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愁绪哀怨
作品名称:偷来人生 作者:谢卫 发布时间:2020-06-08 13:28:35 字数:3991
六岁的黄继武对于爷爷和姑婆的这场争吵,至今都还记忆犹新。因为首先,那面玻璃镜上的划痕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印记。其次,他那时候就已经知道或者说明白,爷爷是为了他,才与姑婆发生这场激烈争吵的。但是他那时候不知道或者说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发生争吵之后,姑婆会突然离开,如同他不明白或者说不知道,姑婆离开三个月之后为什么又回来?并且自从这次回来之后,姑婆再对他动不动就拳脚或者棍棒相加的时候,爷爷却不再护着他,有时候甚至相反还会帮着姑婆一起动手。这是后话,暂时搁过一边不提。
黄继武记得很清楚,姑婆三个月之后重新回到范家塘的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腊月二十。这时候,范家塘已经有人家开始做团子馒头了。因为按照俗话所讲,过了腊月初八,就是“年三夜四”了,就已经开始有过年的气氛了。而常州人过年,每家每户必备的年货,其中就要数团子和馒头了。团子意味着合家团圆,团团圆圆,圆圆满满,馒头则意味着“真发真发”,是取其蒸了发起来的意思。常州人有个规矩,一般先做大团子,就是无馅心的,有地方也称年糕,做成八寸长、三寸宽、两寸厚的实心团子,还有做成安宅神的土龙团子、送灶神的玛瑙团子、糖元宝、扁担、米圈、公鸡、人口团子等等。蒸熟晾干后,用大缸放入腊月里的清水,团子放在水里不裂开,可存放至来年的清明不变质,可以煎大团子吃。何谓“人口团子”?依家庭人口多少为标准,一般每人2-3块,全家5人则做10块以上,这里面的含义,基本上是为关键时刻来临,可以“保平安”的。
年糕的另外一层含义则更是妇孺皆知,即年年高、步步高。
有些家境殷实富足的人家,做团子馒头要忙上三天三夜,即便是一般的普通人家也要忙上两天。首先要在隔夜做好馅心,馅料则分别是肉、萝卜丝、青菜、咸(腌)菜、豆沙、芝麻、枣泥等等等等。仅仅这各种各样的馅心,就要做上好几个钟头。然后,开笼要选一个“吉日”。到了“开笼”时,取出大小蒸笼,烫笼。馒头由上手泼面粉,捏面粉做酵头,常州人分大窖和小窖(紧窖)馒头两种。馅心是将买来的青菜和白萝卜洗干净,如果是刨萝卜丝的活,则要刨得细而均匀。将数十斤的酵面搅在案板(门板上)甩,做坯包馅,大窖的做成半圆状,紧窖的做成皱口状,然后再开始“烫笼”、“上笼”、“脱笼”、“洗笼”。上手师傅是行家里手,有一手“发酵看火”的好功夫,将包好的馒头放入蒸笼要叠上3-4层,再盖上笼盖,然后加干柴旺火开始蒸煮。此时,在上蒸前,要往滚开的水里放上一双筷,然后盖上笼盖,还要在上面放把盐。据说,这是常州人上“笼锅”时的规矩,也是上代头传下来的,已有好几百年了。此时如有小孩在场,要把好(管好)小孩的嘴,以防他讲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并且确保最终蒸出来的团子馒头不僵、不夹生、不硬,从而真正达到“笼笼发,只只发,个个满,家家欢”的最终目的。
团子馒头出笼之后,紧接着就是放在明堂(院子)里冷却,有性急的人家,甚至会用扇子不停地扇,以便团子馒头冷却得更快一些。等到冷得差不多的时候,接下来就是“点红”了。而这也是小孩子最喜欢干的一件事情。那时候,在海碗里放上洋红粉,加水化开了,搅拌均匀了,接下来就可以用筷子蘸上“洋红”,分别在团子和馒头上点上那一点红了,“点红”的目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几分喜庆的色彩,也是“讨彩头”的意思。
至于不同的团子馅,那多半是靠形状来加以区别的,比如豆沙馅做成寿桃形状,芝麻馅做成半圆形,菜肉馅做成椭圆形状,而枣泥或油酥馅做成元宝形状等等,总之一句话,每年腊月里做团子馒头是常州地区家家户户年终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一种民间流传广泛而又久远的年俗文化。
黄继武的姑婆黄传琴就是在这时候被他爷爷“请”回来的。几十年之后重新回顾这段往事的时候,黄继武自然早已经明白,爷爷之所以要将姑婆“请”回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千斤重担,一个人挑起来太艰难,而且走不了远路;两个人抬则等于减轻了一半的重压,可以走得更久远,直至到达目的地。但那时候黄继武想不通,更想不明白,亲娘没有离开之前,爷爷不是一直拿他当心肝当宝贝的吗?即使亲娘“走”了,他们两个人过得不也是蛮好的吗?爷爷不是还跟从前一样喜欢他,惜护他,疼爱他的吗?为什么姑婆回来之后,这一切就改变了?尤其当姑婆的棍棒一次次残酷无情地落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更是想不通,也想不明白,爷爷为什么总是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忍气吞声,有时候甚至不但不像在此之前一样帮着他护着他,相反还会在旁边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又是为了什么呢?
再说过年,这本来应该是每个小孩子最渴望、最期盼的事情。因为对于每个孩子来说,过年,是最最热闹最最快乐的时候;过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最好的,还可以拿好多好多的压岁钱。但随着年龄一岁一岁的增长,或者干脆说,因为黄继武比同龄人记事要早许多,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世,他的敏感性自然也比一般孩子来得更强烈一些。所以,每当春节临近,看着品字形的范家塘,天天有亲人从上海,从无锡,从南京,甚至从遥远的吉林长春、乌鲁木齐等等的地方,如倦鸟归林也似的纷纷飞回来,然后合家欢聚一堂,吃着那种意味着合家团圆,又圆圆满满的团子,然后屋子里是欢声笑语,屋子外是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每当此时此刻,黄继武独自望着彼情彼景,望着那份其乐融融的幸福欢乐的景象,再回顾一下自己,却是一个活泼泼年少顽童,相伴两位龙钟老态的爷爷和姑婆,独守着一份孤单、冷清和寂寞。
最最不堪忍受的,是吃除夕晚饭,俗称“年夜饭”的。那时大碗小盏,鸡鱼肉类,一应菜肴,并热腾腾白米饭,都在桌上摆放好了,这时候,忍不住馋涎敋滴的黄继武,自然便迫不及待地坐上桌,刚要动筷子,却听到猛然一声断喝:“下来!小佬咕子一点规矩都没有。”
黄继武虽然不明就里,或者说有些懵里懵懂,但姑婆的话,是肉里带刺的,他纵然有千般的不舍,也是不敢不听的,他最终只能乖乖地退到一边。
但见那时,长几上的香炉、烛台都已经香火缭绕,饭桌前也摆上了两支香烛,同时在下面设立一个香案。黄继武正觉好奇与纳闷时,他已经被他姑婆强拉硬拽到桌子前,对着那燃烧着的香烛,没来由或者说稀里糊涂地磕起头来。
黄继武一边磕头,一边心里诧异和嘀咕:每年这时候,总是要对着两支香烛三跪九叩,实在是莫名其妙得很,也荒唐得很,这究竟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这一天,黄继武忍不住就说出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谁知道他的话还没有落音,头顶上就立刻挨了一击,紧接着就是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说这种话的小佬咕子,就是忤逆不孝,就是对祖宗的大不敬,就活该讨打。”
头磕了,还要无端挨打受骂,想想别人家的那份其乐融融,那份热络欢快,那份无拘无束,再看看眼前这份别扭,这份荒唐,以及这种莫名其妙的所谓规矩,这时候,汪在他两眶的眼泪就开始急剧打转,那个叫作愁绪哀怨的东西,更是像种子一样,在他的心里迅速生根发芽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黄继武上学的年龄。这一年是农历马年,黄继武7周岁。这一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元宵节过去没有几天,就到了新学年开学的时间。开学报名的那一天,黄继武穿上了一套干净整洁的新衣服,背上了姑婆黄传琴为他特意缝制的新书包,然后跟着爷爷,一路喜气洋洋地向学校走去。
学校坐落在离范家塘2里地开外的庄家塘。学校的全名叫庄家塘小学。
不用说,孙子上学是黄家的头等大事,所以,报名的那天,是爷爷黄传清亲自把他送到一年级班主任面前的。去学校的路上,爷爷自然免不了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在学校里一定听老师的话,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做一个好学生。他则一边蹦蹦跳跳,一边小鸡啄米似的一路点头,一路保证。爷爷黄传清最后又问孙子:“还有最最重要的一条你还记得覅记得?”
黄继武立刻笑道:“记得,上学、放学的路上保证不到河边白相(玩)。”
“乖小佬。”
孙子的回答,让黄传清非常满意,愉悦之情自然也就溢于言表。
走进一年级课堂的黄继武,因为是第一个从1到100,背起来不打顿儿,又是第一个会背诵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的,而且尤为关键的是,无论老师讲什么话,或者在黑板上写什么字,他只要听一遍或者看一遍,就能够像录音机一样,马上给你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而且除此之外,他唱歌也唱得特别好,无论是革命歌曲,还是沪剧越剧和锡剧,尤其锡剧,常州人称之为滩黄戏的,他唱起来有板有眼,字正腔圆,颇具韵味。……总之,因为有太多的第一,太多的独一无二,太多的无与伦比,所以他很快就成为大家公认的最“巧”的学生——最“巧”,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最聪明的学生。所以他们班级第一次选班长的时候,他就以98%的得票率顺利当选。不同意的,或者说投反对票的,有一个是因为不服气,还有一个也是因为不服气,他们都是跟黄继武同村的范家瑶和罗勤练,他们反对的理由非常充分,非常合理,也非常正当。他们说大头黄继武的脑袋虽然特别“巧”,但他却是他们范家塘有名的“燕杀坯”和“皮沓子”,他们还因此而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比如他动不动就在树上或者竹子的杆梢上面结一块红布,然后就用威胁利诱,或者其他的强迫手段,非叫大家把它说成是迎风飘扬的红旗;比如他动不动就躲在哪个犄角旮旯,等人经过的时候,突然冲出来,大喊“缴枪不杀”,把人吓得要死;比如大人在讲话的时候,他敢随便乱插嘴,说这个错了,说那个不对;再比如大人锄麦田休息的时候,他会趁人不备,迅速下到田里,然后拿起锄头,连草带麦苗一起锄掉,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当班长?
他们的反对虽然没有起到最终的效果,但他们列举的反对理由却很快得到了事实的证明。黄继武在课堂上不仅经常做小动作,随意乱说话,用粉笔在前排同学的后背上乱涂乱画,甚至跳过几个课桌去跟同学打打闹闹,有时候还把刚刚折叠出来的纸飞机,在课堂上到处乱扔,嘴巴里面还念念有词着:“我要飞啦,我要飞啦。”最过分的是,他竟然把从田埂上挖到的蚯蚓悄悄塞进女同学的文具盒里面,并且还振振有词地将这种行为说成是纯粹为了考验一下女同学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