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诸子百家>申不害 、慎到

申不害 、慎到

作品名称:诸子百家      作者:掉坑王子      发布时间:2019-08-28 23:21:03      字数:5202

  申不害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战国郑国人(今河南荥〈念“形”〉阳),法家人物。
  
  月光光,照纱窗,洗澡澡,吹泡泡。呀,这样的生活多么的惬意呀!
  韩昭侯心满意足地伸展四肢躺进澡盆。
  “唉呀,我的屁股!”
  韩昭侯一跃而起:“澡盆里怎么有块石头?居然还带钩的。谁干的!”
  没人吭声。
  “把管放澡堂水的给我干掉。另外把申相国叫来。”
  一会儿,申不害来了。韩昭侯正叉着腰,愤怒地站在澡盆里。
  申不害想了想,悄悄对韩昭侯说:“大王,你问下有谁愿意当放洗澡水的?这应该是有人想做这个薪水更多、更轻松的工作,故意放石头进去,陷害人的。”
  韩昭侯问了下,果然有个人很开心地大喊道:我愿意!抓起来一审,真的就是他。
  韩昭侯赞赏地搭着申不害的肩膀,说:“相国,你真有一套。这个就是你常跟我说的‘术’吧。”
  申不害目光游离地说:“是的,是的。大王你真聪明,一下就能融会贯通了。不过——那个啥,你先把衣服穿上再跟我说话吧。”
  选自韩非子的《韩非子•内储说下》。其实上面主意是韩昭侯自己想出来的,不过和申不害提议他多使用“术”肯定有关。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人,和列子一样。11岁时,韩昭侯的爷爷灭掉了郑国,从此他就改国籍,成了韩国人。长大后,他在官府中当了一个小官。
  32岁那年,魏国看韩国不爽,再加上之前一些比如欠钱不还、偷看洗澡(好吧,我瞎猜的)之类的旧仇新恨,派大兵来攻打。
  当时,韩国刚被封为诸侯国不到五十年。虽然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奋斗,不断扩张,抢了不少地盘,甚至还把郑国也灭掉,但它仍然是七个大诸侯国中国土最小、也最弱的一个,一般都是挨打的份。
  在韩昭侯即位没多久,就没来由地被秦国扁了一顿。之后魏国又来打,就连比它小的、还隔着魏国的宋国,也哇呀呀地跑来,趁乱抢了一些地盘走。韩国义愤填膺,但却无还手之力,因为国力太弱了。
  所以这次听说魏国派出大军来,吓得要死,君臣全都束手无策。
  这时,申不害挺身而出。他让韩昭侯亲自去魏营,给当时魏国的魏惠王说软话,装孙子,说大王你英明神武、天下无敌什么什么的。魏惠王一开心,就把兵撒了。
  是的,就是这个魏惠王,他是本册的金牌配角,出场率不比一般百家诸子低。之前想用眼神杀死孟子的是他,在商鞅里意气风发、错过商鞅的也是他,之后他还要在张仪、公孙衍、惠施等人中再露脸的。
  其实他也是个苦命的主。他是前文中魏文侯真正的孙子,最早和弟弟拳打脚踢争过王位,而刚刚即位就被赵、韩联军痛打了一顿,那时就差点灭国了。还好赵、韩两国因一言不合就跳舞,哦,不是,是一言不合各自赌气闪人,他才逃过一劫。
  之后,他奋起勃发,仗着爷爷魏文侯和老爹魏武侯的家底,几年内又让魏国重新恢复强盛。然后,然后他就开始败家产,到处打仗,四处挑逗别人,结果把他爷爷和他老爹辛辛苦苦攒下的大量家产,几乎败得清洁溜溜了。最后“东败于齐,南辱于楚,西丧秦地七百余里”,使魏国开始走上衰落的道路,并在魏惠王死后九十四年被秦所灭。
  不过魏惠王早期还是不错的,也做过不少好事,如废苛税、修水利、开放山林川泽等。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把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即开封,所以他也称梁惠王),这才有了开封之后两千多年的辉煌历史。
  好了,不能多说坏话了,不然开封的人要找我麻烦了。
  申不害因这次大大化解了韩国危机,让韩昭侯刮目相看,开始得到重用。
  第二年,魏惠王又发癫去打赵国。在申不害的劝说下,韩国和齐国田忌、孙膑(念“殡”)一起发兵打魏救赵,这就有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故事。
  经过这两次事件,韩昭侯终于发现申不害这颗闪闪发亮的金子,任他为相国。申不害开始学魏国和秦国,对韩国进行变法改革。
  申不害的改革内容如下:
  政治上,打击贵族,整顿吏治,有功给赏,有能给官,还对官吏进行考核和监督,使官府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军事上,将贵族原有的私家兵,统统收编为国家军队,使韩国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经济上,则鼓励老百姓开荒种地,积极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
  当时韩国的兵器天下闻名,尤其是弩和剑。
  弩,相传是黄帝最早创造的,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兵器。不过,做得最好的就是韩国了。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这是因为韩国的宜阳是天下著名的铁山,有丰富的铁矿,同时它的冶铁技术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尤其是申不害改革后,重点发展兵器制造业,大大提高了兵器的生产水平。
  除了弩,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陆断牛马,水截鹄(念‘湖’)雁”,砍人跟切菜似的。当时排行前几名的宝剑,都是出自韩国境内的铁矿,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龙泉宝剑(原叫龙渊剑,后来唐朝李渊为避讳,而改为龙泉剑)和泰阿宝剑(也叫太阿宝剑)等。
  可惜有这么好的武器和资源,国家最后还是被灭,而且韩国还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的。所以,人才才是第一因素,当然,武器也必须是第一辅助。
  关于弩,再说几句。
  因为弩容易上手,即使是新兵,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也可以操作,并能随随便便就杀死一个长期训练的骑士。所以有段时间,弩弓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武器。这是十二世纪时,一个英国国王被弩射死后,外国教皇这么认为的。
  当然他爱说说去,不必鸟他。你都打到我老窝了,还正当不正当个毛!莫名其妙。
  申不害担任相国长达十五年,直到去世。他“内修政教,外应诸侯”,使韩国国家太平,政局稳定,兵力强盛,百姓富裕,也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申不害在以法治国的策略上,更注重“术”。
  “术”,指权术,或说城府、心机,就是君主控制、驾驭大臣的手腕和方法,专门用来对付大臣的。
  只是,申不害的“术”有着致命的缺陷。
  因为“术”是让国君监督大臣,这就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如果君主比较开明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
  所以韩昭侯一死,他的后面几代都不咋地,韩国很快又衰落下去。一百零三年后,它被秦国所灭。
  不过,申不害重“术”的法治思想,却为后来历代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他们治理对付臣子找到了方法和乐趣。
  所以,现在电视戏剧上那些和忠臣死顶的、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奸臣,其实,很多都是狡猾狡猾的皇帝老子故意安排的,用来制衡忠臣的。被骗的,都是我们这些善良纯洁的心灵。
  这都要怪申不害。
  还有,因为“术”要求国君能够控制大臣,而君主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需要一些人来帮他了解、掌握大臣的情况,后来就由此而发展出特务、密探之类的情报组织。
  申不害著有《申子》,原有6篇,大多已失传。
  说明一下。
  这里的韩国,是中国战国时的一个诸侯国,不是现在的韩国;当然你硬要说是我也没办法。其实在春秋前还有一个韩国,不过和战国时的韩国不搭嘎,后来被晋国灭掉了。所以总的来说,它是比较悲催的。 
  
慎到  
  慎到,约前370年—约前295年,也称慎子,战国赵国人(今河北邯郸),法家人物。
  
  “摇摇摆,摇摇摆,我们一起来摇摆,摇到花开又花败。。。。。。”
  清脆激越的歌声响彻城中广场。这是齐宣王为了丰富稷下先生们的生活,特意请来的劲爆歌舞团。她们正尽情地卖唱着。
  “有只兔子跑过去。”突然有人大喊一声。
  “在哪呢?”
  “不对,是一窝兔子!”
  “——追呀!”
  坐在最前排的齐宣王转头一看,哗啦一声,广场上一下没人了。
  “不至于吧,不就几只兔子嘛!人家还在台上表演呢,这也太没观众素质了。咦,台上的人呢——那个,慎先生,你在干啥哩?”
  “穿鞋呢。奶奶的,早上睡迟了,穿了拖鞋就出来。”
  “你不会也去追野兔吧?”
  “当然追。那是没主的,谁抓到就是谁的。不像你,王宫里一栏一栏的,无所谓,别人还不敢抓。当然,你要是送我百八十只的,我就不去了。”
  “你先跑!我也去穿鞋。”
  选自慎到的《慎子》中“百人逐兔”的故事。这在法律学上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说的是财物的所有权问题。就是当一个东西的所有权确定下来后,那它就专属某个人,别人不能再乱拿;而所有权不定的话,则人人都可以去占有它。
  慎到小时候聪明好学,什么书都看。除了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后来在稷下学宫时道家的另一分派黄老学说。
  不过,当时的慎到过得实在不安宁。
  在慎到出生时,赵国把都城从中牟(今河南鹤壁;和列子老家今河南的中牟县,不是同一地方)迁到邯郸,已经快二十年了。慎到年轻时就一直呆在邯郸,并经历了邯郸被魏国的庞涓围困了整整一年、最后还被占领的悲情岁月。值得庆幸的是,两年后它又被归还给赵国。
  赵国从晋国分家出来后,近百年时间里,基本上是配角的料。魏国老大哥就不说了,连国土比它小的韩国,都在申不害的改革下,成了雄主之一。而它只能跟着两国吃点残羹剩饭,动不动地还被魏国挤兑暴打。
  可它自己还不检点,还四处打仗。一会儿打齐,一会儿打秦,闲着没事又大老远跑去打郑国,结果国力越打越衰落,所以最后都城才会被占领。
  虽然邯郸归还了,但是赵国对魏国那个恨呀,开始和它死磕。当时魏国虽然被孙膑打得元气大伤,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结果赵国没讨到好,还把牙磕了好几个,丢了好些地盘。而秦、齐、燕趁机时不时地来打它,甚至连楚国也千里迢迢地跑来插一脚。真是风水轮流转呀。
  这样一直到赵武灵王出现。这位后面还会介绍。他即位后,开始重整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重新强盛,最终也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不过在赵武灵王还没现身前,慎到应该就离开了纷乱的赵国,到处游历。大约50岁时,他来到了齐国。
  在齐国,他和孟子等人一起被齐宣王封为上大夫(上大夫是很大的官爵;不过这里可能是虚职,类似于教授),开始在稷下学宫讲学,还收了不少弟子。
  此时正是稷下学宫最鼎盛的时期。各路神仙鬼怪云集,每天里面都跟菜市场似的,进去说话你得靠吼,不然听不见。所以那儿方圆几里不见鸟畜、虾蟹、跳蚤等(好吧,我夸张了!)。
  不过稷下学宫的设施还是非常好的。高门大屋,雕梁画柱,规模相当宏伟,当年齐威王扩建的时候很下了本钱。另外,里面有花有草有树木,周围还有假山和小湖,环境那是相当优美。就是内部人员有点嘈杂。
  慎到就呆在这豪华的“菜市场”中,边教学边钻研,结合道、法、儒、墨、阴阳等思想,研究出一套自己的法学思想理论,成为法家的一个代表人物。
  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齐宣王去世,他儿子齐湣(念“闽”)王即位。因为齐湣王好大喜功,为人傲慢,不听劝谏,所以很多学宫里的人渐渐都离开了。
  慎到因此也离开了齐国,往西南而去,最后在山东菏泽一带去世。
  慎到的生平事迹其实也少得可怜,甚至到了后代,还出现了三个慎子的不同版本(让他说什么好呢。这都有得抢!)。其实另两个是墨子的徒弟禽慎子,和楚顷襄王的老师楚慎子。
  慎到和几个法家人物不同,他是由道入法的,而且没有积极参与国家的改革变法,一生都在讲学和研究,宣扬自己的法学理论。
  不过慎到的名气很大,比商鞅和申不害的都大。这个可能是跟他长期在菜市场有关,毕竟和谁都能混个脸熟。另外,他早期宣讲的黄老学说,很合当时各派学者的胃口,所以得到高度认可。
  慎到强调法学中的“势”。
  “势”,主要指权力和威势,主张要加强君主权威,认为君主要有绝对的权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这让当时还不是皇权时代、不能为所欲为的君主们很是开心。
  但同时,慎到也指出,君主在做事时必须完全依法行事,在执法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平执法,一切都要以国家为主。这是君主不开心的,不过却是值得现在我们肯定的。
  另外,慎到还提出了物品的分配权和所有权问题,以及“尚法不尚贤”的概念,就是要重法,不能只依靠品德来管理国家。这也是不错的。
  还有,由于受道家的影响,他也主张因循自然,清静而治。意思是在法治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性,顺其自然,法也必须遵循自然本性。
  这个在现在叫人情,其实也可以接受。这里的人情,不是走后门,托关系,而是法院在判决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再进行量刑。
  慎到著有《慎子》,原有41篇,现存7篇。
  其中有一篇《威德》,里面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看,也算是凑点字数。不想看的可以直接翻页。
  用抓阄或抽签(也叫“搂”,第一声)来分配财物,不是说抓阄、抽签是最公平的。而是借用这种相对公正的方法,让那些分得好东西的人,不必对谁感恩戴德(当然你也可以说:感谢老天爷,感谢上帝,啊吗吗蜜之类的);让那些分到坏东西的人,不能对别人抱怨怀恨(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上完厕所没洗手等等),这样来堵塞人们的各种不平和欲望。
  所以,用火烧过的龟壳,占卜吉凶祸福,来确立公正的认识。
  用没做过手脚的秤,称量物体轻重,来确立公正的标准。
  用符合法律又你情我愿的文书契约,来确立公正的信誉。
  用刻度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短,来确立公正的审查准则。
  用法令制度、礼仪典章的制定和执行,来确立公正的道义。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约束和减轻人性的私心和贪婪,让人更加和谐相处,安心做事。
  毕竟,这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为什么你长得比我帅?为什么你轻轻松松考100分、我满头大汗才60分?为什么你有迷人的桃花眼,而我却是三角眼?
  当然,除了要有相对平等的条件和竞争,同时,你也要比别人更刻苦,更努力。也许你没他帅,也没有桃花眼,但是你却可能比他更有能力,更有成就,更受人尊重。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