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红楼梦》传>第38章 康熙南巡说的倒塌(下)

第38章 康熙南巡说的倒塌(下)

作品名称:《红楼梦》传      作者:整子      发布时间:2020-04-25 15:06:17      字数:4680

  王府,这里的意思是指王熙凤娘家的王家的府上。但意指是江南王的王府。概念同贾府,江南王王府的文学塑造是一样的。并非是真的王府。我们只能说作者神笔来着,丝丝相扣。
  “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这句话事实上直接说出贾府荣禧堂的原型。
  荣禧堂,见第三回: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上台下皿)。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玻璃(上台下皿)是外国进贡的东西。“珠玑”指外交文书,贡物献单之类。“日月”,即明朝。“黼黻”外交礼仪官服。“烟霞”指远方外国。也就是说,荣禧堂的原型本身就是当时南京礼部接见国外使者的地方,贾府也是安排这些使者下榻和玩乐的地方。
  甲戌侧批:“点出阿凤所有外国奇玩等物”。这就是为什么贾府能够有这么多外国进贡的东西的原因。一般的王府,权贵家庭都未必有。因此,有的人就会怀疑到贾府其实是皇宫上面去。再说宝玉上的刻字也确实同皇帝的玉玺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在大观园的排场来说,这远远比皇宫还要奢侈。除了几个主要人物,其余基本上都是服侍的丫头和小厮,下人。况且南京本身就是陪都,礼部的地位非常高贵。
  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江南王”在护官符中写为“金陵王”,“少了”写为“缺少”。计东 (1625—1676)有一首诗讽刺吴梅村:“忆年十二正调妝,短发毿毿覆額長。多摘桃花娇靧面,滿裁蛺蝶点罗裳。同心早結青陵树,再笑差依白玉床。自捣守宮双約腕,不煩夫婿重堤防。”意思是指吴梅村仕清违背复社精神。
  此后有批语【庚辰侧批(甲辰夹批):应前“葫芦案”前文。】指带出王子腾。第四回。重新返回第一回葫芦庙被炸供火烧,【甲戌眉批(甲辰夹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这里主要的东西不是“南直召祸”,而是在“实病”之上。
  江南的甄家,即第二回“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这里其实指的是温体仁。温体仁(1573年—1639年),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浙江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明末大臣,崇祯年间朝廷首辅。吴梅村当年考试的时候,就直接卷入复社同乌程派的斗争之中。后来还写了弹劾温体仁的《劾元臣疏》。 《与子暻疏》:“不意年逾二十,遂掇大魁,福過其分,實切悚栗。時有攻宜興座主,借吾為射的者,故榜下即多危疑,賴烈皇帝保全,給假歸娶先室郁氏。”说的就是这个事件。另意指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坐东朝西,与弘义阁相对立。体仁阁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为“文楼”,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文昭阁”,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改称“体仁阁”。《与子暻疏》:“三年入朝,值烏程當國,吾與楊伯祥諸君子正直激昂,不入其黨。烏程去,武陵繼之,蘄水又與吾不合,種種受其摧挫。”
  接驾四次,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复社同乌程派的斗争以及一些反对攻讦的人的斗争。
  银子成了土泥,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指的是人山人海的意思。
  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见第一回:“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甲戌眉批(甲辰夹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戚序(蒙府)夹批:谁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龙象力者,方能放得下。】"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即虚名。
  此处有个【甲戌侧批:最要紧语。人苦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意思只有作者才能说这个话。这是发愤之语。
  要想正确了解这里甄家独他家接驾四次的意义,我们首先得从明朝的历史说起。
  明朝的历史,我们可以给它分三个阶段来谈论:
  第一个阶段:永乐皇帝即朱元璋第四子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第二个阶段:宸濠之乱又称宁王之乱、宁王叛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仅过四十三天,最后由赣南巡抚王守仁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主要原因是朝政太监专权,相关政策严重损害了地方的经济稳定和王藩的利益,如“清理屯田”等。并非是史书上记载的什么野心。宁王朱宸濠有一个老婆是成都训导、理学家娄谅之女娄素珍,博学多才,能诗善画。朱宸濠曾不听劝阻,依旧举兵谋反,及至事败被擒,于槛车中泣对人语:“昔纣用妇人言而亡天下,我以不用妇人言而亡其国,今悔恨何及!”娄妃亦跳进赣江自殉。
  宁王朱宸濠死后,正德皇帝命也不长。很快就进入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于是历史就每况愈下。
  第三个阶段,即崇祯灭亡,今年入南明时代。由于宁王之乱的因素,明朝也加剧了削弱宗族的趋势,这其实就是自杀的步骤。因此,在大的历史情况下,无论是青州衡王的抵抗,还是扶植福王朱由崧,基本上已经毫无意义。因为社会开始从王室矛盾进入到党派矛盾的时代。
  宁王朱宸濠死后,正德皇帝命也不长。很快就进入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于是历史就每况愈下。而党派矛盾有凸显在上层权力斗争和社会经济利益分割中。这种形势首先在江南的社会中再次分化出来。东林党就是中国历史上一直代表进步的发展的主旋律的人群集合。但到了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杀害。权力反智主义开始盛行起来。结果就被扼杀,这又是明朝历史中王族矛盾过渡到社士族同上层社会的斗争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张溥张采建立的复社。复社继续跟进东林党的文化精神传统前进。这事在崇祯二年(1629)开始建立。
  第三个阶段,由于内忧外患,朝代更替,复社也分化出来社会矛盾。大多数骨干人物也死亡了。到了1653年,有吴梅村主盟慎交社,准备继续复社的精神走下去。之后一直吴梅村死去,文坛结社之盟最终划上句号。
  从顾宪成的东林党,到张溥的复社,到吴梅村的慎交社,从文坛影响政治的历史角度来看,吴梅村相当于就是末代之王。吴梅村洞察社会形势其实都是先人一步的做出退身。一生为官三次,分别为前明,南明,满清三次都提前辞职不干。因为他知道,如果再干下去,情况可能就会更加危险。
  《红楼梦》中所说的“四次接驾”,就是指文坛从复社开始情况。吴梅村本身就是复社的骨干人物之一。
  第一次,即复社始于戊辰(崇祯元年),成于己巳(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吴江(今属江苏),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共读,“形影相依,声息相接,乐善规过,互推畏友”(张采《祭天如兄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复社纪略》:吴江令楚人熊鱼山开元,以文章经术为治,知人下士。慕天如名,迎至邑馆;巨室吴氏、沈氏诸弟子俱从之游学。于是,是为尹山大会;苕、霅之间,名彦毕至。未几,臭味翕集,远自楚之蕲、黄,豫之梁、宋,上江之宣城、宁国,浙东之山阴、四明,轮蹄日至。比年而后,秦、晋、闽、广多有以文邮致者。 是时江北匡社、中洲端社、松江几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各分坛坫,天如乃合诸社为一,而为之立规条、定课程曰:『自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人材日下、吏治日偷,皆由于此。溥不度德、不量力,期与四方多士共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又申盟词曰:『毋从匪彝,毋非圣书,毋违老成人;毋矜己长,毋形彼短;毋巧言乱政,毋干进辱身。嗣今以往,犯者小用谏,大则摈。既布天下,皆遵而守之』。又于各郡邑中推择一人为长,司纠弹、要约、往来传置
  吴梅村《复社纪事》:吾师张天如先生(讳溥)从娄东往,复社之举自此始。
  这是个什么情况?事实上就是又是一个“贾府”。也就是戚蓼生所说的“一喉两歌,黄华二牍”。
  第一次,“接驾”就是复社1629年成立尹山大会。
  第二次,“接驾”就是《复社纪略》卷之二 :“崇祯庚午(公元1630)乡试,诸宾兴者咸集,天如又为金陵大会。”吴梅村开始盛名天下,成为骨干力量之一。
  第三次,“接驾”是苏州虎丘大会(1633年)。复社势力的扩张招致执政大僚温体仁等的嫉恨,又有陆文声等上疏参劾二张“倡导复社以乱天下”。于是朝廷下严旨察治。幸有周延儒出任大学士,此案才未酿成大狱。
  第四次,“接驾”就是1653年吴梅村主盟的虎丘大会。
  《红楼梦》为什么要把这些文坛文人结社聚集活动称作是“接驾”,其目的用意十分明显,就是希望打造自己汉人的进步发展的天下。但复社一路走来充满坎坷。吴梅村《与子暻疏》:“先是吳下有陸文聲、張漢儒之事,吾以復社黨魁,又代為營救,世所指目。淄川傳烏程衣缽,吾首疏攻之,又因召對與濟寧楊鳧岫謀擊大奸史醿,醿逮而陰毒遂中於吾。吾去而封王豫中,醿謀以成御史寶慈勇參武陵事主使坐吾,賴醿死而後免。”
  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吴梅村感觉到对崇祯皇帝的失望,昔日的皇帝崇拜色彩逐渐褪去。
  这个时间是发生在他的老师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被杖刑,吴梅村在南京派出自己的学生涂仲吉(?—1649)前去营救。结果崇祯问他是谁派来的。涂仲吉一把全拦在自己身上,顶撞了崇祯。崇祯知道是吴梅村,结果就惩罚了其他七个人,反而给吴梅村升官,这个时候吴梅村就不干了,不为他人做嫁衣。
  吴梅村《与子暻疏》:“改革後,吾閉門不通人物,然虛名在人,每東南有一獄,長慮收者在門,及詩禍史禍,惴惴莫保。”1653年“同事者有借吾為剡矢,吾遂落彀中,不能白衣而返矣。”苏州虎丘大会大家又推他为盟主。看来吴梅村也不喜欢当这个盟主,结果被架在火上烤。
  顺治知道这个情况,没几个月就下令吴梅村应诏北上。这使得一生落下污名,各种谣诼污蔑讽刺纷繁沓至。例如写《复社纪事》,被计东批评。《都门识小录》:“昔吴梅村宫詹,尝于席上观伶人演《烂柯山》(即《买臣休妻》),某伶于科白时,大声对梅村曰:‘姓朱的有甚亏负于你?’梅村为之面赤。”
  《丹午笔记》就记载诗题壁云:千人石上坐千人,不仕清兮不仕明。只有娄东吴太史,一朝天子两朝臣。
  林时对(1623—1664)《荷牐丛谈》:“至东林败类,末路丧节,如钱谦益、吴伟业、李建泰、王永吉、沈惟炳、房可壮及杨枝起、龚鼎孳、曹溶、陈名夏、周锺等,反面事仇,行同狗彘,不得以其东林而恕之。”“吴伟业,辛未会元榜眼,薄有才名,诗词佳甚。然与人言,如梦语、呓语,多不可了。余久知其谜心,鼎革后,投入土抚国宝幕,执贽为门生,受其题荐,复入词林。未有子,多携姬妾以往。满人诇知,以拜谒为名,直造内室,恣意宣淫,受辱不堪,告假而归。又以钱粮奏销一案,褫职,惭愤而死。所谓身名交败,非耶?”
  综上所述,所谓的甄家“四次接驾”,本质上就是关于明末时期的复社三次文人大聚会和进入满清时期的有吴梅村主盟的一次虎丘大会。同所谓康熙总共的六次南巡和曹家的四次接驾无关。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