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研习皆可用 第三章
作品名称:笔底揭秘 作者:柴瑞林 发布时间:2019-08-29 09:38:29 字数:3380
一
笔毫的作用力是通过手腕中的笔管的运动产生的,不同的用笔方法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作用力的细微变化,包括作用力性质与大小的变化,都受着用笔的细微变化所制约。因此,对于笔法必须细抠。张伯荣在研究了笔力之后,把目光转向了笔法的探索,应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细抠用笔方法。《中国书法笔法探讨》有几个突出之点,是其他书法书中所见不到的内容。
为了细抠笔法,揭示笔法与笔画的对应关系,先生认为必须在用笔的三维空间中解决问题。用笔的各种动作,如提按、起倒、俯仰、捻管……都是笔管在三维空间中变换。书法家习惯采用的在纸面画箭头的办法并不能说明空间上的运笔状态,启功说:“真正的拿笔写出来的墨迹,不是后人给你画出的那些箭头”。启功的意见是对的,怎么能指望在二维平面上展示三维空间中的动作呢?
首先,从执笔上就应该有三维的理念。执笔是写字的准备阶段,许多运笔的动作需要在执笔中预设。执笔不正确,肯定写不出你想要的笔画,所以执笔站位不能太随便。如何做到正确执笔,从三维空间中细抠执笔是科学的途径。
在运笔的研究中,先生特别强调指、腕、肘、肩的联合作用,这是一个整体,弃用哪一个部位都不太可能。他用三维矢量图向大家展示了各个环节是如何协同的,使习字者如何动用各关节有个清晰的理解。
二
为了细抠笔法,先生认为必须从用笔的机理上去解决问题。例如方笔圆笔这样的大问题,如果不从机理上阐明,只从现象上论述是无论如何也说不清的。
方笔圆笔是写字中客观存在的事实。方笔写出来的笔画见棱见角,斩金截铁一样;圆笔写出来的笔画圆转温润,两者明显不同。书法家对此都有感觉,但大都限于从感觉上的描述。对方笔圆笔论述最多的要数康有为,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萎,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之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笔方而章法圆。……”
丁文隽很是同意康有为的这段描述,他说:“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评论碑帖,颇多偏见,惟论方笔、圆笔一节,极为精辟。”这是丁文隽的误判,康有为并没有把方笔、圆笔的道理弄清楚,丁文隽也没有把康有为的话读明白。
若想把方笔圆笔弄明白,必须在弄清方圆笔的机理上下功夫。张伯荣先生从数理概念入手阐明了方圆笔产生的机理,并且演示了不同作用力写出来的笔画方圆笔特征,这些分析不难理解,不难掌握。
先生建立的机理与古人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是一致的。清代书法家笪重光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就是说,只要是中锋用笔,写出来的笔画都是圆笔,这与张的中锋圆笔机理完全一致。
三
处理这些技法问题,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张伯荣先生一直注意知识的储备,他始终认为“增强自身的本领才是最为重要的”。先生研究过人才问题,《人才研究》1987年第2期刊登有他的人才研究论文“科技人才类型与发展阶段”。他认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知识结构。就一个人来说,其视度(或关照的方面)可宽可窄。视度窄的可能专注于某一学科、某一分支(专家型人才),视度宽的可能扩大到多种学科(杂家型人才或称学者型人才)。不论是专家型人才还是学者型人才,要想居于学术领先地位必须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和卓越的创造能力。知识储备愈丰富,解决问题的办法愈多、愈快。知识储备是解决问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的理性创造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张伯荣把学习知识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他有一幅对联“有才未必尽展,学技莫虑压身”。就是说,你具备那个才能,未必机缘凑巧能尽情发挥;但一个人不能因此而忽略自己知识的增长。他对于获取知识是非常用心的,并且在研究中尽其所学。他曾不无感慨地说:“平生研习皆可用”,言语中带着一些自豪。是的,一个人一生中会学到不少的知识,但都能用上的人却寥寥无几。
现在,让我们走进张伯荣先生的知识仓库看看他的库存。
弹性力学知识。这是他专业,他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搞了十六年的地震勘探。地震勘探的原理就是基于弹性波的传播理论,包括弹性波的反射、折射等现象。1959年他发表的文章“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低速层校正的问题”,是他对地表浅处地层弹性波传播的研究成果。先生有长年在地震队从事野外施工和方法攻关的经历。
地质力学知识。从1971到1991年,他学习地质力学和研究地质构造有20年。他发表的论文“略论马家滩褶皱断裂带的扭动特征”、“扭裂型地堑与伴生的冲断带”、“扭裂型银川断陷及其对横山堡冲断带的影响”等都是用地质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成果。
数学知识。在科研工作中,他感到在校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够用,于是在野外队工作之余系统地自学高等数学教程。不但仔细地学,认真地记笔记,而且还一篇不漏的做习题。要知道这是在野外队的简陋条件下,又是在1960年代自然灾害生活困难时期他所坚持的事,多么难能可贵啊!
四
2013年,《通州时讯》发表了张丽、张丹妮采访张伯荣的长篇文章“退休工程师从文不弃理,潜心五年破解千年书法奥秘”。文中说:“用数学公式研究书法艺术,二者怎么看都风马牛不相及,可张伯荣就是不走寻常路,潜心五年,大胆尝试以数学公式分析书法笔力。”“习书者无不对笔法有所追求,而古代书论中的笔法的描述却玄乎又玄,古人喜欢用比喻来描述线条的感受,却不直白地告诉你该怎么做。众所周知,书法和曲艺等一样,也讲究师道,重视师承,多由师父口传心授。面对初学者,前人的经验一律是看帖、临帖。至于怎么下笔、如何用力,鲜有人提及。张老从书法联想到力学,他遍访古今书法论著,日夜琢磨,反复推敲,令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笔力分析理论体系。从习字到书法理论研究,张伯荣先生用心探索研究,独出心裁推理,揭示了书法的内在规律,他做到了。”
2017年,《石油知识》杂志发表了崔玉波的评介文章“张伯荣先生和他的书法专著”。文中说:“没退休时,他是中国石油高级工程师,从玉门油矿到长庆油田,从酒泉盆地到鄂尔多斯草原,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先生奔波的身影。作为老一辈的石油科学工作者,可以说卓有贡献。退休后,一直喜欢书法的张老先生,开始了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当很多老干部开始享受出国旅行、天伦之乐时,他却开始伏案研究书法理论。在每一本书中,先生都提出了异于常人的艺术观点,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开创了书法研究的新空间。”“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多有精辟的论述,立意精深,比喻奇巧,但常失于朦胧含混,难得要领,后人常常难入法门。张伯荣将科学分析的方法运用到了书法艺术的研究当中,使一些各说其是的观点得到了清晰的认证。不管怎么说,从笔力、笔法再到笔锋,他用独特的视角、实在的态度完成了中国书法研究的体系式探索。”
2010年笔者写过一篇文章《有益社会无愧人生》,那是对张伯荣先生的书法理论专著《中国书法笔力分析》问世之时的有感而作。
2012年笔者又写了一篇文章《成于学识精于勤奋》,是对张伯荣先生的第二部书法专著《中国书法比例详解》,问世之时的有感而作。笔者说道:“《中国书法笔力分析》问世后,在书法界引起了广泛重视……对于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来说,都是迄今第一本专门讲笔力的书,而且从科学的角度讲笔力,此前,还没有见过……张伯荣先生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没有就此止步,而且更加加强了对笔力分析的探讨力度……”
笔者认为张伯荣先生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在于他知识的积累。他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研究,而且在专业领域中颇有建树。后来从事新技术推广与科普写作,眼界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拓宽,并且注意科学与艺术两方面的结合。所将他转向书法后,使之触类旁通,相互渗透。
在笔者与先生的交往中,深深地了解到,他除了肯于研究外,并且有一双锐利的目光,能在纷繁交错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奇特地将发现的问题,用来作为解决新问题的杠杆。加上先生治学严谨,最终总能得到清晰地论断和准确的答案。
先生又是一个淡定的人,不为名利所累,荣辱不惊,以研究学问为上。他从千辛万苦终走来,只盼望成果出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