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少年登基(第三部分)
作品名称:抢来的皇位 作者:柴瑞林 发布时间:2020-11-07 14:38:43 字数:5637
这时候,尚书左丞蔡卞、中枢门下侍郎许将也跟着符合说:“向太后琢磨多年,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颠覆。”
几个回合以后,章惇一看没有一个大臣出声符合自己的意见,全都是同意曾、蔡、许等的意见。他们已经稳操胜券,章惇的声音被他们的高声鼓噪淹没,只好不再争辩。
向太后又把神宗对端王的美言述说一遍,最后说:“哲总先帝临终前有立端王的遗嘱。无需再议,就这么定了!现在招端王赵佶进宫。”
大臣们都知道哲总仙逝的时候有一个诗歌形式的关于端王继承皇位的遗嘱,是蔡京书写出来公布的,可是,哲宗咽气的时候,大臣一个都不在身边,这遗嘱只有天知道是真是假?
在端王府内,赵佶已经几次派人打听消息,他担心事情不能如愿,一阵阵紧张焦虑,一阵阵兴奋轻飘,轻步曼舞,一阵阵朗诵诗歌,一阵阵举毫飞龙走蛇,不可自己……
端王心跳不已。端王如坐针毡!
端王似乎听到有大臣在远处呼喊他的大名,端王只怕是一种幻觉,手搭耳畔,张嘴细辨。摇摇头颅,再聚精会神地谛听。
又有大臣来了,呼喊端王的声音真切可辩。端王站起身来,心跳着,问身边的人,是喊叫端王吧,没有错吧?
“大家都说已经叫了几声了,端王听不到有那么多人朝端王府走来的脚步声吗!端王请快快入朝。”
赵佶知道自己已经大获成功,他在群臣的拥戴中,到了向太后的福宁殿时,向太后已经在宁福殿等候好一阵了。向太后看到赵佶冲口说:“端王,今天是五月初五,黄道吉日,也正是大宋端王新皇帝赵佶登基的日子。有老妇支持,按礼仪进行。”
赵佶心中一个念头,我终于战胜了我的几位兄弟,要当大宋帝王了。他的一个念头还没有过去,隆重的登基仪式就开始了。先有一群司仪大臣开始歌颂大行皇帝的平生功绩,最后宣布群臣谥号,因为哲宗一生致力于平定边疆,所以,谥号为“钦文睿武昭孝皇帝”。
向太后懿旨,令端王登基称帝。
这时候,满朝文武大臣拥戴着龙袍加身的赵佶登基,又是长长的祭文,艰涩难懂。先祭天,再祭先祖历代皇帝和哲宗,悠长而繁复。
众大臣已经到齐,赵佶的身旁是三个太监。一个是杨蕺,一个是童贯,一个是梁师成。他们三个奸笑个不停,弹冠相庆,他们心情激动,终于等到端王登基,他们预料他们以后的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时候,宰相章惇走到蔡京跟前,对蔡京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向太后这一阵特别眼耳繁忙,没有听到。章惇是以知己的心理说这一番话的,旁边有人替他担心。他的大势已去,日后生命何安?蔡京虽然一边应诺,以后他会怎么样?因为宰相已经犯了政治性问题。他已经六十五岁的人了!
端王在神情迷茫中按大臣的示意行完了大礼,在大宋皇帝灵柩前宣布就位,从此再没有人称他端王了,他是大宋的第八位大帝徽宗皇帝了,这一年他十九岁,风流倜他,才华过人,他有理想有抱负,要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大宋的辉煌事业。
新即位的皇帝赵佶兴奋得一夜未眠。
这一夜新皇帝宋徽宗想了不少事情。他在决定怎么利用向太后。当然,他也要表现出来怎么向向太后报恩,最后,他决策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聪明过人的宋徽宗知道自己年轻,没有从政经验,一刻不能力压朝野,还是打出向太后的招牌来安全也省力,于是赵佶表面上装出对向太后尊敬巴结之神色,磕头下拜,口口声声说向太后恩典终身不忘,万请太后为没有能力的在下垂帘听政。
赵佶皇帝能有今天,也是他竭尽全力巴结向太后的原因。他深知哲宗病重时,军国大权都掌握在向太后手中。向太后出身名门,系河内(河南泌阳)人,真宗朝名相向敏中曾孙女,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三月神宗任颖王时,娶向氏为妻,封安国夫人,神宗即位,立向氏为皇后,夫妻感情笃深。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三月,38岁的神宗驾崩于福宁殿,向皇后与神宗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策力赵煦为帝。哲宗立后,尊向皇后为皇太后。在大臣们心中向皇后是一位正直光明磊落贤淑的女人。
赵佶知道,要青云直上,最关键的是打通向皇后这一关节枢纽,只要她出面支持,战胜几位兄弟,登上皇位就有把握。于是赵佶千方百计讨向太后欢心,不论长小屈尊,巴结向皇后的随从下人,求得在向皇后面前有个好言语。时间长了,朝廷上下都夸赞赵佶仁义孝悌,向皇后也受到了赵佶假蕴温籍的迷惑,认为他是兄弟里面最杰出的精英全才,怜爱有加,刮目相看。一旦哲宗驾崩,立帝非赵佶莫属。于是哲宗驾崩当天夜里,向皇后就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之事了。直至今天,尘埃落定,使她心花怒放,打算展开四体,安度晚年,没有想到赵佶特别祈求自己出面垂帘听政。
向太后本来对朝廷政事不很感兴趣,加上年岁已大。可是赵佶却再三请她垂帘听政,她的心意活动起来了,她认为虽然劳累一点,可是荣耀在先,对她这一无后的朝廷老女人来说,和有嗣后的太后一样令朝野上下刮目相看了。虚荣心使她四处张扬。她通过御药院内侍黄经臣传旨说:“嗣君徽宗已经长大,不应该让老妇操心国务大事,可是徽宗皇帝圣孝有加,日有三省,并且多日拜请老妇垂帘听政,每次真心实意伏地痛哭,长跪不起,盛情难却,所以今天随徽宗皇帝意愿。大宋国事才进稳定,即便老妇垂帘听政,必然不敢与前二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真宗刘太后,英宗高皇后)比肩,我的垂帘听政处于徽宗执意跪请。”然后由蔡京拟就诏书,颁布天下。
宋徽宗依赖的向太后垂帘听政,可是向太后答应只是半年时间,等先帝的灵柩撤回祖坟就要还政,时间是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七月,宋徽宗便要奉皇太后诏,罢同听政。
这半年的时间里也可以说不短,龙袍加身的宋徽宗打算打着向太后的旗子,喜悦平稳地坐在大宋大帝殿堂之上。
向太后开始垂帘听政的第二天,宋徽宗一早御辇随从去为向太后请安。向太后说:陛下一向孝悌恭顺,朝廷上下一片赞扬声,之所以老妇下决心支持陛下面君。从今后,就看陛下的了,请陛下不要辜负大宋朝廷的列祖列尊,不要辜负大宋朝野臣民的衷心期待。
宋徽宗伏地长拜不起,口中叠叠应诺。
向太后急忙起身示意她宫中的两位押班一左一右,将宋徽宗搀扶起来,说:“请陛下坐定,下不为例。今天的陛下,再不是昨天的端王,我们要遵守大宋朝廷的礼仪。”
宋徽宗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只是看着两个押班傻笑。
向太后知道赵佶在端王时候的很长的时间里,没有松懈过对自己的孝顺好和感恩。他来请安的次数如天上的星星一样稠密,自己的这两个押班始终在左右侍候,自己早已经看出来了,赵佶特别喜欢她们两人,于是心下琢磨着将这两个押班赐奉给眼下的宋徽宗。
这时候,向太后的眼睛一直看着在宋徽宗傍边讨好的她们二人,笑从心中溢于颜表。她这么一种出乎这大家意料的表现,使两个押班心中慌乱,以为她们做错了什么。
宋徽宗也在猜想:太后怎么了?便不由自主地说:“请问,太后有什么指教?”
一向言语谨慎的向太后。竟然开玩笑地说:“本太后想对陛下奉献一点心意。”
宋徽宗马上立起来,又伏下身去,将显得很长的龙袍大袖按在向太后的脚下,磕头不止。身边的所有侍从都跟着跪下去磕头不止。
向太后站起来说:“陛下不是在折我的寿吗?这两个押班,还不快快搀扶皇上立起龙体。”
宋徽宗在两个押班一左一右地搀扶中立了起来,慌乱地说:“请太后赐教!”
向太后笑了说:“大家都不要紧张,我是想对皇帝说,我把这两押班奉献给皇上,从今后,她们两个就是皇上你的人了。”
这真是喜出望外,万分感谢太后的成人之美,自己早都喜欢上了这两个押班女侍,太后也一定是很早以来就心知肚明。宋徽宗掩饰不住心中的快乐。
“宋徽宗当政以后,春风得意,并不知道皇帝应该怎么去当,朝廷正事放在脑后,依然是之前当端王时候的散漫生活。这就是说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徽宗17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是向太后宫中的那两个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前面已经交代过了,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及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因此,徽宗更偏爱郑氏。”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
才执政的皇帝宋徽宗登基以来心情都是万陪的好,没有执政经验的他,怎么知道他才面对的朝政,很不稳定,暗流滚动。
在宋徽宗当上皇帝才过了大概三月时间,朝廷就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就是有一天,皇宫突然起火,虽然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但是看起来是有意纵火。把这事情报告了宋徽宗,宋徽宗说,这是大事情,必须一查到底。
事情调查很容易,查出来了,纵火的人,是一个十五六岁的私身,是皇宫里雇来做活的编外女佣人。一问情况,她说自己和人吵架,十分气愤,放火是发泄心中郁闷。
经过调查,这人是是朱太后圣瑞宫里的人,这一下宋徽宗感到很棘手了,怎么办啊?再查还是不查?皇帝私下叫来曾布合计。
曾布面色恐怖地连连说:“不不不,皇上,别再进行了!”
宋徽宗一下坐下去,变了面色说:“朕,也认为不好再深挖了。”他心中明白,自己才上位,除了向太后,再没有什么帮底。自己这一皇帝是向太后一手支持,战胜了几个弟兄,才入位。后面反对的势力很强大。这朱太后是蔡王赵似的亲生母亲,
朱太妃的关键之处在于,她是哲宗赵煦的生母。虽然“初入宫为侍御”,但“母以子贵”,由婕妤、昭容而贤妃、德妃。“哲宗即位,尊为皇太妃。”
早在绍圣元年(1094)四月,朱太妃便通过宦官同章敦建立特殊关系。章敦“初作相时,是蓝从熙去宣召。从熙是圣瑞阁中人。”他特别叮咛章敦:“此命皇太妃之力为多,将来何以报答。”可见,章敦拜相系朱太妃栽培,并明确表示将索取回报。
哲宗“病危”,朱太妃作为其生母,曾对哲宗说:“只十二哥是姐姐肚皮里出来,你立取十二哥即稳便。”所谓“十二哥”即赵似。母亲称子为哥,自称“姐姐”,都是当时的习惯,不足为奇。按照向太后的说法,“先帝自此气不复语”。“气不复语”四字,语意不甚明确,或许是由于曾布的记录有误差。但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朱太妃图谋拥立赵似;第二,哲宗生前对此未置可否。章敦身居宫外,居然得知这一绝密之事。“章敦何以得知”?向太后认为:“必是(蓝)从熙。”可见,章敦公然顶撞向太后是秉承朱太妃旨意,以报答当年栽培之恩。
章敦在外朝争吵,梁从政则在内廷。他在哲宗“弥留之际,便迁圣瑞椅子之
类于福宁寝阁前”,目无向太后。而圣瑞即朱太妃见哲宗“疾革,据榻屡云。”所云无非是所谓“十二哥”事。“章敦下马处,曾有人见送一金盒”,则是宰相与内廷勾结的证据。向太后听到见到上述种种情况,“惊,不觉身转,良久乃定”。她并无亲生儿子,态度本应超脱,何以拥立赵佶,且坚定不可移,或许一个方面正是出自朱太妃等人为所欲为的刺激。
蔡王早想当皇帝,他在后宫有一个强大的以梁存证为首的派别势力,梁存证是后宫掌兵权的官员;所以说朱太后的势力更为可怕,是以首席宰相章惇为首的一支“队伍”,队伍里的每一个人的后面都有自己的帮凶和卧底,盘根节错,联系起来发动变乱,都是亡命之徒,自己的皇位说不定就被毁掉,尚且生命也有危险。
曾布说:“皇帝心中一定悟到情况不妙,这纵火的人不会承认纵火有人挑唆,承认了又有何用?他是圣瑞宫里的人,消息一传出去,说我们要对朱太后动手了…..”
宋徽宗表情沉重地说:“卿和朕同样见解,这事情就只处理那一个私身算是完结了。”
这件事情就算这么过去了。事情的缘由明明是蔡王和母亲朱皇后对新皇帝的挑衅,目的昭然若揭,但是,他们母子没有料到新任皇帝这么高的手腕,给了他们母子一快石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子,白白废了一番心思。满朝文武一定说新皇帝大度,一定议论我们母子行为不端。怎么办?以后再司机行事吧。这皇帝新登基,如羽毛未丰的雏鸟,等他翅膀硬了,下手就难了。
新任皇帝心中余悸未消,不几天朝廷里又发生了一件事情。那一天,皇帝早朝时发现一个特别的奏折,细细阅读时,发现是一个名叫白谔的大臣的奏折,内容是“乞皇太后升祔还政。”
宋徽宗一下出了一身冷汗,这不是距离向太后还政还有两个月吗?这个白谔什么意思?,他的胆量这么大吗?是谁挑唆他这么做?宋徽宗内心倒认为这一大臣要向太后还政,对自己没有什么,说是向太后垂帘听政为自己巩固皇位,其实在有些方面却使自己为难。比如她在这一段时间提拔的一些大臣,很不顺手,有些地方阻止自己进行皇帝职责,这在以后会越来越麻烦,以后谁都可以看出来,要自己梳理更换。现在她如果停止听证,朕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干了。他和曾布说了,曾布也这么认为。
曾布说,可是这白谔的上奏,向太后一定认为是陛下您的意图,因为这一奏折单向是针对向太后的,一点没有牵扯陛下您的意思。这个白谔是谁挑唆的呢?
他的胆量这么这样大,一定有来头。明显地在挑拨皇帝和向太后的关系,如果向太后见怪了,不再和皇帝一致,也就是说再不是一个派别了,向太后会给皇帝找麻烦,即便是她停止了听证,还会指示她的党派,她提拔的人会找皇帝算账。
宋徽宗在恭顺地聆听向太后的意见:“将白谔暂首,不能任他信口雌黄。这里边大有文章!”虽然向太后看起来平心静气,实际上内心波动很大,她对皇帝已经产生了芥蒂。皇帝认为如果把事情弄大,于他于向太后都不好,于是忍着脾气,向太后也忍着脾气。
宋徽宗没有听向太后的指示,没有把白谔处以极刑,只是贬黜出宫500里了事。向太后也再没有说什么。这一件意外事件就算过去了,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再有两个月向太后就要停止垂帘听政了,在宫里还有一件事情,又不合向太后旨意,那就是向太后说的“等先帝的灵柩撤回祖坟还政”。可是,宋徽宗为了不使宰相章惇继续在朝里活动挑起事端,就下诏让他前往负责先帝哲宗陵墓的事情。章惇虽然心中反对,却也没有办法,因为这事情本来就是首席宰相负责办理的事情。宰相可以事事躬身,也可以挂名,让专门大臣一样样办理,时间比较长,七个月。章惇和朝廷的文武官员都知道皇帝在调虎离山。向太后也就心照不宣地放过去了。
朝廷内暂时“太平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