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诸子百家>孟子、荀子

孟子、荀子

作品名称:诸子百家      作者:掉坑王子      发布时间:2019-08-24 16:15:25      字数:4847

  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念“余”),战国邹国人(今山东邹城),儒家人物。  
  最近怎么心慌慌的。
  刚才出去才到门口,一坨鸟粪就砸在脑门上。难道是鸡偷多了?还是鸡吃多了?其实我也就一天偷一只而已。反正隔壁养鸡场的鸡多,发现少了,也以为是黄鼠狼叼的。呸呸,我怎么和畜生相提并论!
  还是不行,得去问问算命的孟半仙。
  孟半仙眼皮一抬:“你额头有黑块,身上有骚臭,大难要临头。”
  小偷一惊:“大师真及神人也,连我刚才被鸟粪砸到都算出来了——哦,不好意思,刚刚没擦干净。”
  孟半仙问:“你每天偷的鸡都自己吃?”
  小偷说:“对呀,所以最近有点不自在,早上起来总想吼两声。”
  孟半仙说:“你先把钱付了。好了,我给你指条明路。沿着这街走到头,再向东拐五十米,有座门口两狮子的大房子,那里有人会帮你。”
  小偷说:“多谢大师指点——咦,那不是衙门吗?”
  孟半仙说:“是呀。跟你身后的官差聊聊吧。”
  (画外音:小偷说:我终于踏实了!)
  选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下•攘鸡》。是说一个小偷天天偷邻居的鸡,有个人劝他这样做不道德。他就说,那好吧,我就不天天偷了,我改成每个月偷一只,这样总行吧!
  这则故事还引出了一首据说是宋代的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其实是嘲笑孟子的。因为好玩,连写武侠小说的金庸老先生都忍不住引用了一下。
  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这与孔子相似,也属单亲家庭。
  不过孟子好歹还有个母亲,而且据说他母亲很严格,为了让他学好,搬了三次家。从原来的陵墓附近,搬到市场边,再搬到杀猪场隔壁(!),最后搬到学校旁边,这才定居下来。
  这和现在的很多家长很像。为了子女能进好的学校,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负债累累也要在学校附近买房子或租房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就是让学校周边的包租公包租婆们乐开了花。
  年轻时,孟子曾经跟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学习儒学(有点绕)。学有所成之后,他就一直呆在老家教书、收弟子。
  直到43岁时,他开始学孔子,也去出游各国,推行自己“仁政无敌”的主张。不过没什么人理他,所以他只到过齐国和宋国,因得不到重用,四年后就回来了。
  第二年,他又带领弟子第二次出游。他先到滕国,和农家的许行的弟子进行了一场“农儒论”的大争辩,好像辩赢了。然后去了魏国。
  当时魏国正被秦国打得鼻青脸肿的。时任国君的魏惠王向孟子请教反抗办法,孟子跟他大谈仁义道德,把魏惠王呛得直翻白眼,之后就不搭理他了。
  当然,不是说仁政不好,而是不适合当时彼此攻打、战争频繁的年代。老子让人打得半死,你还跟我说要对人仁慈,要和为贵,面带微笑;我咬人的心都有了。
  没办法,两年后孟子只好又去了齐国。据说在临走时,他把新任的、不尊重他的、魏惠王的儿子魏襄王破口大骂了一番,这才离开。
  到了齐国,这次他倒被齐宣王封为上大夫,并在齐国的稷(念“季”)下学宫讲学。不过齐宣王只是把他当做自己爱慕贤士的招牌,并没打算重用他。几年后,孟子失望地离开了齐国,之后又去了宋国和鲁国,但一样没被人重视。
  大约62岁时,他回到了老家,开始编写《孟子》,直至终老。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政治上倡导实行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经济上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的理论,价值观方面强调“舍身取义”,人性上则主张“性善论”,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等思想,发展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等。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虽然这个理念最早是杂家的尸子提出的,但是孟子将它发扬并完善。不管后来帝王怎么咬牙切齿,怎么虚假标榜,但其思想的光芒是耀眼的。
  另外,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原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是后来朱熹给乱改的。不过孟子的原意,也是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好吧,当我没说。
  孟子还把道德修养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后来的董仲舒又加了一个“信”,称“五常”。是三纲五常的五常,不是那黑白无常鬼的无常。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听起来好像不错,但怎么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孟子的思想和孔子一样,治理国家不咋地,但做为个人的品德修养,是可取的。
  孟子的名句很多,像“鱼我所欲也”、“男女授受不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摔个跟头都要大喊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等等。
  其实,孟子的地位在唐宋以前并不高,这才出现了上面讽刺他的那首诗。在唐代时,韩愈把他列为孔子思想的唯一继承人,孟子这才开始露脸,但出镜率还不高。直到南宋时,朱熹(又是他)把《孟子》定为“四书五经”之一,孟子才成为一线演员。而到了元朝,他更是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所以后人称他为“儒家亚圣”。这称号就一直流传至今。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原11篇,现存7篇。
  说说春秋战国的分法。
  顾名思义,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是因孔子编著的《春秋》而得名,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从周朝东迁称东周起,到越王勾践败吴称霸为止。
  战国,取名于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指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是从春秋之后一直到秦国统一中国。
  要注意的是,它们并不全部属于东周时期,因为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就被秦国灭掉了。
  其它还有几种分法,是关于战国起始时间的不同。一种是公元前453年,当时魏、韩、赵三家灭掉智氏全面掌控晋国;一种是公元前403年,这三家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另外还有公元前477年、公元前468年等的分法。
  不过现在一般采用第一种。  
  荀子  
  荀子,约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又写做孙卿,战国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一说山西安泽),儒家人物。  
  稷下学宫里,正举行盛大的一年一度的斗鸡眼比赛。
  荀子兴冲冲地抱着一只鸡跑进来。
  齐宣王一把拉住他:“你抱着鸡干什么!这是斗鸡眼比赛,不是斗鸡比赛。对了,就是你这种眼神,你可以去参加比赛了。等等,把鸡留下——中午小鸡炖蘑菇!”
  比赛场上战火纷飞,白眼翻滚,泪水乱流。孟子正对着彭蒙,邹衍正对着淳于髡(念“昆”),慎到正对着环渊,接子正对着田骈(念“偏”,第二声)。。。。。。总之,大家正欢天喜地地一对一斗得欢。荀子赶紧抓了个人,也对了起来。
  最后,孟子因为年老眼涩,对着对着就卡住不动了,所以获得了冠军。
  齐宣王亲自给他颁奖:“孟老,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孟子抱过奖杯,心潮澎湃地说:“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我的亲朋好友,感谢我的几个老婆。说真的,这种比赛太好玩了,我到现在看人还能看到三个人影呢。你看,我左眼看到一个,右眼看到一个,对着眼又看到一个,还忽左忽右,若隐若现,有种云里雾里飘来飘去的迷迷瞪瞪晕晕乎乎的梦幻感觉。真的好过瘾!咦,我抱着你的胳膊干嘛!”
  这个,没有出处,我瞎编的。不过可以说说“稷下学宫”。没有它,就没有“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设在齐国国都临淄(念“资”),是齐桓(念“环”)公田午(不是春秋五霸的那个,是田氏齐国的第三任国君,后面会介绍)首建的。后来他儿子齐威王进行扩建,在他孙子齐宣王时达到最盛。
  它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级学府,类似今天的清华、北大,是战国时诸子百家云集荟萃的中心,几乎所有学派的人都有。
  这些人每天不干事,还拿着高工资,住着小别墅,就在里面唾沫四溅、面红耳赤地争辩着。不过这一争辩,倒争出了个“百家争鸣”,大大促进了古代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看来吵架也是有好处的,就是要找对地方。
  荀子早年情况不明,只知道很聪明,并且胆大。17岁时,他就独自跑到齐国,呆在稷下学宫里,看那些老头们脸红脖子粗地对喷着。
  在漫天口水中,荀子撑着雨伞(我猜的)学到了很多知识,并增强了自己的唾液腺分泌功能,偶尔也能回喷一两口口水。这期间,他已渐渐形成自己的儒学思想。
  42岁左右,燕国的乐(这里念“月”)毅联合魏、赵等国进攻齐国,荀子收起雨伞逃往楚国。五年后,齐国在田单的帮助下,打败燕国收复了领地。三年后,荀子也回到了齐国。
  这时,荀子已经从一个毛没长齐的愣头青,变成了胡子一大把的中老年人。
  因为之前齐国被打得屁滚尿流的,连国都都被占领,几乎灭国。所以稷下学宫里的人,去世的去世,逃亡的逃亡,早没人了。等到荀子回来后,他就被当做最年老和最有学问的人,终于轮到他朝别人大吐口水而不用撑伞了,并且还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类似校长)。
  记得有人说过,想要成为大师也不难,只要你活得够长。等前面的人都死光了,你就成了大师。诚不欺我。
  之后荀子一直住在齐国。直到60多岁时,因为齐国有人诬告他,于是又来到楚国,当时的楚国相国春申君请他做了兰陵县令。期间,他收了韩非子和李斯做弟子。
  十几年后,春申君被人害死,荀子也辞了官,住在兰陵。几年后荀子去世,就葬在了兰陵。
  和孟子不同,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同时增加了法家的内容,并吸收和改造了各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儒家学说。
  他主张治理国家时,要礼治法治并用(这个比孔子要先进很多)。反对宿命论,认为万物都遵循自然规律运行变化(这点跟道家学的),相信人定胜天。他还提出“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但可以用礼法来教化和改变,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化性起伪”,就是用礼仪去改变人的本性,使之成为有道德的人。“伪”是人为的意思,不是虚伪,是指靠个人的学习来获得成功。
  另外,荀子还是文学家兼教育家,他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荀子成名后,自认为是孔子的真正继承人,往死里踩孟子,老跟他抬杠。
  比如,孟子说“性善论”,他就说“性恶论”;孟子认为要仁治,他认为要礼治;孟子强调内在修养,他强调外部环境;孟子主张天人合一,他主张天人不同;等等。
  其实,说到底,他们一个是继承了仁,一个是继承了礼。
  很搞笑的是,荀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孟子也恰好相反。
  在唐宋前,荀子的名声还不错。但到了北宋,理学家程颐对他进行贬低,之后朱熹又狠踩几脚(替孟子报仇的吧),然后一大群文人冲上去围殴,以至荀子的思想直接变成了异端学说,只差没用火刑烧死。直到清朝,这情况才有所好转。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不过,和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其实是更有进步和积极的实用性,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因为他既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也强调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这已经接近法家思想了。所以他教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才会成为法家人物。
  而且,人类做为一种动物,天生带有求生野蛮的本性,是正常的,是没有所谓善恶的。而真正能决定人的善与恶,是后天的教育和引导。所以荀子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的重要,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荀子的名句也不少,抄两句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等等。
  荀子写有《荀子》一书,共32篇。
  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的人名。
  春秋战国及以前,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顺序是姓氏字名,并且男人称氏不称姓。比如,孔子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全名应该是孔仲尼丘(!!)。他老爹叔梁纥,也是孔氏,名纥,字叔梁,不是叔氏或叔梁氏(有这个姓氏的),全名是孔叔梁纥。
  至于女子,则是称姓不称氏,而且姓是放在最后的。如据说和孔子有纠缠不清关系的美女南子,其实是和孔子一样姓“子”。还有春秋战国四大美女文姜、息妫(念“归”)、夏姬、西施等,都是姓在最后。
  另一种情况,像吴、越等周边所谓蛮夷国家的人,则是因为其语言与中原华夏不同,在做为华夏正统文化的记录时,就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就像现在翻译外国人名字一样(好像说错了什么),没什么实际意义。如夫差、勾践、专诸等,并不姓夫或勾、专什么的。
  还有其它一些起名方式,就不多说。到了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二为一,就没那么繁琐了。不过,我们现在所称的“姓”,其实是当时的“氏”。而孔子孟子等其他子中的“子”,并不是他们的姓,而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