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黄永安独走古集镇 石花酒倾倒天下客
作品名称:潜龙井 作者:黄金山 发布时间:2020-05-06 14:28:42 字数:3095
诗曰:
石花积古俗源觞,征雁衡峰唱大江。
岳气屏开千岭嶂,清流带挽万波汤。
举头帽落孟风度,腑首菊香陶气昂。
环向苍崖秋畅志,黄花叟酒醉重阳。
且说黄永安带一千两银子,去阳世湾杜小山家,开办起养殖和煮酒。黄永安把酒作坊扩大,从原来的一缸扩大到三缸。养殖的生猪从50头扩大到300头。黄永安酿酒的方法很老实。一斗包谷,加一两酒曲(酒药子),再加二斗清泉水,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煮成的酒很是味道正派,清香袭人。杜小山还在门前高高挂起一面酒旗,称他是杜康子孙,酿酒有祖传秘方,一时引得方圆五十里的都来他这里打酒。黄永安和杜小山很是欢喜。
但是问题很快出来。一是消不完,库存量越来越大;二是养猪缺人手,杜老娘一个人累得够呛。黄永安与杜小山商议办法:
“我去找伯伯再支援几个人来!”
“如果抽不出来,我们就招几个工。”杜小山说。
“我去找黄棕想办法,他经商有门路,看有什么主意。”
黄永安连夜回到潜龙井,一商量,黄天明同意,就叫黄朝能、黄朝轩弟兄去投入养殖和煮酒。黄棕说:“销酒问题不大,他可以运出去找到买主订购,还可以运回一批瓦缸来做窖酒。”
“好办法!”黄永安大喜。第二天一早就和朝能、朝轩弟兄赶回阳世湾。
黄永安负责全面调解,杜小山和黄朝能主要煮酒,黄朝轩和杜老娘养猪。一番安排后,显得极有条理。煮酒养猪环环扣紧,酒香猪肥。
黄英姑那边的“兴隆旺旺”也专门销售杜家的酒和肉,联合经营,共享红利。
黄永安是个好胜心强的人,他还在盘算把酒生意搞大搞出名。“怎么办?”黄永安的心思昼夜不停。
不能单靠等客上门,要自己走出去宣传。黄永安想出一个办法。
一天,他叫杜小山管理内务,自己挑起一担酒外出,做个货郎模样。他把酒取名为“竹叶香”,在做一面小酒旗,鲜红的颜色,写上“免费品尝”四个字。一担酒,一条扁担闪闪悠悠,顺大路朝山外的石花镇走去。这一去,有份教:美酒走出巷子,留下千古名传。
石花是一座古镇,在今湖北襄樊一带。离潜龙井有四五百里路。石花老街上随意翻起一块青石板,历史就在千年以上在民间,人们一直习惯的称之为“石花街”。名声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相比毫不逊色。这里有通往山、陕、川和宁夏、内蒙古驿道。
黄永安挑着酒担,一路上独自行走,过路人看看他,以为是个癫子,没有人来与他搭话,更没有人品他的酒。
前边走来一个云游和尚,手里提一把戒刀,腰间挂着个葫芦。黄永安认得是个行脚僧,主动上前问:“师傅要饮酒吗?我的免费。”
和尚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哪有免费的好酒。”说着一拍葫芦,“我的还有呢!不要。”和尚去了,黄永安感到生意不好做。白送就送不出去。
第一天,他足足走了120里路,没有人尝他的酒。天晚了,他找个鸡毛小店歇下来。
第二天一早,黄永安上路,他为了吸引酒客,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打开一桶酒的盖子,让酒香气四面散开。
这样一路走,一路酒气,在阳光下随风飘飘,钻入过路人鼻孔,弥漫在田野中。
那边地里有几个庄稼汉子锄地,在红红的太阳下热汗滚滚。他们很想喝水,但是摇摇自己带来的水壶,都已经空了。正失望间,突然闻到一阵酒香。
打头锄地的看到黄永安挑着酒担来了,闻到酒的味道很特别,就大声喊:“卖酒的,给我们来一壶。”
黄永安就把酒送到几个农夫面前,取出小杯子,叫他们一个个品尝。
一个农夫一仰脖子,一杯酒顷刻而尽:“好酒也,比我们店里的好!”
“真的不错!”“好喝!”几个农夫称赞,问多少钱一壶。
“品尝免费。但是买我的酒必须一两银子一壶。”黄永安说。
“本来价钱不贵,但是我们庄稼人的确买不起。你便宜一点嘛!”几个锄地汉子恳求着。
黄永安为了打开销路,有人扬名,就说:“可以,便宜你们,就五钱银子一壶,作为你们对我的酒识货,我是潜龙井的竹叶酒,你们可以来打。”几个农夫答应:“要得!”
“就是路太远,来不了!”
“只要你们要,我们专门送。”黄永安回答。
给几个农夫打完酒,黄永安得到2两5钱银子。他挑起担子继续向前。
进入石花镇,天已经傍晚。黄永安走在石板街上,看到老街酒店一家挨一家,看到的全是迎风招展的酒旗,许多行人走在青石板铺的窄窄的街心里,步入酒店。黄永安顿时感到,这里虽然酒气四溢,但是没有酒的香气。
前边,一家挂有“满意酒店”字号的酒店里,几个酒客与店家争执起来,声音如雷鸣一般:“你这酒店,酒这么不好喝,像马尿水,寡淡。是欺骗我们外地客吗?”
“不是,我们的酒长期这样,味道是清淡一点。”店主解释。
“不行,退钱!到别的酒店去喝。”七八个酒客一起吆喝,气势汹汹。
店家一再解释说:“我们这个镇上的酒,都是这样。你到哪里也没有好酒。”我们没有退钱的规矩,店家感到为难。
“快点,退钱!我们陕西人不好惹,忍耐有限也!”酒客怒气冲冲。
黄永安抓住机会,不顾疲劳,立即走前,对酒店老板说:“老板不要着急,让他们尝尝我挑的竹叶酒如何?”
老板见有人解围,顿时高兴,对那群酒客说:“那好,这个客人挑有好酒,你们喝喝看可够味!”
黄永安打开酒桶盖子,顿时清香满室。
那几个看酒客闻到这浓浓酒味,就顿时坐在桌子边。黄永安倒出酒来,一人一碗,让他们品尝。
“这酒好。”“纯正。”“清香,有回味!”几个酒客连连说好。“还加两个肉菜来!”几个酒客兴致勃勃地喊,店家高兴得应答着:“好的!马上!”
黄永安坐在一边,看店家应付酒客。待稍微有空,他又倒出一碗酒,喊道:“店家,你也来尝尝我的酒。”店家愉快的过来,一喝,果然不错。赞道:“好酒,我们这里一直没有这样的东西。”
一番攀谈,黄永安说出自己的来历,那直爽真诚的性格得到店家的赏识,很快达成生意,店家说:“我包要你的酒,我还叫我那些开酒店的亲戚朋友都要你的酒,我们一共有大小18个酒店,你天天送来就可以的。”
酒客们一个个满意地走了。这天夜里,店家热情地招待了黄永安。黄永安心里高兴,他为自己的酒找到一条大的销路。
黄永安回去后,想黄天明和黄棕告知实情,黄天明再次增加投资和劳力,把酒厂命名为“杜家酒厂”,正式命名为“竹叶青酒”。用专用酒桶装好,聘请三个力人,天长日久的给石花镇大小酒店送酒。这些酒店也专门派人到杜小山酒厂订货,显然有点供不应求。
那天黄永安来到石花镇,几个酒楼的老板请他赴宴。席间老板们一致要求说:“潜龙井离我们太远,挑运酒费用大,不如我们来个联合办酒厂,我们出本钱,出厂房,你们出技术,出劳力,你们出酒,我们销酒,如何?!”
黄天明看到老板信诚,这样有利于发展,就当下赞成,达成合约。
黄永安带着杜小山来到石花镇扎根,办起“石花酒厂”,很快规模成为宏大,还在酒里融进寿、富、康、德、和、孝,的内涵,使酒富有传统文化,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形成“石花”名牌曲酒,流传至今。这正是:刻意求财财不至,发家全在诚心间。
黄永安后来成为石花大曲的创始人,称为“黄公”,享有极高声誉。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路人,一走进石花地界就会闻到香气四溢的酒气。据说来石花镇的客商没有不醉的,会喝酒的喝醉了,不会喝酒的闻也闻醉了。
传说当年李自成起义军经石花街时,因为贪恋石花美酒,竟不顾军师苦劝,下令屯军石花街休整三天,让军士们饮酒解乏。他自己则携了美女到酒坊作彻夜痛饮,并乘酒意即兴作歌。李闯王为石花老街留下了英雄美酒的浪漫故事。但贻误了追歼对手的战机。
清代诗人欧阳常伯进京城赶考路过石花街,品尝黄氏石花酒之后诗兴大发,顺手题写了“此处竞跨竹叶,何须遥指杏花”的佳句。以“竹叶青”和“杏花村”作为石花酒的参照,实际上为石花酒确立了名酒的地位。有《醉酒歌》单写石花大曲酒的妙处。诗曰: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对月邀饮嫦娥伴,一江愁绪酒中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千百杯。醉卧桌头君莫笑,几人能解酒深味??
这些后话,按下不表。要知后事,前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