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雨打风吹去>第十二章 第1节

第十二章 第1节

作品名称:雨打风吹去      作者:廖梦君      发布时间:2020-06-19 10:41:37      字数:4928

  随着三阳市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三阳晚报的形势也越来越好,报纸广告收入自1993年跨过千万元大关,达到一千四百多万元后,1994年又跨过两千万元大关,达两千三百多万元。省内其他媒体对此不敢望其项背,徒有羡慕之情,连海西日报也如此,但除了羡慕还能有什么?
  经济实力强大了,李真知底气也就足了,办起事来便有了几分豪气。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他决定再次改版扩版。这次改版包括两个方案:一是将四开八版扩为四开十六版。这样报纸基本风格不变,容量更大,可以解决目下广告拥挤现象。二是将小报改为大报,对开八版。容量与四开十六版相当,但如此一来报纸风格变了,完全按大报的形式办,版式套路与风格都将来次大改观。这样就会给读者和广告商一个全新的感觉。这感觉也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正面的结果是新颖、大气;负面的结果是呆滞、乱套。因为三阳晚报从领导到所有采编人员,从未办过大报,对版式设计,内容安排,美编组版都是陌生的,改大报,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于是李真知在全社范围内征求意见。
  反映最大、最支持办大报的是广告部主任汪同。他感于这两年来广告量的激增,客户急等上版的局面,力主改大报,惟有如此,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顺势把三阳晚报做大。而主张只扩版不改版者也不少。其中力主小报风格不变的是副总编辑廖为伦。他提出了充分的理由:一是目前的晚报风格读者非常喜爱,四开小报,小巧玲珑,拿到手里翻阅方便,便于携带,而大报缺乏这种优势。二是大报对印刷也有新的要求,工人们需要重新学习,这又需要一个过程。三是大报未必有优势,而小报可以做大,叫做小报大做。既然四开小报已经得到了市场认可,已经受到了读者欢迎,我们就该顺应读者的习惯,顺应市场潮流,而不要逆势而动。这正如人的习惯一样,我们总习惯于一日三餐,而没有人喜欢一日四餐或一日两餐,那样肯定适应不了,也无法接受。
  这个理由相当充分,尤其是以人的生活习惯来比喻读者的阅读习惯,确是让人耳目一新。王人达也是主张小报大做的。“三阳晚报几十年了,读者非常熟悉了,也习惯了,在这样好的形势下突然改大报,我担心会适得其反。”他说。
  两种意见摆在面前,都有各自的理由。李真知犹豫了。原来决定大胆改革,一心改大报的决心有些动摇了。于是他请示章里仁,听听他的主张,不是踢皮球,而是对上级的尊重。章里仁完全赞同他改大报,说没有改不成功的,三阳晚报现在有这个实力,完全应该改大报。大报有气势,形势的发展需要大报,小报小家子气,总让人觉得蜷缩于一方,突不出去。退一步讲,万一不成功,我们还可以退回来。你就放心大胆改吧。有了宣传部长撑腰,李真知意志定下来,决计改大报。
  党委会上,他不再犹豫,大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廖为伦和王人达见状,也不再坚持。于是李真知挥手拍板:改大报,立即向宣传部并市委、省新闻出版局呈送报告,同时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请备案。在完成了一系列手续和程序后,三阳晚报于1995年正式改为大报,市委书记李顺生为此写了祝贺辞。为了表明自己的举措得力,李真知将李顺生的祝贺辞刊登在大报的报眼上,异常醒目,并为此开了一个隆重的庆祝会。
  与此同时,三阳市的文化产业也迅速发展,文化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连连破土。与三阳晚报关系颇好的红太阳夜总会与时俱进,廖明才老总看中了青年人的兴趣,投资三百万买下处于长隆大道最繁华地段的一栋旧楼房,大兴土木,将内外装修一新,号称繁昌文化娱乐城。这个名字他是动了一番脑筋的。繁昌是他父亲的名字,父亲一生勤劳俭朴,善良忠厚,在当地是最有名望的厚道人。用父亲的名字作为文化娱乐城名字,自然有纪念他老人家、回报其养生之恩的意义。除此之外,繁昌寓意繁荣昌盛,无论是就他的生意而言,还是对国家前途而言,都极富象征意义。所以他很得意自己的决策。
  这些年廖明才赚得盆满钵满,在三阳市亦是称雄一方,只要说到红太阳夜总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文化娱乐城的出现,廖明才又是三阳的第一个。他要把影响扩大,把事业做出第一,做出大格局,大气魄,要在娱乐业里无人敢与之相比。为此他请了国内策划高手为他设计。通过设计,决定将娱乐城打造成集影视、歌舞、休闲为一体的娱乐场所。第一层为茶肆酒巴,可供文化人和生意人聚会。第二层为热舞会所,主要针对年轻的消费群体,而热舞正是当时颇为流行的消费形式。第三层为卡拉OK歌厅,以普通大众为消费对象。第四层为体育休闲,为来此消费的人们提供各种体育活动。顶楼直接昊天,与自然相接,休闲的人们如果有了倦意,便可以上楼歇歇气,呼吸新鲜空气。
  这个布局在当时的三阳市绝无仅有,廖明才心中颇为得意。
  为了造势,他决定先在三阳晚报打一个极具创意、极具挑战性的广告:出资六十万把三阳晚报头版买下来,做一整版广告。这可是三阳乃至江南都没有过的。他这一举动既让广告部主任汪同惊愕兴奋,又让他感到惶恐不安。作为党报,完全把头版卖给商家,这是从未有过的,虽说要胆子大一点,可他汪同还没大到这个地步。于是他把皮球踢给李真知。李真知同样惊悚而兴奋,觉得这是一块大大的肥肉,却有点吞之难咽,弃之可惜。他也不敢拍板,心想,六十万可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如果不要,也未免太傻冒;如果要了,显得他李真知是在用党报资源做交易,为了钱竟把党报给卖了。他心里甚为忐忑,最终也无法决策,只好又一次请示章里仁。
  章里仁说,这是好事啊,上海的解放日报不是也做了吗?但跟你说实话,这种事只能做一次,不能多做。李真知说,当然不能多做,就连这一次我都不敢,所以才来请示你嘛。
  章里仁说,广告款是一次性付清,还是多次性付?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是前者,你就大胆做一次。如果是后者,那还可以跟他谈。生意人,你得防着点。
  那是,我再问问情况。另外,要不要请示李顺生书记?这可是个大事啊?
  章里仁想了一会说,不要请示,请示你肯定就做不成了。他是挺讲原则的,市委书记哪能让你把头版卖给商人?
  要是他追究起来怎么办?我可顶不起啊。
  这样,万一他追究起来,你就把皮球踢给我,让我来给他解释。这个问题,我想他可能会追问几句,但不会有太大的麻烦。放心吧,你就做这一回,小平同志不是说,胆子要大一点吗?
  两个人都笑了。
  于是,李真知做了他人生的又一个第一:将三阳晚报头版卖给廖明才,一次性得到六十万元的广告费!
  次日,报纸一面世,人们看到头版那彩色醒目的整版广告,三阳上下一片哗然。有的读者打电话到总编室,说三阳晚报把党报给卖了,真个是“一切向钱看”,这是什么导向?有的读者更是恶语相加,这跟妓院卖肉身有什么两样?报纸卖脸面,……现在有什么不能干?这些话传到李真知耳里,他心里难受极了。但也有说好话的,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办报也不应该总是循规蹈矩,也应该敢闯,有所突破。闯对了就继续往前走,闯错了就立马掉头,有何不可?这些话打消了李真知过于沉重的精神负担。是的,我也是在试,试得不好就改正吧。改革开放,就不能按既定的模式走,如果都按既定的模式,那就不叫改革开放,自然也不会有创新了。这样一想,他心里感到些许宽慰。
  问题的关键还要看市委怎么看。
  下午,章里仁来了电话:真知,李书记过问了此事,问我知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说,了解一些,也征询过我的意见。他问我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说,可以试,而且只能试一次,解放日报试过了,引起了一些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我认为三阳晚报这几年报纸办得好,广告客户看好它,不到别的媒体登这样的广告,独独看上三阳晚报,三阳晚报也就不要错过。但肯定地说,不可有第二次。现在读者反应如何,可以调查。我看,不管好不好,都不能有第二次,下不为例吧。李书记赞成我的意见,他也没做严厉的批评。只是提醒我,对三阳晚报还是多留意一点,什么都要有个度,广告也不能例外。
  啊,谢天谢地!我这两天真是提心吊胆啊!你不知道,有些读者什么话都讲出来了,真难听。李书记讲得好,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过度了就不好了。我自己确实也有这个想法,心里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你叫我怎么能放得下?
  好啦,也不要说多的了。开个党委会,对广告作出一个规定,尤其是头版,只允许二十厘米或者稍多一点,不能太高。广告占得太高了,头版就没什么看头了。你毕竟还是办报,读者买你的报纸是要看内容,看新闻的,大多数不是看你的广告。
  好的,我马上开会。
  再说,廖明才打出这个广告后,在三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他的名气为之大震。繁昌文化娱乐城开张那天,真个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他邀请了省、市有关领导出席揭幕典礼,并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和三阳市市长剪彩。副部长和市长欣然前往,在揭幕式上高声朗读了廖明才为他们准备的祝贺词,称这是三阳市改革开放的又一文化成果,它将引领三阳乃至全省的文化产业新军大步向前迈进。听说那两把剪彩的剪刀用了九成白金,剪彩后便送给了两位领导。
  李真知等三阳晚报领导和记者也应邀参加开业典礼。廖为伦走进繁昌文化娱乐大厅,只见省市许多领导都来了,其中有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商界的朋友,新闻界的头面人物和“名记”。那些迎宾小姐一个个身材高挑,妆扮得靓丽多姿,每逢有嘉宾进来便笑脸相迎,深深地鞠上一躬。忙碌的女招待在人群中串来串去,她们一手放于腰背后,一手端着盛有红葡萄酒的高脚杯或是柠檬、苹果汁、咖啡之类的饮料,彬彬有礼地来到嘉宾面前,鞠上一躬,且说:先生(女士)请选用!当先生或是女士端过一杯饮料之后,她们又转向别的嘉宾去了。
  伍味子也应邀出席了开张大典。当她走进大厅时,竟被那五光十色、豪华绚丽的水晶灯光所吸引住了。她不禁“啊”了一声说,多漂亮!然后在大厅内的各处流连参观,所到之处令她眼前一亮,心旌摇荡。这得要花多少钱啊!她心里说,人来到这里即使不消费,仅看上一回,逛上一逛,也不枉此生了。她很佩服廖明才的气魄和胆识,佩服他那极敏感的商业头脑,想想看,他又一次走在了别人的前头,这就是不同凡响。要是自己也有这样的背景,也许她今天就不会干这个小记者了,她也要去做一番大事业,成就自己的辉煌。可惜,她没有这样的背景,更没有这样的气魄。她一面看一面想,这辈子恐怕只有做梦的分儿了,当好一个记者吧,安分吧。她在心里安慰自己。
  她抬头往左前方看,便见到市长王景明和李真知从贵宾室出来。她迎上前去,向王市长问好,顺便叫了声李总好,伸手与王景明握了握。王市长说,怎么样,你又得挥洒一下你的大笔,好好报道一下吧?
  是的,这样的大手笔在三阳还是头一回,应该好好报道一下。这可是文化建设啊。李真知笑了笑,伍记者才思敏捷,报道写得不错,文化报道很有特色。
  伍味子很高兴地说,能得到李总的肯定,我就放心了。我就怕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记者,要被淘汰了。
  李真知说,怎么会呢?别人都淘汰了,也不会轮到你头上吧。
  王市长说,小伍很活跃,写了不少好文章——是“名记”啦,大名鼎鼎啦。可我说的是名记者,不是香港的名妓噢。
  市长真会开玩笑。不过,说实话,我最不愿意别人说什么名记了。
  王景明觉得伍味子还有点个性,别人听了也就是笑笑而已,她竟还能说“不愿意”。
  伍味子担心自己的话开罪王景明,转而说,我心直口快,您可得多担待点,别放心里去。
  王景明说,这有什么,开玩笑而已。“不讲不笑,阎王不要”,名记也不是一律的。
  那倒是。可我是愿意听您叫我伍记者。伍味子说,不讲这个了,反正以后请您多关照,我这个小记者才有出头之日。
  多关照,我怎么关照你?你来都不来,没把我这个市长看在眼里吧?
  李真知笑了,那不行,以后你应该多去市长那里跑跑,不然没有进步呢。
  陪同在一旁的廖明才跟着笑,一言不发。
  伍味子说,真是折杀我也,市长大人,您是大忙人,平日连找人都找不到,我去哪里找您啊?
  只要有心,就会找得到。是你不用心哪。王景明说。
  伍味子心领神会,给市长抛过去一个媚眼:市长挺有意思的。好,我以后好好用心。
  有意思嘛。人就是应该有点意思啊,只知道工作,那会是一架工作机器,还叫人吗?
  说得好,李真知赞同道。大家笑了。
  这时,王市长的秘书走过来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王市长便和李真知握手,同时和伍味子握了握说,我还有事,再见,以后就看你的啦!
  伍味子连连点头,送给他深情的目光。陪在一旁的廖明才看在眼里,心里体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他将王景明送到门外,恭敬地站在车旁,直到王景明的车离开,然后与李真知、伍味子聊了几句,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