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孟浩然新传>第四章:谈古今老臣献策

第四章:谈古今老臣献策

作品名称:孟浩然新传      作者:李叔德      发布时间:2020-03-25 22:37:47      字数:3584

  同州是一座小城。南门内有一条偏僻的街道,街上有一座石砌的古老的府邸,被茂密的树木和藤葛掩盖着。这里是年过花甲的同洲刺史姚元之的住宅。(姚崇在则天朝时,就因与一构逆的胡人首领同名,而被改赐名为“元之”。)他在唐中宗朝廷里只作了几天官,就被贬放外任。后在睿宗朝里官至兵部尚书、中书令。因受太平公主、太子李隆基争权影响,再次被贬外放,最后除同州制史,在这座府邸里过着半官半闲居的生活。
  姚元之的学生和部属不少,常常上门请教天下大事,姚元之都笑而不答,只逼着门生们陪他喝酒和下棋。直到有一天,京城里传来消息,新皇李隆基诛灭了姑母太平公主一党、尊父亲睿宗为太上皇、独揽朝廷大权之后,他才开始回答门生的问题。
  有门生问:“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当年率兵闯宫,使当年的皇太子李显一举登位,大获成功。在中宗朝廷,他发现韦皇后的野心,再次率兵闯宫,却惨遭失败,导致自己和皇太子李重俊双双被戮。两次行动的背景都差不多,第二次应该更有经验,结果却相反,这是为什么?"
  姚元之答道:“轻敌少智。既不联络势力强盛的太平公主,又不了解韦庶人的底细,贸然行事,不失败才怪呢!冤枉葬送了一个年轻英俊的皇太子。”
  又有人问:“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皇太子李重俊被杀后,势力大增,正该利用皇帝的权威一步步达到目的才对,却为什么突然毒杀了唐中宗,使自己孤立无援,以致于丧身于乱刀之下呢?”
  姚元之答道:“她们等不及了。虽然男人的寿命一般比女人短,尤其是皇帝,但在她们这两个性急的女人看来,能哪怕早一天当上皇帝也是好的呀!”
  又有人问:“太平公主早在她母亲还是皇太后的时候就在培植自己的势力,历经几朝而愈发强大。当韦皇后母女被杀之际,临淄王羽毛未丰,朝中无人,她为什么不乘虚而入登上帝位,偏要等临淄王成了皇帝而再去谋反,结果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呢?”
  姚元之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妙。以太平公主极盛时期的势力,若要去抢帝位,可比她母亲当年的条件强得多,但却终于事败人亡。可见,像则天大圣皇后那样的女人的确胜过男人,但是毕竟屈指可数啊!”
  有人问:“当今皇上乃睿宗第三子,并非居长。而皇长子李成器早就当过皇太子了。他们兄弟易位为什么平平静而没发生流血事件呢?”
  姚元之答道:“这就要从历史中间去寻求答案了。皇长子想必对玄武门事件记忆犹新,不愿意骨肉相残,所以宁愿放弃帝位做个逍遥自在的‘让皇帝’。”他微笑着站起身,又道,“以上诸人,只须少犯一个错误,其实都有当皇帝的可能,可惜真命天子只有一个。”
  最后有个门生大声问:“先生,您也是几朝元老重臣了,治国有方,受人爱戴。现在这个同州刺史对您真是大材小用了。您看当今天子能不能再次启用您老人家呢?”
  姚元之拈须笑道:“我不是一个性急的人。看来你却是的。”
  正说着,大门外石板道上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得得”传来。老仆人撞撞跌跌跨进门坎尚来不及开口,紧接着后面有人高喊:“同州刺史姚元之接旨!”
  姚元之一看,却是皇帝面前的大太监高力士。高力士捧旨高声念道:“着同州刺史姚元之即刻进京随驾。钦此!"
  三天后,姚元之赶到京城,皇帝却到骊山脚下狩猎去了。
  姚元之再赶到骊山,已近天黑。只见渭水之滨千里沃野上,篝火熊熊,映红了半边天。行进的队伍无头无尾,长矛如森林一般。鼓角四起,震得人双耳生疼。战士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好像正在准备一场真正的战争。
  姚元之被侍卫引到一座高大华丽的帐篷前。
  二十八岁的新皇李隆基正在帐篷内秉烛读书,墙壁上印着他庞大的身影。年轻的皇帝身材修长,脸庞十分清秀,只是神态间透出几丝倦意,懒懒地不爱多说话,似乎心事重重,待姚元之叩见完毕,皇帝问:“姚爱卿有六十岁了吧?”
  姚元之答道:“事告皇上,微臣六十有二。”
  皇帝又问:“身体如何?”
  姚元之答道:“尚可。”
  皇帝道:“陪朕狩几天猫吧。”便结束了接见。第二天,姚元之随着狩猎大军前进,皇帝把他安排在王公大臣行列里。
  姚元之看到皇帝的心腹,宰相张说居然在自己身后,诚惶诚恐,急忙勒马让路道:“张大人请。”
  张说微笑道:“姚前辈是皇上新宠,只管大胆往前走吧”张说年龄四十多岁,老成持重,在皇帝尚是皇大子时,他就是太子传读,不光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更兼词赋诗韵,文采斐然。张说虽因太子在夺权之战中胜出而权倾一时,可谓春风得意,却仍谦逊如旧。他与姚元之只简单交谈了几句,就彼此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双方都对新皇帝的事业忠贞不二。加之两人性情爱好相间,所以相互仰幕,把对方视为知己。
  一路上,乐队高奏《秦王破阵乐》,銮铃叮当,繁缨招摇。华盖之下,皇帝手持倚天之剑,臂挽落月之弓,神采飞扬,雄姿英发。三军齐呼“万岁”那场面,令饱经沧桑的姚元之也不觉振奋起来。
  队伍驻扎新丰驿。这个偏解小镇其实本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鸿门坂,是当年楚汉相争时,项羽宴请刘邦的地方。刘邦联过鸿门宴之劫,取得天下当上皇帝之后,把父亲接来京城享福。老爷子嫌街市嘈杂,皇帝便把他安顿在离京城不远不近的鸿门坂,谁知这个乡下老农总是怀念故乡丰邑,吵着要回去。皇帝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把这二个丰邑。更有甚者,皇帝一道诏下,把丰邑的全部居民一个不少地移过来,从而使这位突然当了太上皇的老农,依旧可以与贫贱之友时相往来,再不需要回故乡了,而鸿门坂也从此改名新丰驿。
  皇帝在新丰驿再次召见姚元之,这次的气氛活跃多了。皇帝先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勇挫金吾将军锐气的故事,又夸姚元之:“朕看你不但老当益壮,而且驰骋如意呀!”
  姚元之跪拜道:“托皇上洪福。”
  皇帝突然用伤感的口气说:“朕读史事,往往到玄武门之变不忍卒读,骨肉相残乃人间至大的惨祸。太平乃朕的嫡亲姑母,朕也该留她一命的。”
  姚元之断然道:“可是不杀不行啊。太平不灭,形势不清,人心不安,陛下帝位不稳。埋此动乱祸根,国无宁日,天下百姓会失望的。”
  皇帝领首道:“朕找你来,想必你也知道为什么。朕既然得了天下,就想把它治好,朕是向你讨教治国安天下的大计来了。”
  姚元之慌忙道:“微臣不敢。”
  皇帝正色道:“你是四朝元老了。当年先皇尚是相王时,你就是身边重臣之一,不必过谦。”
  姚元之敛容道:“微臣常思古今兴衰之道,懂得要想天下大治,有三个条件,一是君主必需是自己亲手取得的天下,他方能懂得天下来之不易,倍加爱惜;二是君主必需年轻力壮,方思进取,励精图治;三是必需有一批贤臣将才辅助,特别是首宰,方能全盘筹划,有所作为。”
  皇帝把头向前一倾,笑道:“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只需你我二人,这三个条件就都有了?”
  姚元之低头道:“微臣不敢。”
  皇帝哈大笑:“姚元之,你这个狡猾的老头子,就给我当宰相吧!”
  姚元之大声道:“微臣不是开玩笑。陛下年少英俊,雄才大略,这是天下苍生的福气,微臣要启奏十件大事,陛下若同意了,则君臣同心,开创盛世,若不同意,则臣有拂圣意,不敢为相。”
  皇帝警惕道:“哪来这么多大事?你说说。”
  姚元之侃侃而谈:“第一件事,自从武后垂拱以来,实行严刑峻法,使人动辄得罪。臣请以仁恕为先。第二件事,朝廷出征吐蕃,兵败青海,耗损国力莫此为甚。臣请莫以边功为功,对边陲异族,宜先抚而后威,先威而后武。第三件事,近亲佞臣,触犯刑法,皆得逍遥法外。臣请法行自近。第四件事,自古以来宦官为祸,史不绝书。臣请内侍不得干预朝政。第五件事,皇亲国戚贡献山珍海味,奇玩异宝,无非自媚求宠。近来公卿方镇亦渐效尤,均系民脂民膏。臣请除租赋外谢绝一切贡献。”他说到这里,偷觑一眼,见皇帝没有不悦之意,便一口气把话说完,“第六件事,公主外戚更相用事,紊乱朝纲。臣请外戚之属不任台省要职。第七件事,先朝亵狎大臣,有亏君臣之严。臣请接之以礼。第八件事,京兆处士韦月将上书,奏武三思潜通宫掖,必为逆乱。本为忠言不幸被斩。自是以后言路遂绝。臣请群臣皆能批逆鳞犯禁讳。第九件事,东西两京,滥修佛寺道观,劳民伤财。臣请禁绝一切道佛营造。第十件事吕禄、王莽等人危害国家,几亡汉室。臣请以此鉴戒为万代去。”
  姚元之说完,匍伏在地,一言不吭。
  半晌不听动静。等姚元之抬起头,见皇帝双眼炯炯有神,正望着他呢!突然,皇帝仰天哈哈大笑,喜道:“爱卿所想正是朕之所想,爱卿所急正是朕之所急。狡猾的老头子,赶快回去准备吧!"
  第二天,皇帝召集大臣们商量改年号的事。
  姚元之奏道:“新朝代将开辟新业创立新政,宜曰开元。元,混沌世界也。开元,即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
  皇帝以为然。数天之后,皇帝等不及回城,就在新丰驿前,渭水之滨,当着群臣和三军,拜姚元之为相,被授予兵部尚书同中书省下三品,迁紫微令。
  皇帝同时重赏群臣,并改年号为开元。为避开元之讳,姚元之改回原名姚崇。
  此时为公元713年冬天,距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在太原称帝,整整过了95年。一个朝气蓬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朝代开始了。
  襄阳城外,鱼梁洲旁,伴随着唐皇室频频的改朝换代,那个历经艰险的男孩子孟浩然,也在楚山汉水间,悠悠长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二十来岁的英俊青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