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人生无悔>第三章 家世不凡的妈妈

第三章 家世不凡的妈妈

作品名称:人生无悔      作者:情满珠江      发布时间:2019-08-28 09:03:00      字数:3118

  人生,总会有苦乐,很多事情,想放下,却放不下;很多世态,想看穿,却看不穿。那个人你永远记得,她成了的全部记忆;人生在世旧事成空,年华未央,一季花凉。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总有一件事,一辈子不会忘记,却一辈子不再提起;总有一段情,一生时不时想起,却一直铭记在遥远的脑海里;总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即使不常常提及,却永远生活在你的心底。
  而对于我来说,这个人,这份情,这件事,无一不集中在我的妈妈身上!
  就在2001年的五月初,适逢母亲节,远在上海读书的儿子竟然通过网络送来了一束鲜花,毫无疑问,这束鲜花带给我一份意外惊喜。那一整天我都陷在幸福里。为自己身为母亲而自豪!感谢儿子让我成为了母亲!
  可是,幸福过后我不能不想起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竟没有享受到我为她送去的一束鲜花,没听到我送去的一句母亲节的祝福。虽然这归结为那个时代还没有兴起母亲节,但我心里还是有一丝内疚和失落。
  于是,想起了母亲不凡的身世,想起母亲坎坷的一生,想起母亲多舛的命运。
  我的妈妈是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一个姓欧的大户人家的女儿,生在一个知识世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妈妈的爷爷在孙中山“实业救国”理论倡导下,追随孙中山,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武汉,在汉阳兵工厂做总监。
  妈妈说:“在汉阳兵工厂大家都叫他欧‘伯温’。那时候我还小,只知道我们全家跟着爷爷到了汉阳,爷爷做汉阳兵工厂总监,我父亲就是你们的外公,在北京燕京大学(今天的北大)任教,我唯一的哥哥就是你们的舅舅,在燕京大学医学院读书。那时候我们家里生活很殷实,在日本侵略前,我们一家多过着富足的生活。”
  那个年代,“兵工厂总监”、“燕京大学讲师”,“燕京大学医学院学子”……这一个个至今听起来都很耀眼的词汇,汇集在妈妈家里,这该是多么富足显贵的书香世家啊。
  “妈妈,所以,您自然也成了那个时期为数不多的,能够读书的女孩子之一。是吗?”我问妈妈。
  “是的,我就是那时候读了女子私塾的,《四书》、《五经》等,很多文章都熟读成诵呢。”妈妈自豪地说着。
  听妈妈说,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是在1942年日本的铁蹄践踏到了武汉结束的。那一年,汉阳沦陷,妈妈便跟着外公他们一大家人,一路向南方逃难,想回到广东中山老家。在途中遭遇日本空军投掷的炸弹,惊慌失措中,一家人被炸散了,原本殷实本分的一大家人,天各一方。
  妈妈还小,那时不过13、4岁吧,找不到家人后,孤零零一个人在逃难路上,见车上车,遇船上船。竟然一路辗转回到了广州,并一个人在广州留了下来。
  妈妈小小年纪,由公主变成了灰姑娘。
  没有吃的,没有住处。妈妈就到处给人家做保姆,混得一口饭吃。后来,妈妈流落到街头,跟着一群小女孩,被抓去给国民党伤病清洗伤口,在珠江边清洗伤员换下来的绷带。每天洗不完的血淋淋的绷带。广州的冬天,阴冷难熬,珠江里的水更是冷入肌肤。妈妈说那是最难过的时候,手冻得起了冻疮,又疼又痒;而且,每天看到的都是那血肉模糊的场面,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就这样断断续续妈妈一个人在广州坚持了三年。
  1945年春天,经人引荐,妈妈找到了广州一家远方亲戚,他们看妈妈孤身一人,就把妈妈接到家里,还介绍妈妈到广州绢麻纺织厂工作。妈妈就在远方亲戚家住了下来,工资也都交给他们。妈妈的生活这才算稳定下来。
  直到1950年爸爸跟着四野进城解放了广州,妈妈所在的纺织厂顺利被共产党接管,这时候妈妈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有着五年工龄的纺织工人。
  解放后的广州政府,竭诚为民,他们费尽周折,通过各种去到,帮妈妈他们流离失所的工人找到四处飘散的亲人。
  首先得到消息的是已经在参加珠江纵队的小姨。
  原来,当年一家人在汉阳被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散以后,小姨一直和外婆在一起,随着逃难人群一路向南,结果走到广东韶关市南雄境内的时候,小姨和外婆又走散了。
  小姨曾讲过她段这经历:
  在南雄一个村子里,小姨和外婆走散了。
  十岁左右的小姨虽然很害怕,但是不哭不吵,很沉稳坚毅,她一个人沿着村外一条小路,快速向前走着。
  这时突然遇到一个大男人。
  那男人的走小姨身边用广东话问:“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走呢?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
  小姨点点头,他就走过来拉住小姨的手说:“你妈妈在那边,走,叔叔带你去找。”说着拉着小姨的手向相反方向走。
  机敏的小姨立刻觉得不对,她趁着那男人不注意,拼命挣脱了他的手,向前面快步跑去。这时路上走过一些村民,那男人不敢再纠缠小姨,小姨因此躲过一劫。
  村外小路上,小姨不知跑了多久,看看身后没有了那男人追来,小姨才放心放慢脚步,一直走到前面又一个村子。
  结果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小姨看到正在焦急找小姨的外婆。母女俩紧紧相拥,再也不敢分开。
  就这样,外婆带着小姨,从南雄随着大家一路辗转,回到老家——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后来她们又找到了三姨,母女三人艰难度日。
  一直到1948年,中国解放前夕,小姨十四岁了。祖籍是中山南朗左步村的前辈——老革命家欧初,担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1支队的支队长,这是一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领导创建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主要活动地区包括现在广东的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三水、珠海、四会、广宁等地。在抗日战争中,神出鬼没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前夕,珠江纵队又配合解放大军,常常潜入南朗左步村一带。就在这时,珠江纵队一位女同志看中了比小姨大几岁的三姨,问她要不要参加游击队。
  三姨很想去,就回家征求外婆意见。
  结果被外婆一顿训斥,外婆说:“战乱年代,一大家人都失散了,现在只剩我们母女三人,你还想离开我?要走,就永远也没回来!”外婆不仅语言绝决,甚至将三姨的衣物都抛出门外。三姨自然吓得不敢再提。
  反而小姨有心计,她默默看完这一幕,悄悄做好准备,到了晚上,小姨悄悄找到那位女兵,说自己愿意参加珠江纵队。
  于是,小姨在解放前成了珠江纵队机要处一名小小女机要员,当时机要处化名天文台。
  直到广州解放,小姨也通过部队也在寻找家里失散了其他亲人。
  地方和部队一起努力,终于找到了在广州纺织厂工作的妈妈。
  妈妈说,那一天,四姨身穿列宁服,梳着齐耳短发,飒爽英姿地出现在妈妈纺织厂的时候,惊羡了妈妈的所有工友。她们把小姨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声喊着妈妈的名字,说:阿婵!阿婵!你的家人找到了,你妹妹来了!大家快来看啊,阿婵终于找到家人了,她的妹妹是女干部啊,多漂亮啊!
  外面的工友看不到,就登在纺织机上面。
  小姨被围在里面,不知该先回答谁的问话,直到妈妈跑过来,姐妹紧紧拥抱在一起。
  妈妈这才终于和家人团聚。
  后来,又辗转找到了大姨,她也是和外婆失散之后,随着人流闯到了海南岛,并嫁给了海南男人,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聚到一起的时候,妈妈一家九口人,只剩下了五口:外婆和四个女儿。
  妈妈的爷爷和奶奶,还有我们那才华横溢的外公及舅舅都不见了。
  有人说他们随着国民党去了台湾,有人说战乱时候被流炮击中等等。
  外婆哭成泪人,从此聪慧的外婆神智便不再清晰了。
  无论如何,妈妈她们母女五人总算团聚了。
  
  妈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纺织女工。共产党接管了工厂后,对接管过来的老工人非常好,每人都分给了宿舍。
  见到小姨参加了珠江纵队,刚刚解放的家乡百废待兴,三姨也从左步村出来找了一个事做。于是,妈妈就把刚刚找到的外婆从家乡左步村接到广州,和自己一起生活。
  父亲转战南北,到了南海舰队之后,已经属于高龄军官。战争年代过来的军人,没有机会谈婚论嫁的远不止父亲一个人。后来,海军舰队党组织同广东省总工会联系,希望他们出面组织广州市纺织厂未婚女青年和南海舰队未婚军官联谊,解决部队大龄未婚青年的婚姻家庭问题。
  那时候,我的妈妈已经是广州市绢麻纺织厂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纺织工人,在妈妈的同事中也算大龄女工。
  他们也许都在等着生命中那个另一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