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儿女情长
作品名称:命运交响曲 作者:周良阔 发布时间:2020-10-25 10:48:41 字数:5521
傍晚的时候,医生们正在给自己的身体补充能量。鄂新盛与妻子袁珊珊两口子在等泡面吃的空隙时间里,好不容易给双方的父母打了几通电话祝福和拜个早年,简单说了一下夫妻俩现在医院的工作状况。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个“忙”字。袁珊珊还询问了一下母亲唐丽的身体情况,之后便是嘱咐父亲袁正旺好好照顾身体,不要过多地担心她们在医院的工作与生活。
退休老干部的鄂楚藩倒是很理解儿子,告诉鄂新盛:“养兵千日,用在一朝。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你是国家选派的公费留学博士,又是医院的顶梁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起到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国家这么多年来对你的培养。”
唯有母亲有点担心他,唠唠叨叨地叮嘱了鄂新盛一番。可以理解,儿是娘的心头肉吗!
没有时间可供耽误,刚才鄂新盛召开了一个短平快的工作会议,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过去几天的有关情况,迅速布置了今天的任务。会议结束前,鄂新盛花了两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大伙儿加油打气,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再一次强调现在疫情的危急,医护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保护。
其实大家都在坚持,也都在拼命地努力。工作累点,没有人有怨言。可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特效药给病人治病,就有点难为医护人员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药可用却是大家的心头之患;还有,外面的传染源,依然没有彻底切断,病人依旧源源不断地涌向医院,挤占了大量医护资源,干扰了重症病人的救治。
四十岁左右的鄂新盛是神农区人民医院主管三个科室的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华夏协和医科大学,后留学灯塔国获博士头衔,属于神农区人民医院引进的“海归人才”,是楚天市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之一;身兼传染科、呼吸科、急诊科等学科主任数职,是医院里的顶梁柱,医术水平不仅在楚天市里响当当,就是在江北省里也非常有名。所以,肩上的担子别提有多重了。他与妻子袁珊珊心怀报国之志,身行救城之实,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一直在自己那辆私家小轿车里凑合。
自从半个月前在大学校友微信朋友圈里发了那条“神秘病毒爆发”的消息之后,鄂新盛等人受到相关部门的批评和神农区城关派出所的“训诫”,但他们几个医生却在楚天市年轻人心中形象陡然升起;甚至在医疗行业人群里也声名远播,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好多楚天市民每天都在关注着他们的信息。
“封城”伊始,网上传言特别多,“楚天陷入绝境”“楚天人疯抢物资”“楚天物价疯涨”“楚天医院医护人员防护设备告急”“楚天医院人满为患病床缺乏”“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楚天医护人员不够”……不一而足,让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莫衷一是,似是而非。
看到这些谣言,鄂新盛鼻子一酸,居然又没忍住,直接就在微博中告诉大伙儿:“我们所在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们有能力和决心能治好她。希望年轻人不光是发牢骚,而应该为我们这个城市做点什么。比如当志愿者,去小区当物资义务搬运工、免费接送病人什么的;即使大多数人不能出来帮忙,但可以在网络上捐款捐物或者进行道义支持,给疫情中苦苦挣扎的人们以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决心,那样的楚天就会露出笑容。
“现在每一个楚天人,都在以不同形式努力着,想方设法在保护这座城市。不是吗?在这里,我们医护人员也特别感谢坚守岗位让楚天正常运转的勤劳人们,更感谢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同行。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盼不久,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繁华依旧。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愿人们蜕掉口罩,春风满面。楚天加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夜里十一二点,神农区人民医院隔离病房里过道里,护士长袁珊珊推着小车,准备去给像江云鹤这样的确诊患者送饭送药。远远走来一个人,个子高大、身材魁梧,同样穿着防护服,但看不清脸庞,她知道这是自己的战友,却总感觉到有股莫名熟悉的味道。便忍不住问道:“请问,你会不会是新盛?”
那人愣了一下,狐疑地反问道:“难道你是珊珊?”
“对呀!哈哈,瞧咱俩这身装备扮的,连自己的老公老婆都认不出了!”袁珊珊兴奋地调侃道。
原来,袁珊珊眼前的这个人果然是自己的丈夫鄂新盛,两人像久违的老友那样欣喜若狂。虽然同在一个医院,只因这段时间两人常常因加班加点而倒班,工作地点不同不说,还不在同一时间段,往往一个在白天上班,一个在夜里上班,两人差不多有整整两天没有在工作场所见面了。刚才是经过熟悉的气质跟眼神的确认,才知是自己心爱的人。
“你那个溃烂的脸,现在好点了吗?”鄂新盛关切地问。
“前几天敷了药,应该好了吧。不过,时常痒痒难受,遇到出汗就特别扎心地疼……”袁珊珊不是很肯定地答道。
“我想,你那脸恐怕更严重了,把面罩取下来让我看看吧。”
于是,袁珊珊便轻轻地取下护目镜和脸上的口罩,鄂新盛一眼望去,突然难过地哽咽着哭泣了。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个做过多少台手术,见过多少病人的大夫居然哭了,难道自己的脸真的是惨不忍睹?
袁珊珊毫不知情地逗笑道:“为什么哭啊?见到我的庐山真面目,你应该高兴啊!”
“自己看看你那张脸,都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比那古代发配边疆的刑犯脸上烙的囚印还悲惨!”丈夫悲戚地嘟嚷道。
“啊!有那么难看吗?我的脸到底怎么啦?”袁珊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心急火燎地打开手机照相功能。乍看之下,大吃一惊,吓得面如土色:像换了一张丑八怪的脸,因为汗水沤得过久,她的皮肤已经红肿,在不知不觉中溃烂了,而且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
袁珊珊原本一个漂亮的女子,因为每天超长时间戴着口罩、护目镜,引起面皮过敏而溃烂。她从没见过自己这么丑的样子,从前如花似玉,如今满脸溃烂。一时间接受不了这种可怕的事实,又惊又悲,泪如雨下。其实医院里岂止袁珊珊一个人“变脸”,大多数医务人员何尝不是如此。
人们说,她们是白衣天使,可现在天使们满脸勒痕,脸色黯淡。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的深深印痕,令人看着心疼,也令人肃然起敬,这是白衣天使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最好见证。网上一张张医护人员那“令人泪目”的脸,令无数网友感同身受,大家称那是华夏医护人员最美的容颜。
危险,是她们的日常;苦累,她们也必须承受;毁容,甚至也是职业风险之一。但疫情才开始爆发,战斗才刚刚打响,没人能离开岗位,也没人会离开岗位。她们的手上,也全是深入皮肉的勒痕,手掌与手指头全被汗水腌得皱了皮,没有人说苦。为救患者于苦难,她们牺牲了天使般的脸。
见丈夫悲戚忧伤,袁珊珊擦了擦自己的泪水,强忍着心中的痛苦,脸上堆起了笑容,反倒安慰起鄂新盛来:“好啦好啦,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面对人类公敌的‘新冠病毒’。别让它看我们笑话,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想办法早一点战胜它。哈哈……”
“都这样了,你还有心情笑得出来,天天口罩加护头盔罩着,过敏症状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将来会不会留下疤痕?”鄂新盛关切地问。
“应该不会吧?如果真留下什么疤痕,那我就进摄制组扮演女妖怪去,省得化妆啦!”袁珊珊故作轻松地说道,她不想让丈夫时时刻刻为她担心而牵肠挂肚。
“你就这样疯吧,疯到总有一天得去韩国整容才能恢复容颜,你还不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哇?!”
“呃,谢谢你的提醒,我早有此意。不过,你得负责挣钱养家,不然我如何才能貌美如花?嘿嘿……老公,我这几天老是想你……”袁珊珊含情脉脉地望着丈夫。
“我也想你,珊珊,此时此刻,我特别好想……好想抱抱你。”
“怎么抱?穿着这么臃肿的防护服,抱得过来么?要不,等待会儿下班找个地方抱一抱?”袁珊珊安慰道。
“我等不及了!先来一下。”说完,鄂新盛激动地张开双手,费尽力气环抱了妻子一下,这一切没超过十秒的时间,马上就放下了。两口子早已心有灵犀、志同道合了,不需要什么言语,一个拥抱足已。
在这共同战斗的防疫一线,爱情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商隐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司马相如说:“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而医护人员的答案或许是:“与子战友,并肩战斗。”
鄂新盛紧张地看了看走廊周围,还好,没有别人看见他们的拥抱。袁珊珊马上给丈夫检查了一下防护装备之后,两口子重新戴好口罩与护目镜,四目对望了约摸一秒钟;看着丈夫进了手术室之后,袁珊珊便转身便推着小车离开,各自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鄂新盛身兼三个科室的主任,不但要管三个科室的人事工作,还要上手术台给病做手术,一天到晚工作相当忙碌。老婆袁珊珊也是护士科里的大拿,身份是护士长,每天管着一帮嘻嘻哈哈年轻护士,也是忙得焦头烂额的人。如此一来,医生护士们没少拿两口子打趣,说这家医院成了他们的夫妻店了。
护士长袁珊珊自从去年12日下旬医院发现第一例神秘肺炎开始,就被自己的老公鄂新盛亲自征召留在医院不准回家,成了医院的“常驻代表”。两口子在医院上班平时工作就很忙,一年也没有几次机会回家陪父母住上一晚,更没有机会带着孩子好好玩一玩。
刚开始时,袁珊珊看着年迈的父母、刚刚八岁的儿子,以及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一岁多一点的女儿,她不知如何与他们开口。原本早早就答应好要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陪他们的,却因这次的疫情爆发而食言了。
严峻的疫情不等人,正在她踌躇的时候,早已听明白事情原委的母亲唐丽对她说道:“没事,去吧,救人乃医生的天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不需要你们照顾,孩子交给我,你们就放心吧。不过,病毒无情,你们万事要小心,要好好地保护自己,安全归来……”袁珊珊拉着母亲的手,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八岁的儿子,冲到袁珊珊怀里撒娇:“妈妈,你又要去当战士了吗?你下班了就回来给煮好吃的,爷爷还说过年就给我发个大红包哩!”袁珊珊的眼泪愈发止不住了。
儿子一直以妈妈为骄傲,他总是说爸爸妈妈是打怪兽的宇宙英雄奥特曼。几年下来,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得了很多的奖状;而每次拿到奖状,儿子都会对着她开心的跳啊,唱啊。可是,她因工作忙碌,基本没有参加过孩子在学校的亲子活动,作为母亲她总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为此,对儿子心底总是充满了歉疚,忙忙碌碌的工作当中总是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
疫情肆虐,巾帼向前,袁珊珊始终不忘初心使命,用大爱守护着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在隔离留观点,穿脱隔离服、进入隔离区、监测生命体征、安抚隔离者情绪、到点送饭、消杀消毒、清理废弃物,袁珊珊带领护理人员环环精准,面面俱到。虽是常规操作,她却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大家都要平平安安。”
临晨四点,神农医院里灯火通明,一辆辆120车呼啸着紧急奔往医院,一个个等在门口的医生、护士忙忙碌碌、跑来跑去。急诊室里,鄂新盛正在为新晋的患者检查身体,一群护士推着那名患者去放射科照CT。而在眼科手术室里,吕文丽大夫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正在给一名患者做眼科手术,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医院外面一群志愿者早已忙碌得精疲力竭,由郑凯、蔡甸渠、汪新洲、李青山、朱汉阳、黄皮东等十数人组成的“神农区紧急救援队”仍在苦苦待命。一有接送任务,他们随时必须出征,因为他们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人员与病患者都好比亲人。
这些志愿者全是“业余选手”,他们当中有的是程序员、有的是营养师、证券公司操盘手、有的是驾校教练、有的是个体创业者,大家都是通过微信群组成自愿队,义务接送缺乏交通工具去医院的疑似病患者。“封城”的头一天下来,他们差不多就运送了四十多位患者到达医院接受检测、治疗。
这个春节,注定是个让自己终身难忘的特殊春节了:疫情肆虐,罕见的突然“封城”,搞得所有人措手不及。志愿者队伍中的郑凯,本打算与心爱的女友江丽英在正月初六喜结连理,结果疫情一来,只好取消婚礼。但他没有过多地抱怨,更没有犹豫,而是在这场困难中勇敢地站出来,为社会做一点事情,哪怕是贡献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郑凯生物医药系本科毕业后,去了英国学习了两年,获得帝国理工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进了楚天市神农生物医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封城”了,科研所还没有明确是否停业,所以还在坚持上班。为了防止病毒进一步向外扩散,也为了集中全国最好的资源来解决楚天的疫情,郑凯的心中坚定地支持封城,也坚定地支持着身为木兰镇镇长、战斗在第一线的爸爸郑治化的工作。
昨天下午五点半,郑凯从位于木兰山区的生物医药基地的研究所下班之后,沿着S117公路火塔线开车回神农区城里。一边开车欣赏着一路风景,一边放着流行音乐打发寂寞。天色有些灰暗,云层正在逐步加厚,乌鸦在道路上空掠过,不知名的一些归鸟却在街边树上凄惨的鸣叫。
路过黄鹤塆村继续往神农区里的路上,郑凯猛地一抬头,偶然瞥见前面不远处的寒风潇潇中,好似有人推着小车在马路上艰难前行。急忙驱车前往路边一停,下车仔细察看,原来是一位年过八旬老太太正用轮椅推着一位超过九十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行走,从绿色军大衣裹得很严实的老大爷面容上看去,老人此时的状态很差;而且,推车的老太太每走一步,都是异常吃力。
郑凯内心颇有些激动,心想这么大岁数了还推轮椅上街?咋不打车呢?于是,上前询问:“奶奶,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呀?”
老太太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说:“我们是去神农区人民医院,我老头下午的时候糖尿病突然加重了,我们岁数大了,行动也不方便;又赶上今天封城,乘不了公交,出租车也打不着,唉……”老太太一头银发,戴副金边眼镜,虽八十高龄但气质优雅,气场很强。
郑凯忙说:“爷爷、奶奶,上我的车吧,我正好回神农区里,顺路把你们送到医院。”
两位老人不好意思,客客气气好一番才同意上车,还对郑凯说道:“噢,小伙子,谢谢你,你真是一位热心的年轻人。不过,你放心,我们没有传染病,我们只是血压偏高,患有糖尿病而已。”
郑凯乐观地回道:“爷爷、奶奶,我没那个意思。不管你得了什么病,我都应该帮帮老人家,助人为快乐之本。毕竟你二老年事已高,行动不方便,我见了岂能袖手旁观?”
一边说着,郑凯一边把老爷爷、老太太搀扶到后座坐好,再将他们轮椅放进后备箱,马上就开车向神农区人民医院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