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帝王骚客>第十二章 帝王骚客之南北朝(2)——南宋文帝刘义隆

第十二章 帝王骚客之南北朝(2)——南宋文帝刘义隆

作品名称:帝王骚客      作者:隐居凡尘      发布时间:2020-02-28 10:31:12      字数:3538

  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词,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其中之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中的孙仲谋指孙权,寄奴是刘裕的小名。
  词人将一腔愤恨和沉重的忧怨融入词中,上阕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出词人自己有与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下阕借古讽喻今,填词之时,辛弃疾已经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可见,朝廷对其重视有加。然而,韩侂胄轻敌冒进,不听劝阻,让他十分有型。最后只能借廉颇自喻,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是指元嘉二十七年(450)王玄谟在太祖支持下北伐的故事,此次北伐不幸以失败告终。正如辛弃疾所料用此作典,韩侘胄兵败被杀,恰如元嘉故事。
  “元嘉”这两个字也是通过这首词进入许多人的眼中,而这两个字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却非同小可。
  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刘义隆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
  刘义隆的即位是一个偶然,高祖刘裕病死后,太子义符继位(宋少帝),因他居丧无礼,不理朝政,整日作乐,被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于景平二年(424年)五月废黜(后被杀),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史称宋太祖。
  刘义隆在位30年,他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继续了宋武帝的治国方针,继承了宋武帝开创的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二•良吏传序》中有这样两段话,:“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可见,刘义隆在位期间,民间的繁荣景象。
  北伐诗
  季父鉴祸先。辛生识机始。崇替非无征。兴废要有以。
  自昔沦中畿。倏焉盈百祀。不睹南云阴。但见胡尘起。
  乱极治方形。塗泰由积否。方欲涤遗氛。矧乃秽边鄙。
  眷言悼斯民。纳隍良在己。逝将振宏罗。一麾同文轨。
  时乎岂再来。河清难久俟。骀驷安局步。骐骥志千里。
  梁傅畜义心。伊相抱深耻。赏契将谁寄。要之二三子。
  无令齐晋朝。取愧鄒鲁士。
  刘义隆即位后,不仅是政治上继承宋武帝的治国方针;军事上,他也希望能像父亲一样北伐,扩张领土。这首《北伐诗》是刘义隆所作。430年到431年之间乘北魏与柔然交战之际征讨河南。刘义隆为收复河南,先后于元嘉七年(430年)和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两次北伐。元嘉七年占领河南后还设立了河南四镇:洛阳、虎牢、滑台、碻磝,意在凭河而守。但是,没过多久,北魏铁骑南下,大宋在河南的防守便很快崩溃,所以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刘义隆战争指导有误。
  首先,刘义隆的北伐意志没有宋武帝坚定,他只在收复河南。宋军攻占河南后,沿千里黄河列戍置守,兵力薄弱;黄河虽险,每到冬天便凝结成冰,河冰坚合,可以无船而渡。而且,早在元嘉七年,北魏就已将赫连夏逐出关中,这样,北魏以山西为根本,左拥河北,右据关中,虎视中原。故刘义隆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应该是如何遏止北魏咄咄逼人的南进势头,而不是河南的攻守。正如《魏书•崔浩传》崔浩断所言:“设使国家与之河南,彼亦不能守也。”所以刘义隆北伐,每次都只图河南,实非长远之计。
  当然,不是那时候没有能人看出这个问题,《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宋纪八有记载,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刘义隆趁北魏太武帝之死再谋北伐,刘兴祖上表言:“愚谓宜长驱中山(今定州),据其关要。冀州以北,民入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向义之徒,必应向赴。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臣请发青冀七千兵,遣将领之,直入其心腹。若前驱克胜,张永及河南众军宜一时渡河,使声实兼举,并建司牧,抚柔初附。西拒太行,北塞军都(今居庸关),因事指挥,随宜加授,畏威欣宠,人百其怀。若能成功,清壹可待。若不克捷,不为大伤。”这条计策可谓是上上策,若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或者就是宋武帝,也定然能凭此统一中原。只可惜,刘义隆注定不是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
  刘义隆还干过一件让我觉得最不应该的事——杀檀道济。
  可能很多人没听过檀道济,但是如果谈到三十六计,人人都是耳熟能详。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总结出来,可想而知,其军事才能绝非等闲。
  檀道济是东晋末年少有的军事家,追随刘裕东征西讨,战功卓著,刘裕晚年封他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
  刘裕死后,少帝即位,檀道济也是顾命大臣之一。但少帝游戏无度、懈怠朝政,次年被废,刘义隆即位。元嘉三年,刘义隆秋后算账,计较废立少帝之事,徐羡之畏罪自缢,傅亮被诛杀,谢晦因此等谋反。刘义隆派檀道济为先锋,击败谢晦被加封为征南大将军。之后的几年里,在刘宋与北魏的战争中,檀道济屡建战功,北魏军闻其名如见鬼,因此画他的像作为驱鬼之物。
  檀道济功高盖主,《南史•檀道济列传》说:“檀道济在前朝既已立下功勋,威名甚重,左右的心腹也都身经百战,而他的儿子又都很有才气。所以朝廷对他有疑惧之心。时有人指点著他说:‘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元嘉十三年(436年)二月,文帝病危,正值魏军南伐,刘义康便叫文帝说召檀道济进朝。其夫人向氏对他说:“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不久,檀道济被杀,又一位名将没有死在马革裹尸还,而是死在自己的君主手里。惜哉!哀哉!
  刘义隆的北伐不仅没有取得功勋,而且还招致北魏势力的强烈反攻。元嘉二十七年,刘义隆北伐未果,魏世祖拓跋焘却调动六十万大军进攻江南,亲率大军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趋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后在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军杀掠殆尽,宋朝国力自此削弱。
  刘义隆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在文化上,却有一定得贡献。他嫌《三国志》太过简略,诏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弥补《三国志》记载之不足。清代《四库提要》将其所用方法,分析为六类:
  一是引诸家之论,以辩是非;
  二是参诸家之说,以核伪异;
  三是传所有之事,详其委屈;
  四是传所无之事,补其阙佚;
  五是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
  六是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
  裴松之作注所根据的史料,可考者多达一百四十余种,宋晁公武谓《三国志注》文多出《三国志》全文三倍(但经中国大陆学者研究《三国志》注文字数并未超过正文)。宋文帝惊叹为“不朽”之业。
  元嘉十五年(438年)召雷次宗在京城鸡笼山开设“儒学馆”讲学,与玄、文、史三学合为《四学》。
  他在位时代更是涌现出了如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文坛上的巨星。他自己也写过很多诗词,代表作有《登景阳楼诗》、《元嘉七年以滑台战守弥时遂至陷没乃作诗》、《北伐诗》等。
  登景阳楼诗
  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瑶轩笼翠幌,组幕翳云屏。
  阶上晓露洁,林下夕风清。蔓藻嬛绿叶,芳兰媚紫茎。
  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交渠纷绮错,列植发华英。
  士女眩街里,轩冕曜都城。万轸杨金镳,千轴树兰旌。
  刘义隆虽让刘宋王朝走进了最为繁荣的“元嘉之治”时期,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不高,这不只是因为他统领无方的两次北伐。而是因为也诛杀了拥立了即位的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以及在他病重期间代理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刘裕第四子)。对于这些,我比较赞同大唐文学家虞世南的看法:“夫立人之道,曰仁曰义,仁有爱育之功,义有断割之用,宽猛相济,然後为善。文帝沈吟於废立之际,沦溺於嬖宠之间,当断不断,自贻其祸。孽由自作,岂命也哉。”
  刘义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哀的皇帝之一,两次北伐无果,战场上没能让体弱多病的他丢掉性命。但是却因为欲废太子而引来杀身之祸,历史又一次验证了皇位面前无亲情的铁律。
  巫蛊,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害人骗术,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个人或敌国受到祸害。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汉朝法令严禁巫蛊之术,后来汉武帝因巫蛊之术杀人过万,其中误杀者居多,史称巫蛊之乱。到刘宋王朝,也发生了一场“巫蛊之乱”,但是这场祸事的结局却与汉武帝时不同。
  太子刘劭被揭发以之术谋夺皇位,刘义隆因此欲废掉太子刘劭。刘劭知道之后,遂与其弟刘浚共谋,率兵夜闯皇宫,将其父杀害,自立为皇帝。刘劭因弑父而众叛亲离,不久,被刘骏率军以讨逆之名击溃处死。
  这场灾祸不仅结束了刘义隆的性命,同时结束了宋朝繁荣的“元嘉之治”。宋王朝也落入了荒淫的刘骏手上,宋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了终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