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安置小区里的故事
作品名称:寻…… 作者:喜上眉梢 发布时间:2020-08-13 22:26:52 字数:3054
饭后,凌悠然和冉晓曼马不停蹄地赶往“河东小区”。凌悠然习惯性地打开导航,设定好位置,发动车子,开往“河东小区”。
她看了看这个地方离这里也不远,车上,凌悠然想起报社曾经对这个小区做过的一次报道,这里的拆迁户开始不肯走,后来政府派人上门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前后报社记者来了好多次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劝走了,但是有些住户搬进安置房,又闹腾开了,对于被拆迁户而言,离开之前熟悉的生活环境去新的地方就已经有一定的挑战,如果新搬进去的安置房质量存在问题,那更是雪上加霜。
拆迁户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拆迁款,却有一部分人过得还不如之前了,就是因为这部分人在有钱之后失去了自我,觉得自己是有钱人了,就开始吃喝玩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而且这种情况还不算少数,很多拆二代都染上了这个习惯,那点拆迁款也很快就会败光,日子过得比之前更难。
凌悠然和冉晓曼一路对拆迁户的言论颇多,冉晓曼挺羡慕这些拆迁户的,她的同事中真有一夜暴富的“拆二代”,只是那些“拆二代”们都挺低调,没有网络报道的那些个别猖狂的“拆二代”似的。他们过着没拆之前的平淡日子。
“前面就是了,你看到那几十栋房子吗?”凌悠然指着不远处耸立着的高楼问冉晓曼。
“看到了,就这里啊,这个安置小区看上去挺气派的,应该没有人们所担忧的什么安置房质量差的传闻,多高大上呢。周围的绿化也做的很好,如果你不说是安置房,还真的没人相信哦。”冉晓曼羡慕着,眼睛就没离开过这个有花,有草,有树艺造型的小区,凌悠然围着小区绕了一圈,从北门到东门,再到南门,最后在西门停下。
“到了,我们进去打听打听,希望在这里能遇到吴老社长。”凌悠然打开车门,跟冉晓曼一样开心,她对冉晓曼说,“冉姐,我们是不是先到传达室问问。”
“行。”冉晓曼觉得传达室应该相对其他住户熟悉这里的人员状况,她们来到传达室,传达室里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正在打扫卫生,凌悠然敲敲门,“大爷,您好,打听一个人。”
“你们要打听谁?”大爷直起腰板,看着凌悠然和任晓曼说。
“你们小区全是那个‘三砸门’社区拆迁来的住户吧?”凌悠然问。
“也不全是,有些住户是租户,好多拆迁户,分到房子后,嫌弃这里的风水不好,都没在这里住了,房子有些被租出去了,有些还是空着的。”大爷指着前面一排没有窗户玻璃的房子说。“你看,那前面一排好几乎都是空着的。”
“这里的房子会租给什么人群?这里离市区又远,地方也偏,虽然说环境很好,但租好像不容易。”凌悠然看着眼前的房子,觉得租的可能性不大。
“有,便宜租,还是有人住的,你知道啊,这附近有好多工厂,这一片属于工业园区呢。”大爷说到工厂多的时候,眼里放出兴奋的光芒。
“可是,大爷,您刚才说这里风水不好,是什么意思?”冉晓曼问老人。
“你们看到小区外面有一排水杉树吗?喏,就那里。”老人指着离传达室近百米的地方说。
冉晓曼和凌悠然顺着老人手指的地方看了看点点头。老人接着说:“那里死过好几个人。”
“为什么啊?”凌悠然听老人这么说,身子不由一抖,冉晓曼也是心底一凉,她们眼前仿佛又飞过一个红衣服的女子。
“你是本地人吧?”老人看着凌悠然问。
凌悠然挺奇怪,老人为什么铁定了自己就是本地人,而没说冉晓曼是本地人,凌悠然笑着说,是的。
老人继续说:“你应该听说了,这里为了拆迁发生的命案吧?”
冉晓曼听说这里还有故事,立刻来了兴趣,但她心里说,不要这个命案和吴老社长有关系吧。
“有一家当时不愿意拆迁,他们跟政府开出的价格,政府没给齐,所以他们死活不肯拆,好像那里还有一些人家没拆吧,这家为什么政府非要他们就拆,因为他们的住房正好在某施工的要点,政府前后派了好多人去他家劝说,让他们先拆了,款项后补,但是他们不答应,后来政府就进行强拆。”老人回忆着当时的情景,眉头皱起来。
“拆了?”冉晓曼问。
“拆是拆了,拆的当天,他们家没人在家,但是后来他们家的儿子却带了一帮人回来,这些人开着车子,看到办案人员和群众就撞,这不,死了好几个人,其中办案人员就三个,还有无辜的路人,伤者就是六七个,你们不知道当时的场面,瓜娃子,好狠毒啊。”说到这里,老人激动地双手直颤抖,眼泪竟然流出眼眶,凌悠然从包里拿出一张面纸递给老人,真的,让人心痛的场面,怎么会这样?
“后来呢?”冉晓曼很好奇这些人是否得到报应。
“后来,这帮人被公安逮捕了,可是,那些伤者,逝者好无辜啊。”老人情绪很激动,凌悠然看到地上有个热水瓶,拿起来摇了摇,有水,她又看到桌子上有个空水杯,她拿起水杯,倒了一杯水,递给老人说:“大爷,您坐下休息一下吧,地,我帮您扫完。”
“再有拆迁户就不敢来住了?”冉晓曼觉得老人口中说的那个风水问题,应该就是这个事情导致吧。
“嗯。那我想问问您,您还记得当时伤亡人员中有没有一个姓吴的老人?”冉晓曼还是不得不将自己的担忧试着问问,虽然她觉得这个问题很唐突,但是她希望老人回答她说,没有。
老人想了想却说:“好像是有一个,我翻一下当时的记录。”老人打开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不太厚的笔记本。
“您怎么还做了记录?”凌悠然好奇地问。
“这个本子是当时一个说自己是报社记者的姑娘落下的,她当时做完调查,接到一个电话就走了,把这个本子忘记在这里了,我就保管着,等着姑娘来取,可是,一直到现在也没见她来,我想她是不是忘了。”老人说着翻开本子。当他翻到扉页时,一个姚字跳入冉晓曼的眼帘。冉晓曼急忙从老人手中拿过本子,心里一惊,觉得这个字体好熟悉,而且这个姓也是姚雪莲的姓。
“不会这么巧吧?肯定不是她。”冉晓曼自言自语。冉晓曼将笔记本还给老人,老人继续翻着。
“这里,你们看,姓吴的,是这个人吗?”老人翻到记有名单的那一页问凌悠然和冉晓曼。
“吴青峰。”冉晓曼说。
“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叫吴启然。”凌悠然拿出名片给老人看。
“那应该不是,我就不知道了,我帮你们查查,这个人住几栋,然后你们自己去找哦。”老人将本子放回抽屉,又从抽屉最低层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子说,“这里应该记录了小区里所有住户的名字,只要他们住在这里,肯定能找到。”
老人说着翻开本子,凌悠然和冉晓曼也凑过去,希望六只眼睛能发现吴启然老社长到底在哪里。老人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姓吴的住户倒是不少,唯独没有吴启然这个名字,老人也很奇怪,他问凌悠然:“你确定他是‘三砸门’社区的?”
凌悠然点点头很肯定地说:“确定加肯定,你看,这个是当时他在报社时留的地址,现在他退休了,地址就是变了肯定还是能找到他的,可是,为什么我们一路找来,就没有找到他?真的好奇怪了,吴社长到底去哪了?”
“不知道,要不,你们到小区里面问问吧。”老人合上本子,关了抽屉,看着窗外。这时候,不知几时,窗外竟然下起小雨,风刮着树枝,沙沙作响。
“我们到小区去问问吧,待在这里也不能解决问题。”凌悠然将吴启然的名片握在手中出了门,冉晓曼也跟着出去了,门外淅淅沥沥下着雨,两人出门时没有带伞,就各自将自己的包顶在头顶,快速往小区的第一单元走去,路上没有行人,她们决定到单元楼里去敲门。走了几户人家,敲门都没人开门,凌悠然失望地说:“怎么全没人在家,他们都去哪里了?”
“我们到另一家去看看吧。”冉晓曼说着走在前面,从一户玻璃窗里看到一个景象,吓得她急忙拍着胸口退回去,嘴里连喊,“妈呀。”走在她身后的凌悠然见状,忙问:“怎么了?”冉晓曼指指那个玻璃窗。
凌悠然满怀疑虑地看着冉晓曼说:“什么事把你吓成这样了?”她说着伸长脖子看过去。
“不得了,快走。”说着,她拉着冉晓曼飞也似地离开这个单元,外面的雨似乎更大了,冷风嗖嗖的,天色暗了下来,她们真后悔不该今天来,应该挑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