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红楼梦》传>第20章 锁定松斋

第20章 锁定松斋

作品名称:《红楼梦》传      作者:整子      发布时间:2020-04-18 19:38:24      字数:4430

  无论是畸笏叟,还是松斋,我们必须先把握一点,这不是《石头记》或者《红楼梦》文本本身中所能把握的东西,而是我们离开了《红楼梦》文本,在各种传本中的批语系统中提取出来的词语。那么这个提取主要是针对传书人和传本的历史系统来获得性质的。
  这是一个什么历史系统呢?我已经定义了《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到《脂砚斋初评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个历史阶段叫做“《石头记》阶段”或者叫做“《红楼梦》前史”。那么,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即甲戌本为分界线起首,之后包括己卯本到庚辰本为止的历史则叫做“《红楼梦》阶段”,或者叫做“《红楼梦》后史”。“《红楼梦》后史”之后,就进入“《红楼梦》钞本流传史”阶段。到程高本,即程甲本和程乙本为历史时代标志,那么,进入了“《红楼梦》刊印本历史”的阶段。
  畸笏叟和松斋等的出现是以批语落款形式介入,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这二人的落款批语最早在甲戌本和癸酉本中。癸酉本的后二十八回中基本上有批语的都是畸笏叟和松斋的批语,其中松斋的批语最多。而在前八十回本中松斋的批语只有一条,且有一条是被引用的引批。
  这些现象说明二个事实:
  1,作为初定本的内容甲戌本上的批语不一定就是甲戌年写上的,甚至更早就已经有写上,各本都是如此。后面逐步的抄写过程中再转录某些批语的可能性。
  2,《红楼梦》传本史不是按照既定的本子时间来说明的,即它有非线性分叉流向。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即《石头记》到《情僧录》到《红楼梦》到《风月宝鉴》到《金陵十二钗》到《脂砚斋初评本》到甲戌本,到己卯本,到庚辰本,这是根据正文流向的历史节点分布。
  而《石头记》到《情僧录》到《红楼梦》到《风月宝鉴》到《金陵十二钗》到癸酉本到庚辰本则是批语流向的历史节点分布。其中《金陵十二钗》和《脂砚斋初评本》这个二个概念被癸酉本所包含。因此分出甲戌本和癸酉本的二条历史演变路径。甲戌本通过己卯本到达庚辰本。癸酉本则通过同庚辰本汇合(最大的可能是靖藏本)到达戚序本和蒙府本。
  畸笏叟所持有的遗稿传本流向情况就是正文流向。松斋所持有的遗稿传本流向情况就是批语流向。
  这二个传本流向综合起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程高本。但原本的“秦可卿淫上天香楼”还是被删除,而是保存在原来的癸酉本中。关于“松斋”的落款批语出现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中。
  1,第十三回: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甲戌(庚辰)眉批:语语见道,字字伤心,读此一段,几不知此身为何物矣。松斋。】
  2,第十三回: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平日和睦亲密,【庚辰眉批:松斋云,好笔力。此方是文字佳处。】
  第一条批语最早在甲戌本中就已经出现。第二条批语是在庚辰本中的引批,说明也是转录,是早已经存在的批语。对于这二条批语,发生的故事情形都是在谈到关于家庭情况的伦理说教内容前提下。这个情境就十分符合秦松龄自己所处的无锡秦氏家族的大家庭,而且自己家本身也是大家庭的感同身受的切身体验。再联系到“秦可卿”也姓秦,由不得在此感叹点赞一番。
  据《清史》列传云:秦松龄(1637—1714),秦少游(1049年—1100年9月17日)第23世孙。其生父秦德藻(1617-1701),秦德澄(过继)。秦德藻有六子:秦松龄、松期、松乔、松如、松虬、慧航。秦松龄自己有子六:秦道然(吴出),秦实然(华出),秦祖然,秦易然,秦明然,秦寿然(侧费出)。女二配吴氏附贡生以驭女,继华氏,弘文院侍读华亦祥女。 这些人物在无锡和历史上都有一定的相当名气的,是文人,也都是当官,大多数人都有作品留传。后来还出了孙子秦蕙田(1702-1764),更加牛叉,貤赠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著有《五礼通考》及关于经学之作为主的《味经窝类稿》文集等。
  苏州尤侗的家族也不输于无锡的秦氏家族。康熙南巡,每次必到秦松龄家的寄畅园。而尤侗则每次都出去迎接。可见这二个人在江南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那么康熙为什么拉拢这二个人并尊重有加呢?其动机不言而喻。下面一些小喽啰根本不在他的眼中,只要搞定这二个大家族,一切都就在掌握之中。
  松斋是秦松龄在《红楼梦》批语中的化名,还有一个化名叫“立松轩”。毫无疑问的唯一根据,就是带有“松”字。秦松龄以及诸弟皆为松字辈取名,也同寄畅园中多植古松有关。其先祖秦燿(明隆庆辛未1571)进士)曾有诗作:“盘桓抚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我贞”。康熙也曾经在寄畅园题匾叫“松风水月”。寄畅园最北面的一座建筑,叫嘉树堂。这个名字同“立松轩”在语义逻辑上的使用是一致的。
  “立松轩”的批语也只有一条:见于第四十一回:戚序回目: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老妪醉卧怡红院。通行本回目: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戚序(蒙府):任呼牛马从来乐,随分清高方可安。自古世情难意拟,淡妆浓抹有千般。立松轩。
  这条非常重要,在《红楼梦》的批语文本中直接证明戚序本原始流出方向和秦松龄也在干“纂出目录,分出章回”的工作,而且还题上回前诗。《红楼梦》中绝大部分的回前诗可证都是秦松龄所题。没人有水平,有闲心,且有如此理解《石头记》品质的人会写这些回前诗,以及回末总评,都是秦松龄这个家伙干的。我看了癸酉本的后二十八回,也同样,每回都有回前诗,但没有回末总评。应该根据此点,癸酉本后二十八回确实是没有整理好,因为这明显有悖于前八十回笨的都有回末总评的惯例。那么,不打自招,所谓“癸酉腊月誊清”,就是秦松龄誊清的,根据回目题名并作总评,应该还是秦松龄自己亲手操刀誊清的记录。
  秦松龄为什么这样孜孜不倦?因为吴梅村不但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而且还是他父亲的好朋友。尤侗也是如此,吴梅村一旦出诗歌,他几乎必看。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对吴梅村的诗歌评论和学习心得。
  曹寅《楝亭诗抄》卷二中有一首诗《虎丘雪霁追和芷园看菊韵寄松斋大兄筠石二弟》,这里的“松斋大兄”指的就是秦松龄,没有别人。
  关于寄畅园,1746年,秦家子侄起草《寄畅园祖祠改建公议》,决定将寄畅园作为祖祠孝园。“惟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双孝祠”,寄畅园为祠堂公产,故又名“孝园”。秦家后来这个事情就来自于秦松龄对吴梅村《石头记》中秦可卿托梦中这番家庭宗祠言论而来。原因就是吴梅村和秦松龄都经历过连累“奏销案”的教训,吴梅村几至破产,贲园建设搁置。
  第十三回: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於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上述是从《红楼梦》的批语和回目,回前诗文本中来锁定松斋,立松轩就是秦松龄。
  秦松龄(1637年—1714年)字汉石,次椒,号留仙,对岩,橘中逸叟,苍岘山人,橘中逸叟,晚号恒斋老人。秦松龄天资聪颖,12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是清初最年轻的翰林。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同进士出身。选内翰林国史院庶吉士。在庶常馆期间,顺治帝召试咏鹤诗,秦松龄咏道:“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为顺治帝所褒扬,拔置第一,出示内阁大臣说:“是人必有品!”。因钱粮奏销案削籍后,尝从军荆襄,总督蔡毓荣请于军中讲学,士卒无不耸听。归里,耽研经训,尤深于诗。松龄家有园在惠山之麓,暇辄邀集故人遗老,倡和其中。与王士祯同年友善,常缄诗一编,题曰《寄阮集》。
  顺治十六(1659)年,秦松龄来太仓,住在梅园的梅花庵,前后约一个月,在逗留期间,秦松龄还为吴梅村母亲写作祝寿之文。吴梅村作《秦留仙寄畅园三咏》回拜弟子:
  “石断源何处?涓涓树底生。
  遇风流乍急,入夜响尤清。
  枕可穿云听,茶频带月烹。
  只因愁水递,到此暂逃名。”
  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同进士出身。十四年(1657年)散馆,授内翰林国史院检讨。
  康熙九年1670年,九月,余怀到无锡,与顾彩等游寄畅园,欣赏秦松龄(留仙)家班的昆曲清唱。余怀(1616~1696)《寄畅园闻歌记》:“太史留仙(秦松龄字留仙)则挟歌者六七人,乘画舫,抱乐器,凌波而至,会于寄畅之园。于是天际秋冬,木叶微脱;循长廊而观止水,倚峭壁以听响泉。而六七人者,衣青衣,五丝履,恂恂如书生,绰约若处子,列坐文石,或弹或吹。须臾歌喉乍转,累累如贯珠,行云不流,万籁俱寂。余乃狂叫曰:‘徐生!徐生(指曲师徐君见),岂欺我哉!’六七人者,各道姓名,袖低眉,倾其座客。至于笙笛三弦,十番箫鼓,则授之李生,李生亦吴人。是夕分韵赋诗,三更乃罢酒。次日复宴集宪使家,六七人又偕来各奏技。余作歌贻之,俾知徐生之言不谬。良辅(指昆曲音乐家魏良辅)之道,终盛于梁溪(无锡之雅称),而留仙父子风流跌宕,照映九龙(惠山又名九龙山)、二泉间者,与山俱高,与水俱清也”。《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最后的定稿应该就是秦松龄定稿,事件暗喻这种情况。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唯戚序本,蒙府本所有,其他钞本都没有。后来中国著名二胡琴曲《二泉映月》就出自在这里。
  十八年(1679年),荐博学鸿词科,列一等第八名,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 
  二十年(1681年),以翰林院检讨充日讲起居注官,充江西乡试正考官。
  二十二年(1683年),以翰林院检讨充《平定三逆方略》纂修官。擢左春坊左赞善,改左春坊左谕德。
  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以左谕德充顺天乡试正考官。九月十六日革职。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三月三日,徐乾学招邀钱陆灿、盛符升、尤侗、黄与坚、王日藻、何棒、孙旸、许缵曾、周金然、秦松龄,徐秉义等12人,修禊于遂园,请禹之鼎画《遂园》。
  秦松岭有《茸城访吴梅邨先生》: 
  来寻吴祭酒,十月到茸城。
  晓日昏昏上,寒潮细细生。
  旌旗山郭路,虾菜水乡情。
  示我登楼作,高情彻骨清。
  为问扁舟意,天寒那别家。
  江邨三月雨,落尽木棉花。
  凉月过残角,荒城入暮笳。
  昔年曾此地,宾从圣才华。
  相别吴关暮,相逢泖水寒。
  琴书斋阁静,丘壑梦魂安。
  脱略还前辈,栖迟各罢官。
  应知倦为客,何处酒杯宽。
  秦松龄著有《苍岘山人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微云词》一卷,《毛诗日笺》六卷,《来生福弹词》4卷36回。《清史》中有传。
  关于对“立松轩”的研究有郑庆山的《立松轩本石头记考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2月第1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