着张商英,宋徽宗自然回想起过去的那些事情,心中就暗自发笑,想把那一件幽默的“故事”穿帮给张商英,可是宋徽宗没有,只是悠然地笑着。张商英看着宋徽宗的龙颜说:“臣看出来了,我们在‘当十钱’改为‘当三钱’以后,朝野一片欢呼拥护之声,在广大民众的生活中得到了验证,陛下的心确实安定多了,如此喜笑颜开,臣第一次心喜地看到。”宋徽宗说:“是啊,只要朕与卿在一起谋生,没有不成功的。”宋徽宗的双关语使张商英握拳称是。
接下来皇帝和宰相张商英很快投入到钱币的话题上去了。
张商英三句不离本行地说:“京师除铸造大钱外,还铸造了夹锡钱,主要原料仍是铁。崇宁二年(1103)始在河东、陕西铸造夹锡钱,并规定夹锡钱一当铜钱二。崇宁四年(1105)三月夹锡钱向全国推广。蔡京想用夹锡钱取代铁钱,以提高其购买力,使其像旧日的铜钱一样。其实这是办不到的。”
宋徽宗说:“崇宁五年(1106),随着蔡京的罢相,夹锡钱的铸造、行使路分都有缩减。监察御史沈畸批评夹锡钱说:‘以其无铜铸,故夹锡之为贵。今一切改铸,则其非铜钱,犹日前之铁钱也。今召私铸于东南矣,又将召私铸于西北,是教民犯法,非朝廷之利也。’八月,‘诏夹锡钱惟许河北、河东、陕西数路鼓铸行使,余路并罢之’。大观元年,蔡京复相后,同样扩大夹锡钱的流通和铸造。大观三年(1109)六月,蔡京复罢政。十二月,朕两次‘诏以两浙铸夹锡钱扰民,凡东南所铸皆罢’。”
张商英说:“次年,又在河北、河东、京东等路罢铸夹锡钱,所在监、院皆废。惟河东三路听存旧监,以铸铜、铁钱;产铜郡县听存,用改铸小平钱。臣一概明白,在大宋钱币改革中陛下一直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着向前发展,不停地纠正错误的做法,堵塞不应该出现的漏洞。”
从君臣二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到大宋钱币走过的路子。
到了政和元年(1111)二月,宋徽又下诏规定夹锡钱在陕西、河东折二文小铜钱。四月诏令罢铸。这时候的张商英已经说不上话了,政治气候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和二年(1112)五月,蔡京第三次任相,又一次大规模铸造夹锡钱,颁行政和钱式,“且命诸路以铜钱监复改铸夹锡”。不久,“以夹锡钱不以何路所铸并听通行”。为推行夹锡钱,制定了严刑峻法,“夹锡钱既复推行,钱轻不与铜等,而法必欲其重,乃严擅易抬减之令。凡以金银、丝帛等物贸易,有弗受夹锡、须要铜钱者,听人告论,以法惩治”。
蔡京是不倒翁每次倒下去,又会原地坐起来。不,不是坐起来而是“顶天立地”地站起来!”复相,就风风火火干出一系列要命的“大事”,使大宋江山摇晃不定,使大宋臣民苦不堪言。宋徽宗有什么能耐,只有在蔡京的贼船上摇摆颠簸一番。
蔡京货币改革的影响特别大。换汤不换药,蔡京的货币的所谓改革贻害大宋的方方面面。
宣和初,蔡京言:“永惟理财之源,当不取于民,国用自富,故取货于地,而修坑冶之官,复鼓铸之法。自崇宁迄政和五年,在京榷货与库务所积一千三百余万,诸监所铸九百余万,诸路所储三千余万,通内外所有,凡五千万有奇,未尝有不足之忧。既而邪人在位,肆行更革,坑冶官徐堙编置千里,乃罢铸钱监。既无地宝,又无泉货,遂括天下白地,增四方酒价,取其毫末,以为足国之计。今京师虽复盐法,仅足日用;外方漕计阙乏,见侵常平钱米,及用诸司封桩,迄今殆尽。前日改法之人,惧罪难逭,乃倡为浮言曰,自崇宁以前失于措置,以至于此。臣不敢坐受暗默,故辄具本末。”蔡京这段表白,当有所指,但也说明:引起社会不满,物价上涨的钱法改革却给政府带来了巨额财源,满足了政府军需和俸禄等各方面开销,也满足了徽宗君臣的奢侈腐化生活的需要。
到头来,宋徽宗关于货币改革的问题什么都不想了,他觉得大宋在蔡京的主持下,朝廷的收入还是理想的,满满的钱币,够他和众臣过上美好富足的日子了,生性奢侈的宋徽宗很感幸运。
免役、增价折纳、和籴与盐茶诸法
宋徽宗时代的免役法是怎么一回事情?
免役法又名“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免役法是对宋初定下的的差役法的改革,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起初规定乡村中服差役的上三户纳役钱,四、五等户不纳役钱。但推行不久,就改变了诏令,规定乡村上户和下户都需要纳役钱,而且不再依户等的高下,而是按各地税钱、家业钱等划分乡村主户户等的财产标准,均摊役钱。最后,免役钱逐渐成为国家财政中的一笔固定收入。
宋徽宗说:“朕实行的免役法于宗旨是继承王安石的免役法。这样以来,我们大宋朝廷就可以旱涝保收了。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行得通,不愁大宋江山万年坚固啊!”
实质上,宋徽宗的免役法和其宗旨虽然继承王安石的免役法,其结果截然不同。
宋徽宗怎么知道他实行的的免役法,一开始实行以后,问题也不小。
蔡京拜相以后,曾将州县中原有基层胥吏一概斥逐,另用新人。
而这些胥吏老奸巨猾,熟悉执法程序,钻法律空子,隐身州县之中,制造事端,舞法扰民,危害更加严重。州县所维持治安的都是纨绔子弟,他们胆大妄为,与盗贼一般,骚扰四方。
除此之外,百姓的负担比以往更加严重。如巩州(甘肃陇西)在元丰年间役钱只有400緍,而到政和年间猛然增加为3万緍,翻了70多倍。这些钱都流入贪官污吏的腰包。而且,这些钱都出在贫困人民的手中。官户规定可以减半出钱,当时官户特别多,于是大部分推给了下户。
公元1119年(宣和元年),下户除了规定的数字以外,还要替官府拿出官户的减半部分,这真是苦不堪言,又没有办法。
增价折纳法开始于公元1103年。按宋代岁赋之制,以有余补不足,递此输彼,移近输远,为之支移;赋有常物,也可以变通施行,使其价值相等,称为折变。
公元1108年(大观二年)宋徽宗下诏说,天下组赋如有支移、折变当先富后贫,自远及近,支移费用、折变估价也应合理。但是,这些政策到了贪官污吏手中,成了一纸空文。崇宁年间也照样实行,民无所诉,困苦无边。
宋徽宗的话实际上什么作用都没有起到,所谓的下诏是白白的一纸空文。他在迷茫中,过一日是一日。他的书法练习和绘画涂鸦等等才是最为主要的。
宋徽宗时代的籴米和盐茶诸法又是怎么一回事情?
所谓私籴,是指市籴粮米。
宋初都是现钱收籴,贮备军粮,后来名目繁多,其实都是苛捐杂税。
崇宁初年蔡京背着宋徽宗,在陕西推行结籴法,收籴军粮,派人送到一定的地方,于是,官吏乘机搜刮民财。
后来,又推行俵籴法,是提前估算粮食成熟时的收成好坏,预付粮钱,到收获以后,缴纳粮食,因为有摊派的意思,所以俵籴。
蔡京令坊郭、乡村等交钱,以当时的价格籴粮。
不管百姓家中有没有粮食,都得摊派,那些可怜的农民只好高价买来粮食,低价交给官府,百姓受害极深。为了掠夺农民来弥补财政上的赤字,宋徽宗在蔡京的哄骗下,还公然“括田”。
从公元1111年(政和元年)开始,蔡京在宋徽宗的权利范围内设置了一个专门掠夺农民土地的机构,叫“西城括田所”,先后用杨戬、李彦负责这一件事情。
名义上要把一些荒芜和逃亡、绝户的土地收归国有,作为公田,实际上是占有好的土地,被迫原业主充当佃户,令其按对分方式向知府缴纳租课。结果,官府收入丰厚。
为了垄断盐茶,搜刮民众。蔡京对宋徽宗说:“下臣对盐钞法有新的想法,请陛下审视。”
正在练瘦金体的宋徽宗,停下手中的椽笔,看着蔡京的脸问:“卿怎么打算?”
蔡京说:“下臣认为我们大宋应该更改盐钞法。”
宋徽宗说:“朕在忙于书法方面的事宜,有文臣向朕索要几幅瘦金体的习作,对盐钞法的改革,朕相信卿的能力,卿看着办吧!”
蔡京说:“陛下这么忙碌,是不是下臣起草一纷盐钞法文件按规定上报陛下,等陛下有时间了审查一下。下臣等陛下下诏以后,再开始具体办理。”
宋徽宗很赞成蔡京的打算。
于是,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十一月,蔡京更改盐钞法,由官府直接赴盐场购买,盐引一年为限,有特殊原因也得超过半年,限期一到,盐未售完者毁引,所余之盐,由知府收没。虽然宋徽宗朝廷盐业政策多变,税务苛刻,但由于采盐和贩盐,都有很大的利益,产盐数量逐年增长,
至公元1112年(政和二年),盐产量比绍圣(1094—1097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官府收入数字迅猛增加。
茶叶专卖也是蔡京等人打着宋徽宗的旗号牟利的手段。到了公元1116年(政和六年),北宋政府的茶叶税收竟高达1000万緍,比宋初最盛时期的500万緍,翻了一番。
蔡京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变法改革,将茶、盐、酒等大宗百姓生活必须品的巨额收入收归中央。
这一点,盘剥来的财力,可以使宋徽宗更加过上奢侈的生活,迎合了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