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收获爱情,翁婿一起考举人
作品名称:闪光的爱国魂 作者:闲妹 发布时间:2020-02-21 18:08:17 字数:4191
沈缇珉是沈卓最喜欢的女儿,晚清时期大多数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当时的社会风气有钱人家,仅限于让女子识个字,不做睁眼瞎,能算个账目就可以了。而沈卓思想开明还有点超前,他认为女子断文识字,有利于管理家务,读过书的女子比较明事理,读书能培养一个人的品德,读过书的女子诗文才艺都很出色,所以他不反对自己女儿读书,他认为女儿有知识更有助于相失教子、治家理财。
沈卓希望孩子多读些经史子集、能写诗会文。沈缇珉天生聪慧,从小好学上进,让父亲欣慰。沈缇珉受父亲爱书的影响,也喜欢书,家里的很多藏书沈缇珉读过不少。沈缇珉到了读书年纪,她多次央求父亲让她去上学,可当时闺房里没有出嫁的女子,是不可能放她们出去抛头露面的。在学堂读书的都是男孩子,抵不过女儿的苦苦哀求,父亲心痛女儿就花重金聘请家塾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女儿。
当时私塾的教材都是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家塾老师觉得沈缇珉接受能力强,就又教了《四书五经》和《古文观止》,老师主要注重学诗作对。沈缇珉虽然天资聪慧但学习非常刻苦,上午听家塾先生讲授,中午练字,下午温习功课。家塾先生讲课时正襟危坐,沈缇珉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让沈缇珉朗读。
在有家塾教学的日子里,沈缇珉凡老师规定朗读的书,她全部一字不拉的背出来,家塾看沈缇珉文字功底不错,又教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文习作。因为沈缇珉是女孩,家塾老师又教了沈缇珉“女四书”既《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家塾先生教沈缇珉习作诗词,从基本的辨明四声,分清平仄,经常在课堂上练习对对子,沈缇珉的作品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这在当时晚清时期沈缇珉已经是很优秀的女子了。
一天沈卓在书房看书,女儿沈缇珉悄悄地走了进来,她对父亲说:“爸爸,我听说‘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在招生,有一个小教班,我想去读书。”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当时在福州很有名,校长王寿眉是陈宝琛的夫人,陈宝琛5个弟弟先后考中举人、进士;是名扬江南的福州科甲第一家,也是榕城名门望族。王寿眉是“夫门生天子,弟天子门生”,是福州最排场的第一家庭。王眉寿相夫教子,努力发展福州的教育事业。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州的光禄坊玉尺山房创办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招收女生60人,自任监督。王眉寿当时被誉称“范之师”,是福州第一实践办学的女人。能在这样一个大家族创办的学校读书,是多少有志女子向往的事情,以沈卓自己家的财力供女儿读书绝对是没问题的。
沈卓看女儿报考决心这么大就有言在先,考上了就让她去读书。听父亲同意她去报考“福建女子师范学校”,沈缇珉高兴地跳了起来:“爸爸你真好!”沈缇珉撒娇抱了下父亲,蹦蹦跳跳离开了父亲书房。沈缇珉参加了“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录取考试,在众多报考的女子中,沈缇珉成绩名列前茅,很快被“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录取,成为“福建女子师范学校”的首届学生。
沈缇珉那天听到父亲留下秀才程树德一起考举人,便对这个年轻人多看了几眼,她相信父亲的眼光,这个秀才程树德一定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否则父亲不会执意留下他。她知道父亲考举人多次一直榜上无名。自从程树德来了以后,她就很少见到父亲的面了,他们俩人不是在书房就是在藏书楼一呆就是一整天,饭菜都是婢女送上去的。突然有一天父亲让婢女把她叫到书房,她忐忑不安不知道父亲找她有什么事,在去书房路上回想自己有什么闪失。她感觉这次父亲把她叫到书房,父亲一定有重要事情和她说。当她一脚刚踏进书房门,只听到父亲声音传来:“珉儿,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嫁人了。”沈缇珉万万没想到父亲会起提自己的婚事,脸一下子红到耳根:“不知父亲要把女儿嫁给那位郎君。”“儿啊,父亲己给你物色好了,就是秀才程树德啊。这段时间父亲与他接触下来,觉得这孩子胸有大志,人品端正,才华横溢,是个人才,你父亲有了藏书楼,读的书也不算少了,还不及他的才华。相信父亲的眼光,你嫁给他是不会吃苦的。”父亲说完,眼睛直看着女儿的反应。
他是个开明父亲,只要女儿不愿意他是不会强迫女儿嫁给程树德的,他的女儿这么优秀,又是第一批“福建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是多少达官贵人来提亲的对象。只见沈缇珉眼眸低垂下来说“全凭父亲做主”。沈卓笑了,他心里看重程树德,欣赏他的为人与才华,今天女儿同意,这好事也就能顺理成章了。
第二天沈卓与程树德在书房,程树德问沈卓:“先生你考了好几次举人,想听听你的意见。”沈卓回到:“一言难尽,为考举人我下苦功读书,那年乡试一共分三场,每场考三天。第一场考的是论语一文感觉不算太难,中庸、孟子一文只要熟读问题也不是很大,五言八韵诗一首。第四天第一场考五经文一。第九天考五道策。九天时间吃喝拉撒睡全在考棚里,外面有兵丁严加看守。考试题目《四书五经》里有四篇,建言献策有五篇。40个字的小诗一首。总体感觉只要有文学功底都能考出来。当时主考官是皇帝钦点的钦差大臣。我考试出来感觉还行,不知道为什么名落孙山。”
程树德笑了笑:“先生有所不知,考试和打仗一样得知已知彼,才能取胜。当朝的考试办法经常改,但不管再怎么改,想考取功名的我们,应该研究朝廷的考试办法,有得放矢才有可能被录取。”听了程树德的一番话沈卓睁大了眼睛,以前只知道多看书,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他问程树德:“说说你的想法。”程树德点了下头继续说道:“蒲松龄你知道吧?他才华出众《聊斋志异》是他的传世之作,他从19岁开始科考,辛辛苦苦、反反复复地考了44年,凭他的才华竟然连一个举人也没考上。直到71岁时,朝廷还按照惯例给他补了一个‘岁贡生’,四年后蒲松龄就去世了。在蒲松龄48岁时,蒲松龄只顾思考写字,却忽略了文章字数超过了规定字数而没录取。科举考试试卷有一定的要求,规定的试卷中一定要写满,不能抄,不能少,更不能写错字涂改,也不能在试卷外写字。文字写不下也不能在边缘写字。而且试卷中不能有任何污点,否则作废。蒲松龄考试中八股文也没考好,达不到朝廷的要求。
“八股文是一个很难写的文章,整篇文章要由‘破题、承题、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八股文的中心,也是议论的中心,而且各有两组对偶的文字。考八股文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550字。超过了就作废,根本不可能被录取。一定要掌握好八股文的写作技巧这是关键。如果在试卷中写的文字不符合朝廷要求,或者有讥讽时政的话,就很有可能不被考中。”
原来如此!沈卓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自己考了这么多次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总结过经验教训,这年青人善于动脑,思想超前真是后生可畏,前途不可估量啊!沈卓更加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错,当初留下他陪伴自己读书真是留对了。两人说着不知不觉到晌午,婢女给两人送来饭菜,这时两人才发现肚子确实饿了。
吃饭间沈卓当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程树德:“问你个事,你舅妈给你提亲了没?”程树德一脸认真地回到:“没有,我也没打算让舅舅、舅妈操心我的婚事。办婚事要银子,我准备自己做主。”沈卓赞许地点点头,这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怎能放给他人为婿?沈卓试探性地问程树德:“小女刚从‘福建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你们俩郎才女貌,不知你意下如何?”程树德一听诚惶诚恐:“小女乃大家闺秀,我一介穷书生,怕耽误小姐终身。”
“你这是哪里话?莫不是看不上小女?”
“不!能娶小女为妻,是我三生有幸,哪有拒绝之理?”沈卓一听眉开眼笑:“好!贤婿,老夫给你俩完婚,十里红妆你就不用担心了,老夫一手操办,你就等着做新郎官吧!”
“岳父在上,受小婿一拜。”程树德赶紧起身拱手行礼。沈卓扶起程树德心花如放,小女嫁得如此才华俊郎,了却了自己一桩心头大事。
晚清时期的福州“送嫁妆”是很讲究也是隆重的,雅致秀美的红橱木柜、花几、桌椅、木桶,以及衣物首饰、金银珠翠;不仅包括了漆木家具、漆木器皿,还包括了被褥、瓷器、首饰、布匹等等,大到生活用具,小至针头线脑一路蜿蜒的嫁妆。宛若金龙般浩浩荡荡,一铺十里、天地之间流光溢彩,此为十里红妆。沈卓嫁女轰动了全福州,这可是穷书生娶富家女,谁说一定要门当户对,晚清藏书家沈卓嫁女儿就是不一样。
沈缇珉坐在闺房,婢女正在给沈缇珉头顶上的头发,分下一缕挽一发髻,取“结发夫妻”的意思。沈缇珉上轿的时候,家丁在地上逐次接铺红毡,使新娘足不沾地,再由二个婢女搀扶上轿。新房就在沈府,父亲专门在府内挑选了一处房子做为小两口的婚房。花轿沿着大街一圈又回到府上行了夫妻大礼,又拜过高堂,这对小夫妻进入了洞房。
程树德在洞房花烛夜里,遇到了他的真爱沈缇珉。在结婚前他没见过沈缇珉,但他相信能考上“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女子才情一定不一般,绝对配得上自己,按沈卓的家境自己是高攀了。不知道此生倍伴自己一生的伴侣长得啥模样,程树德轻轻地掀开沈缇珉的红盖头,只见她静坐床沿的身子略微低了一下,她姣好的容颜,头顶梳成一个高贵的发髻,低头含羞浅笑地看着他。程树德的心跳漏了一拍,萌生出了要爱她一生的冲动。
他温润无双,含笑对沈缇珉说:“娘子。”她明眸微抬,深情唤着他“夫君”,程树德燃起了爱的火焰,将沈缇珉拥入怀中。从此,程树德读书又多了一个伴侣,沈缇珉知道程树德喜欢深夜读书,便会贴心地给程树德送来热茶和点心;她知道程树德喜欢每天在书房里写文章,便会静静地为程树德铺纸磨墨;同沈缇珉一起的时光,“秀塌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程树德的幸福溢于言表。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取举人,给沈缇珉一个好的生活,不辜负她对自己的爱。
举人必须是秀才后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组织的乡试,沈卓与程树德已经是秀才了,具有考举人的资格。考举人不是每年举行的,乡试基本上是三年一次。通过乡试的人被录取了才称为举人。每次的乡试通过者很少才两三百人。录取举人的名额也是有规定的。朝廷规定举人名额大省100名左右,中省70名到80名,小省40名到50名。是不能随便增加或者减少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一旦考上了举人就是体制内的人了,从此,被人们称之为老爷,举人老爷衣食无忧。举人除了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当地的官员都会给点钱,还会有人自动送银子、送房屋、自愿做牛当马、做奴做仆。举人即使不当官,也能和县官平起平坐,替人说事情,举人在当地是受人尊敬的。沈卓与程树德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准备一起向举人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