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帝王骚客>第四十章 帝王骚客之隋唐(17)——唐懿宗李漼

第四十章 帝王骚客之隋唐(17)——唐懿宗李漼

作品名称:帝王骚客      作者:隐居凡尘      发布时间:2020-03-30 11:51:12      字数:4629

  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成为了一个难以超越的至高点。唐朝留给后人的诗歌做品数不胜数,仅《全唐诗》就收录了两千三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多首诗,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唐诗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狂贺知章、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诗囚孟郊、诗雄岑参、诗家天子王昌龄等等。为了便于区分,人们通常将唐朝诗人分为几个派别,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派,代表作有李白的《蜀道难》、《月下独酌》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代表作有杜甫的“三吏”、“三别”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作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代表作有王之涣的《凉州词》、高适的《别董大》、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等。
  按时间先后,人们通常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以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这“初唐四杰”以及陈子昂为代表;盛唐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为代表;中唐以白居易、刘禹锡、李贺等为代表;晚唐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韦庄等为代表,又有以“咸通十哲”为代表的寒士诗人,他们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展现了唐末兵连祸结、帝王文人播迁漂寓、民生哀艰的末世景象,以及文人的独特境况。大唐的诗人们群星璀璨,分别在大唐不同的时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诗歌能在大唐盛行,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延续和升级。大唐盛世的繁荣为大唐诗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诗人在唐代分布极为广泛,上至天子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所不见,无处不藏。而为何唐朝能涌现出如此多的诗人,为何唐朝的诗歌能如此繁荣呢?
  首先,唐朝的上层阶级非常重视诗歌,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就有作诗这一个科目。可想而知,参加考试的每一个考生都必须会作诗,如果想考好,还必须得写好诗。如此,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统治阶级里,帝王将相们非常喜欢诗词,也非常重视诗词。距记载,唐朝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诗歌大奖比赛”,都是由帝王主持举行的,如武则天时期的“龙门诗会”等。除了诗歌比赛,帝王们还在宫廷的生活中也离不开诗歌,如唐玄宗李隆基经常请李白作诗赞颂杨玉环。还留下了“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佳话。
  再者,唐代社会底层阶级也非常重视诗歌。就是绿林豪客们也不再话下。唐朝诗人李涉有诗《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这首诗是李涉在遇到绿林强盗,据说那绿林强盗问道李涉姓名,得知他是诗人李涉时,不仅没有要他的财物,还拜求他赐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强盗也喜欢诗词,可想而知,唐代对诗歌的疯狂达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与诗歌打交道。百姓们常常吟唱耳熟能详的诗歌;歌姬所唱的就是诗歌,唐朝历史上还有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旗亭画壁出自于于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中,故事的时间是唐玄宗开元年间,人物有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等,地点是东都洛阳的一处旗亭。
  那日,冷风飕飕,微雪飘飘。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穷成什么样子?)忽然有梨园十余子弟登楼聚会宴饮。三位诗人离席,相互偎依,围着小火炉,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有四位漂亮妖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编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
  随后一歌女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
  又一歌女出场: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唱我的诗的话,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乡巴佬,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手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了过来:“请问几位公子,在笑什么呢?”三位诗人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她们。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位诗人应了她们的邀请,欢宴一天。
  旗亭画壁的故事展现盛唐诗人放达争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酒楼里诗人与歌妓,诗与酒,歌唱与奏乐,谈笑与致礼,和谐地构成了一幅唐代市井社会风俗图。同时,也体现出唐代配乐歌唱的乐府、声诗并著的局面。
  诗歌原本就“诗”与“歌”的总称,它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与音乐、舞蹈的集合,统称诗歌。比如《诗经》,原本就是入乐歌唱的,严格来说是“歌”,而非诗。唐诗也一样,如今的唐诗我们只能“吟”,但在当时,是要谱乐后唱的,跟今天的流行音乐很相似。
  诗与歌原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诗词的发展而慢慢分割开来。如今,我们对古代的著名的诗人都耳熟能详,而对古代的音乐家,恐怕知道的就没几个了。其中,成就最大的有十人,称为我国古代十大音乐家。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人,相传琴曲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师况,春秋时期晋国人,相传《阳春》、《白雪》、《玄默》三操是他的作品。
  李延年,西汉人,一曲《佳人曲》助妹妹夺得汉武帝恩宠。
  嵇康,三国曹魏时期人,一曲《广陵散》为后人熟知,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苏祗婆,新疆人,龟兹王族,一说姓白。北周至隋代著名的音乐家,琵琶演奏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调体系,奠定了唐代著名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自撰《乐谱》六十四卷,提出了有名的八十四调。
  李隆基,是皇帝,也是音乐史上的“皇帝”;他制定了《色俱腾》、《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亲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作品有《霓裳羽衣曲》,《小阵破乐》、《春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
  李龟年,唐时乐工,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有《律吕新书》等音乐著作,还留给后人一部有“旁谱”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
  朱载堉,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作品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安史之乱后,大唐政局混乱不堪,大唐国力也日益下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诗歌在大唐的发展,在中唐、晚唐这百余年间,也涌现出了大批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而在唐代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为音乐事业做出过不少贡献,他便是唐懿宗李漼。
  史书记载,唐懿宗“洞晓音律,犹如天纵。”他在位期间,也充分的体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赏花短歌
  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
  “长生久视”是中华道家的专有名词,就是通过修炼,长久生存。长生久视的真实含义,是指肉体上的长生和精神上的不死。“金刚不坏王”是李漼给菊花起的新奇名称。
  懿宗的这首诗短歌是他平生生活的写照,也是他整天游乐,对朝政漠不关心的表现。
  懿宗经常在各宫组织音乐舞蹈活动。还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乐工队伍,每月必须大宴十余次。起奢华程度,唐朝皇帝,恐怕只有玄宗敢与之一较高下。他还不时破例提拔乐工为官。
  懿宗有个女儿交同昌公主,据说她一出生就给懿宗带来好运,所以备受恩宠,视为掌上明珠。但不幸二十二岁就香消玉殒。懿宗对女儿追思不已,便让乐工李可及谱写音乐以示悼念。李可及为此创作了《叹百年曲》,并组织了演出。此曲曲声悽切惋转,感动人心;舞女数百人配以舞蹈,懿宗又调发内库杂宝为舞女作首饰,用絁八百匹作地毯,一曲歌舞过后,地毯上尽是珠宝玑玉。
  懿宗是被宦官王宗实拥立继位,即位之初继承其父宣宗的治国之道,励精图治,延纳谠言。但与很多皇帝一样,好景不长。在大唐帝国刚刚恢复生机,有望再度兴盛之时,这条大船的掌舵人却选择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查,致使四方动乱,百姓民不聊生。
  懿宗一朝共任用了21位宰相。由于懿宗自己对政事无兴,宰相的事务性权力还是很大,本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可惜他任用的多数宰相不是碌碌无为者,就是爱财如命、尸位素餐,或者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奢肆不法,沆瀣一气。懿宗朝的宰相贪污腐化相当严重,长安城中的居民把其中的曹确、杨收、徐商、路岩等几个宰相的姓名编了一首歌谣说:
  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
  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虽然也不乏贤臣,如翰林学士的刘允章等的直言进谏,上《直谏书》。《直谏书》中提到国有“八入”、“九破”描绘过当时紧迫的局势,“八入”即:
  节度使奏改,一入也。
  用钱买官,二入也
  诸色功优,三入也。
  从武入文,四入也。
  虚衔入仕,五入也。
  改伪为真,六入也。
  媚道求进,七入也。
  无功授赏,八入也。
  “九破”即:
  终年聚兵,一破也。
  蛮夷炽兴,二破也。
  权豪奢僭,三破也。
  大将不朝,四破也。
  广造佛寺,五破也。
  赂贿公行,六破也。
  长吏残暴,七破也。
  赋役不等,八破也。
  食禄人多,输税人少,九破也。
  《直谏书》描述看唐末天下苍生的状态,他总结了“八苦”、“五去”,直击社会现状。八苦是:
  官吏苛刻,一苦也。
  私债征夺,二苦也。
  赋税繁多,三苦也。
  所由乞敛,四苦也。
  替逃人差科,五苦也。
  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
  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
  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指:
  势力侵夺,一去也。
  奸吏隐欺,二去也。
  破丁作兵,三去也。
  降人为客,四去也。
  避役出家,五去也。
  无奈,帝王昏庸,纵有忠臣志士,怎么就得了这破败山河?
  从音乐的角度讲,懿宗的喜爱对音乐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大唐的角度讲,懿宗的这个爱好直接导致大唐国力迅速锐减,各种矛盾越演越烈,懿宗之后,大唐岌岌可危,就算能再出现一名英主,也无力回天。
  公元473年,唐懿宗派人到凤翔法门寺奉迎“佛骨”。整个迎“佛骨”的仪式,规模宏大,耗费惊人。但唐懿宗迎来了“佛骨”,也迎来了自己的死期,当年就暴病而亡,在位14年。史学家感叹:“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
  更可悲的是,唐懿宗将他折腾得破败不堪的山河留给了年仅12岁的儿子僖宗李儇。他在位期间与其父无异,整天玩乐,将政务交给宦官田令孜。
  僖宗在位15年,期间加剧各阶层的矛盾,各地纷纷骑兵,各藩镇势力也越来越大,直接埋下导致大唐的灭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