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常驻山西
作品名称:事房 作者:编外兴化文学人 发布时间:2019-12-08 21:26:54 字数:3163
马新荣回到家的那个晚上,一般不会主动提及吴学文的王亚芬却是一反常态地问道,“这次你跟吴厂长在一起出差一个多礼拜了,对他有啥新的认识?”
“想不到吴厂长这么有才,懂得蛮多,还很精明,那么低的价格还让人家打了九折。”马新荣满是佩服。
“你跟他接触久了,会对他了解得更多。”王亚芬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他这个人还很重情义。”
王亚芬说这话绝对是有感而发。自从她回到上海市区,哪怕就是与女儿女婿一家挤在吴泾的蜗居中,能够有空找吴学文喝喝茶说说话,她就感到无比快乐,比天天对着那个小气偏执的付伟明要好上许多。
现在恰逢芦潮港农场搞改革,她就索性办了内部退休,反正再过一两年就可以正式退休了。这样可以一心一意地住在上海帮女儿带带孩子,陪父母亲说说话,自己也可以找找吴学文喝喝茶,谈谈家长里短。
“吴厂长好是好,就是从来不对我有好口声。”马新荣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训我就像训自家儿子一样。”
“还不是为了你好,你不知道他能够有今天,吃了多少苦啊。”付静雯也在旁边劝导。
“你怎么晓得的?”马新荣不解。
“我告诉她的。”王亚芬在旁边接过话头。
马新荣再询问,他这才知道,吴学文并没有显赫的家世,父母亲都是原南浦化工厂的学徒工,大字识不了几个。不过这样的出生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却是优势。老俩口的为人处世又是实实在在。这样作为工人阶级的元老级人物,虽说没有混出一官半职,但攒出了不少人情,从南浦化工厂走出的大大小小的干部,老俩口或多或少都能够说得上话。
吴学文高中的时候,对文科很感兴趣,理想是做一名文学家。老俩口眼睛看得清楚,一句话就让吴学文的理想从文学家变成了工程师:“现在祸从口出的文人还少呀,你也不看看有多少写文章的,谱曲子的,写字唱歌的都成了‘右派’,甚至‘反革命分子’,还是学点技术实在。”
“吴厂长从学校毕业后,真是凡事都冲在前面,有时候为了调试设备或者解决生产难题,几天几夜不回家,他是这么才崭露头角的。”付静雯继续说道。
“我才不相信,靠着苦干就能出人头地,他爸妈的人缘肯定也起了作用。”马新荣有点不服气。
见马新荣还不服帖,王亚芬插话了:“你不要死犟,吴学文有能力,你承认不承认?这些能力不都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对吴学文的能力,马新荣是一万个服帖,他再也无话可说。
从山西采购的电石终于到厂,质量比自己生产的差了许多,乙烯车间的工人有了怨言。吴学文先是让车间干部去解释,说质量虽然差些,但便宜,工厂非但没有亏本,还赚了不少。
可是工人的怨言并没有减少。由于电石质量不好导致生产不顺,其间的辛苦工人是实实在在地承受着,至于帐面上的盈利,工人们看不见摸不着。
吴学文隐隐觉得,这一次他是聪明过头了。必须尽快把山西过来的电石质量提上去,否则工人的不满情绪持续发酵,万一赵书记李厂长再背后动动手脚,事情就复杂了。
“不管这马新荣在电石车间学得哪能样子,现在是动用这枚棋子的时候了。”吴学文下定了决心,“不管他乐意不乐意,这次非得派他常驻山西一段时间。”
离开漂亮的娇妻,离开温馨的家,马新荣内心是一百个不乐意,可是他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自从马新荣驻留山西平定电石厂,发回来的电石质量明显提高,吴学文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看着下班时,付静雯孤零零的一个人,吴学文居然有一种亏欠感,对付静雯的问寒问暖不自觉地多了一些。
人嘴两张皮,这一次传出的话更加难听:“把人家老公支到山西,还不是为自己行个方便。”
成功是男人的春药,现在的马新荣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尽管来时带着强烈的抵触,可是经过他简单的整顿后,质量居然有了明显提高,还有南浦化工厂对他的好评,他终于感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我马新荣也是有能力的人,看谁还再说我马新荣靠的是老婆。”
南浦化工厂的人并不知道山西平定的这家电石厂底子是如何如何的差,差得只要马新荣只要稍微花点力气,便会有很大的起色,他们只知道自从马新荣去了山西,电石的质量好了。
这真是妙手回春的功夫,成本大幅度降低,南浦化工厂的运营一下子又有了起色。康汇小区的工程款有了着落,进展快了起来。
一晃眼,三四个月过去了,马新荣在山西的感觉从最初的愤懑,到尝到成功后的兴奋,再到回复平静,他已经预感到他就是吴学文手头的一枚棋子。
最好有个人替替,轮流在山西驻住。马新荣刚刚把他的想法在吴学文跟前开了一个头,就被吴厂长毫不客气地弹回去了。
“年轻人吃点苦有啥不好,目前不要想着回来,现场的问题都解决了?好好地动动脑筋,看看哪里还有改进的空间。你等着,工厂不会亏待你的,付静雯一个人在上海,工厂和贸易公司会照顾到的,你就放心。”
年底到了,康汇小区的房子终于完工了,吴学文又忙碌起来。这绝对是最后一次分房,在考虑分配方案时,先把需要照顾的都照顾到了,他自己当然不让地拿了一套两房一厅。在考虑职工的分配名单时,吴学文毫不犹豫地要求朱科长把马新荣放进去了。
“吴厂长,这合适吗?”这动静也太大了,连朱科长都感觉惊讶,“他是换到市区的,为此还挨了处分,党内处分才刚刚撤销。”
“人家都挨了处分了,换房这事不也就了结了,他家现在的面积够不够得上分房标准资格?不要忘记如果不是马新荣一个人辛辛苦苦地在山西把关,这房子什么时候完工都是问题,就算奖励也该奖励人家一套,孩子那么小,老婆那么漂亮,哪个舍得?就这么定了,小两房。”
吴学文说得斩钉截铁,他知道他的这些话就是拿到厂部会议上也可以说说。
分房结果终于公布了,两大张毛笔字书写的红纸占据了工厂公告栏的一半,公告栏前人挤成一堆,大家都伸长了头颈,生怕漏了哪怕一丁点信息。
当然也有路过时只是瞟视一眼标题就直接走过的,那是已经知道上面书写的信息跟自己搭不上半毛钱关系。
马新荣的名字也在上面。
“马新荣,能干,不但搬离了吴泾这个戆地方,还分到了新房子。”
“他呀,有关系的!”
“哪个不知道他老婆跟吴厂长的关系呀!”
也有人出来替马新荣讲了好话:“你一个人到山西呆呆看,不是他在山西把关,工厂的效益会起来?讲闲话要凭良心。”
不过这一些话,马新荣一句都没法听进,他还在山西。付静雯倒是听进去一些,她无法辨解,也不想辨解。
贸易公司的第一次分红是在第二年的春节之前,也就半年时间,居然还有百分之十的收益,这还是吴学文通知会计刻意压低了的,他不想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太高。
大家看见吴学文,眼睛里流出的都是敬佩,那些桃色传闻一下子被挤压得无影无踪。马新荣没有分红,因为他名下的股份其实是吴学文的。不过吴学文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年终奖红包,鼓鼓囊囊。
春节过后,马新荣又收拾起行李,他知道山西那头的那份工作已经非他莫属,尽管每次离家,两口子都是那么不舍,但已经习惯了,看看这新分的房子,丰厚的收入,一切也就不是那么重要。
本来打算第二天就走,王亚芬却说:“小马明天走不了,今天吴厂长打电话过来,说明天给两位老人拜年。怪哉,老早以前,一直没有的事。”
王德民老夫妇对吴学文有点印象,那时候王亚芬上高中,跟吴学文关系好,吴学文到他们家来过多次。后来王亚芬跟吴学文断了联系,老俩口子本来已经把吴学文忘了,这不王亚芬跟吴学文重新联系后,有意无意地在家里提起吴学文的种种好事,他们又回想起来了。
“你家老付有吴学文一半的能干,你也不会这么操劳。”王亚芬的老妈妈偶尔还会感叹,“卖相好不能当饭,付伟明就是典型的聪明面孔笨肚肠。”
“妈,看你说的,好像吴学文的卖相就像钟馗似的。”王亚芬也会这样反驳。其实吴学文长得谈不上非常好看,但绝不难看。
第二天,吴学文来得稍微有点晚,跟王德民是多少年之后才又见了面,居然聊得很投机,坐在旁边的马新荣付静雯一直插不上话。
看看快到午饭时间,王亚芬留吴学文在家吃饭,吴学文也没推辞。
吴学文感觉去年他这一局大棋开局顺风顺水,马新荣这枚棋子起了关键作用。把人家女婿和老公外派在山西,两位女人没有意见是不可能的,说是拜年,其实就是来说上两句可心的话,也带来了一则大家肯定会高兴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