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红楼梦》传>第29章 体裁演绎

第29章 体裁演绎

作品名称:《红楼梦》传      作者:整子      发布时间:2020-04-21 19:52:32      字数:4095

  至真斋主(肖文林)所提供的《何必西厢》(又名梅花梦)的资料可证是对传统红学关于曹雪芹生卒年月以及《红楼梦》成书的年代确定给予了致命打击,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了吴梅村和癸酉本之间作者关系以及此书的历史合理性。
  这是在关于曹雪芹文献事迹考索中在逻辑上走出的必然结果。因为,我们在曹雪芹这个人的历史推测中,任何在雍乾嘉年代的记录中,曹雪芹已经断开同《红楼梦》的历史联系。这个时候,必须走上《红楼梦》这个文本相关线索的领域拓展。一个是关于《红楼梦》的类似文学体裁和题材的索引,一个是回到《红楼梦》本身的文本中去,重读《红楼梦》获取各种要素,去发掘其中的文学体裁类型同实际历史演变过程中是否能同其他文本存在相通之处。这样一来,就延续了对文献事迹的考索工作,然后回来佐证曹雪芹存在的合理性。
  《何必西厢》的体裁是一种弹词。弹词同说书一样也是明末时期创建起来,流行于清初的一种文娱活动。弹词,等于就是一种有韵律的小说唱本。《红楼梦》第十一回“于是,凤姐儿便站起来,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都提到了“女先儿”这个人物。“女先儿”就是古代唱弹词的女艺人。
  秦松龄早前就写过一本《来生福弹词》4卷36回,署“橘中逸叟撰”。“《来生福》者,一老儒毕世坎坷,乃设为死后再生,眷属美满,善德福报,极人间之幸事”。
  在《红楼梦》中,除了诗歌之外,其次就是提及戏本和关于演习的事情。例如在苏州采买十二个戏子,“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西厢记》等等。从剧本的情况来看,《石头记》本身原来的体裁就是一个杂剧传奇,其专门记述的内容就是针对这些戏子优伶的人生事迹传奇,这也正是作者有这个主旋律的线索之一贯穿在《红楼梦》情节之中。
  第一回中提到的“神瑛侍者”,作者寓意就是指顾瑛(1310~1369) 元代文学家。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顾瑛40岁时,筑别墅为“玉山草堂”,园池亭馆30余处,声伎之盛,当时远近闻名。又建藏书楼“玉山佳处”,以藏古书、名画、彝鼎、古玩。与杨维桢、柯九思等人往来甚多,多有相互酬唱之作。顾瑛是南曲的开山鼻祖。后来经由魏良辅发展定型。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来江苏太仓。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南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曹雪芹经过整理,把《石头记》剧本化解为章回小说。这是一个主要体裁的变更的。虽然体裁变更了,但内容,情节,诗词等等这东西是很难作大面积改动的。因此,体裁变更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的变更。
  《红楼梦》点题的埋伏线索,从大观园到紫檀堡的上半部和后半部的区分也就是依据演戏戏剧相关为主要题材的内容而展开,紫檀指的是演戏用的紫檀板。
  “畸笏叟”的“畸笏”的另一个含义也是指戏台上表演的那个朝笏道具。第五十一回提到的“跑解马”也是演戏的一种龙套。“脂砚斋”也是专门关于戏文改编的人,把剧本弄到舞台上,让戏子倚声度曲,然后适合演剧人的唱法和音乐,再来改写词曲,做到怎样最合适,怎样最动听。今天的人写词曲都是闭着眼睛胡写一通的,没有古代那么讲究。那么,曹雪芹的书籍剧本校订工作是什么呢?就是根据舞台演剧演唱那边反馈过来的信息,再进行修正,修改剧本和部分文字在音律中的运用。
  《红楼梦》改为章回小说后,据钞本传本上最迟的的批语落款是第四十二回靖藏本“辛卯冬日”: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道谢,又笑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靖藏眉批:“应了这话就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辛卯冬日”是在康熙五十年辛卯公元1711年 ,在冬日,也就是说相当于1712年了。
  据九峰真人和至真斋主提供的资料显示该书《何必西厢》还是雍正甲寅年(1734)由王尧瞿重新刊刻的,说明之前还有更早的版本提到《红楼梦》的情况。而作者要写出《何必西厢》也至少得个一段时间。不过也有人怀疑“雍正甲寅仲夏桐峰外史谨序”和二枚印章:翼云和桐峰外史是伪造,但证伪力度不是很足。据北京聚珍堂刊刻的《儿女英雄传评话》上也保留着“雍正阏逢摄提格上巳后十日观鉴我斋甫拜手谨序”的字样。雍正阏逢摄提格,即雍正甲寅年也是1734年。
  在《儿女英雄传评话》这个序言里有这句话:“一则曹雪芹见替缨巨族、乔木世臣之不知修德载福、承恩衍庆,托假言以谈真事,意在教之以礼与义,本齐家以立言也。是皆所谓有所为而作,与不得已于言者也。”此处提到曹雪芹。
  另有评价《红楼梦》一书:“《红楼梦》其显托言情,隐欲弥盖其怪力乱神者也。”“《红楼梦》以态纵而终于困穷:是皆托微词伸庄论,假风月寓雷霆,其有裨世道人心,良非浅鲜,以视是书之游谈掉弄,诅足与之上下床哉?”“《红楼梦》至今不得其人一批,世遂多信为谈情,乃致误人不少。”
  序言后文有一骈:“君真健者,尚一声长随,谱成几迭清商;仆本恨人,早三叹废书,洒落满襟热泪。”前文应当是概述评话的形式。后文出自吴梅村的话语。
  引典于江淹的《恨赋》。陈维崧的《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也引用过:“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霑裳。”吴梅村《琴河感旧四首并序》“予本恨人,伤心往事。江头燕子,旧垒都非;山上蘼芜,故人安在?”吴梅村《秣陵春序》:“若真有其事者,一唱三歎,於是乎作焉。”
  从体裁和序言对内容的历史了解情况来看,雍正甲寅年也就是1734年的时间是可能的,而传书原作者的情况甚至还更早。因为康熙末期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而很多具有同《红楼梦》相类似的题材的作品在康熙时间就已经在一大帮的文人圈中流行并不断创作。雍正时期总体上说,对于文人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时期。因此雍乾年间,很多早期作品便纷纷露面,包括《红楼梦》也一样。
  北京的书本文化和素材来源基本上都来自于江南那边传输过去。因此,落款雍正年间的作品同当时《红楼梦》最迟的的批语落款“辛卯冬日”公元1711年,在历史时间顺序上不存在龃龉。那么,桐峰外史和观鉴我斋所提到的《红楼梦》和曹雪芹可证的情况是在南方一带早已风靡。
  到1791年,程高本进一步推动了《红楼梦》的普及。同时很多续写,续本就出来了。据一粟所编的《红楼梦书录》所载,就有如下名目:《后红楼梦》(逍遥子撰)、《续红楼梦》(秦子忱撰)、《绮罗重梦》(兰皋居士撰)、《红楼复梦》(红香阁小和山樵南阳氏撰)、《续红楼梦》(海圃主人撰)、《红楼圆梦》(梦梦先生撰)、《红楼梦补(归锄予撰)、《补红楼梦》(螂娠山樵撰)、《增补红楼梦》(螂娠山樵撰)、《红楼幻梦》(花月痴人撰)、《红楼梦影》(云槎外史撰)、《续红楼梦》(张曜孙撰)、《太虚幻境》(惜花主人撰)、《新石头记》(吴沃尧撰)、《新石头记》(南武野蛮撰)、《红楼余梦》(昆陵绮缘撰)、《红楼真梦》(郭则法撰)、《红楼梦别本》(陶明溶撰)、《新续红楼梦》、《红楼三梦》(陶明溶猴)、《红楼后梦》、《红楼再梦》、《红楼续梦》《再续红楼梦》、《三续红楼梦》、《红楼补梦》、《红楼梦》(刘承彦撰)、《疑红楼梦》、《疑疑红楼梦》、《大红楼梦》、《红楼翻梦》等。见于鲁迅的文集《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第二十四篇清之人情小说》。
  清仁宗嘉庆三年戊午1798年,泰州仲振奎以红豆村樵的别名写成《红楼梦传奇》三十二出,次年由绿云红雨山房刊行。嗣后昆班演出红楼戏,大多采用仲编本。(今《集成曲谱》所选《葬花》、《扇笑》、《听雨》、《补裘》四出,即出自仲本。)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江宁万荣恩据《红楼梦》和续书《后红楼梦》写成《醒石缘》传奇六十出。1815年太仓吴镐(荆石山民)所作《红楼梦散套》十六折,由蟾波阁刊行,黄兆奎为之订立唱谱。
  据胡适在《跋〈红楼梦考证〉》中说,发现一部《四松堂集》:“卷首有永恚(也是清宗室里的诗人,有《神清室诗稿》)、刘大观、纪昀的序,有敦诚的哥哥敦敏作的小传。全书六册,计诗两册,文两册,《鹪鹩庵笔麈》两册。《雪桥诗话》、《八旗文经》、《熙朝雅颂集》所采的诗文都是从这里面选出来的。我在《考证》里引的那首‘寄怀曹雪芹’,原文题下注一‘沾’字,又‘扬州旧梦久已绝’一句,原本绝字作觉,下帖一笺条,注云:‘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雪桥诗话》说曹雪芹名沾,为楝亭通政孙,即是根据于这两条注的。又此诗中‘蓟门落日松亭尊’一句,尊字原本作樽,下注云:‘时余在喜峰口。’按敦敏作的小传,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一七五七),敦诚在喜峰口。此诗是丁丑年作的。”
  周汝昌撰文《〈四松堂集〉的意外曲折》(见《文新传媒网》“名家•笔会夜光杯”2005年7月10日)说:“敦诚卒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敦敏卒于公元1796年。《四松堂集》内纪昀作的序和敦敏写小传都记有撰写年份: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那末《四松堂集》的刻印时间,只会是在公元1796年或更迟的年份,至少是在敦诚死后五年。可见“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的夹注,不属敦诚原诗的文字,是刊印时才增添上去的。加写夹注的人应是除敦诚本人之外的其它人,可能是敦诚诗文的整理者,甚至也可能是刊印人或刻工。究竟是谁写了这张“笺条”,已无人知晓。”
  我考了“四松堂”这个词语,这是江南一带的一个戏班名称。“四松堂”,见于《秦淮画舫录》:杨龙,字宛若,又号宝霞,吾郡之上新河人。身小而腴,甫垂髫,即名一噪时。与润香同以音律见称,又各领小清音一部。润香为九松堂,姬为四松堂。持在《秦淮杂诗》所谓"别有雌雄谁辨得,四松堂与九松堂",盖指此也。姬曲较润香多至数百,阔口细口,无不推敲入微。偶一按拍,虽老善才亦低首畏服。年十八,居文星阁东头。
  后来,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关于《红楼梦》的影视剧也就出来了。
  我们在《红楼梦》的体裁演变史中,可以观察到其题材和体裁的历史适应性。尤其在戏剧发展史上,我们会理出更多关于曹雪芹的因素。其中同曹寅的关系,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