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野芳踪(八)
作品名称:迷野芳踪 作者:孽海舟子 发布时间:2012-07-06 10:14:23 字数:3390
“古时有一圣人在学馆里教两个弟子,闻得窗外风声响过,杨柳摇摆不已。先生问:‘是什么在动啊?’一个弟子答:‘是树在动。’另一弟子答:‘是风在动。’先生说:‘都不对,是心在动。’不才认为,圣人话中玄机道出了我教的根本。我等主张,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才能返本归根。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所以,心才是万物之根。正所谓心欲恶念生,心清神佛近,宇宙之大,神魔之能,都是心的产物。比如说一个死人,他的心与体同腐,宇宙万物对于他来说还存在吗?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石老说完笑吟吟一抱拳。
石冯二老不约而同把目光转向袁伯伯,袁伯伯微微一笑,欲言又止,满面春风地把手对我一招:“鹏飞,你是进过大学门的,对两位伯父的高论发表发表看法!”
没料到袁伯伯有这一手,我不觉有些心慌,在袁伯伯再三催促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给三老鞠了一躬,有些嗫嚅地说:“刚才听了二位伯父的宏论,小侄觉得十分精妙,无论如何也没有班门弄斧的胆量,可是又不敢违背袁伯伯的意思,只好斗胆把在学校里学的做一次鹦鹉学舌,请二位伯父原谅!”说着学着一抱拳。
二老态度爽朗,急切中带着鼓励:“请讲,请讲!”
我只好尽可能简要地说:
“现代的科研成果认为,宇宙产生于450亿年前的一次原始大爆炸,从那以后有了运动着的以时空形式存在的物质世界。在大爆炸这个原始动力的推动下,直到今天,这些物质还在不停地运动、发展、变化着。150亿年前形成地球,温度逐渐平衡稳定下来,出现液态水,于是在35亿年前出现了最早的地球生命体,那是由宇宙里原来存在的碳、氢、氧、氮等无机物的原子,在雷电的作用下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遗传物质DNA和RNA的核苷酸,这样的有机物。这些物质有个奇妙的特点,就是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它们总要自行组成更复杂的结构,这样单细胞生命体就出现了。随着结构的更趋复杂化,单细胞生命体在不断进化中形成了高级生命体,直到人类的出现。”
我三言五语,概括介绍了进化论及生命起源的基本观点,三位老人都认真地听着,目光灼灼,闪射着智慧之光。我看得出,虽然他们有各自的坚定信念,但都具备虚怀若谷、容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令我心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不无惶恐地抱拳当胸:“小侄所说都是照本宣科,还希望前辈们多多指教!”
袁伯伯微微含笑点头,似乎有所领悟,又似乎因为我而在二老面前有所自豪。石冯二老也面露喜色,啧啧夸赞,几乎异口同声说:“好,好,后生可畏,高见,高见!”说着站起身来,同时一揖:“白兄,各位贤侄,今日暂且别过,来日再行请教!”袁伯伯与我们几个一齐还礼,目送二老转身朝山下走去。
石老边走边朗声唱道:“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处用。”冯老也唱道:“我只要主耶酥,别无所求,有他的同在,平安永无忧……”歌声渐远,唱歌人的身影似乎融化消失在歌声里。
人去歌杳,空山依旧。身旁是万箭穿空的参天大树,天空是旷远悠闲的朵朵白云,城里是匆忙度日的碌碌众生。我们不觉都沉浸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受里。
“要说这人嘛,”袁伯伯首先打破沉默,慢悠悠地一边梳理思路,一边说,“来到世上就两样东西是自己的。一是身体,二是知觉和思想意识,有人叫它性命或灵魂,也可称为心。这两样东西就好比杯和水,杯子碎了,水就流失了;杯子不装水,就成了没用的东西。好比人的身和心,身体要是僵了,心也不能独存;心要是死了,身体就成了僵尸。所以说,人的身心是最重要的,要终生爱惜、修练。刚走的两位各有各的信仰,好像一个杯装的蓝水,一个装的绿水,但都有水,就都是有心人,所以活得充实。咱们习武的人,虽说是伸胳膊动腿,是练身,但是领会要领、参悟诀窍、培养武德,还需要修心。刚才石老说的‘修身养性’,和我们的主张很有相通的地方。冯老虽然只说心里要信,可他每天坚持晨练,可见他实际走的也是身心双修的路。”
我听着,心里想,袁伯伯这席话基本上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范畴,这在习武的老前辈中可说是难能可贵。
这时阿月插话;“师父,修身和修心这两条,哪个更重要呢?”袁伯伯看着他天真的样子,慈祥地说:“我问你,要做一件事情是想了再做呢,还是做了才想?”阿月立即回答:“我是想了再做呀。”袁伯伯一笑:“这不就结了。”阿月“噢——”拉个长声,笑了,小兄弟们也都笑了。“师父,我们这双修如果和你比,不知达到什么地步了?”这是阿连乘兴发问。袁伯伯想了一想说:“这个么……这样说吧,如果为师是三,那么你们就是一了。”“啊?”阿连不解地,“请师父说细点。”“好,”袁伯伯示意大家坐下,待大家都找块石头坐好,接着慢慢解释,“你们知道,为师大半生武功修为,可独树一帜的就是‘意行之术’,这是一门身心双练的功夫,此功由浅到深可以分成三个境界。一是‘觉不出’,二是‘看不到’,三是‘身随意行’。你们现在已经达到第一境界,当面取物,叫人不能察觉,但还没到第二境,所以动作时要用障眼法辅助。”“师父,怎样才能到达第二境界呢?“这次是阿躬发问。袁伯伯缓缓答道:“第一境的要诀是‘快’,第二境仍然是‘快’,但要上个台阶,整个动作必须在人眼的视觉盲区内完成。视觉盲区也叫‘瞬’。人在眨眼的时候,并不觉得曾经看不见东西,因为视网膜上的影像没有中断,但实际上确实存在那个什么也看不见的一瞬间。所以,如果你的动作能够快到在这一瞬之间完成,那你就到达‘看不见’的第二境界了。”“师父,”阿峰问,“我们怎样才能达到第三境界呢?”袁伯伯听了阿峰的问题,环视我们几个一遍,才说:“第三境界是‘身随意行’,是这门武功的最高境界。能够入这一境,不但要苦练苦修,还要有缘分。想必鹏飞知道唐代剑侠聂隐娘的事迹吧?”
我点头,袁伯伯接着说:
“聂隐娘是唐朝魏博节度使手下大将聂锋的女儿,十岁时被一个到她家化斋饭的尼姑带走,到第三年学成‘意行之术’,用手中匕首刺杀高空中的苍鹰,凭着鹰的敏锐视力也看不见她是从哪儿来的。到了第四年,在闹市中杀死一个恶霸,割下脑袋装在袋子里带走,周围的人谁也没看到她。到了第五年,去杀一个血债累累的贪官,能够从门缝里来去无阻,转眼之间行程上百里。你们想想,她要是与那尼姑无缘,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
“师父,你等会儿,”孙亮突然闪烁着小眼睛打断袁伯伯的话,“你看,我们与师父都有缘吧?我们是不是都能达到第三境呢?”袁伯伯意味深长地说:“谁说我们师徒无缘呢?可是这‘意行之术’修到‘身随意行’这一境,已经属于神术了。这世界上凡是超越常人能力的,善良的称为神,邪恶的叫做鬼,鬼神的修为决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那是许多必要条件和偶然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古代新王朝帝王的出现,现代一个国家领导人的产生,也都是这样。如果换个角度说,那就叫天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管着世界上这些重大事情的决定。如果不是这样,人人都是国王,大家都是国家主席,国家还叫国家吗?或者人人都是‘意行之术’高手,空间里人影幢幢,如闪电流星一般“哧嚓”穿行,或者人人都会靳帮主的‘燕子风’,把天上的燕子吹尽杀绝,或者都练成武帮主的‘隔山打虎’,人人见面两句话不合,“嘭嘭”对面就成战场,那样世界还像话吗?所以就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着,使世界有个井然的秩序,就像宇宙里各大星系各个星体,按各自轨道运行,不可以碰撞是一样的。可是话说回来,皇帝还要有人做,国家主席也要有人当,神奇的武功总要有人会,但是不一定有你的份,这就叫有缘还需有份,对吧?”
袁伯伯这席话,大家都听明白了,一时之间热烈的气氛冷静下来,可能各自都在心里暗自琢磨自己有没有份的问题。过了一小会儿,马涛抬起失望的眼睛:“师傅,这么说,我们都没份了?”大家也流露同样的眼神,有所期待地看着袁伯伯。袁伯伯目光祥和地摇头:“非也,非也。我送给你们四句话,回去细细揣摩。”
大家凝神倾听,袁伯伯话没出口,却听到“噗”的一下声响,看见从上边落下一个薄玻璃瓶,掉在地上碎裂开来,紧接着闻到一股异样的香气。
袁伯伯说声:“不好!”石头上已经不见了他的踪影,剩下场上小哥几个,还频频抽着鼻孔,试图判断这是什么香味。我突然觉得周围的树木旋转起来,眼看着他们六个倒下以后,也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