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仰望苍天>第四章 遭轰炸同济大学成废墟,悲愤中师生们同唱校歌

第四章 遭轰炸同济大学成废墟,悲愤中师生们同唱校歌

作品名称:仰望苍天      作者:蓬蒿老翁      发布时间:2020-09-16 09:07:14      字数:6681

  “三少爷!”跟高雪林打招呼的高步云的司机林松涛,二十五、六岁,个子不高,不到一米七,典型的南方人身材,习过武,打得一手好拳,腿脚功夫也不错,给高步云当司机开车已经有五年了。他刚将车停好,正准备去找曹雨绮,就恰好在院子的走廊中遇上了高雪林。
  “林师傅,回来了。”高雪林随意地打了声招呼,就急匆匆地朝大门走去。
  林松涛是个热情而单纯的小伙子,他见三少爷匆匆忙忙的样子,就主动问道:“三少爷,这么急,是去哪?要不我送你去?”
  本来高雪林是想坐黄包车(一种脚力车)去的,被林松涛这么一问,就临时改变了主意,他收住脚步,转身说:“我去找同学,不用你送,你把车钥匙给我就行了。”高雪林能驾驶小车,就是拜林松涛为师学会的。
  “不行,这需要老爷同意。”林松涛没有立刻同意,他知道要是未经高步云同意,就会挨骂的,甚至会被辞退的。
  “就是高老爷让我来找你的。”
  “是去找女同学吧!”林松涛一边调侃,一边将车钥匙抛给高雪林。
  “谢啦!”高雪林一把接住抛过来的车钥匙就朝车库方向走去。
  当高雪林驱车赶往同济大学,快到时,透过车前窗看到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同济大学所在地正冒着浓浓的黑烟,还有升腾的火焰,原来,日军妄图摧毁中华文化和教育而违背国际公理和国际法则,公然动用数架轰炸机对同济大学进行了轰炸。
  同济大学,位于地势平坦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上海吴淞县,其前身是1907年由德国人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国的)”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其意蕴为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1917年受世界第一次大战影响,由同盟国之一的德国创建的同济德文医学堂被法租界当局强令解散。经华人校董的努力,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学校搬迁至吴淞,租借中国公学、炮台湾海军学校过渡。
  1919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自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吴淞新校舍。据《申报》及《时事新报》报道:同济医科办学完善,为国内各医校之冠……学校工科、医学科均有教室、宿舍楼,校园内,不仅建有罗马式大礼堂、设备齐全的实习工厂和德国籍教员住宅楼,还建造了公园式的喷水池、阁楼、走廊和绿茵茵的大草坪,环境格外清幽、美丽。1923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达指令,将学校名称改为同济大学。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从此每年5月20日定为同济大学校庆日。1927年8月,同济大学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并将同济大学列为首批国立大学,医学科、工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但仍以医学院为主,其大部分医用仪器均系德国人捐赠或从德国采购,价值不菲。
  同济大学成为国立大学后,发展迅速,至1932年,学校实际占地198亩,主要建筑物有大礼堂及办公室,22间工学院教室、医学院教室及解剖学馆、40间生理学馆、医院病理学馆、药物研究馆、100间德国教授住宅、94间大学部宿舍、中学部及德文补习科教室与宿舍116间、附设机师学校宿舍31间、实习工厂9个车间等,共计400余间。同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医学、工学、理工三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高雪林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小轿车很快就开到了同济大学校门口。车停稳熄火后,高雪林从车上下来后,当他看到自己熟悉的校园被炸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大礼堂、教学楼、宿舍、食堂全都被炸毁,仅留下残垣断壁,看着眼前的惨状,高雪林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两颗豆大的泪珠忍不住从眼眶流了出来,滴落到地上,没入了泥土。
  罗马式大礼堂,今晚他们约好了要来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将排演《松花江上》这个剧目,可现在,呈现在高雪林面前的是垮塌的屋顶、燃烧过后还冒着青烟的房梁和断砖碎瓦、残垣断壁。
  十分着急了的高雪林一边跑向大礼堂,一边高声呼喊:“余虹颖!”
  无人应答,四周一片寂静。
  高雪林对着大礼堂废墟再次高声呼喊:“余虹颖!”
  还是无人应答,还是一片寂静。
  “贵文山!”
  “郑琳!”
  “洪铁军!”
  ……
  高雪林朝被炸塌的大礼堂走去,他小心翼翼地避开障碍物,踩着断砖碎瓦,然后一遍遍地呼喊着一个个同学的名字,他们和他一样也是《松花江上》剧目组的成员,约好了大家今晚都要来这里排演节目的。
  借着微弱的光,高雪林在大礼堂的废墟上小心地走着,仔细地寻找,不放过任何角落,他一边找,一边喊,除了风声和远处的枪炮声,没有人应答。高雪林失望了,他没有找到他的同学们,也不知他们是死是活。
  站在废墟上,高雪林放眼望去,学校已经没有一处建筑物是好的了,几乎全部被炸毁,材料试验馆、图书馆、宿舍楼、生理学院、电气间都被炸毁,成了废墟。图书、标本、模型以及实验器材等散落一地,且有不少被焚毁,有的还在冒着青烟。
  看着眼前被炸成废墟的学校,伫立废墟前的高雪林异常愤怒,他紧握着双拳,猛然挥向空中,大声咆哮:“啊,日本人!”一颗仇恨的种子在他的心底发芽了。
  没有找到余虹颖,学校已经成了废墟,带着愤怒和失落的高雪林朝他的小车走去。突然,一道强光射过来,且传来刺耳的汽车鸣笛声,高雪林一看,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和一辆装有篷布的货车一前一后开了过来,它们依次停在了高雪林的小车后面不远处。
  从黑色小轿车上,首先下来的是一名身穿长衫,蓄有络腮胡须、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同济大学的“美髯公”胡庶华校长。
  胡庶华(1886—1968),号春藻,1886年10月出生于湖南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1903年参加清朝科举考试中秀才,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1920年获冶金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拥护孙中山三民主义,为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历任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教授、事务主任,武昌大学教授、代校长,江苏教育厅厅长,上海钢铁厂、汉阳兵工厂厂长,国民政府农矿部农民司、农林司司长,1929年后任同济大学校长。
  获悉同济大学被日军轰炸的消息,心急如焚的胡庶华校长不顾危险,即命司机驱车前往位于吴淞的同济大学,和他一同前往的还有另外两名学校领导。
  接着从卡车上陆续下来了不少的人,有记者,也有警察。余虹颖、贵文山、郑琳、洪铁军等人也跟着下来了,他们是在来学校的路上,遇上了胡庶华的小车,胡庶华校长一看他们的装束就知道是同济大学的学生,于是,就让他们搭乘后面的卡车。
  高雪林认出了走在前面的胡庶华校长,因为开学典礼上,他亲眼目睹了胡庶华校长的风采,尤其羡慕他一脸的络腮胡须,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当胡庶华走过自己身边时,高雪林轻轻喊了一声:“校长好!”
  胡庶华微微地点了点头,问道:“同学,哪个班的?”
  “我是医学院外科系一年级的高雪林,校长。”说着说着,突然,高雪林的眼圈一红,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他哽咽着说:“学校没了。”
  “高同学,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能让倭寇的行径吓住了我们。走,跟我们一起再进去看看。”胡庶华校长一边走,一边安慰高雪林说,“学校没了,只要有你们,中国不亡,学校再建起来就是。”
  听了胡庶华校长的一席话,加之又见到了余虹颖等同学,顷刻间,高雪林的心情好了许多,于是,高雪林、余虹颖、贵文山等随胡庶华校长一行再次进入被炸毁了的同济大学。
  一进入现场,满目疮痍的废墟顿时让胡庶华校长的心情沉重起来,不少同学都流下眼泪,甚至还有女同学哭出了声音。
  胡庶华校长一边察看学校被炸的情况,一边捡拾那些没有被炸毁的尚能派上用场的物品。随他而来的人和同学也都跟着清理、收拾那些还能够用的标本、仪器和模型等,而同来的记者则在拍照,记录日军戕害中华文化教育暴行的罪证。
  一个小时后,闻讯而来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也加入了清理的队伍,很快散落在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的图书、标本、仪器、模型被集中起来,装上了卡车。
  “胡校长,您好,我是《申报》记者,可以问您三个问题吗?”一名记者见忙碌不停的胡庶华校长终于得闲,就见缝插针地凑上去,逮住胡校长问道。
  尽管胡庶华校长十分疲倦,但他依然强打精神地点了点头,和气地回答说:“可以。”
  “请问校长,日军轰炸给同济大学造成的损失有多大?”
  “记者女士,尚未统计。你也看到了,学校的大礼堂、实验室、生理大楼、电气室、师生宿舍、教学楼等都遭到了轰炸,成了废墟。”
  “学校师生伤亡情况如何?”记者继续发问。
  “因为是寒假期间,师生均已放假,在校师生伤亡不是很大,但是居住在闸北、吴淞口、虹口等有很多同学,因此具体伤亡数字要等开学之后才能统计出来。”胡庶华如实回答说。
  “寒假很快就会过去,新学期这里显然不能上课了,那么请问开学后学校将如何安排?”这是女记者的第三个问题。
  “目前暂无计划,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们一定会尽快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保证让所有的同济大学学生有学上。这一点国民政府教育部一定会支持的。”胡庶华校长的肯定回答得到了聚拢而来的所有人的热烈鼓掌。
  “请问您是否会鼓动您的学生上战场?”女记者又抛出了她的第四个问题。
  “对不起,你已经问了三个问题,现在我只想跟我的学生们说几句话。”胡庶华校长见同学们都已经自发地聚拢过来了,就想借此机会给学生们以安慰和信心,于是,他提高声音说,“同学们,今天,倭寇违背国际法,悍然出动飞机对我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进行轮番轰炸,这是倭寇想毁灭我中华文化。甲午战争,倭寇侵占我台湾及澎湖列岛,去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我东三省,现在,倭寇又挑起战端,图谋侵占我大上海,企图灭我文化,亡我民族,请问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群情激愤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声音响彻云霄。
  “同学们,倭寇虽然炸毁了同济大学,但是炸不毁我同济学子求学的意志和决心,我们会尽快找到新的地方,保证同学们的学习不会耽搁。这一点,请同学们放心。”
  在场的人都激动地鼓起掌,直到胡庶华示意,大家才逐渐停止了鼓掌。情绪激动的胡庶华校长问:“同学们,你们都会唱我们学校的校歌吗?”
  在场的同学都声音洪亮地回答:“会!”
  胡庶华说:“我将由肖友梅作曲、易韦斋作词的校歌稍稍修改了一下,将第一节‘不振兴工艺’和第二节‘不健康身体’都改成了‘不起来抗战’,将‘不做工负了好教育’和‘不学医负了好教育’都改成了‘不抗战就成亡国奴’。”胡庶华校长说,“我先领唱一遍,然后同学们跟我一起唱,好不好?”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响应道。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起来抗战……”胡庶华校长清唱了一遍后,随着他的唱起头:“好一片中华大地,一起唱!”同学们就都跟着唱了起来,胡庶华校长一边十分投入地挥舞双手打着节拍,一边领唱:“好一片中华大地,不起来抗战,真可惜,真可惜!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抗战就成亡国奴。勤劳、诚毅,提携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齐心抗战;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起来抗战,真可惜,真可惜!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饮食,不抗战就成亡国奴。坚强、勇敢,扶持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抗战到底!”
  歌声停止后,突然,余虹颖挥舞着拳头,带头喊起了口号:“打倒日本侵略者!”
  “打倒日本侵略者!”其他人也跟着喊起口号来,口号声震天动地,刺破黑夜,响彻云霄。
  后据《申报》报道:寒假过后,全校师生暂时迁往了上海市区内巨籁达路(今巨鹿路)民生坊,租赁民房上课,然,同济大学原有学生620余人,报到者仅剩200余人,尚有400多名学生下落不明。
  1932年8月,经过半年时间的抢修,同济大学被炸毁的校舍恢复旧貌,并补充了价值8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8月25日,学校重新搬回了吴淞。
  
  “唉,本想在大礼堂排演《松花江上》的,没想到学校都被倭寇炸毁了,该死的倭寇。”坐在副驾驶位的余虹颖,一上车就愤愤地说。
  “我第一个到学校时,就傻眼了,还以为你们……害得我白为你们担心了。”高雪林一边开着车,一边诉说着。
  “雪林,你是担心虹颖。”坐在贵文山右边的郑琳开着玩笑说。
  余虹颖一下子脸都羞得红了,嗔怪郑琳说:“别瞎说。”
  见气氛变得尴尬,坐在后座中间位的贵文山就转移话题问:“雪林,不能上学了,你有什么想法?”
  贵文山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思考,在学校废墟上,忙碌了一个晚上的他们依然没有感到疲倦,正在为上学读书的事情发愁呢,尽管胡庶华校长说了会尽快找到新的校舍,让他们不耽搁学习。
  “我还能有什么想法,走一步看一步呗。”高雪林一边小心翼翼地开着车,一边回答说。黑夜中,小车在泥泞的小路上一颠一颠地前进着。
  “我才不信呢。”余虹颖深表怀疑,她认为高雪林一定有自己的主意了,因为高雪林在她的眼里不是那种遇事不谋划的人。
  “真的,学校都这样了,我哪有心思考虑将来啊。”高雪林十分感慨地说,“文山,你想好了吗?”
  “我暂时不会读书了,手术刀救不了国,我和郑琳都想好了,去参军打倭寇。”贵文山推了推坐在他左边的洪铁军说,“铁军,你呢?”
  正在闭目养神的洪铁军睁开眼懒洋洋地说:“你们想听我说假话还是实话?”
  “婆婆妈妈的干什么?当然要说实话。”郑琳没好气地说。
  “说句实话,这太突然了,还没想好。”洪铁军卖了个关子,顿了顿,继续说,“我嘛,继续读书,将来去当外科医生。”
  “等你读完书,国都会亡了,你就等着给日本人当医生吧。”郑琳挖苦洪铁军说。
  “不是有你们打日寇吗?都去当兵打仗了,要是你们受伤了,谁来救你们呀?”洪铁军说,“我还是当医生好,这样还可以给你们做手术。”
  “乌鸦嘴,这不还没上战场,就诅咒同学在战场上受伤了。”郑琳不依不饶地说,“铁军,你不安好心。”
  “铁军说的是实话。”高雪林替洪铁军解围说,“我是想参军,拿起武器跟日军干,但是你们也知道我家的实际情况,大哥离家后了无音讯,二哥在闸北前线,跟日本人打仗也不知怎么样了,父母身边就我一个人,他们不会允许我的。”
  “雪林,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天不怕,地不怕的雪林竟也成了听父母话的乖孩子了。”郑琳鼓动高雪林说,“是个男子汉,就应该拿起枪来给倭寇干。”
  “别为难雪林了,他不是怕死的人,雪林家里确实有实际的情况。”还是余虹颖理解高雪林。
  车子在夜色中一路颠簸地飞驰,一路上他们几人聊了很久,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各自未来的打算,不知不觉中,他们的车就开到了市内。
  送走洪铁军、贵文山、郑琳他们三人后,高雪林又开车送余虹颖到了她的家门口,直到看见余虹颖走进余家的大门后,高雪林才将车子开走,等他回到高氏府邸,已是深夜1时了。
  高氏府邸的其他人都已经睡了,只有父亲高步云书房的灯还亮着,怕被父亲发现,高雪林就蹑手蹑脚地回到自己的卧室。这是带浴室和洗漱间的一套卧室,卧室近30平方米,装饰风格跟高步云的书房一样,地板是板栗色的实木铺设,墙壁是有浅浅花纹图案的墙纸装饰,所有家什都是红木的。家什简单,除了一张一米五的大床和一组衣柜外,还有一个书柜和一张带台灯的书桌。曹雨绮每天都会来把他的卧室清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换上拖鞋、脱了外衣的高雪林就径直去了洗漱间,准备洗漱完毕后就睡觉。突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高雪林意识到是还没有睡觉的父亲来找他了,看来自己又免不了要挨一顿骂了。
  听到敲门声,高雪林三下五除二就洗漱完了,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将房门打开,果然是父亲高步云,十分忐忑地说:“高老爷,您还没有睡啊?”
  高步云没有回答,也没有进入房间,而是站在门口,脸色铁青,非常严肃地责问道:“怎么才回来?到哪去了?”
  “我,我……余虹颖约我……去看了场电影。”高雪林吞吞吐吐地说。参加学校剧团和到学校清理废墟的事情,高雪林不敢告诉父亲,因为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尤其是政治活动,高步云都会坚决反对。学生就应该心无旁骛地学习,其他的都不是正事。如果高步云知道自己参加学校剧团并排演剧目,或知道他去了吴淞,同济大学的被炸现场,那一定会暴跳如雷,对他进行严加管束的。于是,高雪林没有说实话,而是撒了一个谎。
  高雪林提到的这个余虹颖,高步云是认识的,她是高雪林要好的朋友,也是同济大学的学生,曾经和另外一个女同学段伶俐来家里玩过,其父亲余国正是上海市政府的一名副厅长。正是看到这一点,高步云没有反对高雪林与余虹颖的交往,还有一点儿子已经是同济大学一年级学生了,正值青春期,和异性交往也属正常。
  “以后不要玩得太晚了,免得你母亲担心。睡了吧。”说完,高步云转身就走,尚未走出两步,又转过身来说,“明天上午,让友和陪你去找那小孩的家人,把孩子还给人家。”
  “哦。”高雪林答应道。
  高步云怜爱地说:“去睡吧。”
  高雪林立马向父亲道:“晚安!”
  高步云也回应道:“晚安!”
  看见高步云转身离去,高雪林轻轻地合上房门,回到房间的他十分纳闷,父亲竟然没有因为晚归而责骂他,语气也十分柔和,这让高雪林有点不适应,难道是自己上午的遇险让父亲担忧了,或者是自己刚才提到的余虹颖起了作用?躺在床上的高雪林胡思乱想,渐渐地就睡着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