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红楼梦》传>第22章 东鲁孔梅溪《风月宝鉴》

第22章 东鲁孔梅溪《风月宝鉴》

作品名称:《红楼梦》传      作者:整子      发布时间:2020-04-18 20:35:58      字数:4773

  《红楼梦》第一回楔子补录中说“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该条记录还有甲戌本眉批:【甲戌眉批(甲辰夹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我们先撇开批语,分析一下“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因为批语就文本来说,始终是后来写上去的,不会早于该条记录。
  第一节关于东鲁
  东鲁孔梅溪,東鲁的意思是指儒号地名。它其实也是一个文史概念。其本身就是指后来山东的大总概念确定,但是这里有个历史概念在里头,是指春秋时期的孔子的出生地在鲁国的曲阜。春秋时期,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占据东面地区,是中国东部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中部是成周洛阳即洛邑,西部是丰镐即西安。因此,鲁国在东面,就叫做東鲁。鲁国一带的地区在周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东”的概念,那个时候称为“东夷”。“山东”的说法以前是指关东,后来逐渐变成了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作为行政称呼的山东,起源金朝,金朝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东路治益都,西路治东平。
  一般带有儒家特色的,儒学士人文人特征的才叫做東鲁。其他叫東鲁没有什么意义。旨在说明继承孔子儒家思想,或者孔子后人之类意义界定。比如说,山东指東鲁,这只能在模糊的地域概念上进行判定这个名称的携带者所在的地方大致相当的意思,不具有标度性,也不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我们在《红楼梦》中,就可以在“东鲁”这个名称上直接推理出“孔梅溪”就是指孔尚任。这在明末清初的那个时候,这个称呼是唯一的。《桃花扇》是他著名的代表作。明末清初拟话本《醉醒石》的作者署名:东鲁古狂生。东鲁的概念也是指带有读书人的地名雅号使用。
  孔尚任是在1683年在曲阜被康熙所赏识。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又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事实上就是康熙利用孔子这个儒学传统来协调江南文人的政治思想,孔尚任同样也是一个被利用的东西。谁知孔尚任到了江南,很快就被江南的文化所震撼。就像后来曹寅被江南文化所同化一样。因此,居住在北京的康熙本身就是一个落后民族文化的人群,他觉察不到文化在那些性质上是属于先进的,那些性质上是属于落后的。只能根据对于江山的稳定和对江南的文人遏制其反清思想的抬头来判断。所以,孔尚任后来就被康熙抛弃了,曹寅同样也被康熙抛弃。因此,康熙不得不多次南巡,直接提拔当地名士的威望,他们一挥手,下面那些小喽啰文人马上唯马首是瞻,比任命官员如朱国治(?—1673年),李森先(?—1660年)等要便捷地多。这就是康熙提拔尤侗,南巡到秦松龄家的原因。
  康熙的三次教训,就是1,利用孔尚任,结果证明“孔子”这个东西没用。2,利用曹寅,结果证明,作为朝廷耳目的战略也没用。3,任何官员严治江南,结果也没用。而奏销案和科举案则证明社会会越来越不安。因此,康熙改变了策略。一举搞定。1672年最后一天,吴梅村死后,这可是清朝的一个心腹大患。1673年春天,康熙就开始下令撤藩,因为历史时机已经成熟,走到了这个关头,也不能再拖了。孔尚任化名孔梅溪整理了吴梅村的《石头记》原稿,题名为《风月宝鉴》,正是康熙撤藩胜利之时。后来在此基础上获得创作灵感,先创作《小忽雷》,做了一下练笔,接着就创作《桃花扇》。《桃花扇》一出来,就震动康熙,命令当地官员马上搜罗一本送进宫去。接着孔尚任就被解职。那么,上述这一切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東鲁的儒家思想文化对满清政府的统治是有害的。历代文人误读孔子儒家就是经常从误读历史开始。
  第二节,关于孔梅溪
  孔,指姓孔,孔尚任,而且据传是孔子六十四代孙。这里涉及到儒家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及其流传的理论学说和历史发展。《红楼梦》第三回: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第九回,贾政教训宝玉: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论语》是四书中首要之书。第三回,警幻仙子教训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道,委身于经济之间”。华亭董榕城先生著《三冈识略》记载一条“四书五经欠字”:老儒张元威,博学饱经史,以砚田为业。据云,《论语》无“此”字,《四书五经》无“真”字。第五十三回,“贾氏宗祠”匾额上,原来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后来改写为“衍圣公孔继宗书”。当然,据查,衍圣公孔继宗,当时历史上没有这个人。“继宗”的意义无非是表示留意于孔孟之道。这个内容可以从程乙本作“王希献”书中获得证实。但孔尚任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确实是在1682年衍圣公孔毓圻请他出山,修《家谱》与《阙里志》。1683年,康熙亲自到曲阜祭孔。满清第一次举行的尊孔大礼,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康熙治理天下的谋略不言而喻。孔尚任被选为御前讲经人员,撰儒家典籍讲义,在康熙面前讲《大学》,又引康熙观赏孔林“圣迹”。因讲经、导览都能称旨,康熙破格升他为国子监博士。上述这些格局都是一种文化寓意。此处是不是孔尚任改写没有任何资料可证实,研究他也意义不大。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但这些文化寓意对于孔尚任的意义,主要是给出了历史性质,即孔尚任到江南来的背后目的。“贾氏宗祠”匾额上的“王希献”当时作者的寓意有二个:第一个寓意是指吴梅村的当地太仓人也是吴梅村的朋友王时敏(1592-1680年)显赫家族的祖辈。当时太仓姓王的有二个大家族,即王锡爵家族(1534年-1611年)和王世贞(1526-1590)家族。王锡爵家族在明朝父子都做过翰林院编修。到了明末时期,太仓二大家族都衰落了,唯独吴梅村家族突然因为吴梅村而兴起,名震乡里。吴梅村还把王世贞的“江南第一名园”弇园购买过来扩展为贲园,还增加到100多亩地。第二个寓意是指晋代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因此合并称为“王希献”。王献之有二个著名的小妾叫桃根桃叶,写有《桃叶渡》一诗。南京秦淮的桃叶渡就来自于此。关于“梅溪”的化名。这个名称在古代人物名字称号中使用者很多,其实并不奇怪。很多人都没有根据地胡乱猜。例如钱泳(1759-1844)原名钱鹤,字立群,号台仙,一号梅溪。朱梅溪(名未详)明宗室,生于楚。渔谓伊“久仕谏垣,以敢言获罪,初贬江右,再迁浙东”。乃崇祯末年来金华府屈居幕僚者也。李渔与之结忘形交,曾作《朱梅溪先生小像题咏序》等等。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歙县人,流寓江苏扬州。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王士祯《旧感集》写查士标的诗,云:“士标字二瞻,号梅溪,江南休宁县学生,侨居江都。”马益著(生卒年不详),字锡朋,一字梅溪,临朐县七贤镇胡梅涧村人。李登瀛(1656~1730),字俊升、天山,晚号梅溪,清代绍兴山阴人,寄籍河南沧州。朱彝尊先生的《曝书亭集》第十三卷《巡抚宋公以新雕苏诗施注见贻谢》诗:“中丞访得嘉泰本,上客为补由仪辞。梅溪旧笺付酱瓿,傅稚遗楷传漕司。衰龄拨书反复读,笑比黠鼠衔姜时。”除了这些在时间年代上比较相近外,其他人在历史前后叫梅溪多得不胜数。但“梅溪”的意义确实是非常好的,有入世而独得一隅的清心亮节之义。在《红楼梦》中当取其同“梅岭”相对的说法。梅岭是表示葬身之地,据史可法事件,梅溪是表示血染战场的意思。吴梅村用“梅”字其实也有这个意义。他的贲园原名是改为叫做“梅园”。自己也有《梅村》一诗。无锡有梅村,也是吴地祖先泰伯在这里居住的遗址。《红楼梦》第五十回有《咏梅诗》。第四十九回有“梅翰林”。据考梅鼎祚(1549年-1615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小说家。字禹金,号胜乐道人,宣城(今属安徽)人。父守德,嘉靖间进士,官给事中,以忤严嵩出知绍兴府,累迁至云南参政,归建书院讲学,世称宛溪先生。著有《青泥莲花记》13卷等。《青泥莲花记》专门记述风月歌姬。“梅”同“鹤”经常一起描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文史概念。《红楼梦》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甲戌(庚辰)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甲戌(庚辰)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这是“梅溪”的唯一一条明确署名的批语。这个批语集中在春天过后“花”落的概念上。说明这个叫“梅溪”的人化名不是没有理由的。《孔尚任文集》里有游记《傍花村寻梅记》一文。讲述孔尚任在江南拜访明末遗民在路途中看见梅花,并继续探访的故事。孔尚任当时在扬州写了《清明红桥竹枝词二十首》(见《孔尚任诗》第二辑)。宗元鼎(1620~1698)字定九,一字鼎九,号梅岑,又号香斋、东原居士、梅西居士、小香居士、芙蓉斋、卖花老人等,江都(今属扬州)人。他对孔尚任第六首评价写道:“自先生招集傍花村寻梅,红桥之客多半归于花村,文字之饮,一时称盛。”
  第三节《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一词来自于《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甲戌本凡例:《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癸酉本第一回批语也提到:“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红楼梦》第一回批语:“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第十三回批语:【庚辰:诗曰: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指声色场所,男女情事。特指烟花歌姬的男女情事。孔尚任《桃花扇·传歌》:“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富察明义(大约生于乾隆五年(1740年)《绿烟琐窗集》中《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转录了富察明义的内容。《红楼梦》第一回,批语“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第三回:“戚序(蒙府):君家著笔描风月,宝玉颦颦解爱人”。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第七回:“甲戌夹批: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第十五回,“他如今大了,渐知风月”。第二十一回“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宝鉴,即镜子。《红楼梦》第十二回:【己卯夹批: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庚辰眉批:与“红楼梦”呼应】。据吴梅村所写的《秣陵春传奇》(一名《双影记》写古董行(类似于《红楼梦》中的冷子兴)杯和镜,“忽得一梦,梦见后主保仪”起手,源于“杯弓蛇影”的典故。第一出《尘引》:“白玉杯徐郎傅粉,青铜镜黄女簪花。”杯子是御赐“于阗玉杯”。镜子是“宜官宝镜”。吴梅村的《秣陵春》同《石头记》的创作思路基本一致。冒襄有《同人集》卷十《演〈秣陵春〉倡和诗·步和许漱雪先生观小优演吴梅村祭酒〈秣陵春〉十断句原韵》。还评价:"字字皆鲛之珠,先生寄托遥深"。徐电发言:“吴祭酒梅村《秣陵春》、《通天台》杂剧,直夺汤临川之座。”(《吴梅村全集》下册第1522页)。吴梅村自己写了【秣陵春序】。并且有一首《金人捧露盘·观演秣陵春》:记当年,曾供奉,旧霓裳。叹茂陵遗事凄凉。酒旗戏鼓,买花簪帽一春狂。绿杨池馆逢高会,身在他乡。喜新词,初填就。无限恨,断人肠。为知音、仔细思量。偷声减字,画堂高烛弄丝簧。夜深风月,催檀板、顾曲周郎。
  为什么是东鲁孔梅溪题名《风月宝鉴》?分析上面情况,这恰同“留意于孔孟之道,委身于经济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在作者的人生层面上说,正进入“以史为鉴”的历史观点之中。《旧唐书·魏徵传》: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