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汗青
作品名称:梅山郎 作者:黄钶 发布时间:2019-11-25 09:40:46 字数:3031
翡岚云:
谁知汗青出深山,读书堪比打工难。
尤是先生造诣苦,吟唱千古亮天南。
到了年底,藏蓟先生没有回去过年,他说家中已经没有了任何牵挂,这里就是他的家了。这是天神律令给他找到的新家。
过年前的几天,学生们都应当来给老师送年酒。
梅山地区的送年酒,是很有规矩的。
女婿要给岳父母送年酒,一般要送一个大猪肘子或者几斤猪肉,一瓶酒或者一坛酒,还要送一个草鱼或者鲤鱼。给教书先生送年酒,就没有规矩,因为教书先生都会回家过年的,只要把工钱如数交给他就是了。看来古时候的教书先生,是很低贱的。
律令早就说了,请来的先生,是把这个地方当成他的家乡,把学校当成他的家。先生就在这,所以大家对应当给先生送年酒。
家长们都凑到了一起,大家认为,藏蓟先生为了梅三村的孩子,付出了全副心血。
他教书,方式方法十分灵活,而且竭心尽力,比外地的私塾先生强多了,送年酒,要热闹一些。
十六个家长就商议好了,集体去送。
他们凑齐了九斤野猪肉,到河里捕来了三个大鲤鱼。张南东还到北山套住了两只大锦鸡,另外还把明年头三个月的大米都凑齐了,一起送去。
十六个家长还敲锣打鼓,热热闹闹成一纵队,到学校去了,十六个学生欢蹦乱跳地跟在队伍的后面。
藏蓟先生听到锣鼓声,早就打开教室的大门,把大家让了进来。
人们把这些礼物,都摆放在教室里。
有个家长就问先生:“自从您先生到了我们学校后,还是来的时候看到了先生娘子,后天就要过年了,学生们也一起来了,学生们还要拜拜先生娘子。”
藏蓟先生说:“山荆到这里来后,身体略微欠安。近来好了一些。已经是半上午了,她就还躺在床铺里。好吧,我现在就把她唤起来,她也应当来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照了。”
张五即是何等的聪明,他就立即说:“爸爸,各位伯伯叔叔们,既然师母有一点风寒,那就算了,春暖花开时节,大家再来看望师母,也不迟的。”
五即说完了,还对大家眨了一下眼睛。
张南东听到儿子的话,看到儿子眼睛内有着一种难言的衷情,似乎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于是,趁着先生去楼上唤师母时,张南东就带着大家,一起出了教室,缓缓地回去了。
快要转弯了,转过弯就看不到学校了。
这时,后面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这声音是女中音,但是很是撩拨人们的心房。
女人在呼喊着:“大家慢慢走哟,谢谢你们了。”
大家不由得回过头来,看到藏蓟先生扶着他的爱妻,正靠在楼上的栏杆边,向大家挥手致意。
张南东带着五即子,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张五即张大眼睛,细心地望了望师母。然后轻轻地拉了拉父亲的手。
因为他看到,师母似乎没有张口说话,先生也没有张口呼喊,可是这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呀?
五即子又一次回头望了望先生和师母,还向他们夫妻挥了挥手。
现在他心里明白了,这声音果然不是师母在呼喊,而是先生用腹部发出来的,这就是梅山人常常说的腹音。
而且五即子还觉得,师母似乎六根不稳,因为一阵微风吹来,就摇摇欲坠。而且,还是先生在扶着她的时候。
五即子心里觉得很多蹊跷,但是他口里没有说出来。
正月初一日,学生们就去给老师拜新年。
五即子对大家说,谁也不准提要师母出来了,拜了师父,也就是拜了师母。只是大家在临走时,说一句祝师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就可以了。
果然,不出五即子所料,还是藏蓟先生一个人在教室里接受大家的祝贺;而且他和大家约定,初六是个好日子,那天就开学。
他还说,他们的师母为每一个人都准备了一份好礼物。
但是藏蓟先生说这话的时候,张五即觉得他眼睛里晶莹闪亮,是饱含着热泪说的,只是他的眼泪没有流出来。
其他的学生都没有看出来。
三狗子就提出一个问题来,是他爸爸要他说的,他的妹妹只比他小一岁半,有六岁了,看先生收不收女学生。
他爸爸还说,村里还有三个这样的女娃儿啊,也想来上学。有了女学生,也好和师母聊聊天,让师母不感到寂寞。
先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回转身,咳嗽了一句。而后缓缓地转过来,用低微的声音回答道:“谢谢家长们的关心。学校暂时不收女生。而且师母喜欢安静,不善言辞。”
不过先生又说:“你们把在我这里学到文化知识,回家后,教给你们的妹妹。这样白天当老师,夜晚回家当先生,又温习了功课,一举两得,最好不过了。好不好?”
“太好了!”五即子首先欢呼起来。那三个有妹妹的学生也随即欢呼起来。
只有张五即知道,先生回转身的瞬间,是极快地擦拭了流出来的眼泪,因为他再也忍不住了。
一眨眼就是正月初六了,那天,学生和家长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
因为在去年,先生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允许家长在后排旁听指教。
这是讲得好听罢了。
因为先生知道,这十六个学生的爸爸,没有几个认识字的,就是张南东,也是簸箕大的字认识三谷箩。
美其名曰指教,倒不如说是让家长和他们的儿子一起来识几个字而已。
家长心里也明白这一层意思,这样子在学校读书识字,也有了一个好名气。到了外面,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在监督教和学。
今天,十六个家长都到齐了,大家齐刷刷地坐在后面。
今年一来到教室里,只见每一张课桌上,都摆着一方黑墨,一个石砚,一支毛笔。
这是多么贵重的礼品呀。一支毛笔,值一两白花花的银子。
先生来到了讲台上,家长和学生都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给藏蓟先生鞠躬敬礼。
先生招呼大家坐下,说:“要读书,就必须要有文房四宝。可惜的是,我只有三宝送给大家。”
他拿出一卷竹册书,又对大家说:“这是第四宝,这些竹册,就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了。”
不过他又说:“也可以把字写在白色的家织布上。不过,白布,太过于贵重了,只有皇家才用得起呃。”
张南东听了,立即站了起来说:“先生,我明白了,今天是本年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大家就去砍竹子,制作竹册竹简。要初十日才立春,现在还是冬竹子,砍来制作的物件,不会生虫子,又十分的坚硬耐储藏。”
先生笑了,他说正是这个意思。制作竹册竹简的方法,他会告诉大家的。
张五即也和大人们一道,拿着柴刀到山上去砍竹子。
学校左边的山岭中,就有一片大大的竹林。
人们把竹子砍去了尾巴,背到学校前面的平地里。小心地砍成一小段一小段的。
先生说,皇宫里的工匠,有铁锯片,用来截断竹筒,就整齐得多,也快捷得多,这里没有这个条件,只好将就着办了。
但是人们还是细心地用刀截断,基本整齐。
先生要大家把竹筒一破两开,整齐地码在坪里。
然后又要大家到山边上割来三担茅草。
冬天的茅草,枯黄干燥,先生就在坪里生起了一堆火。
大家心里很奇怪,有一个学生居然问老师:竹子还怕冷吗,要用火烤?
先生告诉大家,把破开的竹筒放在火上烤热后,就会出来许多的汗滴,这样竹片就再也不会变形了;把里层的黄竹肉削去,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
学生们觉得很有趣味,大人就觉得在这里,增添了许多知识。
先生告诉大家做了一些竹夹子,把半边竹筒放在火上燎烤,一会儿,竹筒青皮的那一面,就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滴。
这样竹筒就烤好了。而且竹简册子也叫作汗青,就是在制造过程中得到了这个美丽的名字的。
先生看着竹筒表面上那些汗滴,不由得吟哦起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生的这句诗,在N个千年后的N朝,又有一个大英雄大忠臣,写在他的《过伶仃洋》的诗里。我们梅山人都称这首诗为正气歌。也只有梅山人知道,这句千古名言,早在N个千年前,就有一个教书先生吟哦过了。
所以这句诗成了全世界华人心中的名句。
张五即听到先生吟诵这句诗时,声音好凄凉。他还偷偷地瞧了老师一眼,觉得他老人家的面容也一下就苍老了。
他心中暗自觉得,先生在这里,过不了两年了。
好了,现在学生们再也不用食指蘸着口水把字写在桌子上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写字本,这个写字本,也是每一个人的课本。
老师教过的书,都抄写在上面,随时可以拿来复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