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孟浩然新传>第六十四章:玄宗梦普紫云国

第六十四章:玄宗梦普紫云国

作品名称:孟浩然新传      作者:李叔德      发布时间:2020-05-31 23:37:09      字数:6626

  开元二十四年春,吐蕃又派遣使者纳贡,长长的礼品单上列的尽是方物、金银、器玩等,共计数百件,件件皆形制奇异,世所罕见。玄宗皇帝龙颜大悦,命令将全部礼物列于提象门外,以示百僚。
  
  也就是在这一年,西南诸国间产生了严重的外交纠纷。吐蕃附近有一个小国家叫勃律,其年轻的国王不懂国际间交往复杂性,-心讨好大唐,却屡屡忽视了紧邻的强国吐蕃。吐落早有灭勃律之意,乘机找个借口,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出动数万大军,对勃律突然袭击,包围了其首都。糊涂的勃律国王此时才看了急,连派三路使者星夜奔驰不停至长安告急求援。
  
  那时是不相张九龄执政,办事效丰极高。张相寨告玄宗皇帝后,马上派使者通报吐著,要居中调解,令其立刻罢兵。
  
  吐蒂限看到口的肥肉.焉有不食之理?拒不接受调解,反而加强了攻城力量遂在唐使的眼皮下攻陷勃律城防.而且迅速敌掉国王的脑袋.收编其军队,干净彻底地并吞了这块土地。
  
  吐蕃这次一点不给“皇帝舅”的面子.令玄宗十分恼怒,总想找个机会惩罚一下吐蕃。机会不久就来了。
  
  那时,散骑常侍崔希逸为河西节度使,于京州镇守。两国的边界除河流峡谷等天然屏障外,平缓山坡通常都以树栅为障碍物。那树栅高数丈,枝叉密密麻麻,插翅难飞越。两国边防军并设置守捉使一职,日夜值班,戒备森严,一旦发现非法越境者,即刻捉拿遺返这样,保证了边境两边相安无事;另一方面,却也给居住在当地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既是爱兵如子的将军,又是位爱民如子的地方长官。他看到树栅的隔绝,边民们有田不能耕,有牧不能放,便约请吐蕃守将乞力徐喝酒。乞力徐也是个坦荡之人,欣然应邀。两位将军举樽豪饮,谈笑风生。席间,崔希逸对乞力徐说:“我们两国和好,何须在边界派驻守捉使?不但妨碍百姓耕种,也增加了双方的不信任感.我看,为了表明我们这里是和平的边界,干院把树栅全部拆掉,以成一家,岂不善哉?”
  
  乞力徐立刻回答:“崔常侍慈厚爱民,末将相信您是真诚的。但是,恐怕朝廷里未必人人都可像常侍这样对人诚悬。拆掉树播以后,我方将毫无防御能力。万一有人心怀叵测,乘机发兵进攻,攻,我方届时后悔无益也。”推带通哈大笑道:将军放百个心吧我是这里最高长官,谁也不敢违抗我的命令。
  
  崔希逸的副将孙海也补充道:“崔常侍既然发布了命令,谁敢违抗?除非他活得不耐烦了。4不住对方再三请求,只得答应。为那乞力徐是个豪爽的性性,定崔希逸慨然应允,遂与乞力徐了不冒风险,他要求崔希逸对天发
  
  杀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互通往来,若有谁借机发发兵偷袭,白狗害之。
  第二天,双方就组织民力拆除栅栏,山川河流连为一一体。于是边境两旁农民高高兴兴烧荒垦田,吐蕃边的牧民则把牛羊随意放于山野。处处一片和平景象。
  
  不久,崔希逸的副将孙海应诏入朝,代主将汇报边境各类事项。这个孙海却是个志大才疏、一心钻营的小人,在副将位置上许多年了,总是不能更升-级。此时一个念头突然涌现在他的脑海:何不乘此良机邀功求赏?于是在皇帝召见时,便把两国拆除树栅的情况一一告之,最后奏道:“吐蕃无备,若发兵掩之,必克捷。”
  
  玄宗皇帝正在找机会惩办吐蕃,听了此言,马上命令内给事赵惠琮随同孙诲驰往边境观察,看真实情况是不是如孙海所说,然后据实汇报,由朝廷作最后决定。那赵惠琮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物,到了凉州一瞧,山川原野览无余,果然如孙海所言,不禁大喜。但崔希逸坚决不同意用兵,告之赵惠琮,唐军与对方有白狗之盟。赵惠琮一心立功,哪里听得进此话,他担心据实汇报到朝廷后众大臣各执已见,影响皇帝的决定。于是铤而走险,竟然假借皇帝的诏令,要崔希逸立刻发兵,奇袭吐蕃不设防的边境线。
  
  崔希逸猜想就是孙海出卖,当时真是痛苦之至。若听旨出兵则出尔反尔,成不仁不义之人;若拒不服从,则为不忠之臣,不但自己生命堪忧,甚至要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最后他只得选择服从,发布了作战命令。
  
  唐军没有发出任何警告,在一个凌晨突然发动全线攻击。吐蕃士兵毫无戒备之心,睡梦中惊醒后仓促应战。唐军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杀获甚众,草原上血流成河,尸体遍野。
  
  乞力徐仓皇间只身遁逸,逃入吐蕃内地向国王请罪,并言汉人诡诈不可信也。
  
  捷报传到京城,皇帝当然高兴,重重嘉奖了赵惠琮和孙海。
  
  然而,天朝的诚信丧失殆尽。吐蕃至此再也不肯相信唐朝,复绝朝贡。
  
  金城公主在吐蕃的威信也大受打击,身体迅速衰老,数天之内头发全白。
  
  那崔希逸以失信于乞力徐,不但觉得对不起吐蕃军民,内心里也瞧不起自己,在军中以酒浇愁,郁郁不得志,全失去往日的英明果断。
  
  
  兵部得到孙诲的汇报,知其不适宜再在西南地区任职,遂调其为河南尹。崔希逸便与回京复旨的赵惠琮同行。一行人行至京师附近驿站中歇息时,突然有一条大白狗从门外冲进来,照着崔希逸与赵惠琮一阵狂吠,然后神秘消失。两人当即发病,高烧不止,口中胡言乱语。到了半夜.俱相次而死。始作俑者的孙诲也没有讨到好处,上面考察他言过其实,品质萎靡,遂不重用。孙海当然不甘心,激言犯上,不久即以罪被戮。
  
  西南边境从此战火纷飞。大唐与吐蕃又恢复了从前的敌对状态,双方互有攻防,不分胜负,呈现拉锯局面。金城公主陷于两难。一方是她的婆家,一方是她的娘家,两家的百姓都是她的骨肉同胞。她只能万分痛苦无奈地面对,竭力居中调停。然而两家的统治者都只是利用她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会牺牲自己哪怕一点点微小的利益。
  
  开元二十八年春,唐军用重金收买内应,攻克了吐蕃边境的一个要塞。消息传到吐蕃国内,金城公主忧心似焚。她知道,如果吐蕃获胜,和平尚有可能;如果大唐获胜,两国息兵就更没有希望了。五十岁的金城公主病倒了。
  
  事实的确如此。那时候朝廷已经是李林甫当权。他获悉唐军大胜后,马上联名众大臣上书吹捧皇帝,要把此次胜利载入史册。
  
  书日:....杜.此城,正当要冲。凭险自固,恃以窥边,积年以来,蚁聚为患。纵有百万之师,难以施功。陛下亲纡秘策,不兴师旅,顷令中使众番晓喻,各族莫不怀恩,翻然改图。陛下神算运于不测,睿略通于未然,累载逋诛,一朝荡灭。又,今日臣等奏事,陛下从容答臣等:“卿等不久但看四夷,当渐摧丧。’德音才降,遽闻捷报。则知圣与天合,应如响至,前古以来所未有也。请陛下宜示史官,将此事编诸史册,传之后世。”
  
  玄宗皇帝被奉承得心里舒服极了,拈须笑道:“此城仪凤年中被吐蕃占领。依山而筑,险阻异常,强攻不能奏效。岁月既久,攻伐亦多。从前朝廷群议时,众卿大多建议舍弃算了,不合取之。朕觉得小蕃无知,此城倘若智取,应可收回。便授予边将奇计,所以行之,果然致胜。此一役不但获彼夷心,且归我城守,有足为慰也。至于载入史册与否,朕以为事小,卿等看着办吧。”
  
  李林甫懂得皇上只是谦虚之言,马上唤出史官,要他们大书特书、浓墨重彩地歌颂整帝,将与吐著夺城之役写入历史书中。
  
  开元二十九年早春,吐蕃国所在的高原仍是大雪纷飞→片银色。金城公主镇在病锅上毫奄一息这天的气候特别寒冷.狂风一面在高空号叫,一面在地上肆虐,卷起阵阵暴雪。五十余岁的金城公主浑身并票,呼吸困难,地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吩咐把亲生儿子们叫到床前。她挣扎着起身,一边嘴着粗气边可嘱道:“我要死了。但是放心不下。你们记住,吐著一定要和大唐交好,不能敌对,哪怕委屈自己.这倒不是为娘的庇护母国,而是我们自己的生存之道。我们的国家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缺少平原。向西是千年不化的雪山,向东才是温暖富饶的河谷。所以,只有跟大唐交流,互通有无,吐蕃国才能生存发展。”
  
  吐蕃王率领弟妹们一-齐叩头回答:“母亲的教诲孩儿记住了,请母亲放心。”
  
  金城公主心知肚明,只要娘家皇帝的野心不收敛,和平遥遥无期。但她也无力回天,便含着两行清泪,在对家乡的思念中瞑目而逝。可怜她一个弱女子,四十余年来,不但要经受异国风雪的肆虐,更要在两国政治外交的夹缝中寻找和平的机会。虽然有过短暂的成功,更多的却是失败和民众的牺牲。
  
  公主薨后,吐蕃举国哀悼。国王立刻派遣使者奔赴长安告哀。为遵循母意,吐蕃国王特地上了词恳意切的请和的信件。
  
  玄宗皇帝把那信只扫了一眼,便扔在--边。既然打了胜仗,要的是无条件投降。而这封求和信却没有丝毫示弱之意,所以皇帝不许。再说金城公主已经逝世,更少了一层顾虑。所以首次接见后,便把吐蕃使者晾在客驿中再也不见了。
  
  那使者是猎悉的儿子,也具有父亲的教养,-直耐心地在驿站等着。数月后,直到夏天快过完了,在猎悉儿子的恳求下,唐朝皇室始为金城公主举哀于光顺门外。同时辍朝三日。
  
  吐蕃君臣既恨唐军言而无信:再恨大唐皇帝舅无情无义:三恨遣使求和不成,于是以乞力徐为帅,发兵四+万进攻唐边境。先拔承风堡。攻克后大军直扫河源军,然后西入长宁桥。-路势如破竹直打到安仁军才罢手。稍稍休息后,到了十二月,吐蕃军又袭石堡城。节度使嘉运试图抵抗。却触即费,玄宗到此时才知进金城公主的存在多么重要:才知道两国交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博之晚臭。
  
  开元二十八年悄然滑走眼看这空前的盛世所剩无儿。李隆基二十八岁当上皇帝,眨眼间二十八年又过去了。很多时候,历史性的变化来得无声无息,任何人都没有注意到。没有轰然巨响,只是一声低咽,昔日辉煌的切便面目全非。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朝廷还是那个朝廷。每年的千秋节照样复轰烈烈,普天同庆。然而,56岁的老皇帝越来越变得很不耐烦。伟大显赫的事业和漂亮妖娆的女人都失去了刺激,引不起他的兴趣。
  
  玄宗皇帝甚至对“开元”这两个字也讨厌起来。想换个叫法,改个年号,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快速流失的不仅是开元朝的一-代精英人物,那个时代的精神状态也逐渐被时间消溶得面目全非。李隆基早先承诺姚崇的+大治政信条、以及艰苦奋斗、积极进取、表彰才俊、勤奋好学等等社会核心价值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当时两京上层社会流行四大内容:游宴、狎妓、求仙、任侠。
  
  皇帝自然不需要狎妓,也不会任侠,而求仙是自个儿的事;所以玄宗皇帝最大的爱好就是随便找个借口,动辄大宴群臣。他生性聪慧,通音乐,善羯鼓、又会欣赏女人的舞姿,所以总能在宴会中找到些许乐趣。
  
  那时候,武惠妃已经逝世多年,其余嫔妃均不能撩动皇帝的心弦。忠心的高力士遍寻民间美女,一无所获,于是掉头在皇亲国戚间搜索,终于在寿王府发现了绝世佳人。内宫新一代统治者即将涎生了。玄宗皇帝李隆基似乎是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凡是丝管之类,一学就会,随即臻精,吹拉弹唱,必造其妙。若创作曲调,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均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迹。他尤其偏爱羯鼓、玉笛。羯鼓掌握节奏和风格,玉笛则声亮遏云。所以皇帝常常对听者说:“此乃八音之领袖,不可无也。”
  
  有年早春,二月初的一个清晨,皇帝洗梳完毕,穿戴整齐后,在嫔妃的簇拥下信步走出寝官。当时,宿雨初晴,景物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皇帝睹而叹日:“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左右一听知道圣上兴趣来了,忙着摆桌备箸,叫御膳房送佳肴美酒来。独独高力士猜透主子心思,飞快跑回寝宫取来羯鼓、玉笛等乐柳杏将吐。皇帝睹而叹日:“对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左右一听知道圣上兴趣来了,忙着摆桌备箸,叫御膳房送佳肴美酒来。独独高力士猜透主子心思,飞快跑回寝宫取来羯鼓、玉笛等乐器。又通知乐队火速前来。皇帝便命乐队习奏他的新曲,自已则纵击羯鼓掌握轻重急缓,曲名《春光好》。据说那曲子神思自得,犹如天籁。一曲未了,听者众人看那庭内柳杏枝头,皆已发萌抽叶。皇帝指着这些绽放着绿色的树木,笑着对众嫔妃曰:“朕的曲子能催发植物,影响季节,单凭这一点,难道不该唤朕作天公乎?”嫔妃、侍官皆伏地高呼万岁万万岁。皇帝不满足于与春为戏,又在秋天作《秋风高》,每到秋空迥彻,纤翳不起,即奏之。音乐刚刚响起,便有远风徐来,庭叶随下,其曲绝妙如神。当真成了如此神力。
  
  这种业余爱好有时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治理。有天,玄宗皇帝坐在朝廷上,龙廷下文武百官正按部就班禀奏各类大事。皇帝却突然之间变得心不在焉,他时时低头,用手指在自己的腹部上下跳跃按点。不久便宣布退朝。到了后宫,高力士日:“陛下刚才在朝廷上数以手指按其腹,奴才急坏了。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皇帝笑日:“非也。朕昨夜梦游月宫,诸仙为了表达欢乐之间,演唱了上清之乐,其音嘹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诸乐,以送朕归。其曲凄楚动人,查查在耳。吾回以玉笛暗暗演奏,其律尽得之矣。早上坐朝之前,突然想起此事,担心时间长了遗忘,故怀了一支玉笛在衣中,时以手指上下复习,以便牢记。并非其他。”
  
  一奏之。”高力士听得呆了,跪伏祝贺日:“这真是天下珍闻。愿陛下为臣
  
  玄宗皇帝正怕忘了,欣然应诺。他横握玉笛,微启双唇,官内立刻回荡起种奇妙的音乐,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
  
  高力士再拜于地,感激道:“若不是陛下神明,老奴怎么能听到天上仙乐?还请您给它起一个名字。”
  
  玄宗皇帝笑言:“此曲名为《紫云回》。”
  
  高力士立刻唤来乐官,遂将此曲载于乐章。
  
  的故事。关于皇帝的音乐才能,家城星宫内外还广泛流传着个近似神话有年玄宗在东都洛阳过千秋节,夜晚梦见一位妙龄女子,姗姗而来。其女容貌艳异,梳交心警,抽宽衣,拜于床前。星帝以为是哪-官的官女.随口问道:“你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
  
  那女子从容答日:“要是陛下官殿中凌波他中的龙女,卫官护驾,妾实有功。今陛下洞晓钩天之音,乞赐一曲,以光族类。”
  
  皇帝便于梦中把新、旧曲调糅而重谱之,再配以羯鼓胡琴,演奏-遍,感觉不错,于是把这阌音乐命名为《凌波曲)赐与龙女。龙女感谢再拜而去。
  
  皇帝一觉醒来,那(凌波曲>优美旋律犹在耳边回响,他立刻提笔尽记之。第二天,皇帝令宫内乐队按曲谱练习,自己则用琵琶独奏。等合奏熟练之后,皇帝大送请束,与文武臣僚会于凌波官。然后,官内乐队排列阵,皇帝兴致勃勃地亲临池边,弹奏(凌波曲》。一曲未了,群臣惊讶地看到,池中波涛涌起,复有神女冉冉出池,容光焕发,俗子不敢直视。皇帝探身仔细瞧去,此神女正乃所梦之龙女也。皇帝高兴得不得了,立刻跟宰相李林甫商量,要在凌波池上置龙女庙,每岁命祀之。
  
  李林甫奏道:“圣上乃天神也!”阜群臣伏地齐呼万岁万万岁。李林甫的才能就在于,他能及时抓住时机讨得皇帝欢心。自从李林甫为宰相始,由张九龄前宰相培养起来的大唐朝廷的风气发生了巨大变化。攻读学间、展示文采的文化活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吃吃喝喝歌舞宴会不断。满腹经论之土晋级无望,不学无术之徒则趾高气扬。另外,大臣之间坦坦荡荡的工作关系没有了,盛行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口蜜腹剑。尤其可怕的是,大家只拣星帝喜欢听的话说,甚至瞒天过海指鹿为马雷州节度使安树山养精蓄悦、居心叵测逐渐坐大,竟无人提醒皇帝,以致于酝成无穷后患。自助即具有起人胆路的交宗整帝生多姿多彩,做了数不清的正确或错误的事情,其中有三个行为是毫无逻辑可寻的。其一是坚决不与突厥通婚。突厥是唐朝西北边境最强大的邻国,与这个强邻友好相处应该是唐朝最重要的外交使命之一。当时的邻邦首领都以能娶得唐朝公主为妻感到荣耀。唐朝也正E是利用这一点与数不清的小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何况大部分嫁到外国去的女孩并不是皇帝亲生女儿,首领们心知肚明,管他真公主假公主,只要皇帝册封就是金枝玉叶了。奇怪的是玄宗皇帝就是不给突厥这一个面子,屡屡拒绝对方的求婚,以致于两国边境战火纷飞、冲突不断。难道国家的安危和成干上万的士兵的性命不及一个冒充的公主的命运吗?
  
  玄宗皇帝的第二个怪诞行为就是坚决不给大诗人孟浩然一官半职。孟浩然在当时文坛享有盛名,一流的文人如王维、李白、王昌龄等与其为莫逆之交:一流的大官员如张说、贺知章、张九龄等也对其推崇备至,开元年代又以举贤任能而著名,皇帝不但听了许多身边亲信的推荐,甚至与孟浩然直接面对面。皇帝手中又掌着全国各地无计其数的大小官位。把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推断,孟浩然就是不想当官也难呀!可是他偏偏就在无数机会之间的缝隙中游走,阴差阳错,布衣终身。
  
  玄宗皇帝的第三个不可理喻的行为就是强占儿媳为自己的妃子。寿王妃杨氏玉环虽然很漂亮,但天下漂亮的女人成千上万,就算略略逊色于杨氏,又有什么关系呢?荒淫的皇帝却要华山一条路,非把亲生儿子的媳妇抢过来不可,全不顾人伦纲常。叫人感慨万端的是,寿王恰恰是皇帝的前宠妃武惠妃所生。可怜的武惠妃,不但儿子没当上皇帝,连儿媳妇也弄丢了。
  
  杨玉环为了摆脱变换名分的尴尬,先入了道观脱胎换骨,取了个道名太真。这叫人葛然想起,当年武则天欲事高宗,也是入寺当了一回尼姑。
  
  历史总是一-遍又一遍开着相似的玩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