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睿智陈奶奶
作品名称:妈妈忘了爱我 作者:土炉 发布时间:2020-04-12 00:07:51 字数:4528
时间就在禾城人的种种风俗和习惯中悠悠淌过。
正月十五吃元宵、祭祖先。
三月初三吃薄饼、祭祖先。
清明节印米糕、上山扫墓。
五月初五插榕树枝、艾叶,吃粽子,看赛龙舟。
一转眼马上要到高考的日子了,陈奶奶把店里的事情安排给她的助手,就专心在家给陈旭洗衣做饭补充营养了。这小半年来,陈旭几乎是早、中、晚三餐全在学院食堂吃的,营养跟不上再加上功课重,整个人都瘦下了一大圈。奶奶精心的给他列着营养食谱,每天一大早就到菜市场去买回各种最新鲜的食材,然后专心致志的烹调一日三餐加宵夜。
陈楠的日子向来都不用外人牵挂的,因为他的妈妈杨丽华就是生活的一把手,很多家常拿手菜连陈水平这个酒宴大厨都赶不及的。对于他学业上和思想上的负担,他的父亲陈国栋也是个泰山级别的大师了。他们家的生活一直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陈宏就不一样了,这半年来他和陈旭都是一起吃食堂的,他父亲要赚钱养家,没太顾得上他。陈旭被接回家吃精粮,他多少是有些落寞的,此刻他多想妈妈能在此时就回来,每晚能为他煮上一碗面条吃,他也就不用经常饿着肚子睡觉了。
陈旭回家吃饭的第二天,陈奶奶就意识到陈宏的这种情况了。中午吃完饭后,奶奶就让陈旭带话给陈宏,让他到自己家里与陈旭同吃同睡,奶奶还承诺连他的衣服也帮忙洗,直到高考结束。
高考前的这段时间,芒果巷27号院里的日子是热闹的,也是安静的,两个大小伙子全力以赴的复习着,陈奶奶也全力以赴的做好各种后勤工作,家阳每天都负责打扫庭院和洗碗,他们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高考,但同时他们又互不交集的在认真的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6月7日,这个在中国人眼里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日子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送到了禾城大地。今天既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是群鲤跃龙门,任何一个高考生以及他的家庭成员的命运都会因为今天的成败而改变轨迹。每一个有高考生的家庭对这两天的高考都是高度重视的,许多父母甚至紧张到失眠,全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中国式现实模式所牵引。
今天的早餐奶奶也是下了讲究的,除了平时的稀饭配鱼酱油水外,她还特意把每天的包子馒头改成每人一根油条和两个水煮鸡蛋,她开玩笑的说油条和两个鸡蛋并在一起就是一百,吃了可以考100分。陈旭了陈宏相视一笑也都把今天安排的早餐给笑纳了。
奶奶和家阳把他们送到院门口,直到这两个要上“战场”的人看不见背影才转身回屋。奶奶的心底认定这两个孩子是可怜人,所以更期盼他们能从此出人头地,以弥补命运上的缺失。
当陈旭和陈宏走进学校大门时,就看见许多大叔大婶坐在楼梯口、榕树下、台阶上,不约而同的手里都抱着一个汤盒。他们都是同学的父母,一大早煲好了鸡汤或鸭汤送往学校来,坐等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出来能补上一些体力和脑力。看穿着,有一多半应该是从农村家里赶来的,身上的灰尘都还没来得及拍落。
陈国栋、杨丽华和陈文星竟然也坐在其中,这大大的出乎了陈旭和陈宏的意料,家这么近,通常不乱绕的话,一分钟的下课铃声刚响完,陈楠就能进家门了,今天竟然连家里的泰山北斗都来到学校坐阵打气,实在有如临大敌呀!可这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哪里能懂得他们三个人的心思。恢复高考那年,陈文河的儿子比陈国栋考上了更好的学府,如今在上海混得风声水起,芒果巷哪一个人不羡慕呢?考上好大学和不好的大学前途命运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考上和考不上的差距那就更加大了,这一点他们比别人更深有体会!
短暂又漫长的两天,终于在许多盼着金榜题名的人的心里煎熬过去了。
端午过后的禾城,太阳就跟走亲戚似的尤其热情。
这个季节,农田里的黄豆要收啦,甘蔗要剥第二遍叶子了,收花生、收水稻、种地瓜这些重头的农活一样一样的接踵而至了,农人们从太阳没出来到太阳下山都要晾在地里烤着,身上的衣服是干一遍湿一遍的。而参加高考的人和他的家人在成绩没出来的这段时间也有如农人一般时刻都在煎着,一样会被煎得汗涔涔,只是他们煎的是心。
时间果然是世上最厉害的推手,无论你和什么样的对手同处在哪个坎上,它都能以相同的速度和力度把你们统统推过去,在它那里永远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所不同的是推走后每个人的位置。如果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那就是人的面子和欲望吧。
总之不管怎样,无论学霸还是学渣,时间都让他们同时跨过了高考的这道坎,有欢呼跃雀的,有生来淡定的,有能释怀解脱的,也有终日郁郁寡欢的,还有一群迷芒的不知将何去何从。
想想也是,整个高三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做题、看书、吃饭、听课、考试都是靠着给自己打气加油坚持下来的,像一群被定好程序的机器人,生活枯燥烦闷又机械规律,还要时常鼓励自己信心满满。被拧紧的发条走完后,突然发现没有什么理由再给拧上发条时,人就像停止的时针,呆呆的杵在那里,不再前进了。
高考后的陈旭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醒来后就到奶奶的百货店吃午饭,然后再带着家阳回家来,东边逛逛、西边晃晃不带任何目的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
陈楠也到他住在农村的外婆家过着他那只有人爱、没人约束的小资生活去了。
陈宏却被父亲拉去当配菜打下手赚钱了,考上大学,是需要一大笔开支的。
农历六月初七,今天是陈旭要去拿成绩单的日子。
家阳醒来后,看到奶奶放了两碗拍得光溜的红糖米糕在红篮子里,米糕的正中间各嵌着一个剥好壳的鸡蛋,放在篮子里的有金纸和香,还有三个用竹条、黄纸、红纸糊粘成的小纸人和一些画着图案的黄纸。
“奶奶,你是要去祈祷哥哥今天能拿回好成绩吗”
“今天是六月初七,要去庙里拜拜补运。”奶奶一边准备着餐桌,一边回答着家阳。
“这种米糕我吃过,上次我们村华宁叔娶老婆就带回了两大篮,给我们每家送了2小块。他们的自行车上还绑了4根甘蔗,叶子竟然都没摘就载回来了。”家阳好奇的跟奶奶说着那件她认为荒唐的事。
“那叶子是不能摘掉的,这是风俗,预示要开枝散叶节节高。女儿嫁出去第四天要回娘家提米糕和甘蔗,甘蔗要带尾立在大门门扇后。等你长大出嫁了,也要回来找哥哥嫂子提米糕的。去吧,叫哥哥起来吃早饭了,还要去拿成绩单呢。
成绩出来没过多久,陈旭和陈楠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非常幸运的,陈文星这房的家族今年出了两个大学生,陈旭被禾城的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陈楠被滨城理工大学商学系录取。陈宏却考得不如意,他的志愿又是医科大学,这是个热门的行业,录取分数线永远那么高高在上。看着陈旭和陈楠都按自己的意愿被录取了,陈宏陷入了茫然与恐慌之中……
你无法想象禾城人民是如何过农历七月的。
农历七月俗称鬼月,禾城人民也管这个月叫“普渡月”。由于阎罗王下令打开鬼门关,阴魂尽数出游于阳间,为了安抚无主的鬼魂,禾城人民从七月初一普渡头就开始拜了起来。
在六月二十九的晚上,奶奶就提回了半布袋的糯米,洗了好几遍,然后就用清水泡着,天一亮就叫上陈旭一起到三阿婆的老房子那里去帮忙推磨磨米浆。等家阳醒来时,奶奶和哥哥正合力把装着米浆的布袋挂在小走廊的木钩上。布袋瞬间渗出的水集成一条线往下流,陈旭迅速用脚勾来旁边的水桶接住。奶奶这是要和杨丽华一起合伙做炸枣,准备在七月初一好好的祭祀一下游荡在自家周围的孤魂,确保一家人平平安安。
七月初一早上,杨丽华炒了好几斤花生米,让陈楠提到三阿婆老房子里的石臼上去擂碎,而她自己则把陈奶奶昨天提过来的十斤地瓜削皮准备下清水去煮。她要赶在陈奶奶把渗干的米浆提过来之前把地瓜煮好捣糊,好紧着时间和浆做炸枣了。
禾城的炸枣虽然都是包花生的,但也分出了咸和甜两种,甜的就是直接加糖拌均匀,咸的则要把大蒜擂成泥再和少许盐一起下去拌。
和炸枣的浆是需要讲技术的,太硬不行,稍软也不行;太甜不行,不够甜也不行,油不够热不行,太热了也不行;火小了不行,火大了更不行。许多人技术不行,又把失败归咎于鬼神作怪。其实不然,在后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禾城人民也渐渐的在非节日里做些自己想吃的糕粿,在实践的总结中发现炸枣竟然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只要按比例配料,再加上控制中小火,基本上没有不成功的,而这个比例在那样的年代就被陈奶奶掌握了,并且言传身教的传到杨丽华和芒果巷大部分妇女的身上:一斤米、一斤地瓜、三两糖,浆要比做红粿的干一点,只要能捏得拢就可以。
由于炸枣的技术被普遍掌握,所以芒果巷有什么节日,大家都比较喜欢选择做这个,再说大家都做一样的,也就不用东家送西家,西家再来送东家,省去了许多麻烦,甚至还可以几家一起合伙做。
当锅里的油到了8成热的时候,陈奶奶让杨丽华把大火撤出来,只留下两根竹片柴保持着小火,她则快速的往油锅里放了几个没包馅的小枣,不一会,小枣通身冒着小泡,再过一会,小泡停了,陈奶奶才用筷子帮着小炸枣一个一个翻身,再过一小阵,小炸枣就浮到油面上,奶奶时不时的给它们翻个个儿。
看着一个个光滑的、金黄的、外酥内Q的炸枣,陈奶奶和杨丽华高兴的点了点头,是的,她们这次的浆调得很成功,火也控制得刚刚好。后来的人们都知道,浆稀了、糖多了、火小了,炸枣就只会趴着粘着,严重的都夹不出油锅来了,糖少了所有的炸枣一到要浮出油面的时候就会爆开,整锅油就会翻滚着被爆出来的花生渣,炸枣自然也就没一个能成形的。浆干了包不拢,火大了外焦里不熟这个整个禾城知道的人就相对普遍了。
看着半箥箕的黄澄澄的炸枣,陈楠也不怕烫的就伸手要去拿来吃,杨丽华手中正准备要烧的竹片就拍了过去。
“你不知道小孩子不能吃鼎头的吗?要让在场资格最老的人先试。”
围在箥箕旁的陈旭赶忙拉过陈奶奶,让奶奶快点吃。一伙人笑得人人仰马翻的,把在里面泡茶的陈文星和陈国栋都引了出来。
傍晚,每家的院子里都摆上了桌子,摆上供品和香纸,普渡头的祭祀就拉开了整个七月普渡的序幕。
一晃又到了七月初七,全国上下流传着“乞巧”的习俗,禾城在今天也是有一整套祭祀活动的,只是并不为“乞巧”,而是专门拜七仙女的。
早晨天刚蒙蒙亮,三阿婆家老房子里的石臼前又排起了长队,今天不磨浆,清一色是来擂花生的。将炒熟的花生去膜擂碎,以每粒擂成六瓣为宜,不需要太碎。锅里放一点油和水,再放上一大把白糖,上小火把糖煮到起泡再把擂好的花生瓣倒进去翻炒均匀即可盛盘了,就是一套做拔丝菜的程序,只是这个花生酥不拔丝倒要让它粘成块。禾城人嫁女儿,娘家人要吃肉饼,吃贡糖、吃糖果还必须得有花生酥,只是这个花生酥的包装要讲究一些啦,想必这个花生酥也是由七夕的花生酥意化而来的。
到了傍晚,家家户户又在院子里设上祭坛,桌上摆上一鸡公碗的花生酥再配上一些新采摘下来的荔枝、龙眼和香蕉之类的水果顿时就显得丰满了。桌的一旁放着香纸还有一个用红纸包的小纸包,里面必须有一大块粉还要七朵花,什么花都可以,哪怕是南瓜花或丝瓜花都行。这一包要等祭拜完然后扔到屋顶上,是送给七仙女打扮用的。
你觉得禾城妇女这是在祈求什么呢?
没错,估计眼明的人一下就能想透,这是在祈求有一个甜蜜的爱情和一个美满的婚姻呢,可能是因为民间流传的那个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故而禾城的妇女们都认为在七月初七鹊桥相会的这一天,虔诚的祭拜是可以延续那份美好的。
相夫教子的禾城妇女们,今天的这一场祭祀大多是为自己的子女儿孙求的,她们极少考虑到的是自己,这也是一种传统,在她们小的时候,她们的母亲也是这样为她们祈福的。
祭祀结束后,家阳帮着奶奶把水果端了进去,陈旭也把院子里的桌子收了进来,三个一起围着茶几泡上茶、吃着花生酥和水果,甜蜜的滋味在各自的心里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