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幸福生活
作品名称:偷来人生 作者:谢卫 发布时间:2020-06-30 11:31:55 字数:6900
转眼之间就到了新学年开学的日子。
黄继武渴望上学。因为到了学校,进了课堂,他就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就能够充分地展示一个最真实的自己,他就能够在抢答老师的每次提问当中,获得一份乐趣,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然而,对他来说,他即将跨进去的那所中学,毕竟很陌生,尤其他一口浓重的常州乡音,在家里都经常遭到黄凯莉和黄建阳的讥讽和嘲笑,到了学校,他将如何面对那完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的学生生活,他既充满期待和向往,又有一点忐忑不安。
这一天吃过早饭,黄继武就跟随大姐黄雅莉一起来到了他们家附近的那所中学。黄雅莉比他高两个年级,读高一。因为学校的情况她都一清二楚,所以,如何到校务处办理相关转学手续,以及开学报名等等相关事项,都由她带着黄继武一起奔走,一起办理。
由于手续完备,他们几乎没有费什么周折,就很快一路绿灯办好了入学事宜,并最终确定被分到了初二5班。于是,黄雅莉又带着他走进了初中二年级的办公室,在那里与初二5班的班主任见了面。
班主任姓周名谷雨,三十岁左右年纪,跟现代样板戏《红灯记》里面的李铁梅一样,梳一根长长的独辫子,加上那副杨柳细腰,走起路来,袅袅娜娜,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风景。正式成为初二5班一员之后,黄继武更进一步发现,周谷雨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她的语文课上得也好,尤其她那一口带有京韵京腔的普通话,让他和全班同学都格外喜爱和着迷。黄继武原先不喜欢写作文,自从听了周老师的语文课之后,他竟然渐渐喜欢、并且最后迷上了写作,这恐怕就是爱屋及乌的一个最好的例证了。
在庄家塘中心学校的时候,黄继武念书最“巧”,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是一致公认的,也是无人能敌的,所以他在同学当中的“领袖”地位同样也是无法撼动的。可是到了现在这所中学的初二5班,应了那句老话所说,叫“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个班级里面比他黄继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实在太多太多,他原有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别说班长、班干部,就连小组长都没有他的份。为此他感到很失落,也很无奈。最让他失落甚至有些忿忿不平的是:那些班干部们,见到他都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就像他当初对待班里学习成绩非常之差的同学一样;特别是那个跟他同住一个生活大院、名字叫李敏的女班长,每次上学或者放学,见到他就跟见到空气一样,不,应该说是见到妖魔鬼怪似的,有时候明明走在一起,是完全可以结伴同行的,但她每次见了黄继武之后,要么故意飞奔,要么故意落后,仿佛他身上有难闻臭味,又仿佛他是从大山深处逃出来的“瘟病”传播者,她是非常坚决地要与黄继武拉开一段距离,并且对他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这如此种种的状况,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伤害。他对此很不解,但同时也让他很不服气。当初在庄家塘中心学校念书的时候,因为是最“巧”的一个,因为没有对手,并且即使真的做那个骄傲的“兔子”,即使真的在“龟兔赛跑”的途中睡上一大觉,也都不用担心会被后来者追上来,甚至最终超越自己,所以久而久之,黄继武就自然而然地放松和懈怠下来,就轻飘飘地以为天下舍我其谁了。现在他才真正清醒地认识到,什么叫“强中更有强中手”了。现在他才真正明白和理解,离别之前,吴红梅老师为什么要对他说那番话了。吴红梅老师说:“你在我们这里很优秀,但外面的世界太大太大,比你更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你一定要记住并且充分认识和理解‘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些既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不做那个‘井底之蛙’,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你一定要更进一步刻苦努力,同时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变压力为动力,真正做到不骄不躁、不气馁,不懈怠,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迎头赶上,你才能够最终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吴红梅老师对黄继武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盼,黄继武都言犹在耳,都历历在目。他不敢气馁,更不敢懈怠。他暗暗憋着一股劲。他同时更清楚地知道,他现在必须来重新演绎那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就像吴红梅老师告诫他的那样,他要让压力变成动力。他要将那些比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成他努力赶超的目标。他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他要让这些看轻他的同学,有朝一日都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他要重新夺回他原先在同学中间的那个“领袖”位置。
在所有课程当中,语文一直是他的弱项,但自从他的作文成绩取得突飞猛进的提高,尤其是他的作文经常被班主任周谷雨老师拿到课堂上当“范文”评讲之后,他的学习热情和干劲就更大更足了。他要赶超那些牛皮烘烘、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班长班干部的决心和底气也就更大更足了。
小时候,亲娘,包括爷爷姑婆等等长辈们,经常对他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励志故事。那时候因为太小,他还无法理解和领会这个励志故事的核心内涵,可是现在,面对自己在初二5班如此不利的地位,他渐渐地懂得和明白了:既然一根铁杵最终都能被磨成一根针,那么,自己在原有基础之上,更加倍地刻苦努力,又为什么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黄继武的认知世界里,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
黄继武是个天生不服输的人,自然不甘人后,更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他要向初二5班的同学、尤其那些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而且曾经轻视过他的同学证明这一点。他有这个能力,更有这个信心和决心。
凭借这个信心和决心,黄继武正在朝他制定的目标一步步努力前行。原先在常州乡下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回家要割草,割草的时候,还要当孩子王,要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地道战”、“南征北战”,以及诸如此类的各种各样的游戏上面。如今他不需要割草,也不再是孩子王。他将原先白白耗费掉的那么多的时间,都用于阅读或者温习课文上面。他的资质和禀赋本来就像一座亟待勘探开采的无穷无尽的矿床,现在他又牢记并且脚踏实地地奉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千年古训。就像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当中的主题歌所唱的那样:“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黄继武就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不断刻苦努力,不断砥砺前行。这种叠加效应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他各种科目的学习成绩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黄继武虽然自始至终没有对外宣布他的“奋斗计划”,但付出之后的回报,总是能够让人兴奋,让人欢欣鼓舞并且渴望能够有人与之一起分享的。14岁的黄继武又怎么能够例外,能够免俗?他自然要将这一张张成绩单带回那个家,让他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见证他的成长和进步。
望着黄继武带回来的这一张张成绩单,包括钱正萍在内的“一家人”,自然一个个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都向他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怎么说,这也是黄家人的骄傲,大家自然乐见其成。尤其那个黄继武叫他父亲的人,望着这一张张成绩单,更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吃晚饭的时候,他甚至不顾钱正萍的“细末代”、同时也是黄家“活祖宗”的黄建阳的公然反对,硬是将一碟红烧带鱼,直接摆到了黄继武面前,而一贯笑嘻嘻的钱正萍见此情形,也只是翻了一眼,嘴角牵动了一下,随即便一笑了之。应该说,在黄继武的整个记忆当中,这是他在这个“家”里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享受这么好的待遇。那个他叫他父亲的人,也是第一次——当然也是唯一的一次对他这么亲切,这么体贴,这么慷慨大方。
但接下来的事情,就大大出乎黄继武的预料了。
那个黄继武叫父亲的人,见了黄继武的成绩单之后,如果仅仅喜上眉梢,仅仅“破例”将一碟红烧带鱼让黄继武优先享受也就罢了,他偏偏在晚饭过后,把黄雅莉、黄静怡和黄凯莉叫到一起,然后指着黄继武的一张张成绩单,责问她们:黄继武能做到,为什么你们却一个都做不到?你们是不是一个个都笨得跟猪一样?
细心的黄继武发现,当那个他叫父亲的人,开始骂他的三个女儿笨得跟猪一样的时候,黄雅莉和黄静怡面无表情地低着头,不哼不哈,黄凯莉则撅起嘴巴,在那里嘟嘟囔囔着什么,而一贯笑嘻嘻的钱正萍,却突然皱起了眉头,并且说出了一句黄继武当时似懂非懂的话来:“不是一个肚皮出来的,当然不一样咯。”
这是黄继武第一次发现钱正萍当着众人、尤其当着他的面皱眉头。他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他却隐隐约约意识到,这句话肯定跟自己有关。
果然不出黄继武所料,当黄德明听见钱正萍说出那句话之后,他的脸上就立刻出现了不尴不尬的表情:“我在教育孩子,你说那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钱正萍立刻冷冷反驳道:“谁知道你在是教育孩子,还是在借题发挥?”
黄德明已经显得十分生气:“你现在还说这种话,你觉得有意思吗?”
钱正萍冷哼一声:“什么叫有意思?什么叫没有意思?是不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戳到你的痛处了?”
黄继武虽然听不懂他们俩在说什么,但他却能够明确感觉到,他们俩截然不同的面部表情、说话语气等等之类,已经非常明显地超出了正常对话的范围,已经非常明显地属于“话中有话”,并且已经带有浓浓的火药味,其性质甚至有可能已经达到比吵架还更恶劣、更严重的地步了。
黄继武虽然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更想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什么他把他的学习成绩单带回来,那个他叫父亲的人,骂了他的三个女儿跟猪一样之后,会引发钱正萍如此激烈的反应,会让她跟她的丈夫产生这么大的怨怼?但他从那一刻起,心里就有了一种非常不好同时又非常强烈的预感,那就是他在这个“家”的平静日子,从现在,不,应该说是从这一刻开始,就已经被彻底打破,他在这个“家”的“幸福生活”,也将从此真正告一段落了。
黄继武的预感第二天就得到了验证。
这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一觉睡醒,起床之后发现,家里竟然已经空无一人。来到厨房,揭开那只大钢精锅的锅盖一看,平常那么多的剩饭,此刻已经一粒不剩。按照这个“家”往常的习惯,每晚都会留下小半锅剩饭,等到第二天早晨,加入开水或者直接放入自来水,然后放到煤球炉上进行烧煮,用他们习惯性的说法,这叫烧泡饭。泡饭烧好之后,接下来就是打开腌菜坛,从中取出几棵腌好了的咸菜,拿到自来水龙头下面冲洗一遍,然后切碎,再配上辣椒,放入油锅里面炒熟(黄继武怕辣,曾经多次恳求他们炒咸菜时不要放辣椒,但都被无情拒绝,因此黄继武每天基本上都是一碗泡饭解决问题。有时候嘴里实在没有味觉,那寡淡无味的泡饭实在难以下咽,他就只好在泡饭里面加一点盐或者偷偷倒上一点酱油)。这些就成为他和黄雅莉、黄静怡、黄凯莉四个人的早饭了。而黄德明和钱正萍因为上班路途遥远,所以他们每天基本上都是早早出门,然后到他们上班所在工厂的食堂就餐的——黄继武是根据他偶尔发现他们两个人都有印有各自所在工厂食堂的饭菜票做出这个推断的。至于他们的“细末代”黄建阳,因为从早到晚都全程跟着他妈,或者毋宁说,因为他是这个家里的“小皇帝”、“小祖宗”,因此他的早饭自然要优于全家,优于所有人:要么吃食堂,要么在外面买早点,具体究竟吃什么,当然全要他说了算。这一点,黄德明以及他的三个女儿都没有说话的权利,更遑论黄继武了。
这下黄继武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
人都走光了,剩饭一口都没有。早饭吃什么呢?
情急之下,黄继武的眼珠子一转,他立刻用搜巡的目光,将厨房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搜巡和扫视一遍,很遗憾,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他不死心。他开始动手翻箱倒柜地寻找——他的想法很简单:能够找到剩饭那是最好,实在找不到的话,找一把面条岂不更好?可是,结果却仍然什么都没有找到。
14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的年龄,而长身体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要多吃,吃好,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忙碌寻找了许久的黄继武,此刻还真是饿得咕噜咕噜的心里发慌起来了。
怎么办?实在不行,就动用临别时爷爷塞给自己的那2块“私房钱”,到外面的早点店买两根油条吃吃吧,反正也好久没有吃过油条了。想到油条二字,黄继武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无论买油条还是买狮子头,都要有粮票,人家才会卖给你的呀。但这一点,黄继武其实早已经打听清楚了,学校附近的那家早点店,没有粮票也能买到油条,只不过每根油条要多收2分钱罢了。这样想过,他立刻飞身返回他的小卧室,然而,来到小卧室之后,他却突然楞在那里了。
因为这时候他才突然想起来,爷爷给他的那2块“私房钱”,早已经在钱正萍三次带他去大院对面的那家菜市场买菜的时候,用得一分不剩了。
这样一想,他一下子就泥塑木雕般一动不动地“定”在了那里,那三次买菜的经历也随之一一浮现在他眼前了。
钱正萍第一次带他去买菜的时候说是“让他熟悉一下环境”,这个理由富于人情味,黄继武欣然前往。
这个菜市场的规模虽然不大,但里面所经营的品种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诸如一些日常蔬菜啦,肉类啦,鱼类啦,还有水果,豆制品,等等的农副产品。黄继武跟随着钱正萍,从菜市场入口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往回走的时候,菜篮子里面差不多已经快装满了。计有百叶(千张)一斤,豆腐一块,芹菜一捆,乌菜三斤,大白菜一棵。他们走近卖肉摊位的时候,钱正萍笑眯眯地问黄继武:“小武你喜欢吃百叶结烧肉伐?”
“百叶结”,乃千张卷之谓也。
百叶结烧肉黄继武当然喜欢吃,他不由自主地点点头。于是他们就在卖肉摊位前停下了脚步。钱正萍是在挑好一块五花肉,并且称好重量准备付钱的时候,她才突然对黄继武说:“啊呀弗好,我皮夹子里的钞票弗够勒,小武你身上有铜钱伐?有的话,你先帮我垫付一下,到家我就还你的。”
黄继武先是一愣,继而一惊,她是怎么知道我身上有钱的?再转念一想,有可能是哪次不小心,“露出了马脚”,被她发现了吧。现在怎么办?到底拿不拿出来呢?如果就这样花掉了,他实在有点舍不得啊,但她言之凿凿:“你先帮我垫付一下,到家我就还你的。”他又怎么好意思拒绝?
他最终拿出了他身上仅有的那张2块头钞票。
那块五花肉是1斤6两,那时候1斤肉的价格是7角3分,总计1块1角6分8厘,按照四舍五入的买卖规矩,那位卖肉的最后找给黄继武的零钱是8角3分。
回到家里,黄继武就不停地围着钱正萍转圈圈。他的目的非常明确:你不是说“到家就还我钱”的吗?我就这样跟着你身前身后转圈圈,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你的重视,并且提醒你兑现承诺,将我刚才掏出来的7角3分钱还给我。可是,任凭黄继武怎么“转”,却始终都未能引起钱正萍的“重视”,更别说兑现承诺了。黄继武急得抓耳挠腮。他几次想直截了当说出来,但每次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他觉得这个口实在太难开了。
黄继武第二次跟钱正萍去买菜,是在一个星期之后的那个礼拜天。那天的情况跟第一次基本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时买的不是肉,而是足足二斤重的带鱼。钱正萍也是在称好重量准备付钱的时候,她才突然说:“啊呀弗好,我皮夹子里的钞票弗够勒,小武你身上有铜钱伐?有的话,你先帮我垫付一下,到家我就还你的。”
那时候每斤带鱼的价格为3角2分,二斤带鱼的总价就是6角4分,如果再像上次买肉那样“垫付”的话,那黄继武的口袋就只剩下1角9分了。
黄继武犹豫起来了。要让他再次“垫付”这笔钱,他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上次买肉那1块1角7分,明明说好的,到家就还给他的,可是到现在也未还,此刻又要他“垫付”,他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黄继武心里在打什么小算盘,钱正萍肯定一清二楚,但她却根本不予点破,而是笑嘻嘻地问道:“小武你是不是不喜欢吃带鱼呀?”
黄继武点点头又摇摇头。这话问得真是可笑,莫非因为我喜欢吃带鱼,这钱就一定要我往外掏吗?
黄继武一再迟疑,钱正萍却仍然笑眯眯地用常州话开口说:“小武,哈尼古是男子汉诶,男子汉做事体是要坚决果断,不能拖泥带水的。”
黄继武却仍然犹豫不决。
这下钱正萍显然有点不高兴了。这下她改用常州口音的普通话了:“我明白了。上个礼拜天买肉让你垫付的钱没有还给你,所以你对我不放心了是不是?你是个聪明孩子,你动脑筋想一想,我要你的钱干什么?我没有见过钱吗?你爸爸每个月发的工资,都一分不少地交到我的手上的,你说我会要你的钱吗?我之所以没有及时还给你,那只不过就是想替你保管一下而已,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既然你不相信我,那我到家就把上次买肉的钱还给你,我说话算话。走吧,咱们今天不买这个带鱼了。”
离开常州之前,所有的亲人甚至包括范志仁的姐姐范志琴都告诫过黄继武,到了那里一定要学乖,尤其不能惹钱正萍生气,不然后果将会很严重。
一想到这些告诫,黄继武不敢再犹豫。他迅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5角角票和一张2角角票交给卖带鱼的人,等到卖带鱼的找给他6分零钱之后,他连忙拎起那只装有带鱼的袋子,跟着钱正萍一起走出了菜市场。
回到家里,因为记着钱正萍已经说过“你需要用钱的时候,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黄继武暂时不需要用钱,他又怎么好意思开口提还钱二字?
第三次的情况就要简单得多了。因为只剩下1角9分,所以当钱正萍提出让他“垫付”这笔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就“倾囊而出”了。
让黄继武纳闷或者说非常好奇的是:钱正萍让他“垫付”这笔钱的时候,仿佛经过了十分精确——精确到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的计算——正正好好就是他口袋里所剩下的那1角9分钱。
整整2块钱,就这样一分不剩地都让钱正萍“保管”了去。
现在家里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黄继武想用钱买早饭吃了,她却带着她的“细末代”包括其他三个女儿早早地离家走了。他这时候再怎么“开口”,也只能是对着墙、对着空气说:“我饿了,我要用钱买吃的了。”
眼看着离上学的时间越来越近,无计可施又一筹莫展的黄继武最终只能饿着肚子去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