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云梦回忆 —— 回不去的知青时代>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作品名称:云梦回忆 —— 回不去的知青时代      作者:金舟      发布时间:2020-03-06 19:20:33      字数:5481

  他盼着的一天,终于到了。一早,他就兴冲冲地从连队出发,赶往云梦镇车站。
  一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接近云梦镇时,天已大亮,他第一次发现淡淡的蓝色长空中,月亮依然明朗。他看了一眼东方,红日正高升。他想这就是所谓的“日月同辉”吗?但又想这太常见了,不能算吧?这时他又觉得是太阳在追赶着月亮。
  他七想八想着时,已到了车站。不久,从县城开来的第一辆班车到了。车上人不多,他看着乘客一个个下来。他很失望,因为没见到卫燕南。但他马上不好意思地抓了一下头,发觉由于自己太兴奋,极其简单的计算也错了。卫燕南从市里过来,从时间上算,是根本不可能赶上这辆从县城发出的头班车的。
  他在车站一角找了个座位坐下,闭目养神起来。其实,脑子里无法闲下来,一会冒上几句正在写的诗句——
  一别数月了,一别数月;
  将你深深念……
  一会儿又想到了酝酿中的《云梦回忆》。
  
  一阵噪声,扰乱了他思路。他启眼一看,立即又皱眉闭上了。他看到了一个蓬首垢面的、只穿着一条短裤的疯女人走进候车室来。疯女人有四、五十岁的模样,嘴里唱着叫着什么。后面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小孩,也有几个成年人。他已是第二次见到这疯女人了,也听人说过她的一些身世。
  
  疯女人就住在这云梦镇西去五、六里地的一个叫姜家桥头的地方。二年多前,他也去过那里,还碰到过她的一个女儿。她共有五个女儿,在年轻时人家都叫她“金姑娘”,叫她的五个女儿为“五朵金花”。五、六年前,她丈夫打农药时不填中了毒,生产队干部慌把他送到公社卫生院,但正值医院中两派忙于“内战”,耽误了抢救时间,就死在急珍室里。抚养大大小小“五朵金花”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为了把女儿们拉扯大,她起早摸黑地干啊干的,有人经常见她半夜里还在洗衣裳。她也肯化力气,在河里漂洗衣服时,半条河都会被搅动起来。等大女儿也能帮她做事后,生活稍有改善。她的处境也深得村里人的同情,时不时也会帮她一点钱物。可她自己倒很乐观,也许看到女儿一个个出脱得有模有样,总觉得希望就在眼前,常对人说:“快了,等二女儿、三女儿也能拿工分时,就好了。”有时还道:“将来要把女儿们嫁得好一点。”六八年年底,她把大女儿嫁到了这云梦镇上来。嫁女之前,生产队的老队长劝过她,不要把女儿嫁一个“老光棍”,虽这个大她女十几岁张海龙当时已造反上去,已是镇上的头头。老队长告诉她:“听说此人人品不怎么样,将来会让阿珍吃苦的。”阿珍是她大女儿的小名。她却好像很乐观,又好像有难言之隐,她对老队长道:“阿富公,我们一直麻烦生产队也不好,反正阿珍也愿意。”她就这样把大女儿嫁给了“老光棍”张海龙,开始还好,女儿常有钱物带回家孝敬母亲。只是“好景”不长,在“一打三反”中,张海龙到底因多占公物、奸污妇女等罪行被抓进公安局。她一气一急之下,神经发生错乱。她穿起丈夫留下的土布男装,背上一只绣着黄色“忠”字的大红布语录包,每天跑到这云梦镇来,在街上东荡西游,嘴里不停地念着谁也听不清的什么。过了几个月,她才疯得好了些,后来还能参加田里劳动了。有时也到镇上来看看女儿与外甥。张海龙被抓后,有人总以“要正确对待造反派”为籍口,对他进行明批暗保,一直定不了罪。半年以后,竟以“一般生活问题”把他释放了。谁能相信她在女婿回到镇后又疯了。而且疯得更厉害了。她撕破自己的衣服,只剩下一条短裤,拖着两只松弛的奶奶在街上边走边唱,闹得云梦镇方圆几里路的地方都议论纷纷。据说张海龙气得天天在家打老婆出恶气;也有人说,是张海龙回家后就打老婆出气,她才重新疯起来的。
  
  “这世界不公平的事还真多啊!”他感慨地想着,听到那嘈杂声浪又涌向门口外去。他才睁开眼。果然,那疯女人已走出门去,那群围着看热闹的小孩也跟着涌出门外。这时有个稍大的孩子,也用力推了一把前面的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抢着出门而去。被推倒的小男孩坐在地上,双手揉着眼睛放声大哭起来。
  “你以后不要跟在疯婆婆后,好不好?”他走过去搀扶时对小孩道。
  “我不要,我不要!”小男孩哭叫着,拼命蹬着两只小脚,不肯从地上起来。
  他立起身无可奈何地摇起头,想了想又伛腰下去问小男孩道:“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好不好?”
  “不要,我不要回家!”小男孩这时放下捂着眼睛的一只手,看了他一眼道,“我要跟着奶奶!”
  “喔,就是那个疯婆婆吗?”他问。
  “你也认得她吗?”小男孩天真地问他。
  “嗯……我带你去找她。”他扶起小男孩,替他拍去了身上的泥土,又问,“谁叫你跟着奶奶的?”
  “我妈妈,可我爸说要打我。他不让我跟着奶奶,他还要打我妈妈……”
  “喔……”他心头沉重极了。
  当找到小男孩奶奶时,她正坐在地上啃着从水果摊上抢来的一只干癟的苹果——或许说拿来的更妥当些。当他把小男孩送进了人圈里,正要走开时,围观的人中有个惯于恶作剧的小孩,向女疯子投了几颗石子,女疯子拾起石子放到嘴里咬时,引起了一阵哄笑。他回头看了一下后,加快了脚步,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但走出了一段路后,又不放心地站停下来,远远地观察着那一堆人。那里又传来了女疯子表达不清的愤怒声,人群动了起来,是女疯子站起来走了,大家又跟着女疯子慢慢远去。女疯子口里一直发出着含意不清的尖刻叫声,而围观者的笑声是则是一种残忍的“反响”。
  “太可怕了!”他情不自禁地抖索了一下。
  
  想到从云泽县城来的第二班车也该到了,他急步走回车站。
  “燕南——”他看到了正站在车站门口张望的卫燕南,用力叫了一声。
  卫燕南也看到了他,莞尔笑了一下。在阳光灿烂下,她仿佛满身披着金色的光辉,笑容满脸地向他走来。这天卫燕南穿着一件淡淡的天蓝色底子、白色描花的“的确凉”短袖衫,显得十分苗条和典雅。
  “给你带来了几本书。”卫燕南走到他面前时道。
  “是什么书?”他兴奋地一手接过有些沉甸甸的装着书的布袋,一手拿出书来看。书是崭新的范文澜编箸的四本一套的《中国通史》,因得到毛主席肯定重新出版的。
  他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当时除了政治类书籍,新华书店里很少有新书卖出来的,一些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可以出借的。因此,爱看书的人一见有书,眼都要红了,甚至不管是什么书,拿到手就饥不择食地看起来再说。
  卫燕南含笑道:“你以后慢慢看吧。”
  “买的吗?”他因没有看到书上有图书馆的章,心中存疑地问。
  “嗯。”卫燕南点了点头,他们又相互打量着。卫燕南含着笑,两只凝眸不动的大眼睛又黑又亮。
  他在她面前,已一扫了胸中的阴霾,也容光焕发,吟吟笑着。
  “你什么时候出来的?”卫燕南心中这时仿佛有一块石头落了地似的,高兴地问起来。
  “哦。”他不想提刚才碰到的令人难过的一幕,怕破坏了自己眼前的好心情,因此含糊地道,“让你等久了吧?”
  “不,”卫燕南又深情地望着他道,“我刚到,想不到你就来了。”
  “走。”他微笑道,“现在走,在午饭前还能赶到九连,大老汤、老吴他们都等着我们。”
  “嗯。”卫燕南点头道,但还是含着深意地看着他。
  “你还不放心吗?”他这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心病,有点焦虑起来。
  卫燕南却不好意思地一笑,可又不放心地问:“你真的好吗?”
  他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沉默着。
  “你给场党委的信,还没有回音,是吗?”卫燕南问起这沉重的问题。
  他摇起头。
  “有回音了?”卫燕南又疑惑地问。
  “没有,没有任何回音。”他哪一天不盼着回音啊!但像“泥牛入海无消息”一样,在大老汤为他转递上去后,再也没有消息了。这意味着,他也将一直这样“劳动锻炼”下去,永无尽头。可他怎么能甘心?又怎么能一直忍受下去?
  
  天上明月几回圆?洒却热泪多少?
  意气还在,常看吴钩,我壮怀难消!
  
  他想到了在孤独苦闷中吟着的这几句诗。在等待中,他有时感到很绝望。最绝望时,他在参加连队生产顾问老顾的追悼会上,收集了十来朵散落在地的纸质小黄花,编成一个小花圈,挂在自己的床帐内。有人以为他疯了,报告了连部。新来的连指员章峰来看他,只问了一声,是不是黄色象征“高贵”?同时告诉他,连队同意他五月一日离开连队回九连去(这天他要与从市里赶来卫燕南相会)。这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只点着头。
  
  “是我惹你又伤心了。”卫燕南很动情地道,“我天天都在为你担心的!”
  他点点头又感激地道:“想到你(关心着我),总感到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漫长的孤独中,想到还有深深爱着自己人,心中令人窒息的孤独寂寞也会冰释。
  卫燕南也点点头,伤心地道:“我离你太远了点。”
  他有点哽咽地道:“想到你关心着我,我心里就好受得多了!”
  “嗯。”卫燕南道,“你(的心)太苦了。”
  “看到你,就不感到苦了!”他心满意足地笑了笑。
  卫燕南也微微笑着,轻轻言道:“我们走吧!”
  
  他们走在去农场的路上,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
  田野里大片大片怒放着的油菜花,在明亮的阳光下,金灿灿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们仿佛徜徉在这花海里,黄黄的油菜花开得那么浓烈,那么壮观,又让他的心渐渐振奋起来。
  “上次带下来书,我都看完了。今天你可以带回去了。那本写法国大革命书,对我特别有启发。”他说的那批书是卫燕南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出来的。
  “嗯。”卫燕南点头道,“你写了体会吗?”
  “在读文学史时写过几首诗。”他道,“我先整理出了《读唐史十二首》,我也带在身边了。”他停下来取出诗稿,双手捧给卫燕南,又笑吟吟地道,“请卫老师,‘雅正’。”
  “我只会瞎看看。”卫燕南笑道,接过诗稿看起来:
  
  《读唐史十二首诗》
  咏陈子昂
  漠漠大野孤峰起,横扫齐梁之浮气。
  幽州台上涕泗流,谁解先驱之悲兮!
  
  咏岑参
  嘉州雄气凌霄汉,二十献书下长安。
  可叹无缘遇仲谋,徒劳宏论几万言。
  
  咏李白
  谪仙本自天上来,岂肯折腰事权贵?
  纵有良策付流水,留得诗章永光辉。
  
  咏杜甫
  一生坎坷志来酬,但留诗史冠人间。
  即使当年长富贵,亦恐枉读书万卷。
  
  咏柳宗元
  一贬再贬十五年,身老边荒悲如天。
  回首新政虽一现,毕竟令行翦权阉。
  
  咏刘禹锡
  刘郎难忘桃花红,二十三年谪官人。
  巴山楚水地凄凉,新翻《柳枝》写断魂。
  
  咏韩愈
  宦海沉浮罪与功,半受讪谤半受颂。
  文起八代之衰矣,巍哉凌空又一峰。
  
  咏白居易
  浔阳江头送客船,江州司马湿衣衫。
  何悔直言犯龙颜,生花妙笔万口传。
  
  咏李贺
  少年愤世呼云开,不求人间求苍天。
  雄鸡不得招迷魂,黄金台废易水边。
  
  咏李商隐
  原想文章取封候,党争祸结国晚秋。
  楚雨含情托隐衷,蓬山缥缈何处求?
  
  咏杜牧
  赤壁山下碧水逝,东风也非三国时。
  风流不在周郎下,悲愤唯能借咏史。
  
  咏黄巢
  名落孙山不足悲,他年挥戈入长安。
  九百年后精神在,天兵十万出金田。
  
  看完后,卫燕南对他道:“你这应该是读唐文学史十二首。”
  “也可以啊。”他道,“但取这名简洁些。”
  “嗯。”卫燕南又窃笑地道,“你知道你像其中的谁?”又故作高深莫测地看着他。
  “不知道。”他用揣摩的眼神看起她。
  卫燕南笑出来道:“像杜牧——‘悲愤唯能借咏史’。”
  “只有在这一点点上有点像。”他又笑道,“‘东风也非三国时’,杜牧生在晚唐,国运已衰落。而我们正蒸蒸日上。没有可比性。我就是我。”
  “那是抬举你。”卫燕南偷笑道。
  “谢谢卫老师的抬举。”他笑道,“可他是古人,我是活着的人,还可以努力。”
  “哦——‘嘉州雄气凌霄汉,二十献书下长安’。”卫燕南读起咏岑参的两句诗。
  他觉得她在对诗的赏析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用很欣赏的目光看起她,心里充满喜悦。
  “我看到了一只蜜蜂!”卫燕南这时高兴地叫道。
  “蜜蜂?很多的。”他们放眼望去。果然有好多只蜜蜂在菜花上,一会飞开,一会落下。他拉住卫燕南的手走下了公路,走近油菜花细看。这油菜花只有四片薄薄的花瓣,但黄澄澄的十分精致,上面还有细细的纹路。小蜜蜂就在花蕊上采蜜,细细、长长的油菜花杆,仿佛经不起小蜜蜂的重量,在微微地颤动。
  卫燕南也看到了,高兴地道,“没想到有这么多的蜜蜂!我怎么会没有看到?”
  “你没有看到的东西多着去哩!”他像嗤笑似地道,心里却很高兴。她给他的幸福是巨大的,与她在一起,他心中又充满了光明,与对天长地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卫燕南也用笑眼看着他,感叹地道:“我常常想到我们在湖堤(公路)上散步的时候,你常笑我大惊小怪,想想那时多好啊!”
  “我也常常想到我们在云梦湖边看着云帆,谈着未来的时候。”他想到那时背诵着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感叹地道,“那时一心只想乘长风,破巨浪的。”
  卫燕南与他对视着,笑着对他道:“那是你。”
  “是我,是我。”他点头笑道。
  “你今天这么老实?”卫燕南笑得更甜蜜地问道。
  “我什么时候不老实过?”他不满地反问着。
  卫燕南这时笑而不答,只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他心中涌起了一种拥抱住她的冲动,不过,他马上放弃了这念头,仿佛不堪回首地摇起头道:“现在知道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
  “你丢掉你的野心吧!”卫燕南瞅着他道,双手勾住起他脖子。
  见她眼边有泪,他捧起她脸,吻了吻她的眼睛道:“我还有什么野心?”又修正道,“我从来没有野心。”他怎么能否认自己的雄心勃勃?他还想到了在殷瑛家的“颂《皇村》”的情景,还夸下海口也要写出如普希金的《皇村回忆》似的《云梦回忆》。但这怎么是野心呢?
  这时,一只蜜蜂在他们身边嗡嗡地飞着。
  “我们走吧!”他又吻了她一下道。
  卫燕南点了点头道:“我爱你!”
  “我也爱你!”他道。
  卫燕南顿了一会道:“我非你不嫁!”
  “我也非你不娶!”他道。
  他们又久久地对视一会,他心中的伤痛就算是冰山,在火一般的爱情面前,也融化净了。
  他拉着她手,又走上了公路。
  这时路两边的油菜花,在近中午的太阳底下,更黄、更浓烈了。
  “我多想去云梦湖看看!”卫燕南道。
  “今天?”他摇头道,“晩上你要赶回市里,我也一定要赶回知青连的,不可能了。下次吧。”
  “嗯。”卫燕南点点头道,“那就等下次吧。”
  他也点点头,心中充满了光明和对未来的憧憬。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