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梦逝乾元>第二十二章 叛乱起因

第二十二章 叛乱起因

作品名称:梦逝乾元      作者:文字生存录      发布时间:2020-07-14 10:19:30      字数:3178

  这是座很大的酒坊,连着几座院落,就像卢兴说的这响水庄里独一无二,光仓库占了两个院子,存储最多的就是粮食。这些粮食如今在火灾中被暴露的一览无遗,这样的数量,估计能用到明年夏收。子玉又带着士兵查看了正在酿酒的作坊,心知肚明。
  鲁员外带人查看了粮食受损的情况,一张脸哭丧的那叫个难看。宿绍祖拉着庞总管叽咕了一会儿,又吩咐了姓鲁的几句,才一起走到子玉面前。庞总管陪着笑脸道:“今日蒙王爷赏光,不想受到这种惊扰,实在抱歉,是下官治理不善,望王爷海涵。”
  子玉知道自己身担平叛刻不容缓,没时间处理此事,便不想打草惊蛇,可还是忍不住说道:“你们明知朝廷停了河间的酒坊,却私自开禁,是不知道还是明知故纵,得了多少好处?”
  “王爷不知,下官也有隐情。”庞总管说着给鲁员外使眼色。姓鲁的一招手,几个伙计抬着几大坛酒过来,还有捆好的十几头活羊,咩咩地哼着。鲁员外笑道:“这是小的孝敬王爷的,给军中的弟兄们尝尝,还请王爷多多照拂。小的也是替侯爷办事,王爷就莫问了。”
  子玉换了笑脸道:“鲁员外好大方,不过,如今灾荒年还能囤积如此多的粮食,不知是从何处购得?”
  “王爷放心,是小的花高价买的,都有账目可查,不会触犯律法。”
  子玉便道:“员外的心意本王领了,军有军规,战前不许饮酒。军情紧急,也不容本王管些闲事,就此告辞了。”出了响水庄头,几车粮食草料也被卢兴送出,子玉拱手作谢告别。
  走了不远,一直隐在暗处的黄敬杰几人赶了上来,说道:“统领这招真管用,这狗官不敢吭一声。”子玉道:“这些人面上对我们恭恭敬敬表示支持,可碰上真格的,他们就会拿老百姓开刀。平时不知搜刮了多少,只是上坑朝廷,下欺百姓就是了。要不是你们查出实情,还不知让百姓怎么骂我们哪。”
  黄敬杰又道:“刚才趁乱我们看了下,这家酒坊的储粮很多都是上好的精米,够得上漕粮的标准,我看里面一定有问题。”
  “我已经注意到了,只是现在不能打草惊蛇,等弄清楚再报给霍大人。这次叛乱恐怕与这些官员有关系,叛军对治河的几位官员只扣不杀,就是留了后路。我想,只要处理得当,恩威并施,不难降服。”
  以东征军当年练就的速度,没用两天就到了叛乱地区,还能看出他们劫掠后的痕迹。县城城门紧闭,地方官府兵丁和临时抽调的乡丁们日夜巡逻。许多地方县令乡绅纷纷要求官兵尽快平定叛乱,还他们一个安定。大军所到之处,大庄小村能逃避的财主们都带着家眷细软进了县城,那些没处去的也把粮食藏得藏埋的埋,关门闭户。又是农闲,那些因干旱出的稀稀拉拉的麦苗被片片残雪覆盖着,更显的荒无人烟。
  子玉、宗霖带着几个士兵连敲了几户大门,都空无一人。最后好歹找到一家,一对老夫妇开了大门,让他们进了院子。他们的儿媳和一对孙儿女,躲在屋里战战兢兢不敢出来。
  子玉道:“别怕,我们是来剿匪的朝廷官兵,既不抢你们,也不会抓你们的丁。你们家的精壮年都去哪啦?”
  老汉瞅瞅这些人,老实说道:“大儿子原先出河工,这一乱,他胆子小不敢跟着,就不知躲哪儿去了。小儿子从小跟着姨夫读书,是东平乡试的秀才,县城里穷教书的。听说被治河的官爷叫了去,也是下落不明。军爷到了,小的家里穷,没什么招待的,还有只老母鸡,我这就杀了。”他看一眼老伴道,“不是还有半袋朝廷给的赈灾米吗,拿出来给军爷做了吃。”
  然后对着子玉他们道:“对不起,就这些了。家里本来还存着有点过冬的粮食,可官府说是平叛征军粮,叛军又说是为百姓杀贪官打天下,一来二去都拿走了。这还是我偷着藏下的小半袋,没有了,不信军爷可搜。”
  子玉,宗霖默默听着老汉的诉说求告,心里内疚的不是滋味。子玉看看桌上放的掺了米糠的菜团,伸手挡住要去拿米的大娘,说道:“你们误会了,我们不是那些掠夺百姓的军队。因我们这些官员的失误,才会让百姓遭此困苦,是我们对不起百姓。我只是想问一下这村里有几眼井,想埋锅做饭。”
  “井倒是有,我这院里就有,可旱了两年,没多少水了,你们人多恐掏干了也不够。”
  “那附近有没有可用的水源?我们一路都没见到过有。”
  “从这儿往西一里多地有条黄河的支流流过,十几年前就决堤泛滥成了一条小河。虽是旱,可也有水流过,反而变清了,田里这些麦子都是我们用肩挑来点上的。”
  子玉对宗霖道:“兄长就安排让他们去西边的河里取水,就地扎营埋灶,再让他们扛两袋粮食过来。”
  宗霖点头会意,安排去了。不一会儿带着两名士兵把粮食扛了过来,子玉对老汉说道:“这些粮食你收下,不多,也能帮你们渡过这一冬。村里人若有缺吃的,也能接济一下,我们就不一一敲门打扰了。”
  老汉楞楞地立着,突然对里屋喊道:“顺子他妈,快去炒点米和枣煮水,让官爷们歇歇脚。”说着把子玉他们让进屋,搬过几张条凳坐了。
  带着糊米香味和枣香味的汤水,热热地端了上来,老汉道:“你们这一路没水,也定是渴了,喝吧,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水,怕比你们南边的茶叶都好喝,尝尝。”
  子玉宗霖等人,连闻带喝,甜香适口,还是第一次尝到这种口味。子玉不禁问道:“这样做实惠解渴,还好喝,确实比茶叶另有一番风味。不过,您怎么知道我们是南边的人?”
  “你这口音不是江浙那边的吗,还有这位,”老汉看看宗霖道,“他的口音更重,尽管带了些京都的腔,可还是听得出来,是临安那种特殊的江浙味儿。”
  两人不禁佩服,宗霖道:“老人家定是走南闯北阅历丰富,否则怎会分的如此清楚。”
  “哪里,是以前年景好的时候,我经常去运河码头用粮食土产贩运些南边的货物来卖,见过不少临安的商人。还救过两位被官兵追杀的兵士,说的也是你们这种话,他们说自己是临安人。”
  子玉一怔,追问道:“他们是哪里的兵,叫什么?”
  老汉道:“不知道,他们没穿军服,是我看出来的,说是被朝廷的奸臣所害,让官兵追着灭口,我把他们藏在运谷草的车上才躲过去。都四五年了,名字记不清,好像他们也没说。”
  子玉又问道:“你知道他们逃往哪里去了吗?”他见老汉摇头,不禁失望地叹了口气,转而问道,“这附近出河工的是不是很多?这次叛乱就是以河工为主,我想这治河的工程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老人家能知道一些吗?”
  “这里出河工的不多,那些人都是重灾区的,他们没有活路,又拖家带口,指望以工养家。听说不但发粮食,还发饷银,说的天花乱坠,要不怎么能招了这么多人哪。”
  “饷银?”子玉不禁一愣,这种信口开河的事自己倒没听说。
  “可不,这种好事哪有,听儿子说后来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被士兵赶着没白没黑地干活,不反才怪。”
  子玉气道:“这几年北方灾害不断,朝廷为了筹措救灾,停了不少工程,就是前朝也难做到。又调拨了那么多的粮食和现钞,想让治河能顺利开工。这些人既然贫困,能让家里人吃饱饭还不知足,信什么饷银?他们怎就不明白,治理黄河也是能让他们受益的长远大计,竟还要挑起动乱,闹得民不聊生。”
  老汉也道:“官爷这话,小的也明白,若这些当官的都像您这样体恤百姓,谁还会造反。说是被逼的,可小的也不希望这样,这么一闹,受害的还是百姓,那些坏了良心的官员照样没事。”子玉安慰道:“老人家别担心,这些引起百姓叛乱的贪官,朝廷不会放过的,等查清了一定严惩。”
  临走时,子玉嘱咐老汉一家向庄里的百姓说明白,这些贪官污吏不代表朝廷,皇上一定会把百姓放在心上。老汉也对子玉道:“小人姓王,大儿子王伯,小的叫王坤。官爷要能见着他们,若是没跟着闹事还好,若是犯浑,就请您高抬贵手饶了他们。对他们说,再不回头就不是我的儿子。”
  冒着冬季的凛凛寒风,歇在田间的几万平叛大军还未吃完饭,就接到叛军对济南撤围南下,遭到德撒尔两万骑兵拦截的消息。子玉恐有失,一面送信让益都军配合,一面领兵一阵急行,把叛军堵在东平路北部境内。
  同时赫连晟押运的粮草也到了。出发时因仓促,军中储备的干饼肉干不多,都给了骑兵,子玉手下这些人就喝了一路的菜粥。如今见了朝廷配给的粮食和牛羊肉干,个个高兴,合兵后的大军美美地吃了顿干馍肉粥,士气大涨。
  赫连晟还带了霍少郡对子玉的指示,如何瓦解叛军,减少杀戮就成了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