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雨打风吹去>第十章 第1节

第十章 第1节

作品名称:雨打风吹去      作者:廖梦君      发布时间:2020-06-14 09:34:26      字数:4768

  李真知下达给汪同的广告任务是一年一个台阶,这就意味着,今年在去年基础上必须再增加一百万。这个数只能往上走,不能往下走。在当时的情况下,汪同确实有压力。李真知说,凭你的本事,这个压力完全可以克服。跳起来摘到桃子是恰到好处的压力,而实在地说,这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应该借助的动力。
  为了完成全年的广告任务,汪同在部内强调,一切为了完成任务,员工不管用何种手段,只要不违法,都在应用的范围。汪同说,今年李总的目标很明确,广告款必须达到四百万,这个数只能往上走,不能朝下走。我把任务分给各位,凡完成了任务的,年终除报社应得的奖励外,本部再给每人发三万元奖励。大家一听,高兴极了,都想在这上面努把力,争取搞到这三万元。因为这一点,在广告刊载上便不太在意一些细节了。
  一天,一家私企老板到广告部刊登集资广告。他拿出自己公司的介绍信给广告业务员看,同时将刊载内容递上去。一面说,半个版多少钱?
  业务员说,六万。
  优惠一点吧,你们汪主任是我的好朋友,打点折。老板说。
  那就八折吧。
  可以再低一点吧,六折,六折我付现款。
  那要请示领导,我没有这个权力。业务员说。于是她打电话请示汪同。汪同在电话里回话,要老板接电话。
  老板接过业务员的电话,非常客气地且带有意抬举汪同说,是汪总吧,我是你们的客户,姓朱,早听说汪总的大名,又特别看好三阳晚报的广告效果,今后我们的来往肯定越来越多,要请汪总多关照!
  汪同一听这话心里便舒但,觉得此人是个善交际、有活动能力的人,便马上应承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当面谈一谈如何?朱老板高兴地说,好好,我马上来。于是他问业务员汪同的办公室所在,就直奔汪同办公室而来。
  一进门,便一个劲儿点头,汪同见了,笑着说,噢朱老板,你请坐。又吩咐文秘员倒茶。
  朱老板抽出烟来递给汪同,汪同接了,并不就抽,放在桌上。说说你的情况吧,现在搞哪一行?
  朱老板说,目前在搞家居装修,心里还有一个打算,看发展形势,房地产是将来的大产业,国家肯定要在这方面有大投入,所以,我在谋划进军房地产。如果有意向,汪总也可以在这方面考虑考虑的。
  汪同一听,感到此人挺有经商头脑,他在心里很快一转,且不动声色地说,搞房地产是要有背景的,你有靠山吗?
  朱老板本想说出他的家底,将一个在省里当领导的亲戚端出来,但马上记起《曾广贤文》中的话: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于是改口说,背景不怕……汪总,跟你说,其实关键是要看好势头,趁大家还未动起来,现在早介入就赚大钱,晚介入赚小钱,不介入就看别人风光。我这说的是实话,凭我的感觉,不出三五年,房地产就会热起来。
  你说的倒是挺有远见的——可以考虑。稍停,汪同问,你带了名片吗?朱老板不好意思地说,你看我这个人,见了汪总只顾谈生意,倒忘记大事了。对不起。一面说,一面从西装口袋里摸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名片夹,从中抽出一张双手递给汪同,一面说,请汪总多关照!
  汪同接过名片,念道:朱开来。又抬头望着朱开来,眼睛亮堂起来:这名字好啊,“开来”就是开辟未来,看样子你会大干一番吧。
  想是这样想,不知能否成为现实。汪总,我想我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如果借助你媒体的影响力,我们确是可以有很好的前途。不知汪总愿意与否?
  汪同高兴地说,愿意,怎么不愿意呢?发财一起发嘛。我看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趁着好时光,我们就干他一场。
  朱开来见有如此好的伙们,感到眼前一片光明,立即伸出手来握住汪同,紧紧地摇了几下,愿我们合作愉快,开出一片新天地。怎么样,今天中午我们去喝一杯如何?汪同说好,待我把工作忙完。
  那我先去订座,一会给你打电话。
  行。
  那我手头这单生意呢?
  六折,不,干脆五折吧。汪同说,不过这是对你朱老板格外网开一面,我还没开过这样的先例。朱开来说,太感谢你啦,我们还会有更好的未来,这只是一个开头。我相信你的能力,更相信你的为人。
  于是,汪同在广告单上开五折,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定了一个好版面。朱开来拿着签有汪同名字的广告单,高兴地去了。
  
  李真知觉得有很多事情要着手做了,他的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日夜不停地考虑如何把三阳晚报做出特色,使报纸在自己任上既有全新的面貌,同时在经营上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一件事就是考虑扩版,将原来的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报道内容上从只注重社会新闻、文化体育新闻,转向经济新闻并重。他新辟了三个专版:本市经济新闻、省内经济新闻和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主要介绍国内各地经济发展动态。这三个版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好评。李顺生书记还委托秘书打电话,表扬这几个版为三阳市的经济建设营造了好的舆情,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对促进三阳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将起到良好的作用。李真知听后高兴不已,只要得到了市委的肯定,那他的第一板斧便砍得有力。
  接着他砍出了第二板斧,那就是在全省范围内招兵买马,摆摊招能人;同时在内部推出中层干部聘任制。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一年一聘,让能者上,无能者下;贤者上,庸者下。首先竞聘出部主任。部主任选出后,副主任由部主任提名,经党委确认后即履职。部员实行双方选择,优化组合。员工先报名,由部主任认可后签订合同。月奖实行浮动制,采编人员每月必须完成规定稿件的条数,达到规定条数的发放平均奖;超过规定者另奖。未达规定条数者不发奖。记者实行末位淘汰制,凡连续三个月未完成任务或在全社采编系统列于末位者,即被淘汰。这个制度动了真格,对那些过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是一“紧箍咒”。他们不得不清醒头脑,甚至痛改前非,努力奔走,积极写稿。
  李真知接着又使出了第三板斧,那就是在前期建章立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主持工作期间已初具规模,但那时他是在惴惴不安之中动起来的,他担心自己的努力可能白费,如果领导又派一个新人当书记,那他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现在他可以放心大胆干了。于是对于编辑部这一块格外重视,设立了优稿奖、金点子奖和重奖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优稿奖既有月度优稿,又有年度优稿。这是一个社内奖,用以鼓励那些写作勤奋但难以获得省奖或国奖的采编人员。金点子奖意在鼓励职工为报社出点子想办法,使全社员工开动脑筋,多想出智慧。凡被采纳的点子,按其创造的效益给予奖励。中国新闻奖则是用来鼓励采编人员向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冲击,以摘掉三阳晚报创刊以来在这一奖项中的“零帽子”。奖金设计格外高: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者奖十五万元,奖金由采写记者和责任编辑共同享受,记者占百分之七十,编辑占百分之三十;获二等奖者奖十万元,三等奖八万元。这可是个非常诱人的数目,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但谁都知道,这样的奖可遇不可求,因为它不只是水平和能力的问题,更有机遇的因素在。
  如何办好三阳晚报,使其真正既具有党报权威,又有晚报特色,李真知可是动了不少脑筋,费了不少心思。做好新闻版,使其种类齐全,报道内容各有侧重,互不重复,才能体现丰富。有的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如社会新闻,读者喜爱看,也体现晚报特色,应考虑加重内容,办得更精彩更充实。要宣扬新道德新风尚,鞭挞坏人坏事。既有表彰,亦有批评;既有典型,也有一般;既有本地新闻,也有外地新闻。这样使内容更加充实,对扩大报纸影响有大作用。
  但最令他头痛的是如何突出报纸的新闻性,减少宣传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沿海省分,尤其是广东省,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报纸也真正按新闻规律在办,适应了市场的需要。但是在内地,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尤其是三阳这样的中部城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报纸就成了宣传的工具,许多新闻成了工作性报道,离普通百姓的需求越来越远。现在应该回归本真,不能只惟上,同时也要惟下。报纸要真正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不能只停留在对政策的解读上,关键还要有人看。如果只是政策的解读,只是一种政治说教,那谁都会感到枯燥,也就没人看。没人看的报纸又怎能成为宣传的阵地,教化的工具?所以关键问题是报纸一定要好看,要有吸引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有人才。报纸是靠人办出来的。好的人才,是那些既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力的人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懂得直来直去,缺乏思想的人。报社要富裕,就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大家动起来,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事情才会做好。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有好的制度来管人。制度要健全,要有约束力,而且要执行得力,方可以发挥其作用。正因为如此,李真知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逐一把这些制度建起来。
  有了这些制度,便可以大大鼓励士气,使三阳晚报一扫过去“吃大锅饭”,人浮于事,大家等着拿工资奖金的平均主义习气。经过半年的运作,这些制度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报纸版面活了,内容丰富了,广告效应大为增强。李真知和汪同稍加匡算,广告收入不独可以上一个新台阶,还可能翻一番,由去年的三百万元一跃至六百万元。这可是事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李真知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与此同时,李真知称之为“招兵买马”的人才也陆续到位,通过精选,从百多名应聘者中挑选了五名,其中包括两名硕士研究生,三名本科大学生。硕士研究生中的刘怀明、周任太是李真知最看好的。刘怀明的推荐人本身是大学生,由于在原单位得不到重视,刘怀明早想跳槽,通过多条渠道才好不容易跳出来。由此,李真知特别看好他,将其作为社领导对象加以培养。周任太比较前卫,脑子活,点子多,其时,李真知正在谋求多种经营的路子,想用此人作为开发人才,走出报业经营的新路。
  周任太建议成立三阳晚报经济发展公司,李真知同意了,并聘其为经理,意在通过这样的试点培养报业经营人才。相对而言,三阳晚报采编人才尚可应付,而经营人才则奇缺。大家都是文字匠,书生气很足,谈起文章来头头是道,天南海北,一套一套的。而一谈到生意就冷场了。李真知知道,就连自己也纯粹一个书生,不会经商,不会做生意。现在是市场经济,不懂经营就会落后。过去的报人只要会办报就行,现在和将来的报人必须是多面手,既要懂得办报,又要懂得经营,因此办一个经济发展公司,让人才在其中磨炼磨炼,既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李真知觉得他这一招是为报界开了先河,至少在三阳市是如此。
  经济发展公司的名号什么好呢?李真知与周任太商量。周任太略加思索,便脱口而出,就叫“腾飞经济发展公司”吧,我们希望它在报业经营中来一个腾飞。李真知觉得这名字好,同意了。他对周任太说,研究生就是不同,脑子活,来得也快。周任太笑了笑,颇感欣慰。
  腾飞公司开办不久,头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困难,搞项目,做生意,样样都要钱,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周任太再能干,也是无从着力。
  怎样才能融到资呢?周任太首先想到的是请报社投资,既然想赚钱,就必须有赚钱的母体。母体肥厚丰满才能生出好崽,母体清癯单瘦,也就生不出健康的婴儿。明了这一点,周任太理直气壮了,他向李真知提出投资问题。李真知知道办公司是要有投入,但目前报社开支也大,想要有太多投入也不可能。
  “社会上不是流行皮包公司吗?有的人能借鸡生蛋,你周任太能不能也给我借鸡生一次蛋,白手套一回狼呢?”李真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李总,这话怎么说呢?你要我去借鸡生蛋、白手套狼,可以,我周任太凭着这三寸不烂之舌,凭着这光鲜的外表,骗两个笨蛋不是不可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旦骗术被人戳穿,坏的名声不只是我,那就是三阳晚报这个媒体了。这种玩一时一事的游戏是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吃了今日没明日者所干的勾当,非我周任太所为。”
  李真知听了就是一笑,说,那也是的,堂堂一个研究生,堂堂三阳晚报的人才,如果每天提着个袋子到外面行骗,确不是个事。这样吧,我一次性投资五十万。你拿这五十万开好局,明年给我赚五百万回来,我奖你五十万。
  真的?周任太听了,高兴地说,有你李总这句话,那我可得好好干它一场!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就等着看你的啦。李真知说,给财务科打了电话,请给腾飞公司拨五十万作为启动资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