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长白山>第四十四回 刘大荣

第四十四回 刘大荣

作品名称:长白山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19-08-27 11:18:56      字数:8250

   话说张岚、张彦和刘孩在那饮鹤泉边听说书人讲古,那说书人就滔滔不绝地说唱了一段激荡人心的英雄故事来,那张岚、张彦和刘孩听了那主人公的传奇经历之后,心里犹如江水奔腾,翻滚不息也,正是十年音信两茫茫,而今犹如在梦乡。
  书中代表,那主人公姓刘,名昌泰,也是那丰县刘楼一脉,是刘大荣的族侄,于民国九年,那刘昌泰和叔父刘大臣二人结伴下广州投奔其伯父刘大荣,又见到了早先与其伯父刘大荣一起当兵的族兄刘其嘉、族弟刘其振,刘昌泰和叔父刘大臣三人便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民国十五年,刘昌泰在张发奎部任武昌警卫团任警卫班长,族兄刘其嘉任连长,族弟刘其振任排长,叔父刘大臣任营长,伯父刘大荣任团长。
  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中秋节,那刘大荣为团长的武昌警卫团参加了由吴玉章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即共产党领导的秋收起义,后来在平江战役中部队被打散,刘其嘉、刘其振下落不明,刘大荣只身到东北绥远开辟革命根据地,刘大臣回到故乡开辟了湖西革命根据地,刘昌泰回到了徐州以后,正赶上黄河发大水,冲垮了堤坝,好多村庄被水淹了,刘昌泰无奈就在夏镇三孔桥奶奶庙出家做了和尚,这是后话,在此一笔带过,不提。
  书中代表,那张岚听了那刘昌泰的经历以后,虽然心里很不平静,对那刘昌泰也十分同情,然而却并未感到更多特别的地方,因为张岚本来就不是当地人,所以对那刘楼的事儿知道的很少,很少,而刘孩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的刘楼人,但是那刘大荣出去当兵的时候,那刘孩尚未出生呢?后来他母亲李金铭觉得一来孩子尚小,二来那刘大荣一去数载,音信皆无,所以也没有给那刘孩讲过家中的事情,因此当时张岚、张彦和刘孩并不知道那刘昌泰故事中的刘大荣其实就是刘孩的父亲也,那张岚、张彦和刘孩安慰了那大汉一番,他们就在那茶室里度过了一夜。
  次日,三人分手,各奔前程了,那大汉去夏镇三孔桥奶奶庙找他的家兄刘昌巨了,那张岚、张彦和刘孩又一起在徐州各处名胜玩了几日以后,三人就结伴回了张寨,且说那张岚、张彦和刘孩到了张寨,刘孩笑道:“姑姑啊,侄儿听说长白山中有许多洞府,洞府里有许多迷人的景色,姑姑一直住在那里,对这些洞府一定非常熟悉,不如就一起到洞府里看看好吗?”那张岚笑道:“长白山中确实有许多洞府,其中有些洞府姑姑我也进去过,洞府里有许多奇形怪状的东西,也是外边见不到的,不过,依我看,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些石柱、石笋、石盆之类,再说啦,那些石洞里面很潮湿,空气也不新鲜,光线很暗,很容易迷路呢?我看还不如到松树林好玩呢?”
  那刘孩笑道:“听姑姑这样说,那洞府倒也很可怕呢?那就依你吧,我们就到松树林好了。”那松树林就在张寨西南的一处山坡上,三人就直奔那松树林了,三人到了松树林,就在那林子里玩耍起来,看看天色将晚,那张岚微笑道:“我们现在是回房里去过夜呐?还是在这林子里野营啊?”那刘孩笑道:“我看在这松树林里啊,睡在房子里和睡在山坡上差不多也,好像这里的空气更清新怡人耶。”
  那张岚笑道:“说是房子,其实不过就是多了几根木棒和一些木板子而已,房子四面透风,连门也没有啊。”于是,三人就在那松树林中找了一处平地,捡了许多干树枝,用三棵粗些的相互支撑着,搭了一个三角叉,又取来一只大铜罐,挂在三角叉上,装满清泉,放进红薯、香米,就点着火,煮了起来,不多一会,水烧开了,又烧了一会,香喷喷的红薯白米饭就做好了,三人围着篝火,一边说笑,一边吃野餐,别提有多高兴了。
  那张岚笑道:“刘孩啊,你说那大士岩院里的那两株古柏真的那么灵验吗?真的可以想什么就有什么吗?”那刘孩笑道:“说真的,我也不知道究竟灵不灵啊?”那张岚笑道:“我觉得还真有可能是真的呢?我想,以后你就别叫我姑姑了。”那刘孩笑道:“那叫什么啊?”那张岚笑道:“就就姐姐好了。”那刘孩笑道:“那怎么可以呢?我都叫习惯了啊?”那张岚笑道:“我比你只大三岁,我要做姐姐,不做什么姑姑。”那刘孩笑道:“说心里话,我也想有个好姐姐啊。”那张岚笑道:“这样好啊,姐姐有了弟弟,弟弟有了姐姐,将来一起出去卖山货时,别人以后就不敢欺负我们了。”
  忽然,树后有人笑道:“谁敢欺负我妹妹,我就饶不了他。”三人一看,树后走出一人,原来是那张䮗来了,那张岚笑道:“好哥哥什么时候来的,也不说话,藏在树后干嘛?”那刘孩笑道:“张䮗叔叔,不,张䮗哥哥,想偷听我们说话是吗?”那张䮗笑道:“谁稀罕听你们说的那些没头没脑的故事也。”那张岚、张彦和刘孩仍然一本正经的齐声笑道:“好䮗哥哥,我们真的有动人的故事呢?”那张䮗笑道:“我现在先吃一碗红薯白米饭再听你们讲故事吧?”
  那张岚笑道:“好吧,䮗哥你慢慢吃,铜罐里多的是红薯白米饭,都够吃夜宵的呢?”张䮗边吃边笑道:“快讲故事吧?我边吃边听,两样都不误啊。”那张岚笑道:“这个故事与我们刘楼有关,说的是刘大臣千里寻兄,刘大荣武昌大战的事情。”那张䮗笑道:“谁是刘大臣?那个刘大荣又是何人?武昌大战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好妹妹啊,还不快快讲来,急煞哥哥我也。”那张䮗也是一个急性子,那张岚笑道:“好哥哥,不要急吗?听妹妹我从头慢慢讲来。”
  书中代表,那刘大荣,字鸣山,丰县刘楼人,十八岁那年,村里来人招兵,刘大荣与侄儿刘其嘉、刘其振等众多村民应征入伍,那刘大荣乃一农民的儿子,生性朴直,立志报效国家,当其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蓬勃高涨,那刘大荣深受影响,常怀奋发图强,一个赤子报国之心,入伍后在冯玉祥部下当兵,由于那刘大荣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很快被提拔为连长,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北洋军阀张勋复辟清朝帝制,推翻国会,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孙中山先生发动了护法战争。刘大荣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率部参加靖国军的护法战争,靖国军失败后,刘大荣只身到了广东肇庆,结识了张保、郑一娘、刘兴汉、诸葛鉴真、董彦成、左临、右畲众位英雄,他们志同道合,成为至交。
  且说刘大荣离开翠屏山以后,就去了广州,刘大荣到了广州后,就在正东门城楼附近的福来客栈安顿下来了,那刘大荣就到广州各街区浏览了,这一日刘大荣来到了番禺学宫参观,书中代表,这座位于越秀山下的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道光十五年重修。学宫阔三进,院深五进,规模宏大,大门是花岗岩石雕琢的棂星门,正面有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左侧有铺、土地寺、科痒、儒学署、明伦堂、光霁堂、八桂儒林、园、廊、名宦寺;而右侧有铺、节孝寺、训导署、忠义孝弟寺、射圃、乡贤寺、廊等。戟门后有池畔一口,中建石桥,再进内是大成门,两旁是更衣室和东庑殿、西庑殿,约八亩多地,是南粤的名胜之一。
  刘大荣进去一看,但见黄瓦红墙,斗拱飞檐,木雕石刻,琉璃粉彩,耀眼脱俗,小道傍花草芬芳,院中古树郁郁苍苍,呈现一派庄严古朴之象,刘大荣进了棂星门、过了拱桥、依次瞻仰了大成殿、崇圣殿,穿过回廊,来到一座耳房前,刘大荣正欲入内观看,这时从西耳房里走出一人,只见这人身躯伟岸、英俊潇洒、目光炯炯、睿智勃发,颌下一部墨髯,乌黑发亮,柔润如丝,飘洒胸前,尤为引人瞩目,刘大荣幼承家学,饱读诗书,胸中才学,自然不是一般,抬头一看,见此人相貌堂堂,仪表不俗,知道不是平常之人,顿时心生敬意,那刘大荣上前施礼笑道:“在下刘大荣,览胜至此,不知先生在此修习,打扰先生清静了,在下就此转去。”那刘大荣转身待走,那人未语先笑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朋友雅兴,文庙生辉,我吴玉章非常欢迎,还请到房里说话。”
  那刘大荣闻听此人用了那曹公短歌行的两句古诗,竟然巧妙地把鸣山二字藏于其中也,于是那刘大荣笑道:“先生谈吐文雅,字字珠玑,博古通今,妙理非凡,在下真是从心底佩服也。”刘大荣进了房里一看,房里靠墙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架上放满了图书,原来是一间图书室,那刘大荣原是好学之人,见了这满屋子的书,心里也想看看,于是,那刘大荣笑道:“先生,我可以看看这些书吗?”那先生爽朗地笑道:“图书室就是用来读书的吗?有何不可的呢?朋友喜欢读什么书啊?”那刘大荣笑道:“在下没有进过学堂,只是在家里跟祖父、祖母认了几个字,一般的书看不来,只喜欢看西游记、水浒等几本小说。”
  那先生笑道:“好啊,西游记和水浒,我也读过,不过我这里有一本书,是我们农民讲习所编的讲义,你看看讲的有道理吗?”那先生一边说,一边随手从桌子上的一摞书中抽出一本讲义来,递给了刘大荣,刘大荣接过来一看,讲义有《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帝国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等文章,刘大荣认真翻阅了一遍后笑道:“这本书讲的太好了,特别是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论述真是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作用啊。”那先生笑道:“你理解的很好吗?说说你的见解吗?”
  那刘大荣笑道:“我常听老人讲,强国必以正兵,富国必以本业,我们是农业国,当然要更加重视农业了,而农业又以农民为主体,所以要妥善处理农民问题啊!”那先生笑道:“目前农民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啊?”那刘大荣笑道:“农民手里没有土地?如果手里有了土地就好了啊?”那先生非常和蔼的笑道:“你觉得怎么解决才好呢?”那刘大荣笑道:“在下学识浅薄,实是不知,请先生教诲,在下洗耳恭听。”那先生随口吟出一首诗来,诗曰:
  先生问计玉阶前,三山六水一分田。
  天下农民都有地,男耕女织笑开颜。
  将开青稞黄如酒,欲将东风起清烟。
  白首重阳亲友笑,五羊初会刘鸣山。
  又云:
  想吾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大邦,如今列强环伺,欲兴虎狼,关外作霖,关内玉祥,西南宗禧,蒋据中央,大小军阀,各霸一方,民不聊生,国之将亡,马列春雷,响彻东方,工农割据,虎踞井岗,经略延安,立足太行,出兵东北,直取燕梁,鞭指中原,饮马长江,华夏一统,继续革命,扬帆起航,四化建设,富民强邦,巍巍中华,环宇绵长,中华儿男,自立自强。
  书中代表,在番禺学宫,即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任教务长,周恩来、瞿秋白、吴玉章、澎湃、邓中夏等担任教员,讲授有关农民运动的各种课程,为中国革命培养起了一大批坚强的重要骨干,许多重要的农运干部都是在那里学习过的,那刘大荣听了那先生的一席话,茅塞顿开,那刘大荣心悦诚服地笑道:“先生讲的如此精彩,我刘大荣知道应该怎么做了。”那先生笑道:“朋友将作何打算呢?”那刘大荣笑道:“我曾在那冯玉祥将军麾下听调,手下有一千多弟兄,都是家乡的农民子弟,现在南阳待命,愿听先生安排。”那先生微微笑道:“谁在哪里照应呢?”那刘大荣笑道:“我的两个侄子,一个叫刘其振,一个叫刘其嘉,他二人在那里掌管着一应事务,故在下可放心游览五羊城耳。”
  那先生手捧诗卷沉吟一会笑道:“朋友如此有心计,当可委以重任,你且不要急着回去,我要与你多谈一些事儿,同时介绍几个朋友与你相识。”那刘大荣笑道:“这本讲义道理深奥,在下有许多地方还不明白,在下想傍听先生讲课,不知先生可允许吗?”那先生笑道:“这一期学员已经学习有半个多月了,你将此讲义带回去吧,好好温习,就来班中学习好了,有什么问题,我们一同解决。”那刘大荣笑道:“先生忧国忧民,日理万机,在下蒙受先生教诲,深感荣幸,来日方长,我将前来聆听先生宏论,现在就不打扰先生了,刘大荣就此告辞。”那刘大荣给那先生深施一礼,就怀揣讲义,满怀喜悦地走了。
  俗话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简短捷说,自那日开始,那刘大荣天晓即至,夜幕方回,日日去那番禺学宫学习,如此一旬,由于那刘大荣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再加上他刻苦用心,昼夜苦读,不敢有一丝懈怠,遇到难解的地方必去那先生处请教,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所以,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刘大荣不但学完了讲义上的全部内容,而且还阅读了许多马列的书籍,此时的刘大荣已然脱胎换骨,由一个朴实醇厚的农家子弟,在那先生的谆谆教诲下,变成了一个胸怀革命理想,洞悉军机韬略,多谋善变的文武全才了,书中代表,那刘大荣从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从此投身中国革命,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浴血奋斗,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了一位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其英雄事迹永载青史,炳表千秋,传为佳话,此是后话,暂且搁下。
  且说那刘大荣回到了南阳,召集众将计议,那刘大荣笑道:“其振、其嘉两位侄儿听讲,当下列强环视我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辈儿女,岂可坐以待毙乎?我决心驱逐鞑虏,振兴我中华,为此,为叔决定离开冯部,前去南方和吴先生一起为劳苦大众打江山,你们二人意下如何?”那二人异口同声大笑道:“孩儿完全听叔父的,”那些将领大多都是丰沛老乡,一起出生入死多年,不但感情深厚,而且那刘大荣爱兵如子,是个常胜将军,那些将领对刘大荣是非常佩服,现在见刘大荣要独立发展,想他智勇双全,为人又好,朋友众多,将来定然前途无量,到那时,我们跟着他,也能够有个好归宿,岂不是好?所以众将也纷纷赞成,众将笑道:“我等愿同将军赴汤蹈火,保家卫国,绝不后退一步也。”
  且说那刘大荣一边安顿军心,积极准备,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一边派侄子刘其嘉与吴玉章联系,大约过了两个月,刘其嘉回来了,并带回了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刘大荣展开一看,心中大喜,于是,刘大荣依计行事,如此这般的安排妥当了,就等时机一到,立马行动,不说刘大荣如何安排,先说这时南阳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原委是这样的,听在下慢慢道来。
  且说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夏,气候炎热,一连数月未有下雨,黄河断流,沟壑干涸,中原一带闹起了旱灾,单说河南新郑李家楼有一富户,这家主人姓李,名瑞,这李瑞种了一片菜园,因干旱少雨,原本绿油油的青菜都蔫啦,李瑞决定打一口水井,用来灌溉菜地,那李瑞请了几个邻居来帮忙挖井,结果挖了一天也没挖出水来,众人正灰心丧气之时,那李瑞却一锄头刨到了一块石板上了,李瑞一看,石板很大、很重,就又找了几个人帮忙抬那石板,将那石板抬开后,发现石板下面有一个很大的石窟。
  那李瑞下到里面一看,心中大喜,原来石窟内藏有许多古董,李瑞和众人一商量,于是决定把石窟里的宝藏都取出来,大伙分一分,卖些钱度日,大伙七手八脚地忙乱了一通后,取出了许多古董,有瓷瓶、瓷盆、瓷盘、铜香炉、铜壶、铜碗、铜罐、铜钱等东西,一共二十八件,李瑞那些人本没有多少学问,对古董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一下子碰上了这么多好东西,李瑞等人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先把那些铜钱分了,其余的都暂时放在李瑞家里保管,想找个明白人问问,然后再做道理。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李瑞打井挖到宝贝的事儿就传到了刘大荣的耳朵里了,那刘大荣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心想,现在到处都是洋人,四处盗卖我国的文物、古董,如果李瑞发现的东西有价值的话,万一落到洋人的手里,岂不是要造成国宝流失吗?不行,我刘大荣不知道就罢了,现在知道了,岂能不管也!于是,刘大荣叫来侄儿其振嘱道:“孩儿啊,你知道李瑞打井挖到宝贝的事儿吗?”其振笑道:“孩儿不知。”那刘大荣就把李瑞如何打井,如何发现石窟,如何发现宝贝的事儿给其振讲了一遍,其振听后笑道:“这些宝物都是先辈几千年留下来的东西,具有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是民族的财富,怎么可以流失国外呢?”
  那刘大荣笑道:“为叔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想法保住这些古董啊,现在你就带上师直属警卫营长王彦、副营长王毅三人速去找那李瑞,与他讲明利害,晓以大义,让他将宝物一件不剩的交给你,你可酌情与他一些银两,权做鼓励,你收到东西后,要认真清点,一一造册,妥善包装,然后,星夜兼程,护送回丰,等到了刘楼以后,交给你曾祖父、曾祖母保管,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疏忽大意也。此事完成后,不必再来南阳了,可直接去江西南昌那家位于翠花街、万寿宫附近的江西大旅社找我们,你到了南昌以后,如果没有紧急情况的话,就住到江西大旅社内,如果情况有变,你就在其附近住下,届时我让其嘉到那里与你联系,此事紧急,不可耽搁。另外,我已修书一封,你随身带去,一并交给你曾祖父、曾祖母,你先去准备吧?准备好后,不用来和我告辞,就径直去吧,路途遥远,情况复杂,务须小心,切记!切记!”那刘大荣取过信来,交给其振,其振接过来,将信藏入怀中笑道:“叔父在军中操劳,早晚也要当心,孩儿此去,一定不辱使命。”那刘其振说罢,跪倒给叔父叩了个头,起来走了。那刘大荣又呆了几日,就拔寨起营,朝江西南昌开拔,准备与那吴玉章会合,以图大事也。
  且说刘其振带着王彦、王毅,换了便装,扮作商人模样,离开了南阳,直奔新郑李家楼而去耶,闲话少叙,在路不止一日,说不得受了许多辛苦,这一日傍晚时分,刘其振一行就到了李家楼了,那李家楼虽然是个小乡村,村庄不大,倒也整齐,刘其振心细,知道地方小,平常少有生人来往,如果贸然前去,恐怕惹人注意,于是,刘其振决定先找个地方住下,待弄明白情况后,再做打算,于是,刘其振三人就进了村,找了一家小茶馆,要了一壶开水,刘其振一边吃干粮,一边朝茶馆的伙计打听消息,那刘其振笑道:“伙计啊,你们村有多少人啊?有没有什么旧东西或古董卖吗?”那伙计笑道:“我们村子小,只有三十几户人家,且家里都不甚富裕,哪里有什么东西好卖的呢?”
  那刘其振笑道:“我们也只是路过,随便问问。”那伙计笑道:“我看三位也不像那生意人,只怕是为那宝贝来的吧?”那刘其振心里一激愣,怎么让人一下子就看出马脚了啊?不行,我得动动脑筋了,莫要引起他们的戒心才好,于是,那刘其振笑道:“你这小哥好眼力,我们兄弟果然不是道地的生意人,我们是山东的佃户,因今年大旱,地里也种不了庄稼了,出来打些零工,挣了俩零花钱,现在人家里来信,催我们回去打井抗旱,没有办法,所以连夜赶回去,走到你们这里天晚了,只好住一宿了,俗话说,在家靠邻居,出外靠朋友,小哥能否行个方便,让我们兄弟在你茶馆里将就一夜,明日一早就走,我们兄弟一定不忘你的好处。”
  那伙计笑道:“我老家也是山东的,前年才来这里的,既然都是老乡,怎么不好说呢?我这茶馆只有这几张凳子,也没有床铺、被子,你们怎么休息啊?我傍边的李家,是我们村里的大户,房屋甚多,我就是借住在他家里的,不如我帮你们打个人情,问问那管家,借他一间闲房住上一晚,明日起来赶路就是。”那刘其振一听,心想此人莫非就是那李瑞不成?那刘其振微笑道:“小哥哥古道热肠,真是好心人啊,只是那有钱人家,怕不好说话?”那伙计笑道:“我说,老乡啊,这你就多虑了,这李瑞人可好了,整天念叨着要积德行善呐?可不是人善就有好报吗?前些天就挖到好多宝贝了吗?”那刘其振一听果然是那要找的富户李瑞,心中暗喜,那伙计果然去了,不多一会,伙计喜笑颜开地回来了,那伙计笑道:“怎么样,那管家都没有人家主人好呢?”
  那刘其振笑道:“怎么回事啊?”那伙计笑道:“我去找那管家,说我老家来了亲戚,路过我这里,我想留他们住一夜,结果那管家说我自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要留别人过夜,真是异想天开,那管家不同意,我一看没有办法,就准备回来,这时正巧主人从外边回来,那管家还在那里胡说八道呢,庄主就问我是因为什么事儿让那管家不高兴。我笑道:‘我有三个同乡路过我们这里,我想聊尽地主之谊,留他们在我那里住上一夜,明日一早就回山东老家了。’那主人笑道:‘我是下邳的,与那山东交界,说起来也算半个同乡了,你去请他们过来,我有话给他们说。’”那伙计笑道:“这下好了,不但今晚有地方住了,只怕还有好酒好菜招待三位呢?”
  那刘其振笑道:“小哥哥好仗义,我们兄弟先行谢过了。”那伙计笑道:“都是老乡,举手之劳而已,快别客气了,那主人还在那里等着你们过去说话呢?”那刘其振笑道:“那现在我们就去吧?”那伙计在前,三人随后,转眼就到了李瑞家,那李瑞还在那门前张望呢?李瑞见那伙计领着三个壮汉过来了,李瑞走出门房,迎了出来,宾主相见,客套一番,李瑞将他们让到客厅,分宾主坐定以后,那李瑞笑道:“穷乡僻壤,寒舍简陋,后面有草房数间,床铺俱全,今晚三位可在家中安歇,现在正是吃晚饭的时候,我已吩咐家人去安排,粗茶淡饭,一杯薄酒,我就稍尽地主之谊,咱们边吃边谈如何?”
  且说不大一会,酒菜齐备,李瑞邀众位入席,那刘其振也不客气,就吃了起来,酒把三巡,茶过五味,那李瑞举杯站起笑道:“三位好汉,请满饮此杯,在下有话要说。”那李瑞说些什么?那刘其振能否说服那李瑞献出藏宝?这里面有什么变故?且听我慢慢道来也。
  书到这里,暂告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